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朋友,我们今天要谈的主题是孔子的贫富观。贫就是贫穷,富就是富裕。儒家思想是入世的,他们肯定要个人的自我实现,与社会的繁荣发展结合在一起。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曾经碰到几位隐居的人。隐居的人认为世界太乱,不如明哲保身,我自己找个偏僻的地方,耕田,自食其力算了。不要管这个混乱的天下。孔子遇到这些人,就讲一段话,他说鸟兽不可与同群,我们人不能跟鸟兽一起生活,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我要不跟人类在一起,我跟谁在一起?这儒家思想的入世性格,只有他了解人的生命的全面的发展,每一个人生下来都在家庭,在社会里面,才有可能成长。那么他成长之后,也就在社会里面,希望能够以个人的努力来带动整体的繁荣。所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那么如果你有入世的精神,你对于人间的价值自然就要肯定。你不能说我一方面肯定入世,另一方面我反对富贵,其实富贵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有,只不过问题是手段是不是公平,也就是竞争的手段,是不是能者、有德者可以得到富贵。如果是的话,这个世界就安定繁荣,否的话社会就在混乱之中。儒家的理想是非常正面的,看待社会。

孔子有一次带学生到了卫国,他提到三句话。第一句话是人口很多,儒家肯定人的生命,要值得设法去珍惜他,反对自杀。所以人口多的时候,怎么做呢?让他们发财,有钱不是坏事,有钱你就自由,把那个自然而然的去表现出来。西方谈到私有财产,像黑格尔就说,人的自由来自于私有财产。否则我说你从这儿到北京,你可以坐飞机,可以坐马车,可以走路,你如果没有钱,你可以坐飞机,等于白讲。因为你没有钱,你不能采取这种方式。所以这个自由,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说,需要以金钱作为它的基础,但是我们也知道,金钱不是万能的,它也不可能作为人生唯一的最高的目的。他只是一个中间的阶段,一个必要的条件。孔子讲的第三句话就是要,教之,就是要让他们受教育。人口众多,大家发财,受好的教育,好的教育代表你有正确的人生观,知道人生的目的何在?儒家就是这样的一套人生观。我来到山东,一定要去曲阜,到了曲阜,一定参观三孔。到了孔庙,孔府,以及孔林,尤其是孔林,我的感触是特别深,因为看到了孔子的墓地。墓地旁边有一所简陋的房子,前面一个石碑,上面刻着,子贡庐墓处。也就是,子贡在这里为孔子守墓。

根据孟子的记载,孔子过世以后,他的弟子舍不得离开他,就在他墓边盖了很多房子,守墓,守上三年。当然三年根据荀子的说法是25个月,三年之后,同学们痛哭一场,各自回家,继续自己的生活跟事业。子贡,回到墓前,盖个房子,再住三年。前后50个月,子贡做到了,所以今天看到这个牌子,我们要想到这个故事。问题是子贡为什么可以住50个月,除了对孔子的敬爱之心,非常深刻之外,他还需要有点钱。没有钱的话,你这样住怎么活得下去呢,所以子贡是孔子学生非常特别的一位。年轻的时候很穷,后来做生意发了财。所以个人经历过贫穷跟富裕。孔子曾经也提过子贡发财的事情,他说子贡这个学生,没有得到官府的允许,就自己做生意,当时做生意需要官府的特许,但是春秋时代已经开始乱了,有时候也没有人管,没有特许,你也可以做一点生意吧。子贡就是这样的人。结果,他做生意做得好极了,他猜那种物价会上涨,每次都猜中。就跟买股票一样,他买哪一支,哪一支就涨,变成股神了。所以子贡发财了,发财之后他才有办法,后来再陪孔子三年。这赚钱不是坏事,只要所赚的是正当的。

但是对于财富,儒家有很清楚的看法。任何一位哲学家,他思考人生的问题,他对于财富,都要有一些基本的态度。我先举一个西方的学者的说法,西方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对有钱人提出两点看法。他说你看到一个人有钱,你要不要称赞他呢?要考虑两点。第一个,问他是否用正当手段挣到钱。如果是的话,当然要尊重了。因为赚钱需要能力,努力,聪明,加上运气,还有很多别的条件。他说这几点是基本的,所以你手段正当的话,我们当然尊重了。但是第二个要问,赚钱之后你对金钱的态度了。这时候就有两种人了,第一种是守财奴,有钱之后,变成金钱的奴隶,那怎么能获得尊重?怎么会尊重一个奴隶呢?第二个变成金钱的主人,赚钱之后可以任意使用金钱来行善,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所以苏格拉底认为,做到这两点才值得称赞。

