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空性与精神分析的主客体转换

The∵Emptiness∵in∵Chan∵and∵the∵inter-subjectivity∵as∵well∵as∵inter-objectivity∵in∵psychoanalysis

张天布∵∵吴艳茹∵胡肇龙∵鲍琳

Tianbu∵ZHANG;∵Yanru∵WU;∵George∵HU;∵Lin∵BAO

摘要:本文用平行对照的方法,探讨了禅宗中的空性与精神分析中的相互主体性及相互客体性的关联。借助于禅宗的空性来理解自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提出它们是既互为主体,又互为客体的,并且这种互为主客体的状态是不断的转换的,当主客体的身份转换达到瞬息万变的时候,主体与客体就能同时并存,却又清楚区分。对于空性的体验和感悟有助于治疗师在治疗中确立合适的应对策略。探讨禅宗的空性也可以将精神分析对关系的研究,从经典精神分析的俄狄浦斯期三角关系,到客体关系学派的母婴二人关系,到自体心理学的一人关系,推进至同时互为主体又互为客体的关系,也称为空的关系。

关键词:禅宗∵精神分析∵自体∵自我∵开悟∵空性∵互为主体∵互为客体∵转换∵治疗关系

Abstract:∵This∵research,∵using∵the∵method∵of∵parallel∵control∵study,∵aimed∵at∵exploring∵the∵connection∵between∵the∵concept∵of∵Emptiness∵in∵Chan∵Buddhism∵and∵the∵inter-subjectivity∵as∵well∵as∵inter-objectivity∵in∵psychoanalysis.∵The∵relationship∵between∵self∵and∵objects∵was∵interpreted∵as∵inter-subjectivity∵and∵inter-objectivity∵from∵the∵perspective∵of∵Emptiness.∵It∵was∵proposed∵that∵when∵inpidual∵was∵able∵to∵switch∵between∵the∵identity∵of∵self∵and∵the∵identity∵of∵object∵constantly∵and∵swiftly,∵both∵identities∵could∵be∵present∵in∵the∵same∵body∵simultaneously∵and∵yet∵they∵can∵be∵distinctively∵distinguished.∵The∵experience∵of∵Emptiness∵could∵contribute∵to∵the∵appropriate∵selection∵of∵strategy∵in∵clinical∵psychoanalysis.∵The∵theory∵regarding∵relationships∵in∵psychoanalysis∵has∵evolved∵from∵Oedipus∵triangular∵relationship,∵to∵mother-infant∵bilateral∵relationship∵in∵object∵relations∵theory,∵and∵to∵one-person∵relationship∵in∵self∵psychology.∵This∵paper∵brought∵forward∵the∵idea∵of∵relationship∵in∵Emptiness.∵By∵introducing∵the∵concept∵of∵inter-subjectivity∵and∵inter-objectivity,∵the∵relationship∵in∵psychoanalysis∵was∵elucidated∵through∵Chan∵Buddhism.

Key∵Word:∵Chan∵Buddhism;∵Psychoanalysis;∵Self.∵Enlightenment;∵Emptiness;∵Inter-subjectivity;Inter-objectivity;∵Psychotherapeutic∵Relationship

1∵引言

1∵Introduction

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是一种人际间深入的交流,其中饱含对个人内心情感体验的理解。而在心理动力学治疗中的患者和治疗师,其思维感受必然深受其生活背景中文化传统的影响。而禅宗就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当中国的治疗师在严谨的按照西方精神分析的治疗设置、理论和步骤进行治疗时,有时会遇到患者用禅宗和道家的语言和口气进行回应的情况。

