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明法师说:“不但学佛人要有定力,方不被魔扰,不为境迁,即世法上的一切,亦非具有定力,不能成功……定力是由修养得来的,古来所有功在天下,名垂万世者,未有不致力于修养。如诸葛武侯,一生功业,皆成就于宁静致远四字。所谓宁静,即由修养得来的定;致远即由宁静得来的慧。”(《慧明法师开示录》)∵

可以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一直是我国知识分子做学问的座右铭。但真正做起来是极难的。十年来,我一直致力于科学前沿一个难题的探索,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近年来,烦恼不断,想安宁地做学问十分困难。这是因为年龄增大了,自己有否能力继续搞下去?由于难度大,难出成果,这势必影响到职称,而职称又同工资、住房、医疗等待遇及名誉相联系;为了集中精力搞研究,不愿去争取有额外收入的兼课工作,这就要过清贫的生活。自己毕竟是凡夫俗子,难免受到种种来自内外因素的干扰,使你不得安宁,徒增不少烦恼;不能安宁,又怎能集中精力做学问,又怎能出成果?用佛学的话说,这是因为业力未消,定力不够,易见境生心,心随境迁,故徒增烦恼。放弃多年的追求而去获得宁静,这是我所不愿意的,这对不起国家、人民对自已多年的培养,也对不起师长和亲人。因此,一阶段时间以来,我企望能获得一种“宁静”的方法,以便能“致远”;即使到老时,尚不能“致远(获得成果),也能保持“宁静”心态,深觉自己没有虚度年华。∵

正当我开始涉足佛学之时,由于某种机缘,我拜读了耕云先生的《安祥集》一书。当我一口气读完它时,我暗自庆幸,“安祥禅”不就是我所要寻找的、用以获得宁静的“良药”吗?∵

首先,耕云先生告诉我们,人只有安心地活在责任义务里,他才不会失去“安祥”;“人若一旦放弃责任义务,人就不可能再保有安祥”。这就告诉我们,安祥存在、贯穿和体现于人们的整个日常生活和正当的事业追求过程之中,不应该、不提倡放弃社会和家庭的责任义务而去追求个人的安祥。就我个人而言,完全可以在追求科学研究过程中获得安祥。∵

其次,耕云先生为我们指出获得安祥的条件,例如“为而不有,善而不居”,“宰制官能,惩治我欲”等并详细地加以阐述。我认识到,如果能把自己个人看成是全人类、全宇宙的和谐整体中的一员,溶自己于这整体之中,那么,自己的学术研究是属于对宇宙真理的追求,成功了,这是大自然和社会给予我贡献自我的机会,是对养育和关怀我的国家、人民、师长和亲人的报答;失败了,也是一种贡献,因它为后人立下一块“此路不通”的牌子。这样,就有可能使自己以一种安祥、宁静的心境去学习、工作和研究。∵

再次,耕云先生指出,“一个安祥者,他底心是统一的,他底心力是集中的,当他进行‘正思维’时,是锋利无比的。他具有最高的创造力。一个人到了心灵安祥的境地,如果他有一个疑问,而肯不停地用安祥心去思考,不要两三天就会得到一个崭新的答案。”这不正是“宁静致远”的绝妙的诠释吗?这对于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是很亲切的。因很多人知道,不少科学技术上的重大发现和发明,往往是在科学家心情非常平静、放松,或梦中、饱睡初醒之时作出的。这种机制又往往解释不清。显然,安祥有益于科学研究工作,安祥能致远。安祥能生慧。∵

综上所述,安祥存在和体现于科学研究这种“正业”之中;当以“为而不有,善而不居”的心态去从事科学研究时,就能保持着安祥和宁静;由于始终保持着安祥和制心一处,就能由静生慧。这是从科学研究的一个狭小角度来谈谈学习安祥禅∵的一点体会。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