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第.唯识禅修

所谓唯识禅修,即大乘佛法第一阶段的禅修,

为了净除一切迷惑的显相,也就是从无始以来,

在业力习性的影响之下,

而产生“能所二元对立”的迷惑显相,

于是我们进行“能”的感受的心,

与“所”感受的事物二者皆空的真如禅修。

唯识宗的见解,是大乘佛法的第一个见解。在大乘佛法中,我们根据特殊见解,来培养一种特殊的行持,而在此我们只讨论见解的部份。

大乘佛法有两个思想宗派,即:

唯识

中观

我们的导师佛陀曾经开示说:

“圣子们,三界一切都是唯心所现。”

在这里佛陀主张,三界并不是由“造物者”所创,也不是“无缘无故”而形成,它们都是由于“业力习性”的力量所产生。也就是一切都是“唯心所现”。

三界指的即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译注: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修行者以超脱三界为目的。)

三界轮回里的所有显相,无论是显现在自身,或显现在他人身上,都是自心的显现。而对一个迷惑的心而言,所有的显相都是“迷惑的显相”,或者我们亦可称它为“错误的显相。”(译注:***对上述加以被充说明:“迷惑的显相并非是幻象,而是如幻般的显相。”)

三界显现在个别自身的,称为“自相”,而自身以外共通的显现,就称作“共相”。

这个迷惑的心,对于显相予以接收、感受,并对显相的真实本性产生误解或困惑,而将它视为二者对立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二元对立”,即:

所接收的外在对境=所观者=所者

能接收的内心意识=能观者=能者

因此我们的内心,对原本并非如此的事物,产生了误解的显相,而在这种状况之下的显相,我们称之为“迷惑的显相”。

我们可以用梦例子,来做解说:所有在梦中的不同影像,都是迷惑的显相,这都是因为内心的迷惑而产生的;也就是,它们都是唯心所现。

在相互依存的关系里,有所谓的“我”,就有所谓的“他”。所以,当我们个人有迷惑时,就会在梦中产生迷惑的显相。也就是这梦境的显现,纯粹是个人“自心”的显现。

解释唯识禅修最好的例子就是梦境。梦境显现好象外界真有东西存在,但是我们一旦知道只是个梦时,就很容易了解这只是心的二元对立。如果我们可以透彻了解这个梦的例子,就很容易理解唯识禅修的观点。

有许多例子可以形容这种有所显现,但非真实存在的现象。例如电影、彩虹、水中月、梦境、电脑,不过其中最好的例子是梦。因为梦里我们会经验到快乐和痛苦的幻象。

譬如梦中的花。花和接收的心是同时产生的。当花产生时,接收的心也同时产生,两者是同步进行的,能者和所者并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在花产生以前,你不会有一个能接收的心在接收;当没有能接收的心时,花也不会先出现。这两者一定必须同时发生,这表示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也就是心。这两者是相关联的,不能单独存在,这显示了两者都是心的真实本性。

如果把这个方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你在白天看到一朵花,你的“心”接收到“花的颜色和花本身”,两者并非分离且不同的东西,因为这两者必须同时同地方发生。这个例子就相当于梦中的花,梦中的花和意识也是同时产生的。赋予花的颜色和心的本身,两者实质上并无不同,这两者皆是清明的。这两个例子都证明了一切现象都是唯心所现,并没有所谓的二元对立。

原因是:第一,能者和所者不仅仅是同时发生,这两者也是互相关联“相生”的,相生这个解释比“同时发生”更恰当;第二,能者和所者的本质都是清明的。这两个理由证明了所有一切外在的显相,都不能和心不分离。所有一切都是唯心所现。

另外一个理由可以证明一切都是唯心所现。例如有天我们心情很好,散步到花园,会觉得所有的景致都好漂亮;另外一天我们心情不太好,散步到花园,又会觉得花园的景致不太美妙。这显示花园的美丽或不美丽,都不是由外在的主体决定,而是由依赖我们能接收的心。当我们心情好赏花,一切都很美好;心情受苦时,不管这些景致有多美丽,都丝毫不能减轻我们的痛苦。这显示一切都是心的作用罢了。

八层意识体

在第一次第无我禅修中,我们曾经介绍过,“六层意识形态”的聚集,而在唯识观中,我们会提到“八层意识形态。”

