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无我。隐蔽身心无我真相的是:坚实。

我们修行的时候如何“看破”这三种遮蔽事实真相的因缘呢?

1)相续。身心的生灭是如此迅速,以致于难以见到它的生灭的现象,因此使我们误认为身心是连续的,就像萤幕上的电影看起来好像是连续的,事实上是由许多静止不动的照片所组成的。因此身心看起来像坚实而永恒的,是因为我们无法见到这种不断生灭的真相∵(注:当然身心的生灭是远比电影画面的闪动快速——快好几千倍。)。我们无法排除这种快速的生灭现象(因为这是事实),但修行者必须以精进和觉照来引发实相般若,实相般若生起时就可以体会生灭之间的空档。实相般若可以破除妄执身心是相续而隐蔽无常真相的错觉。

身的无常是可以由思慧体验到的,然而心的无常就更微细而很难体会了。改变姿势时,例如,从坐的色身变到站的色身,我们就可以体会到坐的色身是无常的,这也是为什么钝慧的修行者必须要观身念处的原因。

2)不觉照姿势。不觉照身姿我们就无法认知色身是苦的。苦是指无法保持相同的状态。(这是实相:自然的真实状态,这是无法改变的)。改变姿势的时候,苦苦早已存在旧的姿势当中,但如果缺乏“如理作意”观照旧姿势的话,明觉就无法起作用而察觉到苦苦了。

持续以明觉观照各种姿势时,要如理作意来防止烦恼,使内心不会生起喜欢或不喜欢,如此修行者就可以见到每一种旧姿势中的苦苦了。而因此新姿势也无法再隐蔽苦的真相了。例如:

坐的色身疼痛时,如果没有“如理作意”,我们会认为是“我们”苦,而产生厌恶的感受,然后不能以明觉观照而又起厌恶心——不喜欢旧姿势。如果修行者是因为自己想站而站起来的话,这样又会对新姿势起贪爱心。因为新姿势隐蔽了旧姿势的苦,因此无法从旧姿势中体会到苦苦。(这是解释不觉照身姿为什么会隐蔽苦的一个好例子)

明觉起作用的时候很容易体会到旧姿势中的苦苦,但行苦(变换到新姿势所残留的苦)却很难体会得到——因为新姿势通常令人觉得舒服。如果修行者要体会新姿势的苦,就要保持“如理作意”,因为对新姿势通常会产生贪爱或喜欢——就像不喜欢旧姿势一样。

贪爱会喜欢乐而不喜欢苦。因此要断除贪爱的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实相般若去体证苦。因此佛陀以苦的体证来描述灭除贪爱的智阶。

修行要体会四种苦:

1.∵觉察旧姿势的苦苦。

2.觉察变换到新姿势的行苦。

3.觉察苦相(也就是身心是无常、苦、无我)。要到第四阶智——生灭随观智照见生灭现象时才能体会苦相。

4.体证苦谛要在第十一阶智——行舍智时才能证得苦谛。然后接着就是智慧猛利的第十二阶智——随顺智(体证四圣谛)。

如果修行不以智慧(内观)来体证苦的话,就不是正确的修法,不是中道法(亦即八正道)。唯有体证苦才能使你脱离轮回——因为体证苦才会厌离五蕴而导致灭苦。

如果没有证得厌离随观智(第八阶智),就无法证得离染∵(无执:离欲、离贪),也就无法灭苦。以智慧体证身心的无常、苦、无我,就会对身心生起厌离,这就是清净之道。

因此,要觉察新姿势的苦,修行者就必须保持“如理作意”。他也必须知道每一次改变姿势的原因,用如理作意改变姿势会有什么利益(可以引发实相般若),和不以如理作意改变姿势有什么过患(会与烦恼相应)。通常初学者并不知道改变姿势的原因,因为他会认为是他想改变的,事实上是苦迫使他改变的。知道正确的原因并一再反覆练习,他就能体会苦并且体会到新姿势并不比旧姿势好,因此也不会再喜欢新姿势而讨厌旧姿势了。这样可以启发智慧认知身心是无法控制的,无我、非男、非女——而这就是实相:自然的真实状态。

体会实相之后,厌离心就会生起,烦恼就会变得薄弱,而毅力、意志力更强。然后就可以成就四念处智而断除对五蕴的贪和嗔。

3)坚实。身心的坚实是实法或现在法——实相,但即使它是事实却让我们误认为自己是男、是女或以为有我的邪见,因此我们会妄执身心是常和乐的,坚实隐蔽了身心的实相——无我。

修行者必须以“如理作意”将身和心分开,这样身和心看起来才不会像一个单独的个体。如果没有“如理作意”,我们就不知道那一样是身,那一样是心。而且每一种色身都是不同的:坐的色身不同于站的色身,站的色身不同于行的色身等等。六组毗婆奢那慧地(基础,原理)对于分离身和心的观照是很有用的。他们是:

1.五蕴

2.十二处

3.十八界

4.二十二根

5.四圣谛

6.十二因缘(缘起)

以五蕴为例,我们知道身蕴在坐,而识蕴(用其他三蕴——受、想、行)∵(注:这里的受、想、行(通常讲蕴)的作用像心所,再组合成识醢。)知道身蕴在坐。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将身和心分开(识别)。

修行要看破坚实仍然是观照身心(不要做特别的尝试去识别身和心),修行者要了解“知道坐的色身的心”和“知道站的色身的心”是不同的;而且甚至于坐的色身不同于站的色身。所以用平常的方式修行,直到破除坚实所生的邪见为止。如同看破执无常为相续以及观照身姿而看破身苦一样,要看破坚实也只是观照身心而知道什么是什么罢了。破除坚实所生的邪见就证得第一阶智,名色分别智(即见清净——清净的知见和内观),如果没有证得第一阶智,是无法成就后面其他的阶智。

修行看破隐蔽三法印的因缘法,并不是必须证得全部的三法印,而只要证得三法印其中的一相即可,假设说如果你看破了隐蔽无常的真相,你就证得了苦和无我。

1.12十二因缘(缘起)∵

作者:阿姜念摩诃尼拉难陀着∵

十二缘起是一连串的因果,连结成一个由十二个环组成的圆形链子,并说明了造成生死轮回的因缘关系。十二缘起是主宰因果现象的实相(自然的真实状态),每一个环缘起下一个环,而造成相续不断的生死轮回。十二缘起只是因和果的组合,因果之外并没有一个我或外力的主宰——在此世界和他方世界。

没有人或外力可以造成这种现象,这叫作缘起法,它是一种因和缘的关系,例如无明缘行等等(见底下的因缘链)。

缘起法的讨论只针对这个世间的人类。十二缘起的因缘链所示如下:

1.无明缘行(注1)。∵7.受缘爱。

2.行缘识。∵8.爱缘取。

3.识缘名色。∵9.取缘有。

4.名色缘六入。∵10.∵有缘生。

5.六入缘触。∵ll.生缘老死。

6.触缘受。∵12.∵老死导致忧悲苦恼、疼痛、失望

等等。

a)从无明至老死是整个的缘起法,然后“忧悲苦恼”等就接踵而来,这显示了有生就有苦——第一圣谛。这种现实的缘起法叫作生死轮回——“有的轮子(有轮)”,只要一个人还在生死轮回之中,这个轮子就无法停止。

b)项目

1.∵无明意即没有体证四圣谛。

2.行不是五蕴中的行,而是前生累积的业而造成出生,有三种行:善行、不善行、不动行(最高的无色界定)。

3.识是“结生识”。

4.名色是三个心所法:受、想、思加上业报身(由业而生的色身)。

5.六入是眼、耳等等。

6.触是指心所引导心王与六尘接触。

7.受是认知苦受、乐受等等的心所。

8.爱是六根作用时所起的贪心所。

9.取是由爱的贪心所而引生更强的贪心所。

lO.有是业有或存有善恶业。

11.生——是指五蕴或身心。

12.有生就有老死。

佛陀讲述缘起法,因此我们能了解实相的真理(自然的真实状态),而且知道缘起法本身是由因缘而生的。了解缘起法的目的是帮助我们体证身心的无常、苦、无我。

无明是十二缘起的第一环,但事实上十二缘起像一个轮子或圆圈一样,没有开端也没有尽头。但是无明是整个圆圈的首脑,因为无明是烦恼的根源。而以智慧照破无明是打破这条链子唯一的方法。无明来自于病:贪的病、有的病、见的病、痴的病——但这四种病都从无明而生,所谓的无明是对四圣谛的无知。

