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是宜春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之一,也是宜春有待开发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其中,作为禅林五家七宗第一家的沩仰宗祖庭——仰山栖隐寺,及其开山祖师慧寂禅师的思想和遗迹,在整个宜春禅林中,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是人们瞻仰胜迹和休闲游憩的美妙去处。古往今来,凡来宜春的文人墨客,没有不到仰山打马一游的。

仰山栖隐寺位于江西宜春城南20多公里的明月山集云峰下(现为袁州区洪江乡古庙殿上村,所谓仰山即指集云峰),由慧寂禅师亲手创建于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兴起于宣宗元年,由当时的宰相裴休和江西观察使韦宙大力支持营建;原寺额“栖隐寺”三字为唐宣宗亲笔题赐。栖隐寺背靠的集云峰(即仰山)是江西宜春市风景名胜区明月山的群峰之一。山麓一片开阔的坡地,小溪沿坡地两侧淙淙而下,最后在坡地前的一个峡口汇流,再穿过山峡奔流而出。坡地前沿,原本建有山门,山门内原有照地势依次飞升的五进大殿,层层高耸,富丽堂皇,如琼楼玉宇,似西天梵宫。历史上,集云峰一向是宜春县乃至全袁州府的风水形胜之地,也正是僧俗追求清净隐居修禅的极好处所。

宋太宗赵炅太平兴国年间,栖隐寺奉敕改名为“太平兴国寺”。太平兴国寺已不再是单一的沩仰宗道场,而改成了所谓“十方选贤住持院”,也就是不管属于哪种派系,只要是有名的高僧大德,就可以被请来住持该寺院。因此,在宋代,临济宗的楚圆禅师、曹洞宗的仰山禅师、云门宗的佛印禅师、黄龙宗的行伟禅师……等等着名高僧,都曾住持过太平兴国寺。宋代着名文人黄庭坚、范成大、辛弃疾、朱熹等等,也都慕名造访过该寺。宋代的太平兴国寺不仅本身兴旺发达,而且带动整个仰山兴起了大批的“卫星”寺庙。其中的木盆寺等,都达到了海内外闻名的程度。

由于宋代仰山人口大增,居民垦山开田,逃避苛政;当年的着名文学家范成大在其《骖鸾录》中记载:“岭坂上皆禾田,层层而上及顶,名梯田”。∵“梯田”一词,就是起源于此。

元朝,太平兴国寺由着名的希陵禅师住持。希陵禅师曾应元世祖忽必烈之召进宫讲经,因此,朝廷屡次给他加赐佛号。忽必烈赐给他“佛鉴”之号;元成宗又赐给他“大圆”之号。大德七年冬(公元1304年初),该寺一度毁于火灾。但在希陵禅师的艰苦努力之下,新的寺宇于8年后又在原址矗立起来,而且新的寺宇“广员倍于旧而加美焉”,江西行省将寺宇绘图上报朝廷,元仁宗亲题“大仰山太平兴国寺”匾额一块,又给老禅师加赐“慧照”之号,并且命大臣程钜夫撰写《大仰山重建太平兴国寺记》,由大书法家赵孟钍榈ぃ帐⒈谒虑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