除了六识以外,加上第七意识“未那识”,或称“染污识”,即“使心烦恼的意识”,以及第八意识“阿赖耶识”,即“一切事物的基础”的意识。

也许我们会问:所有一切外境的显相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这些显相是从哪里来?它们都是由第八意识“阿赖耶识”所产生,它就像大海一样。

第八意识是一切万事万物的基础,它主要是藉由以下两种作用,来进行运作:

1、储藏

2、显现

第八意识,储藏所有的业因,无论善业或恶业,不论我们做了什么,都以习性的方式储藏起来。由储藏的观点来看,它储藏了习性中不同的业力与行为,我们称它为“储藏的意识”。

另一方面,当它被波动时,就将先前因为误解,而当作是二元对立的显相,显现出来。由显现的观点来看,当第八意识受动波动时,原先储存的习性,就以“二元对立”的形式的显现。

因此,这第八意识,即“一切基础识”就为“迷惑的显相”提供了显现的条件。所以这第八意识,就称为“提供条件的意识”。

在这个角度上,第八意识就如同一台录音机。首先录下声音,并接收资讯之后,当某人按下按钮启动机器,他便能听到先前所录下的每一件事物。因此,就录音机而言,它提供了条件,就是让所有的资讯,以声音的形式再次显现。

第八意识“阿赖耶识”里储存些什么?

我们所有的行为,只要是源于“我执”的意图,无论是任何业力,善业、恶业或非善非恶的行为,例如,不管我们是为了伤害或利益其他人,所有这些行为,都以“业力习性”的形式,储藏在第八意识里。

一旦我们直接了悟到“无我”,并且因此完全没有“我执”的时候,我们将不再累积任何会造成生死轮回的业力。

但是在大乘佛法的传统里,不论男女菩萨,都是自愿来轮回的,这都是因为他们以悲天悯人的愿力,而来利益众生,我们应该知道这一点!

我们的习性,只要一经储藏在第八意识,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一旦完成任何善、恶行为,纵使一百甚至一千劫后,这个业力习性,也不会因为时间长短而耗尽、消失!只要因缘条件成熟,果报便会以“迷惑的显相”形式,显现出来。

假使我们累积的是恶业,痛苦的迷惑显相就会生起;当累积的是善业时,那么得到的回报,就是体验到快乐的迷惑显相。

当我们直接了悟到无我和空性的意义,并且因此证得登地菩萨果位,而成为男女圣者,那么此时,所有造成生死轮回的业力习性,会因为我们了悟到无我的智慧,而消失殆尽。(译注:登地,按传统说法,菩萨的果位或境界有十地,即十个层次,不论行者其中哪一个层次,我们都称呼其为登地菩萨。)

这种习性的消失,就如同冰块上的纹路一般,当太阳照射冰块时,冰会融化,冰块上的纹路,也会因此而消失。

因此,当男女菩萨藉由直接了悟“无我与空性”,进而证得菩萨果位时,随着了悟智慧的增长,造成生死轮回的业力习性,便会渐渐消失。

当我们仍然在我执的影响之下,所有三界的迷惑显相,将会继续不断生起。这意思是说,那些储藏在第八意识的习性,有了波动,而再一次如之前一般显现出来。这种波动是由于第七意识“使心烦恼的意识”所形成的。

因此第八意识,就如同不动的大海,隐藏了许多宝藏般,涵盖所有习性。大海是静止的,只有当风吹起来时,才产生波动,大浪也因此而兴起。

同样地,第七意识将内心中所有的烦恼与污染激起,在它的影响之下,第八意识产生波动;就如同大海的波浪一样,以“二元对立”的方式显现出来,而形成习性。因此,我们就体验到,三界轮回的迷惑显相。

因此当第七意识激起了习性中的恶业,下三道(即地狱道、饿鬼道及畜生道)的迷惑显相,就因此显现出来。

相反的,当它激起了习性的善业,我们就体验到上三道(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的迷惑显相。

如何分析

轮回里的所有现象,都来自于个人的习性。这个观点可以解释,为何对相同的人或事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

就以“水”为例子,人和其他六道轮回的众生,对它的感受都不相同,身处在同一道的众生,有大半的习性衡量标准是相同的,因此对水的感受,也是类似的。例如:

地狱道,看水如何沸腾的岩浆。

饿鬼道,看水如何有脓的血水。

畜生道,如鱼等生存在水中的动物,认为水是它们的家。

人道,看水是可口的饮料。

天道,看水如同甘露美味。

不同的众生,由于习性的不同,所以对水的显相,感受也不相同,这些差别都是来自于个别习性的力量。

因此,既然这些显相,都是由于个别的习性所产生,所以,它们只是迷惑的显相,就它们本身而言,并没有真实地存在外界。这些显相就如同梦一般。

***在此造了一首偈:

六道众生六种身有如成熟的果,

六种现象的显现是源于习性的力量,

对人道而言六识的功能也是相同的,

六种现象的显现也是源于习性的力量。

就如同六道众生有六种不同迷惑显相,同样的在人道中,我们也体验到不同的迷惑显相。

我们人类有六种感官功能,它们也依个别不同的迷惑显相,来显现各自的功能。

举眼识为例子来看,它只取“色相”,作为它的对境,而不会接收声音,这也是源于习性的力量。(译注:对境,人用内在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攀缘色、声、香、味、触、法等外的六尘,这六尘,便是对境。)

耳识只取“声音”为它的对境,它无法觉知除了声音之外的其他对境,像色相等,都不能同耳识来显现。

鼻识只取“气味”为它的对境。

舌识只取“味道”为它的对境。

身识只取“触感”为它的对境。

对意识的而言,则执取所有“五识的对境”,成为它的对境。也就是说色、声、香、味、触等对境,都是意识的对境。

除此之外,当我们计划未来,或回忆过去的事情,或在事情发生前预设问题等等;我们所有的想法和回忆,都显现成为意识的对境。

所有这一切所发生的事情,都源于无始以来习性的力量,而使我们习惯于这些事物的发生。倘若没有了习性,那么,人就没有理由会经由六识,接收到六种不同形态的对境显现。

于是我们应该仔细分析:

1、五识的对境如何显现。

2、其他不同形式的对境如何显现。例如:“思考”或“想法”成为意识特有的对境,它们又是如何显现。

由于六道的迷惑显相,是因为习性的力量所引起,因此它们是唯识或唯心而起的。既然,人类属于六道轮回的众生,所以经由我们的体验,可以证实这种观点。

例如,相同的一个人,可以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

这个人的“朋友”看侍此人,会有美丽、可爱及和蔼的显相,这是因为对方习惯将此人当作朋友,因此就产生认为“此人是朋友”的迷惑显相。

然而此人的“敌人”,看他就完全不同,见到他心理就不高兴,并且感受到此人有令人不悦和厌恶的迷惑显相,这完全只是这个敌人内心的习性,所产生的迷惑显相罢了。

如果由“父亲”的角度来看此人,儿子的显相便会显现出来,而这只是父亲内心的一个显相,他习惯将“儿子”这个名相,与所接收到的“特定对境”结合起来,所以产生了“这是我的儿子”的想法。然而这一切,只是发生在心理层次上。

如果此人的“儿子”,以儿子的身分来看他,这个孩子将会有相同的心理程序发生。这孩子,虽然见到相同对境——这个人,但是这孩子却会将“父亲”这个名相,与此人结合起来,然后会产生“这是我父亲”的想法,而这也只不过是小孩自心的迷惑显相罢了。

同样的,有些“昆虫”或“肉食动物”,见到这个人的时候,便有食物或饮料的迷惑显相产生。依照他们对此人独特且习惯性的看法:

肉食动物会想:“我将吃他的肉。”

昆虫会想:“我将吸他的血。”

寄生虫会想:“这个人的肠是我的住处、是我的家。”这也只是寄生虫自心特有的迷惑显相。

不同的众生,对相同的人,所产生的不同认知,乃是源于个别内心的习性。而这些就是我们的经验,如果我们运用逻辑来分析,就会了解不同的众生,对任何单一对境的感受,不可能完全相同。

而这一切显相,基本上,没有任何一个是真实的存在着,它们会以不同的形态来显现,乃是由于习性的不同,就如同梦中的景象一般。这就是为何称为“唯心”或“唯识”的缘故。

所以就如同我们所看见的显相,一切的“改变”也是“唯心所现”的象征。当朋友转变为敌人时,只不过是我们内心,对此人的看法产生转变,其实也是我们的习性产生改变。看起来似乎是这个人的外在有所改变,其实这种改变,就如同在梦中一般。如果在梦中,当朋友转变为敌人时,这很明显地,改变的不是这个“朋友”,而是我的“心”。