有一次,阿难告诉佛陀缘起法是多么好,多么容易懂的时候。“并非如此”,佛陀回答:“缘起法是玄妙并且深奥难懂的”。如果有人要研究缘起法的话,可能要找一本专门谈论这个主题的书,并且他会对佛陀深奥的智慧感到叹为观止,缘起法的利益是显示每件事皆由因而生,并且无我、无灵魂或上帝等来促成这些事,以此来防止“我”的邪见。

1.12.1如何以十二缘起破除邪见

了解十二缘起的真相,能以智慧的力量来破除颠倒妄想:

1.无明:了解无明缘行,可以破除妄执有某种更高层次的力量生出或创造万物的邪见。

2.行:了解行缘识,可以破除妄执自我的邪见——因为不是“你”被生,只是结生识而已。

3.名色:因为识缘名色,可以改变妄执名色是坚实和永恒的邪见。

4.六入:因为名色缘六入(眼、耳、鼻等),可以改变妄执我在听、我在看等的邪见。

5.触:因为六入缘触,而触是由根、尘、识和合而生的∵(识分别),可以改变妄执根、尘、识为我的邪见。

6.受:因为触缘受,受如乐受等——可以改变妄执“我”乐、“我”苦的邪见。

7.爱:因为受缘爱(爱用心所法表示是贪心所),就可破除妄执出生于任何“有”(生命形态)可以导致快乐的邪见。

8.取:因为爱缘取,(取是由贪心所和见心所组成)可以改变妄执某些事物是迷人的、美好的、闻起来很舒适的等等——因此应该贪着的邪见。

9.有:因为取缘有,可以破除妄执人死后断灭的邪见(事实上取缘有——有是思——心所——心王。思心所是推动产生结果的意志或行动——就是再出生或有)。

l0.生:(注:共有四生:1)胎生。2)卵生。3)湿生。4)化生。)因为有缘生,可以破除妄执五蕴为乐的邪见。

11.老死:因为生缘老死,可以改变妄执五蕴为常、乐、我、净的邪见。

1.12.2缘起法面面观

我们可以用七个角度来探讨缘起法:如因缘链、几世几重因果等等,这里只讨论其中几种:

1.三世十二行相(见图1—4)

a)这个模式中共有二十个要项,五个是过去因:无明、行、爱、取、有。

b)五个是现在果:识、名色、六入、触受。

c)五个是现在因:爱、取、有、无明、行。

d)五个是未来果:识、名色、六入、触、受。

注:(见图l一4)

a)五个过去因决定了我们现在的存在(有)。因为我们没有体证出世间的智慧,所以无明(1)是所有结果的根本原因。透过无明生活在世间,我们造作善恶业称为行(2),例如,如果我们修奢摩他而成就禅定,我们仍然是在世间造作行(即使是造善业),行的结果导致爱(8)。

爱越来越强时就变成了取(9):我们想要某种东西的时候还是爱,但我们拥有它时,就变成了取。取导致有(10)。共有两种有:业有——有(生命)的活动过程(过去世)和生有——结生的过程。业有是善或恶可以决定未来的好坏,生有是新生命展现命运的过程。生有的好坏是取决于业有的善恶的。

每一组由五个环所组成的单位都是:前一组缘起后一组,而后面这一组又缘起下组。

有是指造业,因为不管任何形式的有,我们都是在生死轮回之中,实相的法则就是缘起法,也就是造业就有业报——而且没有人能逃过或改变这个结果。这是最公平的法则。

b)从过去因生五个现在果,而现在果是拥有其生命形成的特质;如人有人的特质等等。

c)五个现在因。第五个现在果(受)导致第一个现在因∵(爱),由爱而取、有然后无明、行(8,9,10,1,2,)这个有是后有,决定了新的生命。因为这个有,并没有体证四圣谛又导致无明。无明又造作(善、恶)业,又变成行了。

这一组的行,是当你要造作善恶业行为的时候称为行。

这一组的有,意思是指业已经造作了。

d)五个未来果。行缘识。后面四个是现在世的身心,加上这五个未来果共有二十个因果关系,这二十个因果关系就像一个轮子一样.没有开端也没有尽头。但佛陀却知道主要的因(根源)是无明。

2.三连结(图略)

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将十二缘起视为三连结:

a)惑(烦恼)的结。

b)业的结。

c)果(苦)的结。

a)惑的结是指:

无明∵(1)

爱∵(8)

取∵(9)

b)业的结是指:

有∵(10)

行∵(2)

c)果的结是指:

识∵(3)

名色∵(4)

六入∵(5)

触∵(6)

受∵(7)

3.二轮根(图略)

如果要了解缘起法,必须知道造业的两个根源:无明和爱。无明是爱的因,而爱也是无明的因,无明是过去因,爱是现在因,但终究他们是相互为因的——而这个圆圈不管从那里开始走都可以。

第一个环——无明(根源)引导至受(第七个环)然后由受导致爱(第八个环——根源),然后至(9)取,至(10)有,至(11)生和(12)老死。邪见的人认为无因果、无善恶、无轮回。这是为什么佛陀显示无明是根源,就是为了要证明有因果的存在。现在果是(3)识,导致(4)名色(5)六入(6)触(7)受。这些环(3—7)现在果是由过去世的无明(根源)和行(1和2)而来的。只要一个人有无明存在就会产生苦果。

爱(8)是缘受(7)而生的,而受又导致取(9)和有(10),然后又转回无明(1)和行(2),这五项(8,9,10,l,2,)是现在因,而且都是无明(1)的结果。而无明(1)和行(2)的结果又重覆3—7(现在果)。

由(8)爱而至8,9,10,1,2,又演变成现在因,而因此整个圆圈不停地转,每转一次就是一次出生(11),而3—7的过程又开始而最后导致(12)老死。

了解了爱的结果(轮回),那些妄执诸法是常,不会生灭变异,或者贪欲心很重的人(淫欲心很强的人),应该观照身心最后将导致老死。在生死轮回中,我们不断地在三界里出生(欲界、色界、无色界——或三十一有),想要脱离生死轮回的话,我们必须根据《大念处经》中的原则来修学四念处,四念处是三十七道品中的第一要目——而且引导体证四圣谛。

过去何必思量.未来无须恐慌.现在不用紧张.念佛自然吉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楼∵主]∵|∵Posted:∵2005-09-22∵14:34∵∵

高连春

级别:∵管理员

精华:∵13∵

发帖:∵3742

威望:∵2770∵点

极乐币:∵7686∵佛圆

贡献值:∵0∵点

注册时间:2004-11-02

最后登录:2006-09-28∵∵

实修∵

作者:阿姜念摩诃尼拉难陀着∵

长久以来都在执着这些:这是我的,这是我,这是我自己。

(相应部--尼柯耶,ii,94)

腊月三十即将到来,那时候不管你是行、住、坐、卧都要死,因此你巳经没有时间懈怠了。

(小部—尼柯耶)

老、病、死这三样东西就像大火一样地逼近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令它们安抚,不管跑多快也逃不过的。

(小部—尼柯耶、XXVI、334)

2.1修行摘要∵

作者:阿姜念摩诃尼拉难陀着∵

2.1.1四种姿势

我们以四种姿势观照身心:

行、住、坐、卧

在《大念处经》的纲要中有四种基本或主要的姿势,因为身比心容易观照,所以我们由观身着手。身比较容易观照的原因是1)身较“粗显”,心较微细。2)四种姿势随时存在。∵(心的所缘——如听、看——只有在某些时间起作用。)∵3)色身比其他所缘更容易观苦,因为我们观照四种姿势时,苦总是无法隐蔽的。

2.1.2我们观照所需的工具

1.精进

2.正念

3.正知

4.如理作意(如理思惟)

5.觉察力

精进是积极断烦恼。

正念是念住于四念处。

正知是可以启发智慧,祛除愚痴或邪见的清楚认知。

用三心观照各种姿势:

1)精进,不精进你就无法体会整个坐的色身。例如,妄想使你偏离了当下,精进心提起正念正知使你回到当下。

2)正念使你明白你坐的样子——姿势。

3)正知使你知道整个姿势即是坐的色身。

4)如理作意意即以正见将个人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情上,诸如知道任何动作的原因或坐的色身的实际情况等。如理作意提醒你不管饮食、沐浴、如厕或做其他任何事,你都是为了治苦而做的,不是为了寻乐而做的。如理作意也提醒你,变换姿势只是为了治苦而已。

5)觉察力是观照。它告诉你修得是否正确,觉察力可以使你知道是否偏离了当下。

2.1.3中道

中道祛除或止息了喜欢或不喜欢,执取或厌恶。中道对于此修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能具足正念正知地活在当下,喜欢或不喜欢就无法生起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

