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奥禅师---定学释疑

定学释疑

问20:鼻孔出口处与上嘴唇间的气息,及这气息的感受,及这气息的感觉,及这气息与皮肤的触觉,此四者有何关系?有何不同?为何只应以气息当作目标?

答20:气息是成群的色法。如果你有系统地对自己的气息修行四界分别观,就会发现气息是由许多物质微粒所构成的。这些物质微粒称为色聚。感受与感觉是同样的东西,都是指受而言;受是一种心所。触觉实际上就是身识;身识是一种心。心与心所是名法,而气息是色法,这是它们之间的差别。

出现於鼻孔出口处与上唇之间的气息是修行安般念者的专注目标;感受、感觉与触觉则不是修行安般念的目标。这必须分辨清楚。如果能一心只专注於气息,就能培育定力;定力深时禅相就会出现;若能稳固持久地专注於禅相,就能证得禅那。如果专注於感受、感觉与触觉,则无法产生强得足以使禅相生起的定力,於是也就无法证得禅那。这就是为何只能以气息为所缘目标的理由。

问21:有何方法拣别正在专注於嘴唇上方、鼻人中方位的息,或者只是专注唇上方、鼻人中位上的触点?有时候这两者容易混用,如何避免?

答21:触点是你的皮肤,它是静态的。气息是接触那皮肤的空气,它在触点的上方进进出出,是动态的。应当如此拣别它们。

为了能有更清楚的理解,在此引用一个比喻:假使地上有一段木头,有一个人用锯子锯那段木头。木头被锯子锯到的部份好比是嘴唇上方或人中的触点,它是静态的;前后来回移动的锯齿好比是进进出出的气息,它是动态的;正锯在木头上的锯齿好比是正在经过触点的气息,它也是动态的;正如那人只注意於正锯在木头上的锯齿,不去注意已经通过木头的锯齿,同样地,禅修者只注意正在经过触点上方的气息,不跟随气息进入鼻孔内或向外远去。应当如此分辨气息与触点的差别。每当你混淆时,请思惟这个比喻的含意。

问22:当慢跑或爬山时用嘴巴呼吸,这时应专注於那里的气息?

答22:就修行安般念而言,禅修者内心专注的目标是经过鼻孔出口处与上唇之间的气息。注释中并没有提到经过嘴巴的气息也能作安般念的目标。因此,当禅修者用嘴巴呼吸并且无法在上述的接触部位里察觉气息时,应当继续将心保持於接触部位,在那里等待气息。如果有充分的正念与耐心,终究能察觉非常微细的气息。

问23:是否每一位禅修者都必须从安般念开始修行,而不能从其他禅修业处开始?修行四界分别观是否能培育深厚与稳固的定力?修行四界分别观而成功的禅修者人数有多少?

答23:并非每一位禅修者都必须从安般念开始修行;禅修者可以选择《清净道论》所提到四十种止禅业处当中的任何一种开始修行。佛陀教导不同的法门乃是针对不同根器的禅修者。举例而言,佛陀针对散乱心强的禅修者而教导安般念的修行法门;四界分别观则适合智慧利的禅修者;慈心观是针对瞋心强的人;不净观适合於贪心强的人。然而,根据我们的经验,多数禅修者能够从安般念或四界分别观下手而达到成功,原因是他们在过去生中曾经修行这两种法门或其中一种。

无疑地,修行四界分别观确定能培育深厚与稳固的定力。四界分别观是佛陀亲自教导的业处。如果你对佛陀有坚定的信心,你就应当对四界分别观有坚定的信心。修行四界分别观时,首先要观察四界的十二种特相,即硬、粗、重、软、滑、轻、流动、黏结、热、冷、支持、推动。熟练这十二种特相之后,就将它们分成地、水、火、风四组。此时应当整体地专注於你全身的四界,如此培育定力。定力增强时,你会发现身体转变成白色。那时应当专注於那白色体的四界。定力更强时,白色体会转变成透明体,犹如冰块或玻璃一般。那时应当专注於那透明体的四界。当你的定力变得深厚而且稳定时,透明体会放射出明亮耀眼的光芒。

