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着马佛青35周年暨继程法师墨宝展的开幕典礼在大马森州花城举行的机缘,我感恩菩萨的加持让我得以有幸向继程法师请示佛法。在一系列的活动之后,师父不辞劳苦慈悲而亲切的接受了这次未有预约的采访。一副眼镜架在鼻梁上,脸上总是挂着亲切笑容的继程法师,从容自在的让我在轻松的气氛中开始了这次的采访。师父耐心详细地分享着我所请示的每一个佛法,让我对佛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实是感恩。加上,在整理稿件的过程中,我又有了更多的理解与领悟。这一趟的采访,真是获益不浅啊!

禅的导师们常强调「禅不是坐在蒲团上」,哪怎么样才叫「禅」呢?哪又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

「禅」是指中国佛教禅宗的禅,禅原本是指「禅定」。在佛教传入及发展成中国佛教以后,不断地吸收及融汇了部分的中国文化并结合,以「禅」一个字来涵盖。主要的是让佛教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直接的被发挥出来,以达到一种智慧的生活方式。因此,不论在修行上,或悟境,或观念上都以「禅」字来涵盖,所以它涵盖的层面很广。而我们用一个字涵盖,就是要把所有的东西都凝聚在一个字眼或是一个意境里面,然后再发挥出去。

虽说禅可以不在蒲团上,却可以借用在蒲团上打坐来修行,亦称禅修。它有层次及次第,如打坐的次第,调身、调心这些过程都概括在里面。禅可以是禅修后,一些悟境或观念上的体会,从而以清净的心、美好的、正面的心情来生活,让生活中含有禅的味道。禅就变成一种生活的方式了。如果要依照次第就需要修,通过修就会悟到某些境界。次第与修法是有形式的,最重要的是如何让境界修到的部分能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连贯于现实生活,那就是禅。所以,在蒲团上坐,只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方法。

禅的生活方式是活在当下,让自己的心永远一直在当下的因缘,不要被过去、未来的妄念所干扰。对当下任何的因缘都能够直接的面对它,依当下的能力及智慧处理,把它做好。再深一层的就是在这个过程里,每见到或处理一件事情时都以「无常」、「无我」的观念来看待。该做的时候就做好,该放下的时候就放下。在过程中尽量别把自我的意识、主见、成见或意愿强加在别人身上,随顺因缘,甚至更进一步的多为他人着想,减少自己的执着。如佛所说,一切众生都有本是清净的佛心,用佛心来看世界及生活。虽然,这个世间有很多不好的现象看起来是很复杂、很残忍,但是如果你总是从美好的角度去看,境界就不同了。若能常常如此,日常生活中就含有禅宗的味道及意境了。

常听大德们说,生活中处处充满「禅机」,哪我们又如何方能发现这些「禅机」呢?

其实,所谓「禅机」是一个因缘,就是怎样透过某一些因缘让自己能够把我们的智慧发挥出来,它可以触发我们的内心智慧的一个领悟。禅与生活本是一体。但是,有时候我们在领悟的时候有个「顿悟」的过程,而它有时候需要借用到外面的一个因缘。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禅师的开悟例子,比如说听到一块石头敲到竹的声音,他就开悟了。或老师讲了一句话,甚至一个动作包括打他一巴掌或他自己本身的某一些行动就可以有所帮助。实际上,我们生活中常常出现让我们去领悟的因缘,让我们契入契机。可是,因为我们没有活在当下,很用心的生活,而以盲目的方式、尝试惯性的方式来生活,常常让这些好的机会给流失、忽略、疏忽了。有些人听一首歌,或流水的声音,也可以让他进入到禅的境界。所以,我们的四周围都是可以让我们契入的一个因缘。只要常常用心生活,处处都可以有这样的一个因缘机会。

对於禅坐的初学者,常会面对无法把心静下来而安心坐在蒲团上的困境。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他们突破这个困境呢?