我们可以由“朋友变敌人”或“敌人变成朋友”的例子来解释。例如有一个人我们刚认识时很喜欢他,但是渐渐地因为一些因素我们开始觉得厌恶;或者可以反过来,一个我们本来很不喜欢的人,渐渐地我们开始喜欢他。这都显示是我们心的作用。Meban***举了一个很恰当的例子,他说被你认定为敌人的人死时,你感到很高兴;当被你认定为朋友的人死时,你很难过。因此苦和乐都不是由外境所决定的,都是依赖你的心。

现今全球知识快速膨胀,所有的事物都转变得非常快速,因此我们也可以在短期内,环游世界一周,而且在几分钟内,新闻可藉由收音机、电视机、电话、传真等,散布到世界各个角落。

因应科技上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想法、态度和习性,也改变得相当快,快到令我们无法辨认,哪些国家在此时有邦交,是朋友?而哪些无邦交,是敌人?

我们从世界上,“朋友转变为敌人”这一点,也可以证明“朋友与敌人”,并非真实的存在。这就如同唯识宗的行者所主张的:我们内心的迷惑显相,乃是源于习性所产生。

如何改变习性?

为了避免产生错误的看法,应该将“改变习性”,分成胜义和世俗两个层次来进行。

在胜义层次上,我们进行“无二元对立”的空性禅修,也就是不将“所接收的外在对境”,和“能接收的内心意识”分开。这种禅修,最后会断除所有的习性,也就是断除形成二元对立的因素。这种禅修,可以完全根绝这些习性。

在世俗层次上,我们使用的方式,是“观修慈悲”,这种禅修包容所有众生,也包容我们的敌人。运用这个方式,我们可以渐渐改变自己的习性,甚至于对敌人,我们也将习惯也用慈心与悲心来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因此转变为和悦,慢慢的,整个世界将完全地净化。用这个方法,我们就可以净化与改变我们的习性。

伟大的瑜伽行者密勒日巴,实践了这两种禅修。

在胜义上,他已经证悟了怨亲平等。

在世俗上,他以大慈和大悲心,来对待朋友与敌人。

藉由这种证悟的力量,使得他的朋友、妹妹“琵达”和未婚妻“结赛”,都成为他的弟子。而不只是他的朋友,甚至连敌人,也都变成他的弟子。连他最坏的敌人伯父和姑母,虽然伯父去世得早,但他的姑母,也终究成为他的弟子。

我们也应该按照这种方式来修持,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当我们身体很健康时,会觉得自己是最棒的!但当我们生病时,却会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悲惨的,没有人可以比我们更糟糕了!这也都是心的造作。因为我们的想法不断地在改变,因此禅修是很有帮助的,禅修可以改变我们的想法,让那些“自私并伤害别人的想法”,转变成“利益别人的想法”。这是让我们粗略的想法转变为细微的想法的过程,并且以更深奥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有时候我们利用这些观点禅修,就可以体验到放松和开放:又有时候我们修持金刚乘,把我们的想法转化成曼达拉(诸佛的坛城、宫殿),而得到清静的观点。我们要达到宽广和放松的境界,就必须知道不同的方法,并了解这些修持是如何的改变我们,引导我们前进。

在大乘的修持里,我们要学习观修慈悲,这就是让自私的想法,转化成神圣、美好的想法。本来我们也许见不得别人好,“如果每个人高兴时,我就很难过”,那么我们就要观修“如果每个人都很快乐,我也很快乐”。或者我们根本不在乎别人受苦,那么我们就要生起慈悲,不要让别人受苦,而最终极的目标,就是我们祈愿每个人都能证悟。而在金刚乘里,就是要把“不清净的”转化为“清净的”。

***在此造了两首偈:

看待相同的人我们会有不同的观点,

朋友与敌人等等的关系不断地改变着,

这种改变非常的快速,

所以我们了解,

所有一切事物都是源于习性,

所产生的迷惑显相。

所有的变化都来自于迷惑显相的改变,

所有的变化都是由想法而改变,

所有变化的根源都是来自于习性的改变,

因此以禅修“所有事物为二元性空的法性”

