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禅宗,最大成就者--憨山大师》
神游兜率陀天,拜见弥勒菩萨。
金刚宝座前,梵文经咒放大光明。
秽迹金刚神咒,伏妖降魔。
孝心感动天,禅定神通会亲娘。
正法眼藏秘密主,明末憨山大师。
说明:
憨山大师的成就,为什么令后人传诵千古呢?是不是因为他毕生盖多少庙?还是办多少所大学?或是盖多少家医院?还是把那耶教徒所兴趣的慈善救济,当作佛法来修持?
非也!非也!
憨山大师最大的成就,在于禅宗于盛唐时期,禅宗自六祖、怀让、马祖、石头、百丈、黄蘖、临济禅师等巨匠辈出,于南宋时期禅宗宗门衰危。又经元朝蒙古统治,宗门得证「正法眼藏」微妙心印者,几乎断灭。
憨山大师曾自叹说:行脚全中国,遍访名师,天下之大,竟无人能指导其禅修及印证,后大师感召弥勒菩萨、文殊菩萨亲自指导。∵
憨山大师(一五四六∵~∵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椒县(今属安徽)人。父亲姓蔡讳彦高,母亲洪氏。母亲生平敬奉观音大士。一天梦见观音大士携一童子走进家门,母亲很欢喜地把童子抱了起来,从此以后就怀了孕。
到了明并宗嘉靖二十五年(西元一五四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半夜,就诞生了一位白色双层胞衣的胎儿。当剥去胞衣洗濯时,整个室内充溢着异常的香气,这似乎预告中国将行一位巨人出来重振佛教宗风了。∵
出家真的放下
(现代行者,你敢放下自尊,出来行乞吗?)
隆庆改元五年(一五七一年),憨山大师廿六岁。他偕同雪浪法师游学卢山。到了南康,听当地人说山中老虎作乱,不便登山,于是冒着风雪抵达吉安,参拜青原寺。∵
到了夏季,大师从青原寺返归报恩寺料理寺务。他把寺中事务安排妥善后,已是十一月了。这时才着手准备实践一钵远游的志愿,雪浪法师表示反对,惟恐他不能耐受远游的艰难和寒冷,劝他先游浙江、江苏一带,因为这一带气候温和,多是山水胜地,风景秀丽,可供观赏。可是大师却认为:「我们众生的习气,都爱恋软缓,喜欢那些赏心悦目的境界。如果想了生死,断烦恼,一定要艰苦锻炼,到习气无法放纵的地方去,才容易制伏烦恼习气啊!若只徘徊在江、浙一带,不是近在枕席之间吗?那对于修行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二年,大师一人托钵到了扬州,因被大雪所阻,又生了一场病,只得暂住下来。过了一些时候,大师见病已好转,便托钵到街市循乞。他走到人家门外,只是来回徘徊着,不能呼乞。大师心里思忖,这是什么缘故呢?一摸腰包里还有二钱银子,便赶紧反省:「原来还有这些银子可以依靠,所以放不下呀。」这时他看见雪中有僧人行乞而得不到食物时,便毫不犹豫地把他们邀到客店里,拿出所有的银子,同大家饱餐了一顿。
第二天,大师又上街乞食,走到一二户人家门口,很自然地向人家呼乞,因此得到了食物。他暗自高兴地想:「我的力量足以轻视万钟的富翁了。」又在钵上刻下了「轻万钟之具」的铭字,称自己的衲衣为「轻天下之具」。又作了一铭说:「尔委我以形,我托尔以心。然一身固因之而足,万物实以之而轻。方将曳长袖之风,披白雪之襟。其举也,若鸿鹄之翼;其逸也,若潜龙之鳞。逍遥宇宙,去住山林。又奚炫夫朱紫之丽,唯取尚乎霜雪之所不能侵。」大师把澹泊的情操,高洁的志行,在这铭中完全表现出来了。