1)每当苦产生的时候,就要改变姿势来治苦,因为苦迫使色身变换姿势。你必须保持“如理作意”以防止烦恼介入。所以变换姿势的时候必须保持良好的如理作意和觉察力,才能使你注意到修行是否与烦恼相应。例如,坐的时候,我们感到有点痛,我们不喜欢这个姿势(起厌恶心)因而起贪欲想变换到一个新的姿势。唯独苦逼迫我们的时候,我们才可以改变姿势。

我们不要坐到疼痛完全消失,因为这样会产生烦恼——以为我可以控制疼痛的邪见(事实上,身心皆无法控制,它们是无我的)。然而有些修行者为了见到苦设法坐更久或者坐到疼痛完全消失,但是这种苦并不真实,因为这种苦是人为因素刻意造成的。有些修行者想坐更久是为了能加深禅定,因为他们认为这样能够引发智慧,但是这样做只是徒增烦恼而巳。记住,四念处只是修心而非修身;如果心错了,身也会跟着做错的。例如,心里认为双跏趺坐比较容易见实相——心会令身结双跏趺坐。

2)不要想从任何姿势得到舒适或快乐。也不要觉得那一种姿势比另一种姿势好,因为每一种姿势都是不实的:无常、苦、无我的。

3)不要想从修行中得定,禅定会使我们以为有一个可以控制的自我,而且会使我们觉得宁静和快乐,但事实上是没有乐的,只是暂时离苦罢了,如果没有苦我们是不能体会到苦的,苦谛是佛所教的真理,但是并没有“乐谛”——没有快乐的圣谛。因为乐是无常的,是会变苦的。

4)修行不要存着想成就、开悟、看破的心理。只要按照四念处正确的修法去修。甚至也不要想证得涅盘或得阿罗汉果,修行者要灭除这些贪念,不然的话是无法达到涅盘的。

5)修行不要存着你要成为—个老师的念头,这个念头会造成贪欲而障碍发慧。修行唯一的目标就是要灭苦。

2.2实修∵

作者:阿姜念摩诃尼拉难陀着∵

这种修法是要念住于各种姿势:行、住、坐、卧。譬如坐的时候“三心”——精进、正念、正知——要觉照坐姿,也要认知它是坐的色身。

是三心(而非我们自己)在观照坐的色身,就像看着舞台上的演员一样,观众只是注视着演员,而不会去控制他的行动或演出。看戏就像活在当下一样,对于过去与未来是没有兴趣的。因此修行者练习的时候要像看戏一样。例如,当他观照坐的色身时,疼痛会产生而他知道是坐的色身痛,这是苦苦,但不要去观照苦受,因为这是修习身念处,要保持在当下一再重覆地观照是坐的色身苦,直到不得不变换姿势,他就可以体会到存在坐的色身当中的苦谛。这是由于苦苦来自于色身,而身心即是苦谛。

以同样的方法来观照坐的色身、走的色身等等,观照这些色身必须像注视着一个我们没办法控制的人一样,色身是所缘,而修毗婆奢那是心的工作,所以心必须保持在当下才能启发智慧。因此心必须观照现实的情况(如,心在听),而非去创造现实,我们只要观照现前的状况即可。任何想控制心的意图都表示我们想要见实相;这种想要见实相的贪念会使我们偏离中道和当下。

精进、正念、正知三者一起运用于观照身心,如果正念太强就会减弱正知,修行者必须注意到这一点,这种洞察力称为觉察力,觉察力观察到三者没有保持平衡时,修行者就要调整精进、正念、正知三心使它们平衡,要有更好的觉照力才能做到这一点。苦苦产生时,坐的色身会因为痛而政变姿势(这种情形就像我们在社交场合,坐久了不舒服就会调整姿势一样)。

具足“如理作意”(注:佛说:“我没有见过一个法比yonisomanasikara(如理作意,思惟)更能引导人启发正见了”。(长部—尼柯耶)),我们就可以注意到是疼痛的觉受迫使身体从坐姿变换到另一个姿势的。改变姿势的时候,疼痛跟入了新姿势中,而“如理作意”能注意到新姿势只是从旧姿势中暂时解除痛苦而已。这一点必须特别注意,因为大多数的初学者会不喜欢旧姿势而认为新姿势使他们感到舒适。

因为“如理作意”知道改变姿势只是要止息旧姿势所产生的苦,因此,我们不会厌恶旧姿势而执着新姿势。在这个修法中我们常常强调“如理作意”,因为“如理作意”可以让我们了解苦(苦苦与行苦)(见1.4.4.1.节,苦的种类)。

如果难以保持在当下的时候,问自己这些问题是有用的:

“走的是谁?”∵“走的色身”

“为什么要走?”∵“为了止息前一个姿势的疼痛”

或者“是什么在坐?”∵“坐的色身”等等。

(这种默念的作用就是如理作意,可以帮助心发展觉照力)

你问“坐的是谁?”等问题的时候,正念、正知(觉照力)就提升,而使你回答“坐的色身”。精进、正念、正知三者的总合就是身觉(觉照力)∵(注:觉照是纯熟加上断烦恼(贪和嗔)的智慧。)。他们有相同的所缘(身或心),因此他们是一起运作的。正念知道姿势——你坐的方式,而正知知道现在坐的是坐的色身(而非你),但运作的方式不是先正念后正知(而是一起运作的)。

正念正知是同时运作的。

正确的修法是,“现在我们在坐”把“我们”拿掉,换成“现在是坐的色身”。这个重点和日常生活认知各种动作的方法是一样的,只是将“我们”在坐的邪见拿掉而已。

对于“觉照”的描述,我们听到的用词诸如“感觉”、“知道”、“见到”(指心见)、“观察”和“认知”坐的色身等,这些用词都对。事实上,觉照这个用字可以把它当作:如坐的时候把“我们坐”换成“坐的色身”这种方式而已,觉照是修行是否正确的关键。

感觉是指感觉你坐的样子和感觉它是一个坐的色身,而这就是正知。但是用“感觉”这个字的时候要小心:如果一个人落入了身体的觉受,尤其觉受太强的时候,会使心疲惫而偏离了当下。这样是用贪念在修。而且如果时间太长的话,会引发一些身体的毛病,如胸痛,窒息的感受等等。重点是,不要“制造”坐的色身,只要去认知坐的色身即可,我们常常坐,但只是没有去认知它而已。就像你在家的时候你觉得“你”在坐,但这是烦恼的根源,所以这种修法只是用智慧把观念改成坐的色身而已。

“想”这个字通常避免用来形容觉照——因为“想”常常都和默念有关。感觉色身和想色身的差别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以冷开水为例,我们想到(观想)冷开水,和接触或喝冷开水的体会是完全不同的;冷开水是一个口头上的概念而已,但是由感觉而认知才是真正知道什么是冷开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记忆也可以用来形容觉照力,记得从头到脚的整个色身∵(是坐的色身等等)——而色身是无知的,只有心才能了知。

要注意到当你观照坐的色身时,是否心存想要见实相的贪念,如果你注意到自已有这种贪念,稍微休息一下直到贪念不见为止,如果心存见实相的贪念,你是不可能见到实相的,佛说心存贪爱的人是不可能见实相的,因为贪爱隐蔽了真理。

因为修毗婆奢那是要断除根尘接触时所生的烦恼,修行者应该要知道那一种根尘接触时要以身或心为所缘,想要了解这些,可以参考本篇最后面图2--1“根界摘要”。

2.2.1修行的原则

1)不要同时检查身心两种所缘,例如不要想“身走,心知道”等等,有些修行者以为如果他们用更多所缘(身与心两者)的话,他们能够更快引发智慧,但是这种想要引发智慧的贪念只会徒增烦恼而已。以四种姿势的色身为所缘就已经足够了。

2)不要规定时间走或坐,变换姿势要在疼痛产生时才换。

3)不要觉得“我”在“修”,这样会对修行产生特殊或神秘的概念,我们走或坐不是为了要修行,而是因为我们不得不这样走或坐。

4)不要用特别的姿势修,如结双跏趺坐或走得特别慢。用这些特殊的姿势去修,通常带有想要见法的贪欲。

5)有些初学者很容易觉得这种修法很无聊,这些修行者必须提醒自己,他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灭苦,如果我们觉得无聊就不能灭苦,那就永远在生死轮回之中打转了。

以前没有修过的人也会有打妄想的问题,他们会变得不喜欢妄想——这就不是中道法了。初学者会发现定很难维持,也不喜欢一次好几天独处,当贪爱来的时候,他们也会变得不安,他们渴望平静,想要快乐或看到快乐的事物。

6)如坐的时候产生疼痛,就要认知是坐的色身疼痛等等——而非“你”。“坐的色身”是当下,“坐的色身——苦”也是当下,修行者不可将当下“坐的色身——苦”这个所缘变成“心知疼痛”(痛觉是心,称为“苦受”),我们只要单纯对治色身的苦,不要把心也加进来了。