来净化这习性。

禅修方法

根据唯识的禅修方法,我们应该安住在法性之中,也就是安住在“能所二元性空”之中。

我们为了方便达到这个状态,首先应该以四个信念,来回忆唯识的见解。我们应该先确认这四个信念,然后再安住在法性中,这四个信念与弥勒菩萨在《辨法法性论》中,所指出的“四点应用”相符合。

***所作“唯识禅修四信念”:

1、一切所接收的外在对境,只是迷惑的显相。

2、所者并不存在。(所接收者并不是外界实存的物体)

3、能者也不存在。(接收对境的能接收者,也不存在)

4、能所二元性空即法性。(能者与所者二者皆空即法性)

第一个信念:一切所接收的外在对境,只是迷惑的显相。

首先,必须建立确认,一切“所接收的外在对境”,只是迷惑的显相。

我们所接收的多变化在对境,乃是由于我们的习性,才显现出来的。在习性的影响之下,我们所接收到的对境,并非它们的真实面貌。因此,它们都是内心的迷惑显相。

这些迷惑的显相就如同梦中的景象,任何在梦中所感受到的事物,我们都误认为是真实的外在对境:但是,一旦我们认清,原来是在作梦时,我们会说:“噢!原来只是个梦,所以这一切都只是迷惑的显相!”

一旦我们像这样,认清它是一场梦,我们就很自然地能确认所有在梦中,所感受、接收到的事物只不过是迷惑的显相罢了。同理的,我们也就应该确认,所有一切外在对境的显现,也都只是迷惑的显相。(译注:内在能接收者=能观者=能者;外在所接收者=所观者=所者)

第二个信念:所者并不存在

如果所接收的多变化显相,只是迷惑的显相,那么此类显相,就不可能是外界存在的实体,它们并不存在于“能接收”的心之外。

唯识宗说:“外在对境并不存在”。意思就是,外界的色、声、香、味、触等对境,都不存在。

这是第二个信念,就是:所接收者并不是外界实存的物体,就如同梦中所感受到的一切对境,既然只是迷惑的显相,所以它们也不可能存在于外界。它们只是内心意识的显现,除此之外,实质上并不存在。

第三个信念:能者也不存在

如果所接收或感受的,“好象真实的”外在对境,都不存在于外界,那么这个内在能接收者——内心意识,也应该不存在才对。

如果有“所接收”的对境,必定会有“能接收者”,在接收这个“对境”。但是,既然所接收到的对境,在外境上并不存在,因此这个能接收者,也不可能真正的存在着。

然后,我们因此可以确认“接收对境的能接收者也不存在。”

例如:虽然我们在梦中见到一朵花,但是这朵花,并没有真正地存在外界。因为花并没有存在外界,所以这个看花的“眼睛”和“眼识”,也都不存在。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简单的说,就是因为花不存在外界。

既然在作梦时,外界并没有任何“所接收的事物”存在;所以“能接收的内心意识”,也应该不存在。

为何会如此产生呢?

我们内心本身,受习性的影响而产生迷惑,因此有二元;“能接收者”与“所接收者”的显现。这内心本身,同时显现为“能接收者”与“所接收者”二者,但是这两者,却都没有真实的存在;如果没有这样的认知,迷惑显相就会显现出来。这也就是为何会有“能所二元”迷惑显现的原因。

第四个信念:能所二元性空即法性

根据以上的推理,无论是能者或所者,都不存在外界,因此二元性空的法性便成立,在唯识的见解里,这就是真实本性。

当我们建立到第四个信念:“能者与所者二者皆空即法性”之后,我们只要将心安住在这个状态下,并进行二元性空的真如禅修。

(译注:***在此补述:“真如,就是所谓的胜义谛,或事物的真实本性。它是能所二元性空,即接收对境的能接收者和所接收的对境,二者皆空。例如在梦中,看起来似乎有接收事物的人,和被接收的事物,但它们全都不是真实的。这真如或梦的真实本性,即是能所二元性空。”)

根据唯识进行禅修,我们应该依照相同的次序,建立这四个信念,然后安住在真实本性,也就是法性,或“无能所二元对立”的空性之中。让心自安住在这个状态下,没有任何的造作且完全地放松。(译注:***在此补述:自安住,就是将心安置在其原本的状态中,而当安住于无所安住时,即是安住。)

