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口业之过》有感∵
◎释传弘式叉尼
前一段日子,常住安排大众师听上妙下祥师父讲的《口业之过》,师父要求听后进行讨论。当时因是听的光盘,每天只能听一小时,很希望能有一本《口业之过》的书,能常常学习。佛满众生愿,终于有这个因缘,再一次学习《口业之过》。
《口业之过》,不学不知道,一学起来,让人从内心生起恐惧。虽然从前也知道一点口业的过失,却不知道这么严重,更不了解它的微细处,包括起心动念等。
书中说,谤僧即是毁谤法王,这可是出佛身血的重罪啊,是要下地狱的。末法时期,僧宝有着续佛慧命的重任,僧赞僧佛法兴,佛法更需要我们大众的合和。虽然现在自己已经出家,但有些世俗的毛病习气并没有完全除去,言谈中自觉不自觉地就涉及到他人的长短和世间的一些事情。《楞严经》中“所有言说都无实义”,出口就是业。沙弥戒中“言辄说道,不得论说俗事,不讲王者臣吏贼事”。出家了,就应该念念在道,不能再喋喋不休地说些毫无意义的废话。很惭愧自己就犯过这样的过失,散心杂话让人心散乱,丧失正念,妄想纷纷,对于修道极其不利。也想改掉这个毛病,但始终是拉锯战,不彻底。《口业之过》学习后,终于下了决心,应该说是明白了道理,感到害怕。
自己也曾经说过别人的过失、是非,造了不少的口业。有时心态不平以嗔恨心说,说完后心里很是懊恼,自己怎么又说人家的过失了?后悔得不得了,心里暗下决心,下次遇缘再不上当,不犯。可是境界现前时,那已根深蒂固的习气,让我又失败了,一次一次随着它走,正如上妙下祥师父在《口业之过》中说的那样:你不想说也不好使,它走惯腿了,形成一个漏洞,造口业的果报是很痛苦的,而且现世报是很快的。如果说了别人的过失,不久自己就会遇到同样的事情,甚至更糟糕。感觉自己这一段日子心情很平稳,但就因说了一句别人的是非,搅乱了清净心,就如同一块石头投进了平静的水面,翻起了水底的泥沙,水变得浑浊,心也污染了。如此地反复,修行怎能进步?
另外,自己对上妙下祥师父的另一段开示也有一点感触。在修行一段时间后,就会莫名地起烦恼,不高兴,感觉什么都没有意思,提不起精神。虽然也去查找原因,但结果往往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因为我发现这种情况一段日子就会反复,这说明并没有真正找到根源。很高兴在口业之过中找到了答案。自己只是在事相上找原因,没有反观自心。如何魔能侵入心,是因为观不住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六尘引发种种的妄想分别,不断地起心动念,心被外境转,自己定力不够就上当受骗。
以前一直以为只有说出口的话才叫口业,殊不知起心动念就已经有漏了,张口说出来就已经很严重了。当在谏劝别人时,自己的心态是否平和,里面是否夹杂着嗔恨和嫉妒等,这对于自己也是很好的开示。因平时对待这一类的事情并没有用心,没有更深入透彻地剖析自己的内心。想一想,心里充满了嗔恨和嫉妒说出口的话会伤害对方。有时认为是好心劝,却不觉其实那个心已经在变化了,满是污垢,这也会引起对方的愤怒,不仅障碍自己,也防碍他人的修行。这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它会影响其他同参的道业。在谏劝他人时应以净语、慈语去说,心要柔软,我们会少造不少的口业。
学习《口业之过》后,有时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不说。眼睛又跑了,想到就马上收回来,强迫自己不看。某人活干得不错,刚想说你活干得很好,不说,称赞人的话也不应说,也在心动。虽然自己还做不到不起心动念,但至少知道不应当说,知道控制自己的心念,不敢放逸了。僧人的过失就更不敢说了,也不应说。说僧过恶会让人对佛法失去信心、恭敬心,断人慧命。一个人对佛法,对僧人能生起一念的信心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应该尽心尽力地去呵护他的这一念,就因为他们的这一念信心,将来会成佛的。
《口业之过》在我的修行中是很重要的,身为女人,本来就已经业障深重了,尤其是口业,两舌、妄言、恶口、绮语,似乎是女人的标志。今生得以出家,感激佛的慈悲。如再不善护口业,放逸自己,将来的去处可想而知。很感激上妙下祥师父的慈悲开示,让我们找到了回家的路!
惭愧弟子:释传弘式叉尼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