7)修行者要一直保持对身心的觉照力,但是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色身的某—部分;也不要期待苦的生起,这样会使他偏离当下;也不要等到苦太强烈而使身体麻痹。苦谛不是针对严重的痛,而是看清楚每一次生起的苦——或大或小——修行者就可以体会到苦的真理。

8)虽然有时我们说“见到”坐的色身等等,但不是真的用眼睛看或注视各种不同的姿势,对身的觉照是用心——正念正知——亦即是智慧。

至于修行的时候眼睛要开或闭(或半开半闭)是视个人习惯而定。有的人喜欢张开眼睛,有的喜欢闭着,有的人喜欢半开半闭而使进到眼睛的光线比较柔和一点。

9)修行的所缘是自己的色身,而非别人的色身,不要管别人的身体,但如果别人进入了我们的视线范围,就把他们当作是色法,但要知道是“心在看”。

10)戒

a)修行者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说话,例如请求一件日常用品等等。他只与老师谈论法。这个修法是八正道的戒、定、慧,而戒必须清净,这就要尽量保持沉默了。如果戒不清净,就不可能得定,没有得定就不可能发慧的。

b)所有的戒都要遵循八正道(见1.4.7节),修行者要特别注意不要伤生害命,如昆虫等微细的生命也要注意到。这个问题应该转告禅修中心的员工们。∵

2.2.2意见

1)《清净道论》提到如果精进地观照坐的色身,修行者也很快能以智慧见到心了,而不用身心同时观照。

2)《清净道论》也提到身体的姿势隐藏着苦,因为我们不注意观照姿势,所以不会注意到新姿势隐藏着旧姿势所留下来的苦。这是因为通常我们变换姿势时没有具足如理作意,如理作意可以提醒我们变换姿势是为了要治苦的。(见∵1.11节“隐蔽三法印的因缘法”)

因此,我们应该从坐的色身等姿势中见到苦。因为我们活在当下,所以体会到苦也能断除贪和嗔。

3)除了观照四种姿势之外,修行者做其他事情时,如做家事等等,也要用如理作意观照做这些事只是为了要治苦而已。

修行者必须“如理作意”到:

吃、喝、沐浴、如厕、洗碗、洗农等等的日常活动,如吃的时候,要观照吃东西只是为了冶苦,要注意每一口咀嚼,每一刻吞食物的感受,以及饥饿慢慢解除的感受。咀嚼食物的时候,你要注意到每一口都是为了治苦。那么你将体会到饥饿的苦迫使你咀、嚼、吞——而不是为了享乐而吃的。

早晨醒来的时候,必须注意到躺的色身。然后起床的时候要注意原因(“如理作意”)——如为了吃东西疗饥或要叫醒别人或只是没办法再睡了,卧的色身必须起来因为它已经感到痛苦了。如果是去洗脸也是为了要治苦的。

一直提起“如理作意”观照的话,烦恼就无法支配我们的觉受。“如理作意”提醒我们色身在运作而非“我”。

有—个很好的构想,就是修行者花一天的时间去注意,一天当中有多少次和多少举动是为了对治色身的苦,结果一定会相当惊人的。一天当中,修行者要——喷驱蚊剂、搔痒、开电扇、喝冷开水、从皮肤上吹走蚂蚁、上厕所、吃东西、洗碗、倒垃圾、洗澡、刮胡子、刷牙、剪手脚的指甲、洗衣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要对治身体的苦。工作的时候不要观照坐的色身等姿势。坐的色身等姿势只有在修四种姿势的时候才观照。观照临时动作的色身会产生太强的正念而减弱了正知,因此对于临时的动作,我们只要观照是为了治苦就可以了。不要修微细的念住!这样会增强正念而减弱了正知。

修行者要注意到不要为了“修行”而赶快做完家事或其他工作。这种要“修行”的贪欲是一种烦恼,因为修行者想要见法。每天的工作提供了一个体会身苦的好机会。当然如果偏定的时候,日常作务也是去除偏定现象的好机会。

4)修行者要只做必须做的事,例如:

a)姿势。你从坐的色身变换到站的色身是为了治苦,这是必须的。而这个因(苦)一定要出现在你改变姿势之前,不要因为你想走就把姿势变换成走路,要等到苦迫使你改变姿势才换姿势。

b)吃。这对于治苦而言是必要的,因为饥饿迫使我们吃。

c)上厕所。这对于治苦也是必要的——你不得不上厕所。

d)降低体温。如果身体很热,必须开电扇或冲凉来治苦。

做这些事都需要“如理作意”,如果不用“如理作意”观照,做这些事会出自于贪念——因而烦恼也就介入其中了。

然而某些干扰可能会妨碍平常的修行:

a)有人敲门。

b)食物或其他东西被送到寮房。

c)有人来和修行者谈话。

d)紧急事件,如突然停电或设备问题。

以上这些都要用平常的方式处理,而且修行者必须知道这些事和修毗婆奢那无关,不要将它们并入修行之中。

2.2.3自然的修法

1)坐姿、动作以及走路就像在家里一样保持平常的姿势。(注: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必须对讲话以及做不必要的事情等等作自我约束,而且我们必须保持正念、正知——加上觉察力,知道修行正确与否。)

2)“自然地”坐,平常有很多坐姿,而不是只有一成不变地坐、站、走等等而已。平常坐的时候是——刚开始坐是一个姿势,过一会儿(通常是为了治苦)会调整坐姿,过一段时间再换成另外的坐姿,然后才可能起来站或走。

3)走路也是为了要治苦,如果修行的动机产生偏差了就要用“如理作意”观照到走路只是为了要治苦。对很多修行者而言,走路这种姿势很容易变成治苦以外的动机——为了享乐而走,为了见实相或控制妄想而采用某些特殊的方式走路等等。

4)躺也不可以被忽视,它是自然的姿势之一。一开始卧姿要花较长的时间才会感受到苦,但持续地修持之后,身体会变得比较敏感,躺下来不久就会觉得难过。如果从仰卧变换到侧卧时,就要用“如理作意”来观照姿势的改变。

5)睡。如果观照卧姿的时候想睡就睡——心裹要注意到睡是为了治苦,但如果身体已经有足够的睡眠还想睡的话,就要检查早餐或午餐是否吃得太多了,如果是的话就吃到比十分饱的程度还少三口饭,如果睡意还是持续的话,就起床并在脸上泼冷水或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睡眠超过身体需求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贪求睡眠的享受,觉得睡觉是快乐的,而变得越睡越多)。

6)半夜醒来的时候设法注意到睡姿,如果醒来一段时间就注意卧姿的变换(为了治苦)。∵

2.2.3.1为什么用自然的修法?

因缘法是自然律或自然的法则(因果定律)。它存在于宇宙的每—个角落,而佛陀发现了这个真理。它有三个特性:

1)诸行无常(一切因缘合和的事物都是无常的)。

2)诸行是苦(一切因缘合和的事物都是苦的)。

3)诸法无我(所有的事物都是无我的)。

因为涅盘也是无我,所以一切法都是无我。

以上这三种特性一直都存在着,即使是在家还没修行以前也都存在。但在家的时候身心比较容易与染有我的烦恼相应。这就是为什么,要用自然的方式做每一件事,否则就见不到自然的法则。如果走得非常慢,就不自然,而自然的法则也就被隐蔽了。

同样地,如果走的时候只观照走的脚步而非整个色身的话,也是不自然。坐的时候,也要观照整个坐的色身,诚如佛陀明白地说过:

在僧团当中,比丘当他走的时候应了知:我在走;或者站的时候了知:我笔直地站着;或坐的时候了知:我在坐;或卧的时候了知:我在卧。因此,他的身体怎么安置,他就如实地去认知它。

(长部—尼柯耶,大念处经)

(这里佛陀用人称代名词“我”,是由于沟通的需要;但这当中没有一个我在做这些动作,只有身与心,要观察自己的身心——而非别人)。

阿姜念提出这个问题:

“一个人怎么知道什么是走的色身呢?”回答:“一个人走的样子就是走的色身。但不是只注意脚步而是注意整个动作。走的色身是以明觉来认知的。”∵

2.2.4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修法对或错

对修行者而言,明白他的修法对或错是很重要的。修行正确的话,他知道身体的姿势,也知道这个姿势是坐的色身。能知道姿势的是正念,而能知道这个姿势是坐的色身的是正知,而他同时知道这两件事。如果他用思慧认知坐的色身的话,他就能感觉到修法正确,正确的思慧一再地现前就能引发实相般若。