为何会有外界迷惑的显相?这都是因为个人的习性。既然外界是空无的,没有所看的主体,自然也就没有能看的人。没有能者和所者。那么唯一剩下的是什么呢?就是二元性空的真实本性,这仅有的也就是觉醒与清明。

***在此造了一首偈:

所者是因习性而产生的迷惑显相,

因此外在并没有实体存在,

所以能者也不存在,

因此二元性空的法性就成立。

(译注:由于习性的关系,所感受到的一切只是迷惑的显相,因此外在并没有任何的实体存在,所以感受者也不存在,于是二元性空的法性就成立。)

通常一个初学者,无法长时间地安住在“二元性空”的法性之中,即使是如此,也不要紧。在完成建立“四个信念”之后,纵使只安住在法性中一小段时间,只要一发觉有念头生起来,就应该再重复相同的模式。也就是说,当想法、念头生起时,我们应该再一次重建四个信念,一步接一步,然后再一次地,安住在“无能所二元对立的法性”中一段时间。

我们必须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这个过程。

心大致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向外,接收外境;一种往内,这自觉醒的心在经验着自己的心,就像你知道自己现在很快乐,并不需要由别人来告诉你。我们都有快乐、痛苦和慈悲,这些都是我们个人自心的体验,是别人所没有的独特体验。但不管向内、向外,两者本质完全相同。

简要的说,这心仅仅是清明的、觉醒的、二元性空、及无能所二元对立,禅修方法是安住在这个状态上。

禅修姿势的五个要点

当我们在进行这样的禅修时,应该保持自体姿势的五个要点,禅坐的姿势最好是依自己已经习惯的坐姿。

第一点:挺直脊椎有如弓箭。

第二点:轻收下巴有如铁钩。

第三点:两腿交叉而坐,使你的腿交叉,好比花格子布的交叉纹路一般。

以上这三个要点,是为了这个“五点禅姿”而设立的,它们是运用在当我们无法采完整金刚座或双盘座的时候。

第四点:保持强而平稳的姿势。

通常可以用禅修带,来保持身体平稳的姿势,如果没有禅修带,我们只需要保持身体稳固,和平稳不动的姿势。

第五点:封闭下身的风口,轻轻地将风向内引入。

当缩下风口时,风自然会向内收,做这动作时,应该轻轻的收缩即可。(译注:即所谓的提肛。)

我们应该运用这“五点禅姿”,配合唯识禅修的观点,来进行禅修:

所者是因习性而产生的迷惑显相,

因此外在并没有实体存在,

所以能者也不存在,

因此二元性空的法性就成立。

***针对唯识禅修,做了一首祈愿文:

所有业力、烦恼和痛苦的形成原因,

是来自于二元迷惑显相的习性,

为了净除这习性和业力、烦恼、痛苦,

愿你此生及所有世,

圆满二元性空法性的禅修。

中观简介.远离有无断与常

如果我们尚有任何的主张,

就等同于尚未达到究竟的见解。

因为,如果一个人还有任何的主张,

就表示他仍然执着某些见解,

并且因此形成心的造作,所以,

这就不是究竟的见解。

大乘佛法的究竟或了义见解,是藉由唯一识与中观两个宗派来描述,其中中观被区分为二:

中观自空见

中观他空见

佛陀曾经三转***,而“中观自空见”的观点,是在二转***时所开示的,当时佛陀教导了智慧之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这珍贵的《般若波罗蜜多经》中,教导了所有一切现象都是空性的。从“色”一直到“全知的俱生智”,就一切现象的个别本质而言,并没有任何一个现象是存在的。

在《心经》中说:

我们应该有纯净且真诚的观点,

就是所有五蕴自性本空。

(译注:出自藏文版《般若心经》)

这意思是说,构成人身的“五蕴”,其本性也是空的。这空性是本来就空,它并非原本是“实有”,而后来这个事实被瓦解,进而转变为“空性”。它们是从无始以来,就是空性的!

