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皖南休宁县城西15公里的齐云山,与黄山相望对峙,系黄山山脉向西南延伸的一个隆起部分。因为白云常从山中升起,古代又称“白岳”。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有诗云:“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说的正是黄山和白岳所在的徽州地区徽商发达时代的繁荣景象。

齐云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道教名山,又称福寿山。齐云山的道教文化历史悠久,兴于宋,全盛于明,直到清末、民国,仍是香火不断。但由于遭受“文革”期间的破坏,许多道教建筑只存下遗址,道教文化的各种载体也散落民间。近年来,在党的宗教政策的正确引导下,一些宫观道院和石雕造像得到了保护、重建和利用,正常的道教活动得到恢复,一批年轻的道长通过学习和培训开始成长起来,有关道教的道场表演和庙会活动也时常举行,影响日渐扩大。

道教与民众天然相融

齐云山道教以正一派为主,供奉的是真武大帝。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年),有道长余道元,游至齐云山石门岩,斩草结庵以居,得到当地好道居士的赞助,创建真武祠,塑真武大帝神像供奉,于是香火始盛,道长日增,从此奠定了齐云山的道教基业。延至明代,由于诸帝王对道教的尊崇敬奉和扶持利用,齐云山的道教活动也日趋兴盛。嘉靖十一年(1532年),正一派第48代嗣汉天师张彦率众往齐云山为皇帝求子,得顺签,后生一子。嘉靖皇帝大喜,遂降旨在原真武祠旧址上敕建太素宫,并亲撰《御碑记》记载此事。此后第49代天师张永绪、第50代天师张国祥先后授命再谒齐云,建醮祈祀,宣扬秘典。于是齐云山更加声名大振,成为江南正一派的著名道场。

正一派的道长可以有家室妻小,俗称“火居道长”或“俗家道长”。齐云山的道徒亦是如此,平时从事生产,与普通人无异。只有事主来邀求或有关道教节日时,他们才脱下俗衣,换上道袍,做起传统科仪。山中的道院也与一般民宅无异,除了一般宫观皆有的雕梁画栋,错落有致,与自然峰岩浑然一体的特点外,在外形和功能上就是一个典型的民居。道院主要集中于山上的月华街。取名“月华”,是因为建筑布局巧妙,宛如一轮新月。走在街上,只见宫观和店铺栉比,香烟和饮烟互绕,完全一幅道教与民众天然相融的生活图景。有人用“中国道教第一村”来形容齐云山的道教文化,除了说明它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用来说明它的民间性和乡土气息,也是十分形象、恰当的。

道、儒、佛三教融合

齐云山道教长期以来以正一教为主,统领全山,但齐云山并非一开始就属于道教,而是经过了佛教占先,至佛、道共存,再至道教统治的格局。据宋代学者罗愿的《新安志》(载《四库全书》“史部二十四”)卷四说,唐代天宝年间(742-755年)有僧人居齐云山。元和年间(806-820年),徽州剌史韦绶因梦见古僧相貌,遂献奉银建石门寺,置钟、鼓、神像等什物,经过住持本立、光聪的尽心经营,终为一方胜境。至南宋道长余道元建真武祠,道教方显兴盛,便形成了佛、道共存的局面。延至明代中后期,由于正一派的嗣汉天师张彦祖孙3代先后驻留齐云山,佛教遂被排斥。但直到“文革”前,仍有大雄宝殿、观音阁等庙宇存在。如今山上真仙洞府中供奉的道教神——玄天上帝,四周却是佛教的十八罗汉充作护卫神。

至于儒家的纲常伦理等观念在齐云山道教中更是有着浓厚的体现。齐云山道教的“世系谱”首句就是“守道明仁德”,主张儒、道不二。山上的忠列岩、忠烈坊等所宣扬的也都是儒家忠义的故事。这实际上也是道长门诵经宣咒、祈求神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即利益众生、爱护家国。包括佛教的教义与禅修,其目的也不外乎此。玄天太素宫原有一楹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天。”就是三教融合的很好写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