修行者应该要了解修四念处的作用就是要断除喜欢和不喜欢。例如,如果他不喜欢妄想心,那么不喜欢(嗔)就会增长,换言之,如果他因为定的平静而喜欢定,那么喜欢(贪)就会增长。因此正确的修法要尽量保持在当下——可断除喜欢和不喜欢。

另外,如果心缘法尘的话,心可能不与烦恼相应(保持在当下)或者与烦恼相应(生起五盖或心的烦恼),这要依个人是否能好好地如理作意而定。假设心缘“妄想”(心的烦恼),如果没有如理作意的话,厌恶(嗔)会产生;但如果能如理作意的话,就明白妄想是心(心的状态),而非“你”——而你就可以再回到当下了。

2.2.5适应初学者的简化的修法

一开始就把修法弄得很复杂是不妥当的,因为身体容易观照(粗显),心不容易观照(徽细),所以初学者最好能尽量以当下的色身为所缘来观照(注:“……亦如想把水澄清的人,拿了迦答迦的子(一种胡桃的子,可以洗水缸清水),把手伸入水缸之内,经一二次的磨擦,水仍不能澄清,但他并不丢掉迦答迦的子,却数数磨擦,这样则污泥沉落而水自清。”《清净道论,第十八品,∵268页》),而且把修法限制在以下的几个重点:

1)修行者主要的任务是随时要知道是坐的色身、站的色身等等,也就是尽量保持在思慧当下。

2)第二个任务是要注意是否有其他的心识干扰或闯入正在观照各种色身的心(如“心在听”、“心在看”等都是干扰观照的心识)。

3)保持一种姿势直到疼痛迫使改变姿势为止,而且要如理作意于改变姿势是为了对治疼痛的苦,并注意到疼痛渐止而进入了新的姿势。

4)以“如理作意”观照其他的活动(吃饭、沐浴、做家事等等)都是为了治苦。

5)总之,初学者的主要工作是要持续地认知各种姿势,直到完全熟练为止。

2.3修行检讨∵

作者:阿姜念摩诃尼拉难陀着∵

2.3.1此修法与四圣谛的关系

1)苦谛:我们可以从每一个姿势见到苦,而所见到的苦是苦苦与行苦,这两种苦可以让我们体证苫谛(身心皆苦)。

2)集谛:贪爱是苦的因,清楚觉照坐的色身等等(保持在当下),实相般若就会生起,就可以破除“我”在坐的邪见。

3)灭谛:烦恼越减少,我们也就越接近灭苦(涅盘)。这有的是短暂的(彼分涅盘)(注:彼分涅盘由“身——心——现在法”开始断除我见一直持续到随顺智时,“灭”(涅盘)才变成永恒的(见3.1“十六阶智”)。)——如保持在当下;或恒常的——如圆觉者所证(断惑涅盘)。

如果断除贪爱就止息了苦痛,因为贲爱是苦的因,因除果就除,而我们要体证四圣谛,就要靠道心(道识)的力量;道心可以断除烦恼(见1.6.1节“实相”;及3.1节第十四阶智)。

4)道谛:使念住于身体的各种姿势,保持在当下,我们就是在修戒、定、慧,这就是八正道或道谛,我们越能以智慧体证苦,就越能实践八正道。∵

2.3.2各种苦的四念处修法

苦苦(身体的疼痛、难过)

色身

行苦(正在变化或对治的疼痛,较苦苦更微细难见)

苦相(三法印)

身心

苦谛(纯苦)

苦苦是一般的苦,像各种姿势的疼痛,修行者要先观照苦苦,因为苦苦随时存在于四种姿势,是很容易见到的。修行者了解苦苦以后他就知道身心由于苦苦的趋使而整天在改变姿势。

行苦是由旧姿势变到新姿势时所残留下来的苦。行苦也是为了维持色身整天所必须做的活动,诸如喘息、疗饥、呼吸等等。

苦相是身心的特性,他们都存在共同的特性:无常、苦、无我。这些特性唯有透过实相般若才能够体会到;体证三法印要成就第四阶智——生灭随观智时才能体证。

苦谛是第一圣谛——苦的圣谛,苦谛即是身心,体证苦谛时;就体证全部的四圣谛了。

2.3.3问题

1)染有“我”的烦恼是从何处进入的?

它是从心(受)而入的。心的感觉,例如觉得是“我”在坐,是自己在坐。这个修法是要体证,事实上是坐的色身。必须以精进、正念、正知的心去观照是坐的色身(而非我)。

2)谁知是坐的色身?

三心(精进——正念——正知)知道是坐的色身(而非我)。

3)觉照四种姿势的目的是什么?

a)觉照各种姿势并认知是各种色身(而非我),可以破除妄执“我”在站、在坐等等的邪见——由此而证得无我。

b)坐的色身感到疼痛时,我们就见到苦,苦迫使色身不得不改变姿势的时候,这就是无常。无常意即我们无法长时间保持相同的姿势。如果我们了解是坐的色身(无我),也自然了解其他两个特性,苦和无常(以思慧了解)。

4)为什么我们要从旧姿势到新姿势一直保持观照疼痛呢?(例如,从坐的色身到站的色身。)

坐的色身痛时,修行者注意到坐的色身苦,改变到站的色身的时候,要一直观照疼痛以便注意到站的色身还是苦,苦对冶了之后,修行者可以发现改变到新姿势只是要对治苦而巳,这样可以防止心与烦恼相应:讨厌旧姿势而喜欢新姿势。因为我们知道旧姿势或新姿势当中本来就无“我”,只是坐的色身和站的色身而已,因此可以防止烦恼。修行者用这样的如理作意观照就可以体会到根本没有那一种姿势(立姿、行姿等)是快乐的。因此不断重覆地用如理作意观照姿势的变换就可以体会到真理:四种姿势当中所隐藏的苦谛。

5)为什么我们用“坐的色身”、“站的色身”等等的名相呢?

因为每—个姿势的色身都不相同,甚至在同一个姿势的色身也都不相同,坐姿是一个色身,站姿又是另一个色身等等,甚至知道坐的色身的心与知道站的色身的心也不相同,这是因为身心在每—刹那都不断地生灭,而且从来没有两个相同的身心。这个知见可以帮助修行者看破妄执身心为“我”或自我的邪见。(见1.1l节中的“坚实”)。∵

2.3.3.1修行者可以对自己发问的问题

坐的色身是常还是无常?

是无常。

我们怎么知道是无常呢?

因为苦常常迫使色身变动。

是什么东西而造成苦的呢?

因为有了身心

心——是常还是无常?

是无常。

我们怎么知道是无常呢?

心不能永远安住于一个所缘上,妄想心会生起。

心苦不苦?

心是苦。

如何证明心是苦的呢?

因为心不能安住于一个地方。

身心一直是无常和苦的,因此它们是无我的,无法控制的,它们不是“我”。你体证到这一点时,就见到法了:你所见的法就是苦。并且可以导致体证苦谛。苦谛就是你只能暂时地对治身心的苦。身心迅速地生灭,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

什么是坐的色身?

整个姿势或我们坐的样子就是坐的色身。

是什么在观照坐姿?

不是“你”观照坐姿,而是三心(精进——正念——正知)。∵

2.3.4检查身心

了解这个修法一直是以身心为所缘,对修行者而言是很重要的。修行者如果不能持续对身心保持觉照力的话,即使非常勇猛精进修行也是徒劳无功的。但如果修行者了解修法的话,这种修行应该不至于太难。

修行之前要彻底地检查身心,如此修行者才能够很容易地认知什么是什么(注:要知道在六根的作用范围到底是用身或心为所缘,见图2—1实修最后面“根的摘要”。);这就像学习阅读一样:学生在学习阅读之前要先认识字母。同样地,修行者必须先认识身心,修行才会有结果。如果我们修行不能持续地以身心为所缘的话,我们会用“我受苦”的观念来修,这样我们就不能断除妄执“自我”的观念了。

2.3.5定

对于这种修行,太过偏定并不是一件好事。有时坐着观照的时候,修行者只知道坐姿,而不知道是坐的色身;或者太过偏定的情况下,修行者甚至会不晓得自己的姿势了。这些都是太过偏定的结果。某些活泼的运动对于减少偏定的现象是很有用的:做工作、快走,或者甚至于跑步。在任何情况下,如果在某种姿势下偏定的话,就必须改变姿势(以减少偏定的现象)。