所以当男女菩萨,在进行般若智慧禅修时,必须视五蕴的本性皆是空性。禅修者的观点,必须纯净且真诚,必须确信五蕴的空性,是从无始以来,就是与生俱来的,如果只在意念上想“它们是空性的”,是不够的。

我们很有可能轻率地产生以下错误的见解:

1、想像中的空性

如果有人想,因为佛陀开示“五蕴皆空”,然后就以崇敬的方式来进行禅修,这就称为“想象中的空性”,这个见解并不是真实的空。

这是因为我们竭尽心力,认为万事万物皆空,而却没有丝毫令人信服的逻辑推理,来对它进行分析。

2、理智造作的空性

首先,当我们的心感受到五蕴时,接着,我们尝试着去解析它们,使它们变成“空性”,这就是“理智造作的空性。”

刚开始,五蕴似乎是存在的,随后,我们却只试图以“理智”,来强迫它们消失,依此方式创造出一种空性。这种空就是理智造作的空。

3、赋予名相的空性

第三种错误的空性见解,是“赋予名相的空”。当五蕴的“影像”,结合五蕴的“名相”,显现在我们概念化的意识里时,我们却认为它们是空性的,这就是“赋予名相的空性”。

假使当有人说“色蕴”时,就会有模糊的“影像”,与“色蕴”这个名相结合一起,并显现在我们的内心意识里。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认为这个“影像”就是“空性”,这就是赋予名相的空,而不是真实的空。

这三种错误的空性见解,都是由心想像出来的。假使我们想远离这类执着,就必须禅修“远离心的造作”的法性。禅修的方法可以利用五个次第中的任何一个次第,但此处特别指第四次第“中观应成派”的禅修方法。

何谓真实的空?

我们拿五蕴来做解说,“五蕴”只是名相,有些事物我们会用“五蕴”这个名相来称呼,而这些事物,我们就称为“名相赋予的基础”。这个“基础”本身和它的“名相”,其实并没有任何的关联,我们可以用别的名相来称呼。

因此,无论这个被称为“五蕴”的是什么东西,这个被赋予名相的基础,本质上是不存在的,它从无始以来,原本就是空性的,这才是我们应该确认的“真实的空”。

当我们梦见一朵美丽的花,那么“花”的名词,就是所谓的“名相”;而这个出现在我们的内心,且被赋予“花”这个名相的事物,我们就称为“名相赋予的基础”。

在梦中,我们用眼睛所看见的心的对境,它的产生是源自于我们的习性。我们往往错误的将所见到的与它的“名相”,视为同一件事物。

我们误以为所感受到的对境,就是“花”,但是实际上,这个被看见的“对境”,与花这个“名相”,是两件分开的事物。

“花”这个名相,与被赋予名相的“对境”之间,并没有实质的关联。依此推理,名相并没有真实意义,因此“名相”是空性的。

既然我们是在梦中,所以这个我们所看到的对境,也就是称为“花”的基础,本质上也是不存在的。这只是一场梦,所以也是空性的。

这就是所谓真实的空,无论是名相或名相赋予的基础,在基本质上,都没有真实的存在。

同样地,如同五蕴,被赋予“五蕴”这个名相的“基础”,是空性的,因此既然被赋予名相的基础,没有真实的存在,也就不可能给予任何的名相,因此名相本身也是空性的。

梦中的花也是一样的,它与现实中的花、“花”这个名相,三者之间没有任何实质的关联。这个似是而非的关联,只是一种透过我们的联想,所产生的概念。首先我们看到对境,然后下一个刹那,赋予一个名相,来对它加以标签。

在此,这个名相,也不可能真实存在,因为这名相并不是单一的。

对于一个真实存在的事物,它必须是单一、独立而且不变的。

1、单一

假使在梦中,有一百个人,如果能证实其中任何一个人,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其他所有的人,也就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我们必须去分析,且尝试去寻找,一个已经无法再被解析的,单一且真实存在的个体。

2、独立

一件事物,如果是真实存在的,就必须是独立的。也就是说,它应该是永远存在,而不是只有在因缘条件聚合时才存在。因此如果它是存在的。就不应该依赖任何的因缘条件就能存在。

3、不变

如果一件事物,是真实存在的,它应该是永恒、持续的,也就是说,它应该是不变的。

(译注:***在此补述:“我们也许认为生命是会改变的,但是却认为自我是恒常的,我们认为自我存在于过去,也会存在于未来。假使我们真的了悟自我是无常的,那么我们就不会对自我产生执着。”因此,表面上我们认为生命及万事万物是“不单一、不独立且会改变”,但潜意识中,我们却认为它们是单一、独立且不变的,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的去寻找,到底有没有所谓单一、独立和不变的事物。)