在方法教导的时候,我们都会提醒及告诉他们一些过程。妄念,一般上是最先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妄念,是我们被它干扰而成问题。平时我们的注意力被外境拉走了,所以妄念一直在心里面干扰我们,我们也不知道。但是,当我们把心收摄,静下来时,就发现它,被它干扰而定不下来。无论如何,只要一直回到你用功的方法,守住那一个正念,万不可随之起舞,才能够让这些妄念沉淀或是消失。所以,整个方法是调身好了以后,注意呼吸或是一个佛号,也就是我们常提的「点」,或方法。时时刻刻守住一个重要的点,与此同时,我们的妄念在飘过的过程里面,我们就不受它干扰。越不受它干扰,它就慢慢地飘过了,然后会沉淀或消失。所以,只要把我们的心从这个妄念中,将专注凝聚的心抽出来,让妄念自生自灭,它就会慢慢地沉淀下来,消失了。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自己一个心守在那边,凝聚的,就最终止静下来,不会再受干扰。

在禅坐中已有一定程度或成就的人,有些则会对禅坐中的境界或感觉有所留恋,这又该如何去应对呢?

我们常常会提醒修禅的人,贪恋在定的境界是比较危险的。只有禅定才会出现境界,定中会出现很多喜悦,法喜充满,有禅悦,很多好的境界,很轻安,很多光明等境界出现。如果我们没有正见及智慧,我们就无法判定什么才是我们要的,而有可能会停留其中。所以佛法中,学禅之前一定要有正见。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禅宗不强调禅定。因为在禅定中,我们才会留恋在禅定的境界里,才可能会出现问题。反之,在打坐的过程当中,所有这些境界你都会放下。所以,在打坐当中,我们常常会提醒学禅的人,不管什么境界,都要放下,回到自己方法,用「空」来看待它。

「空」是智慧,里面没有境界,只是怎样在日常生活中让生活过得更美好。过程中用智慧不断的把这些境界慢慢地舍得。也就是要用「无常」、「无我」,知道境界是因缘聚会,一旦离开了定境,境界就消失了。既然如此,也就知道它是应该舍掉的,放下的。而智慧显发的时候,它是恒持不动的,一直可以在现有的生活中使用。所以用「空」的智慧来观禅定,把它放下,不执着,然后照着「空」的智慧的方向去修。

环境或所谓的「磁场」,是否会是影响禅坐者心绪的因素之一?

「磁场」是现代人采用的一个字眼,它与能量相同。世界上每样东西,不管它用什么形体出现,都一定存在着一种能量。佛法中的「地、水、火、风」的火其实就是指能量。我们这个五蕴、四大和合的身体也是有能量的。能量在运作的时候有一定的规律,我们身体不健康,会衰弱,就是我们的身体的能量在运作的时候,没有顺着这个轨道而错乱了。而科学也证明了能量的运作是每一个情况或物体都会有的。

某些地方可能有一些物质的凝聚,或能量的运作是顺着一定的次序,而能够保住一种比较高的能量。所以,以前的祖师大德们要找道场,他们就会去感应,知道这个地方适合帮助他人安定。因此,我们会发现中国很多名山都会让你感觉到心境的不一样,有一种让你安定的作用。而顺着大自然的方式来运作的森林都有这种功能,若没有人工去破坏,它的磁场或能量就会保持得比较完整。若我们人体能够感应就能够借用到它的作用。然而,人对能量起着加强或破坏的作用。如果我们去砍伐这个树木就是破坏它,而若是以它为修行场地,渐聚更多的修行人,能量则会因有所相应而增长。所以,很多人都运用这种丛林禅林的力量,借助它来帮助提升自己。但是,这只是帮助你调身、调心的功夫,属於禅定的部分。重要的是到最后能够突破这个能量场,不受它干扰或影响,自己的心能够产生「空」的智慧。能量只不过是个外境、环境、物理的作用的现象助缘,让我们在开始的阶段借用它来修行,但不能染着于它的境界。而能否借用到它,还是要看自己本身。如果心太躁,心无法与它相应,就不能产生助缘作用,它就会相抵抗衡。所以,喜欢借用水晶等物的能量场来调自己的人也要注意。