关于定的问题,阿姜念谈到:“以四念处为所缘的定不可能导致贪念,因为四念处的定可以引发智慧——体证苦的智慧。”(这是一种判断修行是否正确的方法)。

“会让人感到快乐的定,并不是四念处的定,因为这种定并不单纯,这种定与烦恼相应,虽然这种定能引发乐受,但却不能破除颠倒妄想。这种定是有为法(心的造作,行蕴的活动),是五蕴(身心)的一部份,并不能灭苦——也就是达到涅盘。(涅盘也是心,但它是常和乐,因为它不属于五蕴)。”这种短暂一念之间生起的涅盘,是没有感觉的。(注:当优陀夷问舍利弗既然涅盘是没有感觉的,为什么涅盘会是快乐的呢?法将舍利弗***回答道:“没有感觉本身就是快乐。”(增支部尼柯耶,涅盘经))

有时修行者在偏定的情况下,会失去认知坐姿是坐的色身的觉受。但他仍然认为他在感觉坐的色身,因为他缺乏觉察力来提醒他,已经不再感觉坐的色身了。而且,如果缺乏觉察力的话,修行者也会感觉苦,但不能认知是坐的色身苦,他会认为是“他”感觉苦,因此他还是在串习这种“他”在坐、“他”受苦等等的观念,而不能拔除自我的邪见。

修行者必须记得姿势不只是“色身”而已,而是坐的色身,走的色身等等不同的色身。否则他会认为是相同的色身在站,在坐等等。如果他这样认为的话,他将无法断除“颠倒”妄想,而会妄执这个色身就是他自己。

一开始,修行者是如理作意而知道目前是坐的色身,然后他用明觉(三心)观照坐的色身,疼痛产生的时候,明觉认知是坐的色身苦(而非我),变换姿势时,如理作意于换姿势是为了要治苦,而且如理作意可以防止换姿势时生起贪和嗔。

2.3.6妄想

太过精进是会造成妄想的原因之一。而且,会造成修行者与妄想对抗而使情况更糟。因此我们要认知妄想是心,妄想是实法,而且也是法念处的所缘,因为妄想也是无常、苦、无我的。妄想让我们认知心是无法控制的(无我)。

修行的目标是用精进——正念——正知三心来拔除贪嗔。如果修行者喜欢定,那是贪;但是妄想来时又讨厌妄想,那又落入了嗔。偏于任何一边的话,他就无法断除贪嗔。所以不要喜欢或讨厌妄想。

修行者要越修越纯熟,如果不纯熟的话他又会讨厌妄想。这种讨厌的心理是由于缺乏智慧,特别是缺乏如理作意;如理作意知道妄想是心,妄想是实相因为妄想是无常、苦、无我的。会产生妄想是因为三心(精进——正念——正知)已经偏离了当下。了解妄想是心(心的状态)的时候,妄想就会消失,而三心(明觉)就可以再回到当下。不要随着妄想的“内容”(一连串的想)而去,否则会使你越偏离当下。如果在发现你打妄想的那一刹那,你知道妄想的“内容”,你就没有觉照力;如果你有觉照力,此时你就不会知道内容。只要了解这是妄想,心就可以再回到当下了。(意即觉照力强时,回到当下的时间很快,不会知道妄想的内容)。

修行者再回到当下的时候.能够很清楚地观照坐的色身。这是因为他没有动念想要见坐的色身(没有烦恼,没有想见实相的贪念),这就是具足正念——正知的心,应该保任,但却不可以强迫。这种修法,要像观众一样地观照身心,而不是想要改变或控制身心。修行经验丰富以后,妄想心(像“猴子”一样的攀缘心)会缓和下来——而修行者就能更常保持在当下了,那时就更容易掌握到当下了。∵

2.3.7杂项

生病不会形成修行的障碍,但修行者多半没办法再感觉坐的色身了,因为这样会使病情更加严重。他只要观照疾病,不要管姿势了,只要好好体会色身是苦(注:佛陀对那毗居士说:“一般世间的人发生病苦时,身不安心亦不安,但灭除身见(20种身见)的圣者,身体不适,心却不会不安。”),这就是苦谛,他也可以观照色身无我,身体的状况是无法控制的。(注1:生病时观身,不用再观照坐的色身等等了,只要观照色身即可。)

修行者如何知道心具足正念正知(活在当下)呢?

心起正念正知观照的时候,心知道身体的姿势(这是正念的作用),而且心知道目前的姿势是坐的色身等(这是正知的作用)。正念正知起观照时的感受,是一种修行的时候心不散乱、不忧虑,也不会不安或乏味的感受。

如果修行者不够精进,会造成懈怠或修行时无法集中精神。不精进是由于对修法缺乏正确的理解;无法体会苦和祛除烦恼的需求;也不能体会我们随时都会死——所以要好好利用我们的每一分一秒。修行者也要记住佛陀所留给我们的遗教,就是四念处,因此我们要利用今生好好修行。

初学者要记住这种修法是一种非常高深的善法(断除烦恼),所以是需要时间的。这是因为熟练可以让你离苦得乐——但这一点并不容易,修行者不应该急于成就。而且大多数的修行者都从事过错误的修法,所以需要时间将它矫正过来。

2.4结论∵

作者:阿姜念摩诃尼拉难陀着∵

正确的修法导致正确的结果。正确的修行取决于智慧和以前的资粮(多生正确修行的累积)。

重要的是,这种修法是要改变我们妄执身心是“我”自己的邪见。如果修行者,不能改变这种邪见的话,他就无法成就第一阶智——不能成就第一阶智,他就无法开展十六阶智而达到涅盘。成就正果时,你是自知的——就像吃糖一样,你不需要老师告诉你糖是什么滋味。

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贪欲和缺乏智慧的时代。因为这个时代对每个人(不只是国王,是全部)而言是物欲横流的时代,充斥的高科技产品用以娱悦我们的身心。那些认为自己修行可以很快成就的修行者,一定会失败的。因为我们烦恼炽盛,内在的项恼已经累积很长一段时间了。想要断除心中烦恼的人,必须研究去除烦恼的正确方法并透过研究佛陀相关的教说而了解修行方法。没有正确的理论和修行用来灭苦的话就无法达到涅盘。

阿姜念说,要成功地修四念处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比走钢索还要难,如果修行者掉下来了,要继续回到钢索上再次尝试。用精进心引导正念——正知安住于当下。要保持中道∵(没有喜欢或不喜欢)的话,必须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这是非常困难的,但却不是不可能的——如果修行者真心想要灭苦的话。

于此人群中,达彼岸者少。其余诸人等,徘徊于此岸。

善能说法者,及依正法行,彼能达彼岸,度难度魔境。

应舍弃黑法,智者修白法,从家来无家,喜独处不易。

当求是法乐,舍欲无所有,智者须清净,自心诸垢秽。

彼于诸觉支,正心而修习。远离诸固执,乐舍诸爱着,

漏尽而光耀,此世证涅盘。(南传法句经,85—89偈)

注:

(1)a)第1和第2项是只以心为四念处禅观所缘;第3、4、5项是色或心——视何处所生的烦恼较重而定;第6项是色和心两者皆用。

b)看是正念,知道心在看的是正知。

(2)a)“三心”是指明觉:精进、正念、正知。

b)听是正念,知道心在听的是正知。

过去何必思量.未来无须恐慌.现在不用紧张.念佛自然吉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1∵楼]∵|∵Posted:∵2005-09-22∵14:37∵∵

高连春

级别:∵管理员

精华:∵13∵

发帖:∵3742

威望:∵2770∵点

极乐币:∵7686∵佛圆

贡献值:∵0∵点

注册时间:2004-11-02

最后登录:2006-09-28∵∵

3.1十六阶智∵

作者:阿姜念摩诃尼拉难陀着∵

成果

圣者脱离了生死轮回,断尽了一切贪爱,干枯的河道中,爱水不再奔流,生死的巨轮不再转动。这就是苦的止息;涅盘。

(小部尼柯耶)

3.1十六阶智∵

1.名色分别智

此智是修行者体会到当下的实相。实相是指身心自然的真实状态,此智改变了妄执身心是“我”的邪见。因为妄执身心为“我”的烦恼(邪见)已经存在非常长久的时间了,所以此智(见到身心无我的智慧)对于修行者而言是非常难以在当下掌握到的。想要成就此阶智的人就必须奉行佛陀在《大念处经》中所提到的四念处正确修法。

想要成就此智的修行者,必须以逐渐增强的思慧常常在当下掌握到身心,直到正念正知生起猛利的智慧,然后引发正见。例如,正见生起的时候,修行者会知道当下正在观照什么色身、什么心(坐的色身,心在听等等)——而他也清楚是心知道这是坐的色身等等。而且进一步他会了解到世界万物也只是色法和心法而已——非男、非女、无我或灵魂——而修行者现在知道这一点,甚至是由他内心深刻体会的。自我的邪见破除时,修行者会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从出生以来他从未有过这种无“我”的感觉。