在藏文中,花称为me∵tog(美托),是两个音节,而这两个音节是分开的,在中间又有空间,“美”和“托”并无连接处。

当提及这个名词时,念出“美”这音时,“托”的音尚未发出,而念出“托”这音时,“美”的音已经结束,成为过去式。我们无法将“美”与“托”的发音,同时念出。这不同时的发音,代表着“存在”与“不存在”。

当发出“美”的音时,“美”是存在的,“托”是不存在。因为只有发出“美”的音,而“托”尚未存在。当发出“托”的音时,“托”是存在的,“美”是不存在的。

在发音时,并没有任何一个刹那,两个音可结合,而成为“同时存在”或“同时不存在”。

甚至名相中,发音的音节,也不是单一独立的。就一个音节的发音来说,它就包含三时——过去、现在、未来。

不论一个音节有多短,当我们开始发音时(现在),

结尾的音节尚未发音,但即将在未来发音(未来),

发音到结尾的音节时,前面音节已经成为过去(过去)。

每一个声音,都会通过且成为过去、现在、未来。因此它是可被分解,而且不是单一独立的。

好比你写一个单字时,甚至于任何一个字母,也不是单一独立的个体。

当把单字写下来时,我们可以在纸上,将这个字分解成更微小的部份。纵使每一个微细的部分,不管它有多么小,我们都可以再将它分解成左边、右边、上及小等四个部分。

所以单字中,并没有所谓的最小部分,能够被称为“不可再被分割的”单一独立个体。

因此,花的名相“美托”,不是单一独立个体,所以,它不可能真实存在。

相同的道理运用在被称为“花”的这个“基础”上,它也不是单一独立的个体。

如果是一朵大的花,它会有许多花瓣,有的向东,有的向西,它们都是分开的,而且都没有连接在一起。相同的,北边与南边的花瓣也是一样,它们并没有连接在一起,而且在花瓣间又有花蕊。

所以,花朵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意思是这个被赋予名相的“基础”,并不是单一的个体。

在《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佛陀指出,一切事物本性皆空,这包括了:

现象=法=名相赋予的基础

名称=法相=被赋予的名相

中观思想的支持者,以逻辑的方式,来证实这个观点。龙树菩萨着作了六部论述,其中,一部是《中论》,在着作中,他以逻辑的方式,证实了佛陀在空性方面的法教。

《中论》目前已经翻译成中文,其中至少有二十一个章节,如果研究全部或部分章节,对我们将会有相当大的利益。

龙树菩萨,与佛陀二转***时的开示,有很重大的关联。佛陀曾预言,会有龙树这个人,推翻“存在与虚无”等等的见解,和一切对见解的造作,并破除任何对见解的执着。

与这个预言一致的,后来龙树也确实是佛陀二轮***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学者,他推翻所有非佛学的主张,也就是各种印度教宗派的思想,他推翻了所有的主张,成为“中观的始祖”。(译注:***补述:“龙树也推翻主张有实体真实存在的佛学宗派,如主张外在有实体存在的小乘宗派,和主张心是真实存在的唯识宗,都包涵在内。”)

***造了一首偈:

伟大成就者龙树菩萨!

以逻辑的方式,

打破佛学与非佛学宗派

所有的思想主张。

为何必须推翻所有的主张呢?

如果我们尚有任何的主张,就等于尚未掌握究竟的见解。因为,如果一个人还有任何的主张,就表示他仍然执着某些见解,并且因此形成心的造作,所以,这就不是究竟的见解。这就是龙树菩萨的主要着作《中论》内容的概要。

另外龙树菩萨的弟子“佛护”,写了一本关于《中论》的重要论着,他创立了中观应成派。

然而,“清辨”却批评“佛护”在其论着中,所表达的龙树菩萨理念。反过来“清辨”依自己的见解,写了另一本论着,因此成了中观自续派的创始人。也有许多学者支持“清辨”,例如撰写《中观庄严论》的寂护。

另外着作《入中论》的“月称”,则支持佛护的论着,反而批评清辨的思想,他扩大地诠释应成派的见解,因此人们称他为实际上的中观应成派创始人。同样地,“月称”也受到许多学者的支持,其中也包括了着作《入菩萨行论》的寂天。

因此中观自空见学派,就按照上述两本对龙树菩萨《中论》的不同论着,分为两个宗派:

中观自续派(Svatantrika∵Madhyamaka)

中观应成派(Prasangika∵Madhyamaka)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