案例A:强迫症四年,经过分析性心理治疗一年半.强迫思维的症状已经完全消失了。

A先生:“…在我们治疗刚开始的时候,我把你当成了一个依靠的对象,那时候我心想反正只要有问题,有困难我就来找你诉说,把自己一切的烦恼都抛给你,说完后什么也不用考虑,就放心轻松的离开了。……后来我能够在诉说的时候慢慢地思考和体会那些烦恼的事情,比如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烦恼、在家中的脾气暴躁、面对学习的焦急和困惑等等。这时候我总希望您能给我一个具体的指导,或是答案。但是您没有直接告诉我你的答案。你不给我更多的直接的解释,就象老子说的道不可道一样,是为了让我自己能够不受干扰的体会。这大概是无为而治的意思,所以我觉得你用的就象老子道家的方法。”

A先生将源于西方的精神分析解释成了中国的道家心理治疗,由此可见西方的精神分析治疗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相似之处。对它们共通点的探讨有助于患者和治疗师将精神分析理解为与自己的日常生活体验息息相关的自我领悟,而不是高深莫测的学问。

当精神分析被视为一种贴近生活的感悟时,我国精神分析繁荣发展、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广泛普及的时机就到来了。

2∵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

2∵Parallel∵control∵study

本文旨在对禅宗和精神分析做个整合研究,将临床中患者对心理治疗作出的带有本土文化意味的评点和精神分析进行平行对照的探索,把在治疗中的现象放在精神动力学的思路中解释的同时,也用禅宗的理念加以理解,这既是一种研究的方法,也是一种治疗的态度。经过几年来的探讨,我们发现禅宗和精神分析的许多概念都有相似之处。中国的治疗师曾对“禅宗的住相与精神分析的阻抗”(张天布,2005)、“禅宗中的参话头与精神分析中的命名”(张天布,2007)、“佛教中的无常与精神分析中的死本能”(徐钧,2009)等内容进行过深入研究。本文将探讨的内容是禅宗的空性与精神分析的主客体转化。

3∵禅宗中的空性与自我

Emptiness∵and∵the∵self∵in∵Chan∵Buddhism

当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时,它就与中国人的生活背景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文化。禅宗在中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禅宗以大乘佛教的参修为主,《金刚经》、《心经》、《坛经》是其最重要的典籍。大乘佛教中禅的种类颇多,最主要的是念佛禅和实相禅。其中的“实相”是指事物的本相,即空;所以实相禅也称为空相禅。它把禅法和空观联系起来,是指在禅观中既要看到一切事物的空性,又要看到一切事物的作用(潘桂明,2005)。在禅宗的参修中,开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开悟涵盖的意思是一个整体的状态,任何解读,都难以穷尽其全部内涵,所以用一个“空”字来概括似乎能更贴近一点。在这里“空”与“实”是等同的,即为《心经》里的“空不异色,色不异空”。“言语断道,心行处灭”。对禅用具体语言的理性化的解读的在禅宗中被称为“假立名相”。

借助于禅宗的观念,从单一个人为对象来解读“自我”,这个概念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体验到的自我”,即主观性的自我、概念化的自我,∵它是从一个人对自己那种独一无二的感受体验中形成的;二是“存在着的自我”,即客观性的自我,它是指我们与世间万物一样的存在的本质。

《金刚经》里所谓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让人不住相在主体我的无所不能的感受里,也不住相在世间万物都是永恒不变的这样一个相对虚假的体验中。(张天布,2005)∵“无我相”的意思是要放下“我执”,即不要执着于自我的概念里。”无我”并非是让人把自我抛弃掉,而是说要保护我们的“存在着的自我”这一纯正的本性,不必沉溺于自恋体验中,或世事恒常的妄念中不能自拔。禅修中放下“我执”不是要把人变成空虚的,而是让人完全沉浸在自己与其他人都是共通的存在着的自我中。

4∵禅宗的空相与精神分析的主客体转换

Emptiness∵in∵Chan∵Buddhism∵and∵Inter-subjectivity/Inter-objectivity∵in∵Psychoanalysis