当明亮的光芒持续半小时左右时,你可以开始观察身体的三十二个部份。在四界分别观深厚与稳固定力的帮助之下,你能清楚地照见自己身体及外在众生身体的三十二身分。接着你可以专注於个别身分的颜色来修行色遍,达到第四禅。然后可以藉着移除色遍禅相而修行空无边处定,进而逐步地修行,乃至达到非想非非想处定。你也能轻易地修成其他种止禅业处,然后修行观禅,证得各阶段的观智。

另一种禅修路线是:在四界分别观明亮光芒的帮助之下,你可以直接观照色法,开始修行观禅。因此,禅修者能够从四界分别观开始,直到修成止禅与观禅。如此了解修行四界分别观的利益是很有帮助的,尤其对於修行安般念困难重重的禅修者而言更是如此。

修行四界分别观而成功的禅修者有不计其数之多。我们无法确定地说修行安般念而成功的人数比较多,或是修行四界分别观而成功的人数比较多。无论如何,为了你自身的利益,我们建议你对佛陀所教导的每一种禅修法门都有坚定的信心,并且遵循正确的方法来修行。

问24:请禅师慈悲开示:四无量心慈、悲、喜、舍的涵意?如何才能做得到?又何谓慈观?

答24:根据《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慈」(metta)是指希望众生得到幸福安乐;慈心观是瞋恨心重的人藉以达到清净的法门。「悲」(Karuna)是指希望众生脱离痛苦;悲心观是伤害心重的人藉以达到清净的法门。喜(Mudita)是指对众生的成功感到欢喜;喜心观是嫌恶心(arati)重的人藉以达到清净的法门;「嫌恶」意即不喜欢见到别人成功。舍(Upekkha)是指对众生平等中立的态度;舍心观是贪爱心重的人藉以达到清净的法门。

慈、悲、喜、舍称为四无量心,因为它们都以无量的众生作为修行的对象。这四种心都必须遍满到宇宙的一切有情,而不是只对一人或某一区域内的众生散播而已,这就是它们称为无量心的理由。

慈观或慈心观就是对众生培育慈爱的禅修法门;它是四无量心当中的第一种。

想要修行四无量心的人应当先修行慈心观,然后才逐一地修行悲心观、喜心观与舍心观。开始修行慈心观时,先以下列这四种心愿对你自己培育慈爱:愿我没有怨敌、愿我没有心理的痛苦、愿我没有身体的痛苦、愿我愉快地自珍自重。当你的心变得柔和、安详时,就对一位与你相同性别而且是你所敬爱的人培育慈爱:先回忆他或她微笑的面容或全身,然后以下列四种心愿的一种散播慈爱:愿此善人没有怨敌、愿此善人没有心理的痛苦、愿此善人没有身体的痛苦、愿此善人愉快地自珍自重。对他或她培育强而有力的慈爱,直到你证得慈心初禅、第二禅、第三禅。接着以其他三种心愿一一地对他或她培育慈爱,每一种都达到慈心第三禅。以同样的方式,对大约十位与你同性而且是你所敬爱的人、十位你所喜爱的人、十位你对他们没有爱憎差别的人、十位你所厌恶的人一一地培育慈爱。

对他们每一人修行都能达到慈心第三禅之后,就要破除四类人之间的界限。这四类人就是:一、你自己;二、你所喜爱的人(包括你所敬爱的人在内);三、你既不喜爱也不厌恶的人;四、你所厌恶的人。首先以短暂的时间对自己散播慈爱,然后对一位你所喜爱者,然后一位你既不喜爱也不厌恶者,然后一位你所厌恶者;对后三类人都必须达到慈心第三禅。第二圈也是以同样的方式,但是改换另一位喜爱者、另一位无爱憎差别者、另一位厌恶者。第三圈又各改换另一位……如此不断地对四类人培育慈爱,最后你会破除人际之间的界限,意即你对这四类人的慈爱达到完全平等,毫无差别。