「打禅」是为了明心见性,哪如何才算是明心见性?禅者本身又如何去察觉呢?∵

「明」就是明白到这个佛心,见到这个佛性。「佛心」与「佛性」都是一样的。有时我们说「心」,有时说「性」,它就是觉悟的意思。觉悟到这个宇宙的本性就是「空」,有「空」的智慧。在禅宗的修行,不论是透彻的见到,或是见到一些比较浅的部分,它对禅者的修行都有帮助。在这个过程里,有一些人是彻悟了以后,自己就知道,心里就明白了,就像佛陀开悟的时候,他心里明白,自然就知道自己已经觉悟了。但有一些人体悟了以后还是不明确,因为开悟的体验常常都是第一次,而且是唯一的,因为之后就是开悟的心境了,所以,需要师父来印证他。而印证的师父本身必须是过来人,能从你的言行来印证开悟与否。如果没有真正明心见性,或见到比较浅的,他都知道,他会告诉你、提醒你。禅宗在印证学生或修行人是否开悟都有它一些方法及语言。而这些过程里面有时候还是会有一些错觉的出现,但是在真正明眼的人,他就会很清楚的看到。

然而,最重要的不是在过程,而是过程以后我们怎样继续保持这样的智慧的运作及修行。因此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不管是否真正的悟境出现,重要是过程之后,我们是否发现我们的心真正有了一种调整或改变。比如,以前一直耿耿于怀、放不下,在修禅的这一种体验以后就完全的放下。这就是表示你真正有体悟,它是与法,与智慧相应的,可能很浅也可能很深。师父给我们印证是要让我们知道,然后自己的心要明白。所以,禅宗对开悟的要求是蛮高的。而且,禅宗常常有「你即使有了悟境,不表示你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之说。而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继续修行保持自己的功夫,然后要为众生服务。

师父,您的佛曲在佛青中,可说是极为流行了。请问是怎么样的一种因缘让您想到以佛曲来分享及弘扬佛法?

因为当时本地的年轻人很流行校园歌曲,也就是本地创作歌曲。因而触发了我以佛曲的方式更容易吸引人的想法。再加上当时我们常常办生活营,之中也会安排一些***的佛曲,也就是星云大师他们的佛曲。因而发觉到学生都很喜欢,知道其作用蛮大的。而且,每天安排一两段时间给他们唱佛曲也可以帮他们舒松心情。加上,我们自己也体验过,被谱成曲的文字往往比只是文字来得容易背诵。所以,希望能够把佛法的句子谱成曲,通过唱的过程把它记下来。我们都很喜欢唱佛曲,唱了以后我们都把它记下来,之后就会思考它字里面的意义。同样的,如果学生很喜欢这首曲,他就会同样的做到这一点。

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时候灵感出现时,我就会把它写下来。此外。也看很多有关写词、词句的结构种种。再加上,我又喜欢文学,喜欢写一些短句,所以就借这个机会以佛曲弘扬佛法。像《禅灯组曲》其实是四首诗,并非一开始就要谱成曲,而是后来交给我的同学周金亮时,才要求谱成曲。但是,诗的长短句很多,在谱曲方面会比较困难,所以,过程中他帮我作了一些修改,把它组成有系统的句子。佛曲是比较有层次,有系统。所以,如果我刻意要写来谱曲的,我就会注重句子。尤其,在注重句子的时候很多好的词句会出现。如果我们多看禅宗的诗,或是一些古典的诗,及一些现代的诗,把一些好的句子收集起来,都会有所帮助的。

师父,我发现到大马的莘莘学子们都很积极的参与一些佛教活动。但是,随着他们踏入社会工作或是成家立业以后,则会局部渐渐的流失。对於这种现象,师父,您有什么看法呢?