禅宗中的“开悟”,又称“了空”,被描述为一种“物我两忘”的状态。“物我两忘”在汉语的成语表达形式中是一个省略的句式,它还涵盖着与字面意思相对应的另一层意思,即“物我两在”。“物我两忘”是指主体认为自己和他者在“主观的存在”上并非真实的,主体的感受被淡化了。“物我两在”是指主体认为自己和他者同时作为“主观的存在”而存在,主体能时刻体会到自身的感受。禅修者通过“物我两忘”来增强对自我的觉察,并可借此来增进对生活的理解,达到内心的祥和与快乐。

借助于禅宗开悟的观念解读人际关系,∵了空的体验就是互为主体,又互为客体的不断转换。互为主体又互为客体就是不执着于自己存在主体或存在客体的身份,不但允许交流双方对彼此的感受有作为主体的体会,也允许自体和他者作为被客体感受的一方。在了空的状态下,当自我在主体与客体两个身份间的转换达到了瞬息万变的时候,他们就能共存一身,但又分别明了。了空就是自体能兼顾自己与他人的感受,不会固执于己见;既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坚定,又能灵活的应变外界。

5∵禅宗的“不住相”对心理治疗的关系启示;

How∵“No∵Zhu-Xiang”∵has∵inspired∵the∵psychotherapeutic∵relationship

从形式上看,心理治疗就是两个人之间通过在保密的环境里谈话的方式来进行的一项治疗工作。不同的治疗学派对治疗关系的理解和态度是不一样的。(***)

禅宗的观点:精神分析心理治疗中的治疗师是和病人是同样重要的参与者、观察者、体验者、解释者。

解悟和证悟:

许多治疗师在治疗时的态度,太过强调所谓的“看病的大夫”这个专业的主动角色,他成了一个开导者,患者就好像是他来给人开悟的对象。这其实只是他在“解悟”。当治疗师能以了空的态度来对待患者,他就能放下自己的臆断,让患者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也就能使患者通过自己的体验来达到“证悟”。因此在治疗中,治疗师应尽量让患者获得证悟,而不是辛苦的给人解悟。

治疗师与患者互为主客体:从治疗师的角度看,自己是主体,患者是客体;∵而患者是把自己视为主体,把治疗师视为客体的。用禅宗的开悟状态来理解,这两个状态是同时存在并相互转换的。这种转换不是僵化刻板的,而是随着时间的瞬息万变而灵动的。治疗师需要脱离自以为是的态度,同时感受到双方面,甚至多方面的状态。他要包容和理解这种灵动性,做到共情的理解和表达。

治疗师既要在一定程度上认同患者的投射,也要能区分这种投射和自己的反移情。他在开悟状态下的客体角色,可以使他成为一面无尘的镜子,即以一个纯粹的客体角色来帮助患者发现、理解自己的内心;而他在开悟状态下的主体角色,可以让他能清晰的分离自己与患者。

治疗师作为客体的时候,需要充当患者各种情感表达的对象,∵无论这种情感是爱的、恨的、理想化的、攻击的、或是色情的。当面临患者的攻击性移情表达时,我们的反移情往往不能从被攻击的感受里解脱出来。作为客体的治疗师,须接纳患者的愤怒的感受,以此成为理解他的途径。这时作为主体的治疗师,要能够把自己的主体性感受从患者移情的那个客体对象里游离出去。如此治疗师就不会因为被攻击而陷入委屈或愤怒中不能自拔。这样当治疗师把自己的主体性从作为患者的客体分离开来时,他在治疗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是节制、不卷入、不被投射性认同、和保持第三只眼的观察。这有利于患者从关系互动中体会到自己的主体和客体的混淆状态,即他把现在作为客体进行攻击的治疗师,与过去生活经验里曾经想攻击的客体混淆在一起了。而现在的这个作为客体的治疗师所表现出的主体性,不同于他过去经历中的那些重要客体的主体性。