破除界限之后,你就能以各种方式对一切众生遍满慈爱。从一个小范围里的众生开始,逐渐扩大到整个宇宙,然后对十方的众生遍满慈爱。修行慈心观成功之后,你可以运用同样的步骤来修行悲心观、喜心观与舍心观。这只是扼要的介绍,详细的说明请参阅《清净道论》、《智慧之光》、《如实知见》;或者当你的禅修达到这个阶段时,我会教你如何有系统地修行四无量心。

问25:从来此到昨天,每天晚上都没睡好,夜里多梦,害怕去睡觉,因为睡了比没睡更累。上殿又昏沉,喝咖啡提神好辛苦。功课进步又退步,很难稳定。初学不懂这也可以发问。助理老师慈悲告知用慈心观,夜里好睡。看书又是初禅、二禅、三禅观。若是初学完全没上禅,怎麽用慈心观?

答25:佛陀在《增支部》(Avguttara∵Nikaya)中开示修行慈心观的十一种利益如下:

「诸比丘,当慈心解脱被培育、开展、勤习、驾御、奠基、建立、稳固与正确地修行时,可望得到十一种利益。那十一种利益呢?安稳地入睡;安稳地醒来;不作恶梦;为人所爱;为非人所爱;天神守护;不被火、毒药与武器所伤害;心容易得定;相貌安详;临终不迷惑;若未能证得更高的成就,他将投生梵天界。」

然而,只有在精通《无碍解道》(Patisambhidamagga)所记载的五百二十八种遍满慈爱的方法之后,才能充分地得到这十一项利益。如果还未达到慈心禅那的阶段,则只能获得部份与有限的利益而已。对於已有禅那及还未有禅那这两类禅修者而言,修行慈心观的次第都是一样的,但是修行的程度则因禅修者的意愿而有差别。例如,以四种方式对自己散播慈爱几分钟之后,就散播慈爱给一位与自己相同性别而且是自己所敬爱的人。如果禅修者的目的只是要让心情平静下来,那麽当禅修者的心变得宁静、柔和、安详时,就可以换到另一位敬爱者。然而,如果禅修者的目标是要证得慈心禅那,那麽他必须持续地对那人培育慈爱,直到使定力提昇到慈心第三禅。然后才可以换到另一位敬爱者。如此逐一地对十位与自己同性的敬爱者培育慈爱,然后逐一地对与自己同性的十位亲爱者、十位无爱憎差别者、十位厌恶者培育慈爱。

然后应当破除人际之间的界限(未达到禅那者只能达到某种程度的效果,不能真正破除人际的界限):禅修者藉着不断地对自己、喜爱者(包括敬爱者在内)、无爱憎差别者、厌恶者培育慈爱,直到对他们的慈爱达到平等。然后对逐渐扩大范围里的各类众生遍满慈爱,即一切有情、一切有命者、一切生物、一切个人、一切个体、一切女性、一切男性、一切圣者、一切非圣者、一切天神、一切人类、一切恶道众生。直到对无边宇宙的无量众生遍满慈爱。然后逐一方向地对十方的众生遍满慈爱。达到慈心禅那的人能够彻底地修行这些方法,清楚地照见这些对象,并且对他们培育强而有力的慈爱,使定力提昇到第三禅。然而,对於尚未达到禅那的禅修者而言,只能藉着想像与善愿来修行;尽管如此,如此修行时他还是在积累善业,能使他得到安详的心情,有助於去除焦虑,得到安稳的睡眠。

问26:请问在禅修中,什麽样的状况下称为堕入有分心?

