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日∵佛学研究网∵∵

以往提到“中和”二字,人们很容易联想《礼记·中庸》之“致中和”,其文曰:∵∵∵∵

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也可说是“中和”之“道”,∵但充满着儒家“中庸”思想,一般地说法,叫“中庸之道”,或简称“中道”[1]。“发而皆中节”,一是指人的各种情感而言,二是人为的节制使之符合常理。这个“节”的原则是“无过无不及”,中庸之道。《礼记·乐记》中又有“中和之纪”一说,也主要是就君臣上下“和敬”、长幼“和顺”、父子兄弟“和亲”等人伦关系而言,讲道德标準。∵∵∵∵∵∵∵然而最早明确提出“中和之道”的是道教经典,《老子想尔注》[2]解释“不如守中”时说:∵∵∵∵∵∵∵∵∵∵不如学生,守中和之道。∵∵∵∵∵∵∵这是传世本《老子》第五章之注文。“中和之道”是什么意思呢?这要从第五章全文说起:∵∵∵∵∵∵∵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历代注家对这一章有一些不同看法,或以为“天地之间”以后是一个段落,或以为最后两句应入他章。然而我们从历代注释情况看,全章整体精神都是一致的。而∵“守中”及其解释是主要问题。先看全章的有关注释,“天地不仁”等四句,《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3]注云:∵∵∵∵∵∵∵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圣人爱养万民,不以仁恩,法天地任自然。∵∵∵∵∵∵∵严遵《老子指归》[4]有如下一些文字:∵∵∵∵∵∵∵天高而清明,地厚而顺宁,阴阳交通,和气流行,泊然无为,万物自生焉。……明王圣主,秉道统和,清静不改,一以变化,神明默达,与道同仪,天下应之,万物自化。圣人非竭智尽能……仁生事利,领理万人而有以为也。∵∵∵∵∵∵天地不言,以其虚无,得物之中,生物不穷。圣人不言,法令虚而合物则。天狱空而无禁,鬼神静而无为。……∵∵∵∵∵∵∵这些注释,充满着自然、虚静、无为的思想。∵∵∵∵∵∵∵关于“天地之间”四句,《河上注》云:∵∵∵∵∵∵∵天地之间空虚,和气流行,故万物自生。人能除情欲,节滋味,清五藏,则神明居之也。∵∵∵∵∵∵橐龠中空虚,故能有声气。∵∵∵∵∵∵言空虚无有屈竭时,动摇之,益出声气也。∵∵∵∵∵∵∵《老子想尔注》的解释:∵∵∵∵∵∵∵道气在间,清微不见,含血之类,莫不钦仰,愚者不信,故犹橐治(冶)工排橐。龠者,可吹竹,气动有声,不可见,故以为喻,以解愚心也。∵∵∵∵∵∵∵清气不见,像如虚也。然呼吸不屈竭也,动之愈益出。∵∵∵∵∵∵∵是以橐龠为例,见虚空之用,故此章河上注又被名为“虚用”章。与前四句精神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空虚”之中,并非什么都没有,而是充满着“道气”,或者称为“清气”,“清微不见”,“像如虚也”,有不容易见到的“清气”,只是好象虚空罢了。这“虚空”之中的“气”,河上注称之为“和气”,或者称之为“中和之气”[5]。在解释第一章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时,《河上注》就有了“守中和”的提法:∵∵∵∵∵∵∵天中复有天也。稟气有厚薄,得中和滋液则生贤圣,得错乱污辱则生贪淫也。∵∵∵∵∵∵能知天中复有天,稟气有厚薄,除情去欲,守中和,是谓知道要之门户也。