由于猛利的实相般若将我的邪见从他的感觉中根除,现在他就能体会到身心自然的真实状态(实相)了。

修行者成就此智时是自知的,就像吃糖一样——用不着别人告诉他糖的滋味如何。

在长阿含经中,佛说“法是可以由智慧直接体证的”。法是不需要老师向你解释你成就了那一种智慧——你可以由自己的体验知道。有时修行者也会认为他已经成就了达到某一种智慧,但并不是很肯定,通常如果自己还不肯定的话,就很可能是他还没达到那一阶智。

这一阶智称为见清净,因为在体证的那一刹那是没有烦恼的,但这种正见尚未真正体会到三法印,要见到无常、苦、无我还需要更进一步的修持。

此智(第一阶智)成为修行者的“归依处”,因为他亲自尝到了实相的滋味,就像吃糖一样,他体会到第一阶智是因为他亲自尝到它的。

从现在起,他清楚不是“他”在坐而是色身在坐,不是“他”在看而是“心”在看等等——而且进一步,他了解到每一个他所见到的有情只是身心而已。从这时候起,名色(身心)就成为他的老师了。∵

2.把握因缘智

修行者体会到第一阶智的时候,如果他持续地在当下观照身心,他将体会有很多种色身和很多种心,并且观照的时候,不会将两者混淆在一起。例如,以前坐的色身痛时,他注意到痛,但他只知道是坐的色身痛,并没有体会到这个苦是心受。现在他不但知道坐的色身痛而且体会到心受知色身痛。因此在此智,他体会到身心两者皆从因缘而生并且身心是互为因缘,因为心要作用需要有意根、其他诸根(器官)和所缘才能起作用。相反地,色身也要依靠心才能动作——走、移动等等。修行者当下体会到身心皆从因缘而生并且互为因缘,他就明白身心不是由上帝或超自然的力量所创(邪见)。

现在的身心,事实上是从过去的无明、爱、取和业而来,身心需要食物赖以维生。修行者以智慧体会到这种因缘关系,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是如此。他体会到此世是由此而生(由因缘而生),因此对于过去也是由此而生,未来也要由此而生是确信无疑了。

在七清净当中,此智(第二阶智)称为度疑清净。在此智以后,修行者觉得自在了,因为他确信在他死后一定能往生善趣。能体证到此智的人称为“小须陀洹果”。∵

3.遍知智

在前一阶智,修行者只体会到身心的因(生起),还没体会身心的灭——由于身迅速不断的生灭,对于见到生灭现象,修行者的智慧还很弱。如果修行者继续保持在当下观照身心,他很快就可以见到生灭的身心,但这时候的智慧还不足以见到相续的空档。例如从坐姿变换到立姿,修行者可以见到灭去的旧姿势(坐姿)。但坐着当下观照时,因为智慧还不够强,还无法见到生灭的身心。但他可以了解身心的三法印。而这还不是真正的当下,真正的当下要在第四阶智才现前。

《清净道论》称此智为“审察遍知”。

在七清净中此智称为“道非道智见清净”,此智可以导致真实的道路——亦即下一阶智。∵

4.生灭随观智

此智是体会身心的生灭并且相续的感觉(妄执身心为相续的错觉),现在看起来事实上是身心生灭的分离现象——在∵(修慧)当下。在此阶智修行者可以见到身心同时生灭,事实上,据佛所说,心的生灭比身的生灭快十七倍——只是修行者无法见到这么快的速度,他可以见到两者(身心)同时生灭。此智可以清楚地见到身心的三法印,而见三法印可以消除心中潜伏的烦恼,也就是爱、我(“我”的错觉)、见(邪见)和颠倒妄想。

此智可以告诉修行者修行正确与否。如果修行正确可以导致涅盘。正确修法生起的智见是观智(第四至第十二阶智),如果修行错误就会产生观的染——有十种观的染称为毗婆奢那染。(见此智下一段介绍毗婆奢那染)。

如果毗婆奢那染存在的话,表示修行者的清净不足以厌离染(烦恼)——因为烦恼深沉而智慧微弱,不足以厌离它。这种染是由于偏定造成的,偏定的现象会使修行者偏离了观智,而使他执着于不同的境界,而这些境界很容易使他误以为是涅盘。这些境界包括光明、喜、舍等等。如果修行者以前修过禅定的话,会很容易偏定。他会发觉如果这种定境一再发生的话,对于修毗婆奢那是一种非常大的障碍。信太强或精进过猛也可能会成为障碍。这十种染可能会非常诱人,以致于修行者执着于境界之中,还迷糊地误认为这就是涅盘,甚至于他老师告诉他并非如此,他也不会相信。如果修行者不离开这些染着,他就无法进步至更上一层的阶智了。

行道智见清净。如果修行正确的话,行道智见清净是此智(第四阶智)所生的观智,这样称呼它是因为它是正确之道,没有混杂烦恼、贪爱和迷惑。

三法印(注:见到三法印是用内观(毗婆奢那),不同我们脑海中一般描述的印象。他们是:1)觉了诸法非自作而是由缘的关系而起的,故得明了“无我相”。2)觉了既有而无及前际后际的差别,故得明了“无常相”。3)觉了生灭的逼恼,故得明了“苦相”。(佛音***,清净道论,第二十品,330页)。)都包含在此智之中——因此这个阶智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如果修行正确的话,在此智可将三法印看得很清楚。智慧越增长,烦恼就越断除;将身观照得很清楚的话,修行者就可以自己看到心了。

观的染(毗婆奢那染),如前所述,共有十种观的染:

1.光明。修行者见到亮光,这时侯他可能会误认为他已经证得涅盘,因此满足于这种境界而起贪爱,但这是邪见,是他的“自我”认为他已经证得涅盘了。

2.智。某些修行者精通教理,会一直思惟佛法,而这种现象会使他偏离当下。

3.喜。因为修行者偏定而感觉喜,而这是染(烦恼)。修毗婆奢那时是不会有喜的感受,因为体会到三法印不会导致喜的感觉。

4.轻安。有时一种非常平静的状态会生起:这也是偏定的现象,三法印是不可能以轻安而体证的,这种情况下智慧也不会增长。

5.乐。乐的感觉也是偏定。乐一生起,就无法见到苦了。

6.胜解。这会造成修行者误以为他巳见到涅盘了,而甚至他老师告诉他事实并非如此的时候,他也不相信他的老师的话。这是由于信太强而慧太弱(通常慧和信要保持平衡)。

7.策励。太过坚忍或精进会令行者感到疲惫,而使他的心变得不太清楚,妄想就会生起。通常进和定要保持平衡,太过精进会导致妄想,太过偏定会造成修行者停止修行。

8.现起。念住太强会导致偏定而使修行者会看到幻像(眼前现起各种图样),然后他会迷失身心的所缘——亦即他会偏离当下而无法继续修行。

9.舍。有时猛利的舍念会生起,而修行者会误以为他没有烦恼了——烦恼为涅盘所灭;但他仍有邪见的烦恼(痴),而贪和嗔也只是暂时地平息,这种情况下他是无法继续修行的。

10.欲。修行者会对所有观的染感到快乐,并且满足于维持现状,而因此无法继续修行。

毗婆奢那染是一种内观的染着,是由于偏定而产生的,这种情况修行者会产生他已经没有烦恼或已经达到涅盘的错觉。他这种认为“我”已经达到涅盘的感觉是不清净的,因为他是以心中有一个“我”的方式在修行。(这已经不是毗婆奢那四念处禅观了,因为毗婆奢那不是用一个“我”在修行)。

这些感觉对于修奢摩他是好的,但对修毗婆奢那却是不好的。因为奢摩他(定)会助长幻像,所以奢摩他需要很强的定,但毗婆奢那并不需要。

观的染不会发生在三种修行者身上:

1)不是用正确方法修毗婆奢那的人。这种情况下所生的烦恼不会是观的染。

2)修行不太精进的人(不太精进,偏定的现象就不会产生)。

3)成就圣道,知道正确修法的人。

修行者去除观的染的时候,他很快就能清楚地见到生灭的身心,在七清净中,此智(第四阶智)至第十一阶智称为——行道智见清净。∵

5.坏随观智

此智是只见到灭去的身心所产生的智慧,此智修行者会见到内(心)、外(所缘)崩坏的五蕴。例如坐的色身为所知,是灭去的;而能知坐的色身之心,本身也是灭去的。

修行者从未见过这种现象,会产生畏惧和害怕的心理。具足精进、正念、正知——此智是强到足以拔除邪见的。灭去的感觉太强了,以致于修行者只专注于这种灭去的现象上,而无法注意到生起的现象。见到身心这种崩坏现象所生起的智慧对修行者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他体会到天地万物都是不实的,生灭的。