那么儒家来说的话,我们就要谈孔子的贫富观,内容当然更为丰富了。首先我们可以大概思考一下,关于财富有三点要考虑。第一个它跟命运有点关系,叫做财富的命定性。命中注定的,孔子也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有命和后面的天也是一种很难掌握的,好像有天意,冥冥中在安排,什么叫命运呢。有些人是主张积德也积财,生下来的时候口中含着金汤匙,这一生,要什么有什么,这是因为他命好。也有些人命很苦,生下来什么都没有,孔子属于这一种,生下来,非常的贫穷。他后来当然很有成就了,别人称赞他,就问子贡说,你们老师是不是圣人,他怎么有这么多才干呢。子贡口才非常好,就顺着这个话讲,上天让我们老师成为圣人,同时有使他有许多的才干。就好像没办法,孔子是上天选定的人。孔子听到这个对话之后,他就说,我真的是很有才干吗?才干需要很多吗?他说不是的,“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我年轻的时候家里的地位非常的卑微,所以我学会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所以事情,琐碎的事情我都要学,所以后来别人说我能干。事实上我是因为家里贫困,所以像这个就是命中注定。没有人喜欢贫困,那你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不是你能选择的。好,你说我后面发展,你这个时代正好是一个经济繁荣的时代,像目前很多人,做生意很顺利,这经济整个大环境很好。那二十年前你再怎么努力十倍,也不见得有用。像这个属于命定的因素,任何人都没有办法,你不能把富贵当成人生唯一的目标。因为时也,运也,命也,它使你不能客观的、公平的竞争的一个对象。

第二个是所谓的富裕,财富,跟合法有关。是不是合法的,很多人,如果认定人生的目标是赚钱,他就会为了这个目标而不择手段,这例子很多。像孟子也说过,他引用阳货的话,他说为富者不仁,为仁者不富。这句话现在还在用,这就是追求财富的话就很难做好事了,你做好事的话就很难发财,很多人捐钱的时候喜欢用无名氏。为什么,你一签了名字,所有的需要帮助的团体都来找你,因为大家知道你是善人,善人变成大善人你的钱越来越少。所以为什么有些人显得越来越吝啬呢,我有时候觉得不能怪他们。因为他如果不吝啬的话,就好像堤防这边缺了一个口,整个都溃决了,所以人有时候很为难,你到底要怎么样去权衡轻重,很多西方人讨论到这种追逐财富的时候,最后都会想到一句话,多少才够呢?用英文来说,这句话也很生动,叫做how∵much∵is∵too∵much?多少叫做too∵much∵.很多时候我们会说够了够了,我这辈子的钱够了我不要再赚了。我开始做好事了,但是有时候你看到别人更有钱,心里想说我算什么,然后又继续赚钱,就是忘记了做好事才是你赚钱的目的。所以这时候就要问财富和合法性了,能不能用正当的手段呢?这很不容易。我们说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像这种通俗的话里都有一些道理。何况是孟子前面说过的话,像这样的话在儒家里面很多,《大学》里面有句话,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先说不仁者,他用自己的身体,努力工作去赚钱,这就是以身体来赚到钱。那仁者以财发身,仁者就是把钱都花掉,来使现在的身体、生命得到好的名声,得到好的效果。这就是很简单的观念,但是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有钱跟做好事是分开的,它可以合在一起。等一下就会谈到。所以我们谈到财富的时候我们就要想到它的合法性。前面苏格拉底的话我们也提过了。

