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半道出家禅师的悲欣人生

陈华发

一条曲折清幽的山径通往氤氲的重光山,山麓坐落着文福禅师费15年心血拓建而成的重光寺。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笔者与年近花甲清癯矫健的文福禅师于寺后殿二楼禅房里品茶话禅,闲谈间涉及其巧定姻缘、断发拒恋、垦荒苦修和两地建寺等种种传奇式前尘往事。

释文福,1946年出生于莆田市东海镇一蔡姓贫困雇工家庭,俗名宗富。祖父先前“阔”过,到其父家道中落,解放后亦只能图温饱。他说他的俗名,很明显地蕴含着父辈对财富的缺乏和渴求。宗富读到初中二年级因家贫辍学,先后做过泥水工、木工,那时才十六七岁,身体瘦得像猴子,天天咬紧牙关跟大人们干重体力活。到20岁,家里见他累得不行,就让他学油漆。

学油漆可算是让宗富入对了行。或许是天份,他学两个月就学会一般人必须学半年的技艺。什么描画、镂刻、填色、扫漆,他一学就上手,一年后就离开师父自立门户。

21岁那年,宗富经表哥介绍到枫亭镇一姓江的人家做工,这户人家家境殷实,有个19岁的女儿,长得端庄秀丽,初中毕业,有文化又有才干,任村里的妇联主任。很多优秀青年都请媒人上门提亲,其中一个青年是在职军官,但都被她婉言谢绝了。做工日子久了,和江小妹也相处较熟,宗富常常帮她做“婚姻”参谋。江小妹一次对他说:∵∵“有百年的山,没有百年的官。我认为要真正过日子,只要找一个有一手好技艺,能够吃苦耐劳的人就可以了。”江家的工做完后,宗富不经意地向表哥谈起这事,表哥哈哈大笑。几天后,表哥兴:中:中地告诉他:∵∵“傻小子,快叫媒人到江家提亲吧。江小妹亲口对我说,只要说服她父母,她没有意见。”幸而江家也不嫌贫爱富,加上对宗富的人品和手艺颇为放心,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22岁结婚那年,家里腾不出房间做洞房,小妹的娘家给他们盖了一幢当时颇为可观的三开间两层楼房。乡邻亲戚们都说这穷小子真有洪福。婚后他们和和乐乐过日子,周围的世界简直融和了芬芳的花香。

农村开始人民公社化的时候,手艺不再吃香,宗富也有了四个孩子,生活日益艰难。小妹依然在村里做妇女工作,她集体劳动时总走在前头,∵∵“坐月子”未满便下地挣工分,终于1975年积劳成疾,下肢瘫痪。她卧床6年后去世,期间宗富既当爹又当妈,还要侍候小妹,其中艰辛可想而知,但他无怨无悔。

1979年改革开放后,百业待兴,宗富的油漆手艺又开始红火,并收了6名徒弟。自小妹去世后,不少人都劝宗富续弦,甚至有一姑娘还主动到他家整理家务。宗富为拒那姑娘错爱,一次狠下心去理了光头,并买一套老年中山装穿上。6个徒弟见他这副模样,也相约去理了光头。7个光头师徒同出做工,一时传为笑谈。

1982年初,宗富到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一位名叫双姐的奉佛居士家做工,常在工闲取佛经来看,刚开始只是随便翻翻,而后竟逐渐入迷,特别是看到佛经上所云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七种果苦,他顿时参悟了许多,认为唯佛法方能度脱断惑。双姐居士叹说:∵∵“你既有慧根参破七苦,可见佛缘极深。”于是当年8月,宗富经过一番慎重的思虑,选择在地处深山幽岭的重光寺出家。

