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大愿《禅门宗风》第二集序言

不知是何因缘,我一个大俗人,前后分别结识了多位杰出的僧尼大德,他们有的在***、杭州、苏州等地,有的在韩国、日本等国,互相之间并不一定认识。这一方面也许可以证明“人人皆有佛性”,一方面则有力地说明佛教的影响力大至须弥山、小至芥子,可谓无所不在。我认为这是好事。因为佛教是清风,是甘霖,是阳光,是我所知最为纯正、最讲平等、最温和的宗教,循循善诱,诱人以善,是我们从内心深处清除贪婪腐败、浮躁虚矫乃至秽恶暴乱所迫切需求的治病良药。

我的了解佛教禅宗,最早始于研读敦煌写本《坛经》。《坛经》的“顿悟”说和慧能大师的人生经历,都给人以极大的心灵震撼。“弟子是岭南人新州百姓,今故远来礼拜和尚,不求余物,唯求佛法作。”“汝是岭南人,又是獦[㈠]獠,若为堪作佛法?”“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这段对话充分显示了慧能大师的真诚、直率和智慧,堪称禅宗机辩的经典。由于禅宗传法往往“不立文字”,主张“顿悟”或“渐悟”,今所见语录率皆弟子笔录,因而俗语杂陈,异文颇多,使得如今一般读者甚至专家很难准确理解。上说“唯求佛法作”、“若为堪作佛法”,“佛法”其实就是“佛”的借代,古贤口语,并无错误,可是现在出版的《坛经》往往臆测篡改,断不可取。到了五代、宋朝,《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等禅宗语录的汇编本渐兴,使得许多散落的禅宗珍稀资料能够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批资料我也很早开始阅读,觉得内容丰富,机锋无穷,深受启迪。不过其中有些方言俗语很容易被误解,阅读时应该很细心。例如《景德传灯录》卷一二《睦州龙兴寺陈尊宿》:“师弹指一声云:‘会不?’云:‘不会。’”《辞源》[㈡]“会”字条不知道“会不”是问“领会了吗”,把它解释成“能不能”的“能”,似乎是说老和尚问对方是否也能弹指出声。这就失之毫厘、差以万里了,难免盲人骑瞎马之虞。

如今,大愿法师秉承上圣下开老和尚之真传,住持寺务之余,发愿着述弘法,成就斐然,深获好评。先曾出版《并非说梦》两集,后有《禅门宗风》第一集,转瞬则《禅门宗风》第二集便将付梓。法师以出家人对于本教教义的心领神会,加之多年的资料积累,细心的文字梳理,将禅门五家七宗的精辟机辩一一拈出,而行文又如行云流水,给人以最大享受的同时,又能潜移默化,俾悟禅理。因此这是一部好书,是非常值得推荐阅读的着作。

我与大愿法师的交往,除了信件往来,还有两次会面,而这两次会面都与本书的撰着有关。第一次会面是2005年6月19至20日,我陪同法师参访了鸡鸣寺(古同泰寺),并登览所依之古城墙、玄武湖;巡礼了南京栖霞山石窟,包括栖霞山千佛岩、千佛岭石窟群,无量寿大佛、舍利塔、飞天壁画,沿路田野中的石辟邪;还有镇江的金山寺、焦山寺,拜见了二寺的住持。第二次会面是2006年1月8日,法师沿路自己寻访了南京南郊的报恩寺遗址,我则陪同到了法眼宗祖庭清凉寺,又共登紫金山,巡礼灵谷寺,参拜寺内供奉的唐僧玄奘真身舍利。所到之处,法师皆顶礼膜拜,细心观览体察,拍摄资料照片,为此《禅门宗风》的撰写精心准备。如今,我们在法师新着的每篇行文、插图、后记中都能够看到他的真诚、智慧与勤奋。法师告别南京之后,又都去了江西等地的深山野岭实地考察禅宗各门派的祖庭,历经种种艰难险阻,其精神令人肃然起敬,不禁使我想起“释中龙象”、“法将”这样的赞语来。

读其书而知其人。我深信,读者一定会喜欢这部极有教益而又图文并茂的好书,一定会为其人其书所感动。

江浙散人黄征序于南京∵∵2006-8-15

--------------------------------------------------------------------------------

[㈠]∵獦,即“猎”之俗字。参阅拙着《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㈡]∵《辞源》,商务印书馆1979年修订本。∵∵∵∵∵∵∵∵∵∵∵∵∵∵∵∵∵∵∵∵∵∵∵∵∵∵∵∵∵∵∵∵∵∵∵∵∵∵∵∵∵∵∵∵∵∵∵∵∵∵∵∵∵∵∵∵∵∵∵∵∵∵∵∵∵∵∵∵∵∵∵∵∵∵∵∵∵∵∵∵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