答26:当禅修者达到近行定(upacara∵Samadhi)的阶段,而又不能维持定力时,特别容易察觉堕入有分心(bhavavga)的现象。那时他可能会感到心里一片空白或者有片刻的时间心中一无所知。那是因为在那片刻的时间里没有心路过程生起,只有有分心相续不断地生灭。有分心在两个心路过程之间生起许多次,它缘取前世临死速行心的目标为目标,那是过去的目标,不是现在的目标。除非已经修行到缘起法,否则禅修者无法觉知那个过去目标。由於不能察觉那个目标,所以禅修者觉得自己一无所知。这种现象称为堕入有分心,它既不是心不起念,也不是涅盘。

根据佛陀所教导的《阿毗达摩藏》,在每一个心路过程之后通常都会有有分心生起。佛陀的心路过程之间有两个有分心生起;舍利***的心路过程之间有十六个有分心生起;其他人的心路过程之间则有数不尽的有分心生起。尽管经常有这麽多的有分心在生灭,我们通常无法察觉它们。只有在心比较宁静与专注时,尤其是在近行定的阶段,才能清楚地觉察到有分心持续生起的现象,亦即所谓堕入有分心。

当你经验到堕入有分心的情况时,既不需要欢喜,也不需要沮丧,因为这只是禅修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而已。你要做的只是继续将心保持於禅修的目标。当你达到安止定的阶段时,你的禅支就强得足以长时间维持定力,中间都不会堕入有分心。

问27:请问睡眠中与定中有何不同?

答27:当一个人熟睡无梦时,他的有分心(生命相续流)相续不断地生灭。就人类而言,有分心刹那中的名法是欲界名法。当一个人作梦时,则是微弱的欲界意门心路过程生起作用。在定中的情况则不同,是色界或无色界的名法相续地生起。定中的色、无色界名法比梦中的欲界名法更高超殊胜。

定中的心能够深深地认取禅那的目标。有分心则取前世临死速行心的目标为目标,它无法像定心那样深深地认取目标。梦中的微弱欲界意门心路过程则松散地取欲界的目标。这些是它们之间的差别。

问28:何谓禅思?坐禅时须要禅思吗?可否举例说明?

答28:禅思的巴利文是「jhayati」,是一个动词,有两个含意:一个含意是烧毁烦恼;另一个含意是透视禅修目标或深深地将心固定於禅修目标(,以便烧毁烦恼)。它的名词是禅那(jhana)。禅那可分为两大类,即世间禅那与出世间禅那。世间禅那又可分为两种,即止禅禅那与观禅禅那。这是禅那的广义解释。出世间禅那能够永远地去除烦恼;世间禅那则只能暂时地去除烦恼。这两种去除烦恼的情况都称为烧毁烦恼,因此禅修时你需要运用禅思深深地将心固定於禅修目标,以期达到禅那。我将举例说明:

当禅修者修行止禅而进入初禅时,他的名法当中有五个禅支(寻、伺、喜、乐、一境性)存在。这五个禅支称为止禅禅那,它们能长时间地制止烦恼生起,如一小时、二小时、一天、二天等。当禅修者修行观禅,观照行法为无常、苦、无我时,他的观智通常与五个禅支相伴生起。这五个禅支称为观禅禅那,它们也能长时间地制止烦恼生起。大龙大长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止禅禅那与观禅禅那制止了烦恼,并且保持烦恼不生起长达六十年之久。

当禅修者的观智成熟时,就能以道智与果智体证涅盘。如果他在观照欲界法或初禅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时体证涅盘,那麽他的圣道名法中有五个禅支存在。然而,如果他在观照第二禅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时体证涅盘,则他的道智与三个禅支(喜、乐、一境性)相伴生起。这些禅支能彻底无余地烧毁某些烦恼。当禅修者证得阿罗汉道时,与阿罗汉道智同时生起的禅支能彻底无余地烧毁其余的一切烦恼。这些禅支都是出世间禅那。

因此,修行止禅与观禅时都需要运用「禅思」(jhayati)──将心深深地固定於禅修的目标,以期烧毁烦恼。持续如此地修行,达到相当程度时,止行者就可能成就止禅禅那与观禅禅那,观行者就可能成就观禅禅那。然后当他们的五根力量够强及达到平衡时,就能成就出世间禅那而证得圣果。

问29:请禅师详细说明为何在禅定中不能检查禅支与修观。何谓定外修观?出定后检查禅支是否就是定外修观?