此智成就时,可以破除颠倒妄想——称为“常”颠倒想,一种妄执身心是常的邪见。此智成就时,修行者就会感觉到这是正确的修法,而再也不想尝试错误的修法了。

此智是拔除烦恼的第一步,而从此智开始一直到最后一阶智(道智)都持续在断除烦恼。烦恼开始渐渐地断除了,而这些烦恼正是每个人无始以来生死轮回沉浸之处。

证得此智有八种功德利益:

1)体会到未来任何形式的“有”(生命形态),是没有任何乐趣可言的。

2)因为体会到此生是苦,而感觉到此生是没有任何乐趣可言的。

3)对于灭苦产生强烈的乐欲。

4)如果是比丘,会产生仅需要简单的生活必需品的欲求∵(少欲知足)。

5)也让比丘生起严格持戒的强烈欲求。

6)使证得此智的人不会犯戒。

7)修行者变得乐于尽责、忍辱、同情他人的烦恼、也不容易受噪音等干扰的影响。

8)超脱乐与不乐的觉受。∵

6.怖畏现起智

此智中,体会到身心是有害的智慧生起了,因为第五阶智见到身心崩坏的现象,身心不实的感觉生起——体会到身心一直是迅速生灭的——这令修行者畏惧和恐怖。

修行者对于身心的感受再也没有乐趣可言了,甚至将来要出生于任何形式的生命(有),都会令他感到畏惧的——对过去的出生也是如此的感受。此智可以降伏贪爱,但还无法完全拔除。智慧是贪爱之敌,但就像在皮癣的患处抹药一样,药效退了之后皮肤又开始痒了。∵

7.过患随观智

第六阶智证得时(怖畏),就会导致此智。此智将身心视为危险、威胁之源。从第一阶智到此智,每一阶智都引发至下一阶智的生起,而每一阶智的感受都逐渐增强。修行者认知身心是过患的,而觉得如果没有身心是最好的。

此智体会到身心的五种过患:

1)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注:欲界(此世界加上他方有感官享乐的世界),色界(有形体的世界),无色界(没有形体存在的世界))的身心都好像是困在火坑一样。

2)体会到任何形式的有(生命)好像被十一把火困住一样: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火。(见1.4.4.2节第一圣谛的十一种苦)。

修行者感觉身心是过患的、危害的;是苦的根源。

3)体会到无明是身心的因,而且因无明而有生老病死,所以无明是过患的。

4)体会到身心每一刻都在衰变和崩坏,而因此是过患的。

5)体会到再继续生死轮回是过患的、危害的——因为任何形式的有(生命)的身心都是苦的根源,只会再引发苦果。

体会到五种过患的同时,也会生起五种功德:

1)不再出生是快乐的,一个没有身心之处是最安稳的。

2)如果不再出生于任何“有”是最快乐的,而这即是通往涅盘之道。

3)如果断除了造成身心的因,就可以不再受苦的束缚。

4)没有身心在任何“有”中衰变,会是一个寂静安稳之处。

5)不在轮回中出生是有益的,而且是快乐的泉源。

在此智中,修行者体会到身心或五蕴是实相(非男、非女),但这种实相却是一种过患。此智也有很强的智慧可以防止贪爱在心中产生颠倒妄想。此智是贪爱之敌,而使贪爱难以产生作用,因为五蕴被视为过患、危险而没有乐趣可言,所以贪爱无法在感受中暂留。

在此智中,修行者不再将正念视为好的,而视之为具足三法印(无常、苦、无我)的法——但正念仍然发挥作用。甚至对于智慧也是如此看待——无喜欢或不喜欢。这是因为没有爱或见(邪见)让修行者对正念和智慧产生贪爱。

即将成就涅盘的心,必须修到对贪爱产生敌对的感觉,然后心才可以脱离轮回而达到涅盘之道。

换句话说,如果修行者还妄执身心为常、乐、我、净的话,那么心就无法脱离轮回,通达涅盘而灭苦。心必须体会到苦,而体会苦的智慧将引导修行者成就涅盘。涅盘不能由禅定证得,因为禅定会产生乐颠倒想(妄执五蕴是快乐的),而不能体会身心是过患的真相。∵

8.厌离随观智

在每一阶智中,智慧是越来越强,此智对身心(五蕴)厌离的感觉生起了,这是由于上一阶智观察身心过患的结果,但这种厌离不是嗔心而是智慧。这种情形导致不想再出生于任何“有”之中,即使是最高的地位——国王,或亿万富翁。这就像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暗路是再继续生死轮回,另一条明路是安全保险的涅盘。由于对身心的厌离,对于这条暗路不感乐趣了,而通往涅盘的明路却似乎是非常动人的。这种从放下贪爱所得的智慧称为厌离随观智。如果完全放下贪爱便称为离染(无执),这导致解放或解脱,再由解脱导致涅盘。

成就此智至少可以体证三法印其中的一相:无常、苦、无我。如果厌离的感觉含有嗔心的话,就不是厌离随观智了,而这种含有嗔心的厌离是无法见到三法印的。

想由修毗婆奢那而脱离生死轮回的人,如果成就了此智,所有的烦恼,即使是从前很强的烦恼,也会变松变弱了。从此智起,由道心(注:导致涅盘的道心(或道识)是:厌离、离染和彼分涅盘∵(以反面取代的方式暂灭烦恼)彼分涅盘的例子是在第一阶智时,我见被正见所取代了。)而引导致涅盘之道。

此智厌离的觉受可以摘要成法句经的偈颂:

诸行皆无常,

智者了知此,

直道厌离苦,

此解脱真道。∵

9.欲解脱智

从第七阶智体会身心的危险和过患,而从第八阶智生起了厌离,现在修行者对于身心已经充满了一种求解脱的乐欲;就像被关在监牢裹的人,无时无刻不想逃跑一样。

第六、七、八阶智是相关联的,而每一阶智的觉受是越来越强,怖畏现起智引发过患随观智,而再由过患随观智引发厌离随观智——然后产生欲解脱智。然后由此智(第九)导致涅盘;因为欲解脱可以导致对修行更精进而求证涅盘。

10.审察随观智

在前几个阶智中,由起怖畏知过患而生厌离,再导致欲从身心解脱出来。此智,由于欲求身心解脱的结果,激发修行者(注:这里所用的“修行者”是方便讲,但事实上只有般若在作用——非男、非女、无人。)想找出一条解脱的路——但还不知道怎么做,只是体会到身心中的三法印,而生起一种强烈欲求脱离身心的感觉。

这种想解脱的欲求起源于第七、第八、第九阶智,这三个阶智加在一起引发一种非常清楚而猛利的般若智慧和想要断除烦恼的欲求并设法寻求一条解脱之道:一条可以脱离生死轮回而伸展到未来的道路。此智,修行者比前几阶智更常见三法印,因为见到身心的无常、苦、无我,就引发想要灭苦的强烈欲求。

(佛说只有三法印能引导人出离苦痛。一个修行者从未见过三法印,就无法脱离生死轮回。导致涅盘唯一的道路,就是将身心视为无常、苦、无我。)

11.行舍智

此智引发对身心(身心的行)的冷漠,再也不会对身心产生执着和贪恋——身心是长久以来我们妄执为“我”“我所有”“我自己”的东西。但这种冷漠夹杂着厌离的心态。

此智由前一阶智发展而来,能够强烈而清楚地照见五蕴∵(行)的不坚实性:非男、非女、非人、非上帝等等——而且生命一天天地消失了,可能很快就会死——对于身心实在是毫无乐趣可言。

以智慧体会到身心是空的、非男、非女的时候,不会再对身心产生兴趣了。同样地,觉得世界也是空的。因此舍心——对身心无爱憎之念——但这是与厌离相应的舍。现在,心想要证得涅盘而再也不想管身心了,也不想再生于三界之中了(三界见第七阶智注脚)。

此智是世间范围内最高的观智,此智可以启发修行者的道心(道识)和果心(成果),而使修行者成为一个圣者。这是一种很猛利的智慧,并且能断除大部分的烦恼,因为此智可以很清楚地见到三法印,所以引发了实证涅盘的强烈意愿。

第九阶智(欲求解脱)、第十阶智(想找出路)、第十一阶智(诸行的舍)都是相关联的——但第十一阶的智慧较强。

与三法印任何一相相应的舍心皆可称为解脱心。如果心由观无常而趣向涅盘解脱的,称为无相解脱门。

如果心由观苦而趣向涅盘解脱的,称为无愿解脱门。

如果心由观无我而趣向于涅盘解脱的,称为空解脱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