以上的概念可以用下面的一个简短的案例来说明:患者B是一位年轻的女士,她在小时候长期遭受妈妈的虐待。最近和男朋友分手之后她感到自己非常委屈和愤怒,便不断地给那个男孩打电话,或找到他的门上去讨个说法,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这个男孩,是他伤害了她。当她在向治疗师诉说自己遭受的痛苦虐待时,她感受到治疗师能够理解和体谅到她那痛苦的经历,但并没有像她一样陷入到痛苦中。也就是说治疗师体谅了她,但并没有被动受虐般的深陷其中。由于看到了治疗师能够保持与她有所分离的边界感,后来她也逐渐学会把这样的人际关系的态度应用到生活中,便慢慢停止了对前男友的不断攻击。她说:“其实他没有承担我生活痛苦的责任,是我需要有人来怪罪,他就成了倒霉鬼。”之后她也能够发现自己与前男友的关系模式很像童年时妈妈与自己的关系。只不过现在她自己成为了攻击者,而前男友是被攻击的对象而已。“我发现自己像我妈妈对待我那样对待他,折磨他。拜托,不要再这样了好不好。”

治疗师的主体角色,连同治疗的设置一起,能使患者看清自己的客体性,并借此来调整自己。治疗师必须清楚自己在治疗关系中要何时起到客体作用,何时表现出主体作用。比如治疗师可以让自己充当患者投射性认同的那个客体,但他必须知道在某个时刻他需要在治疗关系里呈现自己的主体性,以阻止患者投射给自己一些不合理的部分。此时患者就会观察到治疗师的这种方式,并把它用于自己的生活。

这个方式可以在下面的案例中得到说明:患者C是一个年轻女性,但外观又像个男人,患有多重人格障碍。情绪波动,人际关系紧张,无法坚持正常的工作,在多家医院行药物和伽马刀等治疗后效果仍不好,转来心理治疗。她的一个子人格是合作式的,一个是内向不吭声的,还有一个是愤怒和攻击性的。一次在治疗中,患者突然表现出了攻击性的子人格她站起来用双手掐住治疗师的脖子。治疗师坚定的掰开她的双手,把患者推回到她的座位上。然后很认真地告诉她,这样的行为以后不允许再发生了。如果她有什么事情要说,都可以在治疗室里讲出来。但是如果这样的危险行为再发生的话,治疗不仅要停止,她也会被移交给保安来处理。此后患者没有接着来治疗。但是过了六个月,他又主动的提出要接着把治疗进行下去。在这六个月中,她基本能够工作和保持一般的社会功能,因她从治疗师这里看到了怎样去保持人际关系里的适当边界并有学着去照做。

开悟状态下的治疗师所持的互为主客体的态度是我们解决投射性认同交互过程的策略。所以老子所谓的“无为而治”与Bion所谓的容器都要求治疗师作到了空(不住相)才好发挥作用。

6∵禅宗开悟对精神分析发展的启示

6∵Emptiness∵in∵Chan∵Buddhism∵as∵an∵inspiration∵to∵the∵development∵of∵psychoanalysis

我们从相互关系的角度来梳理精神分析发展的过程,会看到如下几个阶段:

在古典精神分析时代,精神分析探讨的主题主要围绕着孩子与父亲、母亲的三人关系:其典型的主题就是俄底浦斯情结。

当精神分析发展到客体关系理论阶段,它探索的主题便主要是婴儿和妈妈的二人关系,这就形成了“自体—客体关系”的理论。

进入到自体心理学阶段,精神分析学家们则把关注点集中在一个人自体认同上,即便是对他的心理需要很重要的他人,也被视为满足自恋需要的自体客体。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人与自己的关系阶段,或一个人阶段。

当我们引入了禅宗的理念,就会发现一人关系并不是关系的终结。当空性出现的时候,人际间的关系呈现地更加丰富,这就是既互为主体、又互为客体的不断转换状态。

从空相到万象,∵这就是禅宗的启示。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