第三个财富还有个特色,除了命定性、合法性之外,还有终结性。说到终结性就有点尴尬了,因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想到有些人钱那么多不能带走,我们也替他们感到伤心,所以觉得说你到底要用多少呢。西方有位作家叫莎士比亚,莎士比亚说:有钱人就好像一头驴子,背着沉重的金币走完一生,我们没有钱的人身上轻松得很。不用担心,有钱人真的担心。如果你想知道有钱人的下场是多么的悲惨的话,就要念念庄子。当然今天不谈庄子,但是儒家对于这方面会说记得手段正当。你该得的,该得的时候,可以在社会做许多好事。所以我们对于财富的观念首先是有正确的理解。就是一个社会有公平竞争的机制,那么你只要通过这个竞争的机制,能者得之。甚至能者可以得天下。天下是最大的财富了。那他不是为了占有,它是为了帮助别人,是为了照顾百姓,这样的人,你越有钱,越有地位,越好。所以儒家的理想在这个地方就非常清楚,把古代的这些帝王的表现,跟我们现在的对于金钱的态度要设法联系起来。我们接着,就要说明一下,如果你真的是处在贫贱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前面提到子贡,子贡有贫穷跟富裕的经验。他就请教老师,他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老师认为这样应该怎么样。说实在不容易,他讲的两句话,正好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一般人贫穷,就是人穷志短,人穷的时候,看到别人有钱自然就矮了半截,想讨好他。因为有时候有钱人随便赏一点就用不完了。有一次我看到一份报纸上面说,有人在香港赌场里面,有一个人,一把赌嬴了,给旁边的服务员的小费就是港币50万。很多人都想到香港去当服务员。所以像这种表现的话,当然是他骄傲的,我们说财大气粗,那你穷的话就是人穷志短。所以子贡很了不起,他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所以孔子作为老师,的确是令人佩服,他说这样可以了。不过不够,还可以更好,我们常常把六个字当座右铭,不错但是不够,六个字。我们活在世界上,每个人想想看自己的情况。你能活到现在当然是不错。但是不够,不够并不是名利不够,不够是自己的修养还不够,你离开君子的理想还有一段距离。所以你常常把不错但是不够记得,你每天起来就会觉得有个目标可以继续去奋斗。人最怕原地打转,问你昨天赚钱了吗?赚了,今天作什么,还是赚钱,明天还是赚钱。这原地打转没什么意思。所以有这个基础就要往其他方面去开发,追求知识,增加人家的情感。让自己的生命更具有主动性。所以孔子就跟他说了,不错了,但是还不够。怎么样才够呢,这还比不上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八个字就是孔子对于贫富最基本的观念。

有的版本,我们念论语的时候,他少一个字,叫做贫而乐,富而好礼。少一个字,我个人认为不妥当,前面讲四个字,四个字,后面讲三个字四个字。这显然不太对称,孔子说话怎么会忽然之间这么奇怪呢。贫而乐你不讲道的话,我们会说这个人有毛病,贫穷会快乐吗,我不会。大概你会吧。但是贫而乐道就不一样了,有道才能快乐,所以后面接着说富而好礼,富而好礼比较好理解。为什么呢,有钱人能够喜欢礼仪,有规矩,人最怕有钱了之后,就胡作非为,反正我钱多。就像孔子批评的季氏八佾舞于庭,孔子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之舞,只有天子才可以实施的,才可以享受的。诸侯只能六佾,一佾是八人,以前的季氏舞,到季氏只能用四佾,他说反正我有钱,我照样用八佾。这样,就没有规矩了,违背了礼制。很多人说,这个礼一定要遵守吗?这个社会用礼来规定长幼尊卑。你地位高,给你更高的规格,让你感觉到你地位高是正当的,我也要努力奋斗。你没有这种规格的话,上上下下,谁有钱,谁就可以胡作非为,变成有钱就是最高的规格了。那这样这个社会就没有其他的发展的可能了,一切都看钱。那能不能为目的而不择手段呢?这是问题了,孔子说富而好礼,古代的礼很花钱的。这里孔子提到管仲,有一些精彩的评论。我们以前谈过管仲得到孔子很高的称赞,是因为他能够替天下百姓来做事。他本身是齐国的宰相哦,他居然可以造福天下人,等于是他所做的效果超过了他一个人的身份应该尽的责任。所以,孔子特别称赞他,但是管仲的毛病孔子看得很清楚,比如说,管仲这个人,孔子说管仲这个人,他度量太小,只想做齐国宰相,没想到让整个周朝重新复兴。别人听不懂,就说,管仲器量小是比较节俭吧。孔子说管仲怎么会节俭呢?非常奢侈浪费。那个人就说那管仲对于礼很尊重吧,代表什么,你要花钱才有礼。因为礼是一种排场,是一种必要的规模。所以孔子说过,礼、与其奢也,宁俭。这句话就透露出来,礼可以弄得很奢华。但是孔子宁可用内心的情感,使它比较简约一点。因为礼的存在,叫做社会规范,是为了人的情感而设计的,我们以前谈过三年之丧。伦理推到心理,再从心理推到生理。所以理的规范是伦理,他要推到心理,真诚的情感才重要,所以有钱人好礼的话,叫做彬彬有礼。一个人身上穿著名牌,带著名表,开著名车,我们常常开玩笑,说有些人带着劳力士也不守时,开着跑车,不得了的跑车,照样闯红灯,这有什么用呢?

