问:这一位同学问的是《弟子规》上两句话,“过不规,道两亏”,应如何落实?

答:这两句话是说看到别人的过失,一定要规劝。规劝有善巧方便,你要有智慧,你先要观察他能不能接受,他要不能接受,那就不能够规劝。不能够正面规劝,你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规劝。我不说,我做出一个好样子给你看,让你看到,让你听到,让你接触到,你有所感悟、有所感动、有所领悟,都是规劝,规劝不一定是言词。最标准的模范,在中国历史上,这是四千多年前,舜王,你们读历史都会晓得。舜的父亲、继母、继母的儿子(就是他的弟弟,继母弟弟)用什么态度对他,你看他用什么方法规劝。三年,他能把他的父亲、继母、继母弟弟统统感动,这是好榜样!不能叫父母不义,陷父母不义,这个不可以的。

怎样规劝?那你有智慧,有善巧方便,就是最适当的方法。在当时、在当地,对人、对事最适当的方法,慢慢让他感动,让他领悟,这个事情决定不能着急。真诚的爱心,真诚的尊重,会感动人,没有一丝毫傲慢,没有一丝毫轻视;稍稍有一点傲慢、轻视,“你不行,你犯了过”,那错了,别人决定不会接受。所以,这个要多读书,要多学,这样才能落实,想想舜王怎么落实的,你跟他学就对了。

问:《弟子规》中“亲有过,谏使更”、“过不规,道两亏”等经文,与“真正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两者之间如何理解。

答:一个是从事上说的,一个是从理上说的;一个是在初学阶段说的,一个是功夫成就时说的,不一样。功夫成就的时候,我们不要说大乘教,就说小乘教,阿罗汉的成就,执着没有了。诸位想想,执着没有了,你还见别人过吗?见别人过是执着,所以阿罗汉不见世间过。菩萨也不见,菩萨没有分别,你见别人过,你一定有分别。佛不见,为什么?见别人过一定有妄想,佛没有妄想。所以你就晓得,佛、菩萨、阿罗汉不见世间过。那你就懂得,《弟子规》里面都是凡夫,我们妄想分别执着一样也没断。父母也没断,我也没断,所以见到他的过失要劝导他,要规劝他,这是应该的,照《弟子规》上去做。《坛经》上的太高了,等到你证到阿罗汉之后,自然就是这样子。可是阿罗汉、菩萨要到人间来,看到人有过他还是规劝的,他那是劝而无劝,无劝而劝,事上有劝,心里面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十七2006/12/8)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