∵∵∵∵∵∵∵据上所述,《老子想尔注》所提出的“中和之道”,既有很大的理论意义,也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中和之道”的基本思想是虚静、自然、无为,历代关于“守中”的解释虽然多种多样,但基本思想都一样,或云“不如同天地守中虚之道”(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或云“此‘∵中’乃老子自谓其中正之道,即‘无为’之道也……不如守清静之道为愈也。”(蒋锡昌:《老子校诂》)有的还明确指出:∵∵∵∵∵∵∵“不如守中”的“中”字,和儒家的说法不同,儒家的“中”字,是不走极端,要合乎“中庸”的道理;老子则不然,他说的“中”字,是有“中空”的意思……正是象征着一个虚静无为的道体。(张默生:《老子章句新释》)∵∵∵∵∵∵∵如此等等,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在翻译成语体文时,陈鼓应把“不如守中”直接写成“不如持守虚静”[6]。∵∵∵∵∵∵∵如何“守中”,历代的注释,多半注重养生方面,如《河上注》说:∵∵∵∵∵∵∵不如守德于中,养育精神,爱气希言。∵∵∵∵∵∵∵“希言”是联系上句“多言数穷”而讲的。“多言数穷”,帛书本和《想尔注》都作“多闻数穷”,人们注释时,并不局限这个“言”字或者“闻”字,都申展了其意,如《河上注》解释“多言数穷”则说:∵∵∵∵∵∵∵多事害神,多言害身,口开舌举,必有祸患。∵∵∵∵∵而《想尔注》解释“多闻数穷”则说:∵∵∵∵∵∵∵多知浮华,不知守道今(全)身,寿尽则穷;数~,非一也。∵∵∵∵∵∵∵陈鼓应根据前人各种注解,把“多言数穷”翻译成:“政令烦苛反而加速败亡”。∵∵∵∵∵∵∵如上所指出的,第五章整个精神是讲自然、虚静、无为的。养生是如此,要“育养精神”;待人接物乃至为政治国也是如此,要持守虚静、无为之道,也就是守“中和之道”。各种注释之文,有些讲得很远则甚至玄奥,有些讲得很直白,例如《老子指归》有这样的文字:∵∵∵∵∵∵∵天地不言,以其虚无,得物之中,生物不穷。圣人不言,法令虚而合物则。天狱空而无禁,鬼神静而无为。天下蕩蕩,不识不知而大治也。∵∵∵∵∵∵∵《想尔注》的解说,既有原则的,如:∵∵∵∵∵∵∵天地像道,仁于诸善,不仁于诸恶……∵∵∵∵∵∵圣人法天地,仁于善人,不仁恶人……∵∵∵∵∵∵∵也有很直白的说教:∵∵∵∵∵∵∵是以人当积善功,其精神与天地通……∵∵∵∵∵∵∵整个第5章,从道的根本原则,道的作用––以橐龠之虚空为例的作用,讲到“守中”[7],《想尔注》释之为“守中和之道”。再联系它在注前一章“道沖而用之又不盈”时说:∵∵∵∵∵∵∵道贵中和,当中和行之:志意不可盈溢,违道诫。∵∵∵∵∵∵∵除了不可“违道诫”另有含义之外,“守中和之道”的意思也是一致的。∵∵∵∵∵∵∵这“中和之道”,与儒家的“中庸之道”明显不同,历代以来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今天把它隆重的提出来,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讨论和贯彻“中和之道”,应该特别注意其虚静、无为和顺其自然的根本的道的精神,“守中和,是谓知道要之门户也”。∵∵∵∵∵∵∵顺便再补充说一点,《老子指归》关于“泊然无为,万物自生焉”的解说,有:∵∵∵∵∵∵∵天地非倾心移意……成遂万物而有以为也。∵∵∵∵∵∵∵圣人非竭智尽能……领理万人而有以为也。∵∵∵∵∵∵∵以及上引“得物之中,生物不穷”等语义,都是“无为”思想的很好阐释,说明“无为”和“有以为”的关系。因而,“无为”并非无所作为,主要是顺其自然之意。∵∵∵∵这里我们也不要再“多言”了。(信息来源:中国民族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