憨山大师拜见清凉国师
憨山大师约三十多岁时…
第一次,大师梦见自己走人金刚窑,看见里边有两扇大门,旁边有座大般若寺。一跨进寺门,就好多处在无比广大的虚空一样,殿宇和楼阁的庄严,无法以言语形容。在正殿当中,安放了一张大床,清凉国师倚卧在床上,妙峰大师侍立在左方。大师一见国师,赶紧过去礼拜,然后侍立在右方。这时听到清凉国师升示着切入法界圆融的观境。随着国师的开示,大师的眼前即现出了相同的境界,自觉身心交泰互入。国师讲毕后,妙峰大师问:「这是什么境界?」大师笑着说:「无境界的境界。」大师醒来后,自己觉得心境融彻,再也没有罣碍了。
憨山大师神游兜率陀天,拜见弥勒菩萨
金刚宝座前,梵文经咒放大光明
第二次,大师梦见自己升向天空,当升到无边无际的高空时,又逐渐飘落下来,只见四周空空洞洞,没有一点东西,大地在空的下面,圆圆地像一枚镜子那样平滑光亮,有如琉璃镜的晶莹。远远望去,在无穷的天空中,现出了一座广大无比的楼阁,它铺天盖地,雄伟壮观。在楼阁中又现出了世间的人事往来,就连最小的市井鄙恶之事,也都容含在那里。在楼阁的中央,设一紫金焰色的宝座。大师心里想:「这大概就是金刚宝座了。」大师对这座庄严妙丽、不可思议的楼阁非常欢喜,想走近它,可是转眼又想:「为什么这在清凉的世界中,有这些杂秽的楼阁呢?」这念头只一起,楼阁即刻去远了。大师心中又想:「一切净秽的境界,都是由我心而生的。」思惟着心生万法的道理,楼阁又近了。片刻之间看见金刚座前,侍立着许多身材高大、相貌瑞严的僧众。这时忽见一位比丘从金刚座后面出来,手捧一卷经书,径直走到大师面前,对大师说:「和尚叫我把这卷经书授予你。」大师接过一看,全是黄金色的印度梵文,一字也不识。大师将经书收起后,即问那比丘:「那个和尚是谁?」比丘回答说:「是弥勒菩萨。」大师一听非常高兴,立刻跟随比丘到了陛下,瞑目敛念而立。过了片刻,忽然听到盘的鸣击声,大师睁眼一看,弥勒菩萨已经登座。大师即在菩萨前恭敬地瞻仰顶礼,只见菩萨的面容,晃耀着紫磨金色的光彩,世间上再也没有比菩萨更壮丽了!大师顶礼后心想:「今天菩萨特为我升座说法,那我就是当机了。」于是大师长跪合掌,拿出经卷翻开。这时弥勘菩萨开示说:「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大师听到这里,身心忽然顿空,只觉得声音从空中历历传来。
此时,大师的功夫日趋成勤。虽然到处弘法,却不须尘拂和锡杖随身,他的面色玉一般的光晰,身体非常强壮,即使在酷暑中行走,也无半点汗水。晨夕盥沐时,盆中之水依旧清澈无浊。大师坐的时候,总是双跏趺,而且不须用手帮助。无论开眼合眼,二六时中,常在定中。不论是日间或夜里,在行住坐卧中,一闻他人启请法语,眼光如电,眼眶里没有丝毫的残留,也不须用手去拭。大师上堂说法时,辩才无碍,一启口就是数千百字,从来不吃一字,而且声如洪钟,震动堂外。大师提笔写开示法语时,不起于坐,叙述数千百字,笔无停留。平时,大师左手时刻转着数珠,右手握一柄白竹骨的折叠扇,无论冬夏常在手中,但不是为了扇凉,而是当遇着人天三界大指麾时,当案一击,靡不呼应。
大师的道力神通的显现是无数的。在宗镜堂时,一天大师正升堂说法,见两僧挟持一僧走上台阶,而那被挟的僧人颠狂不止。这两僧乞求大师说:「这位师兄持大悲咒五年,平时行为也端正,不知何故会着魔成这个样子,请大师替他治吧!」大师说:「这病可医!」就命侍者在堂里寻到三位持秽迹金刚神咒的僧人。大师先在座位上自持神咒,又叫那三位僧人把神咒传给颠狂僧。开始时,那人不省人事,大师以扇在案上震威一击,再提授一句,颠狂僧即能随持,这样逐句传完后,颠狂僧如梦初醒,从此就再也无病了。大师叫他到香积寮去。