答29:有三种定,即刹那定(khanika-samadhi)、近行定(upacara-samadhi)、安止定(appana-∵samadhi)或禅那定(jhana-samadhi)。这三种定的定力深度比较起来,安止定比近行定更深,近行定又比刹那定更深。只有从近行定或安止定出来之后才能检查禅支或修行观禅,这是因为目标不同的缘故:禅支不能作为近行定与安止定的目标;修行观禅时所专注的目标也不是近行定与安止定的目标。

当禅修者修行止禅,例如修行安般念时,他的近行定与安止定的目标是安般似相(anapana-patibhaga-nimitta),而不是禅支。专注於禅支无法使人达到近行定与安止定。禅修者在一心融入於安般似相一段很长久的时间之后,当他开始要检查禅支时,他已经从近行定与安止定出来了,那时他的定力只是刹那定而已。这就是不能在近行定与安止定中检查禅支的理由。

当禅修者修行观禅时,他所专注的目标是究竟名色法及它们的无常、苦、无我本质。专注於这些目标只是刹那定,不是近行定或安止定,因为这些目标不断地生生灭灭。专注於这些目标无法使人达到近行定与安止定。这就是不能在近行定与安止定中修行观禅的理由。

「定外修观」意即从近行定或安止定出来之后,照见究竟名色法及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这是在止禅禅那(samatha∵jhana)之外观照;然而那时还是有刹那定,该刹那定称为观禅禅那(vipassana∵jhana)。之前先入的近行定或安止定是禅修者清晰地照见观禅目标的强力助缘。如此,止禅禅那能帮助观禅禅那。

观禅意即观照行法为无常、苦、无我,因此若禅修者只是检查禅支,则不算是在修行观禅。若要修行观禅,除了照见禅支之外,还要依照心路过程而照见同在禅那中的其他所有名法。例如在初禅中通常有三十四个名法,禅修者必须清楚地照见它们。这是见清净的开始阶段,也是观禅的基础。然后禅修者应当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

问30:禅修营中所教的法门是否只能摒除外缘,一心修之?可否於日常生活中修持?若可能,应如何做才能保持不退呢?

答30:禅修营中所教的法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持。能够摒除外缘、一心禅修当然是最好;但是如果没有那样的条件时,禅修者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修持。

能否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禅修不退决定於个人的投注与精勤。有些人尽管平时事务繁忙,但是修行时能放下一切的罣碍,一心投注於修行。这种人能够保持修行不退。但是有些人无法完全放下罣碍,也就无法一心专注。他们必须有耐心地精勤修行,一而再地不断努力。通常在他们每天都拨空禅修经过几年之后,逐渐会精通於禅修的要领,那时他们就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修行不退。

在佛陀的时代,女人通常在白天的时候到寺院去听法与禅修;男人则在晚间的时候去寺院。由於他们如此精勤地闻法与禅修,所以他们的修行能够保持不退。这就是他们多数都证得圣果的缘故。例如,根据注疏,俱卢国(Kuru∵Country)几乎所有人民都证得圣果;即使在做煮饭、织布等工作时,他们还是一直在修行。

若要保持修行不退,每天至少应当拨出一到二小时的时间来专心禅修。在那一、二小时里,应当尽量抛开一切的忧虑、回忆与计划,一心专注於禅修的业处。还应当注意运用正确的禅修方法,以免浪费时间。渐渐地就能排除掉举、昏沉等障碍,专注於业处的时间也会愈来愈长。然后就能保持修行不退。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