重光寺是泉港区知名古寺,它始建于明朝泰昌年间,清光绪三年重建,可在文革期间遭受严重破坏,大部分已倒塌。释文福来时只剩斑驳残破的两禅房一佛堂。面临长蛇四窜,蚊虫纷飞的荒山野岭,文福禅师泰然处之,既然抛下万丈红尘,自然是下定决心要身体力行佛祖的教诲。他一面垦荒种地,一面修整寺宇。刚开始半年,渴饮山泉,饥食粗粮,基本上影不出山,过着苦行僧的生活。梅雨季节骤雨不息,就结草铺檐堵住陋室漏水;播秧季节时雨不来,就翻山越岭挑水灌田。从那时起释文福就凌晨3:30起床,做完早课后,便扛锄劳作,当时共种植近1公顷田地,收获的粮食到市面上换来吞烛水果奉佛,到夜里又坐禅学经,对佛法的认识也勇猛精进。这艰苦而充实的日子像一把利剑,斩断了他前尘万千烦恼丝。他潜心苦修的事迹得到佛门同道的传扬,马来西亚吉隆坡广福寺方丈性悟大和尚得知,大为感动,于1983年特地赶来收其为徒,正式赐名为释文福,并为主剃度;后来又在性悟大和尚的引荐下,南普陀寺方丈妙湛大和尚在福州雪峰寺为他举行受戒礼。

对重光寺的重建,释文福在当时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大胆进行长远规划,而后逐步化缘筹资实施。最艰难的是刚开始拆除旧寺建后殿时,他白天和工匠们一同劳作,夜里睡在寺旁一传说为“吕洞宾石床”的平岩上。当地信众见他创业艰难,隔三差五进山送水和做义务工。

远在马来西亚的性悟师父和信士陈顺荣、薛锦姐夫妇大力支持释文福重兴重光古寺,他们不但慷慨捐赠巨资,还支持他到东南亚诸国筹款并参观学习。自1983年至1998年15年间,释文福独自飘洋过海,共筹资80多万元,先后修建两座大殿、护厝、围墙以及放生池,建筑面积达1500平方米。由于建寺之初文福禅师从不在本山采石伐木,现在的重光山郁郁葱葱,山上除了5处清代石碑摩刻,其他如师徒禅椅、吕仙石床、石猪、石松等风景亦保护完好。笔者离开重光寺时正值日中,而前来烧香祈福的香客还是络绎不绝。在艳丽的阳光下,寺院山门上“历千劫而不古,偕万物以同春”的清代石刻上的对联熠熠流光,那流露沧桑的禅意,似乎冥冥中算定今朝的重兴。

在那15年期间,莆田名寺梅峰寺也正进行规模10多公顷的重建工作,由于文福禅师出家前学过泥水匠、木工和油漆工·,在梅峰寺重建委员会主任的推荐下,莆田市城关区委统战部发束邀其担任重建现场总监工。梅峰寺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建到世纪末,在担任监工期间,文福禅师一边参与劳作,一边深入学习建筑学,特别是学习寺宇佛殿建筑的规划和设计,在他科学规划和严谨督建下,梅峰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魅力:大殿富丽堂皇,佛阁雍容典雅,小亭精美别致,绿树清池穿插其间,布局疏又得体,使整座寺院显得宏伟而幽邃,令人留连忘返。那10多年中,释文福在莆田梅峰寺和泉港重光寺两个建筑工地不停来回奔波,可谓是殚精竭虑。但每天只要念着佛号,他心中便充满快乐,身上就充满力量。

近几年文福禅师主要做一些公益事业和布法。如筹功德钱救济贫困失学儿童、深入大众广播法旨劝善止恶等。这些功德得到了同道的认可,2001年5月他当选为泉港区佛教协会第一届会长。

现在释文福依然每天3点半起床,晚9点坐禅诵经。几十年来过惯苦日子,现在也不敢享福,一边同工匠一道拓采一条通往山外的大车道,一边尽力种植一些粮食蔬菜。他说只要每天还能劳作,还能自食其力,还能奉献社会些微功德,就充溢着欢喜心。

释文福禅师皈依的是净土宗,20多年的修行使他深深地认识到,只要心里无挂无碍,自然能做到无忧无虑的真自由。

(作者工作单位为泉州市泉港区文体旅游局)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