所以我们知道,富而好礼,说实在,还比较容易,因为你有钱,你说好,那我就收敛一点。尊重礼的规范,但是贫而乐道就不容易了。孔子学生里只有颜渊可以贫而乐道。所以在宋朝的时代,有个学者,他收学生的时候,就要学生写一篇作文,题目叫做:寻孔颜乐处。就是说你要告诉我,孔子和颜渊为什么会快乐。孔子和颜渊的快乐,都在于因为他们很贫穷所以很快乐。如果贫而乐,那贫穷的人很多,那为什么光讲孔子和颜渊呢?当然是有道才能快乐。所以前面应该讲贫而乐道,所以那个道不能少。因为古代的版本有两种,一种是没有那个道,一种是有那个道,我认为有道比较合理。所以颜渊的快乐在什么地方?我们谈到儒家,谈到孔子,实在是不能避开颜渊这一关。别人是设立一个高门槛,任何一个人看到孔子和他的学生们,想到颜渊,就是我们差太远了。我为什么特别喜欢子贡?因为子贡我们还可以勉强可以学一学。孔子说颜渊,说他非常的了不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三点就说明了他穷困得不得了。人不堪其忧,所有人都受不了这种忧愁。但是特别的是,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里面这六个字,回也不改其乐,谁学得到?别人都受不了这种忧愁,颜回没有改变他的快乐,他好像还是很有钱一样。有钱人也不见得比他快乐,别人都觉得他很奇怪,快乐是因为我有钱,要什么我有什么,可是他要什么没有什么。怎么他也快乐呢?这就显示了人的生命不同的内涵。所以颜渊一定有他的价值观。否则这种人一定精神有问题。我们绝对不会说颜渊有什么问题,他比谁都健康,心理上非常健康。所以我们看到颜渊的快乐,我们举一段庄子的话吧。《庄子》里面提到孔子劝颜渊做官。因为颜渊最有资格做官,德行又好,知识又好,又好学,同学们里面没有人能超过他。连子贡都说“颜渊闻一知十,我闻一知二”,差了五倍。这是子贡谦虚,在老师前面当然要谦虚。但是颜渊不做官。他说我有点稀饭可以喝,有点衣服可以穿就够了,我要以老师的道为乐。

所以在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了,孔子的道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让别人快乐?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我们学儒家就是要把这个秘密找出来。好我们暂时先跳过这一点,说那孔子为什么快乐呢,一般人只知道孔子称赞颜渊,知道颜渊很穷并且很快乐,不知道孔子也很穷。由于周游列国的时候苦得不得了,孔子怎么说他自己呢。我们就念一段话,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是讲他自己。吃一点简单的饭,喝一点白开水,跟颜渊差不多的,手臂弯起来做枕头,就睡觉了。乐亦在其中矣,我这么穷困,你不是也快乐吗?我们就要问,很奇怪,孔子也要快乐吗?这儒家的快乐是什么,我简单作个描述,儒家的思想掌握到人性的真相。这需要一种洞见。我们叫∵insight,看到里面去,一班人只看到人的行为的外表,大家怎么样互动,那些人得意失意。儒家看到人的内在,他说你只要真诚,就会发现由内在引发一种力量,这个力量最重要。活在这世界上就是一种生命力的表现。真诚引发力量,由内而发,让自己去做该做的事。因为是由内而发的,所以我的快乐也是由内而来。也就是说,我做了我认为该做的事,我对自己就会满意。别人是不是知道我的动机呢,别人是不是对我行为的结果表示满意,那是另外一回事。我怎么可能让天下人都满意呢?首先,我自己能够对我自己的要求做到,不是我的享受,是我去做我该做的事。该做的事就是善,善就是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