这个现象是蛮正常的。因为求学时期是黄金时期,是人生黄金的阶段。所以我常常提醒学生尽量保持求学的时间长度,不要急着工作。这是他们的学习阶段,而且是学习能力最强的,所以就尽量让他们学。以后能否学以致用,那是以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学佛的情况,就象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所学到的东西,不一定会在社会工作上用上是一样的。这是一种知识,而能否让我们马上直接去用它,就要看外在的因缘或是我们的意愿了。很多人在学生时期吸收了很多佛法,毕业或成家立业后,从事各自的行业,看起来似乎没有把学佛精神延续,但是如果他把所学到的知识化成一种智慧的运作,在生活及行业里面发挥出来。而这将会成为他成就的因素之一,或许不是直接的,但在他的生活里,佛法已经少许少许的加入了。

有些人则愿意为了继续在修行的道路上学佛法,而对工作有所选择。但是,不是全部人都有这个愿意,那么深入的去体会。有些则工作在领域中忙碌而没有时间出来帮忙。不过,很多类似的专业人士是因为有时候我们佛教团体没有与他们接触。如有些医生、律师是佛教徒,你去请他帮忙办讲座等,他们都很愿意。无论如何,只要他们吸收了佛法,继续在他们的领域里面用佛法的智慧来帮助周遭的人,都是很有意义。我们不一定要他们现出佛教徒的形式,或积极参与佛教工作。因为佛教或佛法的责任是让更多的人从佛法里面的得到好处及受用。重要的是,你怎么从这个运作的过程中使你的生活过得更美好;那是一种心灵上的美好。至於你是否继续回到佛教服务,就要看因缘及发心了。如果可以回来继续帮助我们推动这个佛教当然是很好。若不能,只要佛法在他的生活里面产生一些作用,对他有帮助,那就很好了。

师父,依据您看法,书法与禅是否是有所相连,是不是能够相辅相成呢?

禅的每一个层面都用智慧,定和慧的修行去面对它。因此,生活中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成为我们进入禅的一个契机,也就是「处处禅机」。中国佛教的禅,会借用所有文化的层面,尤其是艺术的层面来融入禅的修行,或发挥禅的意境。所以,会有茶和禅,书法和禅,画和禅的结合,还有禅诗及禅乐。

只要你达到某个层次,在任何的文化领域里以我们的五根接触到的,再进入到艺术的领域时,它一定是比较精致的,也就是要用更多的心思在里面去把它创造出来。比如说,我要画一幅画,我一定要很用心去观察,然后酝酿,把它画出来。比较传统保守的佛教认为,这个过程会让一个人的心思被美吸引掉了,而染着于它,可能就不会修行了。但是,在禅宗的角度则是,既然人不能离开这种美的生活的层面,何不让我们借用它来进入到禅的境界。所以,当你很用心在作画时,它训练你的专注力及敏感。把佛教的思想注进去,在这个过程中调整你的心态,用心去把‘美’发挥出来,就能够帮助一个人在这个过程中也领悟到佛法,就是一个修行的层次了,使我们在修行时会进入到禅的境界。书法也是一样的,当我们的字写得越来越美就变成书艺了。我们就借用它写一些美好的句子,如果把一些禅的诗加进去就有禅的味道了。而在专注写禅诗或抄经的时候就是一个修定的过程,可能写完了字,他的心整个就安定下来,就达到修道、修禅的效果,也能让人看了以后会有一种领悟及欢喜,学习到一些佛法。像我即将推出的《顽石点头》这本书就是以这个为出发点,以茶壶、茶艺弘扬佛法。吸引喜爱茶艺和书法的人,投其所好,用种种我们能够做到的一种艺术的表现,把佛法加进去,借用它们来弘扬佛法,让喜爱它们的人能够吸收到一些佛法的讯息。所以,我借用艺术的方便来把佛法弘扬给喜欢艺术的人,借用艺术来修道,来弘法。

访问结束了,与师父走出室外,展览处的陈列也早已收拾完毕。沉浸于法喜的同时,更惊觉分秒的飞逝,愧疚耽搁了师父不少的时间,万分的感恩无从说起。欢喜的驶过了弯曲的山路,载着佛友及担心我新手上路的父亲在暮色中抵达了故乡。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