又一日,有一僧来顶礼,还未礼毕时,大师即击扇喝值:「杀人贼,见我作什么?!」知客僧听见急忙赶来,那礼拜僧不说一句话就去了。大众都惊愕不解地看着。第二天这僧被官府所捕,大众这才明白大师的神通妙用。
净慈宗镜堂示持准提咒
为弟子谭捐征等说:
在家弟子,五欲浓厚,烦恼根深,日逐现行,交错于前。如佛汤滚滚,安能一念清凉?纵发心修行,难下手做工夫。有聪明看教,不过学些知见,资谈柄,绝无实用。念佛又把做寻常看,不肯下死心。纵肯,亦不得力,以但在浮想上念,其实藏识中习气潜流,全不看见,故念佛从来不见一念下落。若念佛得力,岂可别求玄妙耶?今有一等好高慕异的,闻参禅顿悟,就以上根自负,不要修行,恐落渐次。在古德机缘上,记几则合头语,称口乱谈,只图快便为机锋,此等最可怜愍者。看来,若是真实发心怕生死的,不若持咒入门,以先用一片恳切心,故易得力耳!
孝心感动天,禅定神通会亲娘
万历十七年(一五八九),大师四十四岁。这年大师开始阅藏经,并为僧众讲解《法华经》和《大乘起信论》。大师自从离五台山后,常有拜见父母之心,但恐落世俗知见,所以一直没去。
不久前大师拟为报恩寺请一部大藏经,在十月份到了京都,太后即命人赠给一部。大师奉经到了龙江,这时报恩寺的宝塔连日放光呈瑞。大师到了金陵报恩寺,在迎经的那一天,宝塔的光明好像一座桥一样,呈半圆形向北伸延,迎接藏经的僧人都从光明中走过。直至安置藏经,建立道场,光明仍连日不绝。这罕见的奇妙光明,吸引了千千万万的人们来瞻仰观礼,面对如此瑞详之相,无不叹为稀有。
大师送经到报恩寺的消息,不胫而走,一直传到他老母亲的耳朵里。老母亲欣喜异常,先派人去问候大师何日到家,大师说:「我这次是为朝廷之事而来,不是为了家庭来的。如果老母亲在相见时,如同过去未离时一样欢喜,那我最多可回家过二夜,否则我就不回去了!」老母亲见大师这样说,就派人再去说:「现在能再相见,已欢喜的不得了,那里还会悲伤?见一面就可以了,又何况是二夜呢?」
大师在静坐中以神通力回到家里,老母亲一见儿子,因过于激动,竟高兴得昏倒在地。晚上,大家聚在房间里叙谈,一位族中的长者问:「你乘船来还是乘车来?」老母亲说:「何必问乘船来乘车来!」长者又问:「哪从何处来呢?」老母亲说:「从空中来!」大师听了惊讶地想:「怪不得老母亲当年能舍我出家啊!」于是问老母亲:「我出家后,你想念我吗?」老母亲说:「哪能不想念呢!」大师又问:「你怎么排遣这想念之情呢?」老母亲说:「我起初不知如何是好,后来知你在五台山,就去问师傅五台山在什么地方,师傅说『在北斗之下,即你令郎盾住之处』。我从此后,每夜朝北斗星的方向礼拜,称念菩萨的名号,渐渐地就不再想念了。假如说你死了,就不再拜了,也不再想念了,今天见到你,是神通变化而来呀!」
第二天,大师随二亲去祭祖墓,又去卜择二亲的葬穴,这时老父亲已八十岁了,大师开玩笑说:「今日活埋老子,省得他日再来!」并把铲斫在地上,老母亲见了一把夺过铲说:「老婆婆自埋,又何必烦别人来!」连斫了数十下。第三天,大师向二亲告别,老母亲欢喜如故,未尝蹩眉,大师知道老母亲并非寻常之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