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禅修法

慧圣法师(Ven.pannyavaro)◎开示

郑振煌◎口译

周照暖◎整理

很高兴在放假的日子里,能和大家在这里见面!今天主要介绍禅修,首先讲坐禅的理念和方法,当然更要做实际的修行:包括坐禅、行禅及如何将心带回当下,正念分明。之后,诸位可以提出有关坐禅的理论,或经验上任何的问题,希望得到大家的回馈。

我相信在座诸位已经有若干禅修的经验,但我也相信绝大多数的大德还没有经验过一种所谓系统性的禅修。有禅修经验的人请举手!非常好!我们应该知道禅修是什么?它的性质是什么?还有禅修的方法有哪些?

系统性的禅修

不管是佛教、苏菲教、基督宗教或印度教,都将禅修归成两种:第一种是将心专注在单一的对象上。心专注在一个对象上而不理会其他的对象,中文称之为“止”,修止的结果会让心安定下来,让心得到平和。心安住的对象可以有很多种,可以用观像,或用观想的方式,或唱诵真言(持咒)。密教修很多种观想,净土宗也修观想。观想所缘境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的心得到专注,佛教名相称之为奢摩他,也就是提起正念。

第二种禅修方式是以觉醒为基础,以刚刚所说安止下来的心观察所缘境。这种禅修方式即“观”,或称内观(毗婆舍那),有时翻译为智慧或智慧禅。修的方式很多,譬如用出入息随念,即观呼吸的方式,或密教所修的大手印、大圆满。大手印、大圆满比较不那么普遍,最直接、最普遍、常见的是出入息随念(即观呼吸),在经典上提到得最多,能够直通涅盘之路。

我所接受的传承是第二种禅修,内观禅(毗婆舍那),是以第一种止禅(奢摩他)为基础,修出入息观加慈悲观,再以出入息观与慈悲观为基础修毗婆舍那,也就是内观禅。今天的禅修练习是要结合奢摩他与毗婆舍那,即止和观这两种禅修方式。

中国、日本及韩国的禅宗虽各具特色,但同出一源,修行结果是跟上座部的毗婆舍那禅一样的。不过,上座部的禅修方式有技巧可循,比较容易修;相对的,中国禅宗的禅修方式比较没有技巧可循。上座部的禅修方式是以《出入息念处经》(一部原始佛教经典)为基础,这部经是禅修的资料来源,主要讲的是四念处,以四念处作为毗婆舍那禅的理论根据,这是从佛陀的言教一直传承下来的。

《念处经》是佛陀所说,主要在修四念处,观四种对象,即以身、受、心、法为主要的观察现象,而不观察环境。观察我们自认为是真实的、自我的身和心两部分,我们要观察发生在身上和心上最显着的现象。这种禅修方式不仅只是静态的盘腿,更要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注意到自己的身、心变化。禅修并不是要引生某一种状态,相反的是要观察身、心上的实相;目的不是要创造某一种境界,而是去探讨、研究身心的真实现象。

内观禅

现在简单介绍内观(毗婆舍那)禅的方法。内观禅的观察对象有身、受、心、法四个。第一个是身念处,以身为观察对象。观身的方法很多,可以各种方式来观察我们的身体。我无意教导大家很特殊的方法,只就我所接受的传统训练来告诉诸位。首先,我们要了解身的主要条件、主要内涵。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可是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仍然只是概念而已,概念与禅修无多大关系。禅修所要觉察的是实际经验,去体验身体所接触到的外境是硬的、是软的等等现象,所以禅修的要领是去探讨我们身体的经验,而不是去看那些思想概念的东西。这些技巧等下会介绍!

佛在《念处经》里所提到第一个观的对象是身念处,身念处主要是观察地水火风四大的经验。第二个是观所缘的觉受,前天晚上已经做了介绍,就是观察身上的任何觉受,是快乐的、是不愉快的、或是不苦不乐的。只是去观察觉受,觉受跟情绪是不同的,也就是观察情绪产生以前的纯然觉受。第三个观的对象是心,称为心念处。心念处就是我们心的任何起伏,这是很微细的,很难观察得到的。一般的修行者很难观察到心念处,很难观察到起心动念。第四个观的对象称之为法,即念头的内容,心的情况。

四念处就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内观即以身受心法为观的对象。

一般说来,发生在身心上的现象,最明显的就是动,动是最容易被观察到的。当我们坐下的时候,气息在身上的脉动最容易被观察到,也就是观察呼吸(风大)的出入情况;因为它在动,所以就容易观察到。我们也可以在走路的时候,观察两只脚移动的现象,因为它最明显。当然,我们也可以观察身体在改变姿势时的活动情况。禅宗还有一种观法,观我们的丹田,当我们坐下的时候,可以丹田为所缘境。前面提过,毗婆舍那禅的所缘境可以有很多种,但是我们在练习禅修的时候,一定要以一个主要的所缘境为观察对象。当我们坐下的时候,气在丹田内的移动是最明显的。所以,练习内观禅主要是观察身体器官的动作情况,之后再观察心的动静。

我们在观身心变化现象的时候,就会发现一切都不停的在改变,没有一恒常不变的现象。练习的时候,可以将手放在我们的下腹部,这时很自然可以观察到下腹部的起伏。诸位可以将手放在下腹部,我们不是在练习气功,不是在练习呼吸,不必去控制、改变呼吸的自然形式,而是很自然地去觉察腹部的运动。我们吸气,腹部自然膨胀;呼气,腹部自然往内缩。不必刻意指挥或控制呼吸及腹部的运动,只要观察腹部自然的活动就可以了。

止观的修法

练习的时候,是以腹部的起伏为主要的观察对象,当然随后还可以观察到其他现象。初学者开始是以腹部的起伏为所缘境,可以随着腹部的隆起,在心中默念“起”;随着腹部的内缩,在心中默念“伏”。腹部实际的起伏,心中就同时跟着默念起、伏、起、伏。但要注意,不是去控制、指挥腹部的起伏,而只是帮助我们的心能专注在呼吸的自然起伏而已。呼吸的起伏是自然现象,我们没有必要去改变它。等到稍有功夫了,就不必再默念,只要清清楚楚地了知腹部的起伏就够了。

腹部的起伏是外在的动,当我们心中默念腹部起伏的时候,就是内在的动。我们以这种方法持续观察腹部的起伏,默念腹部起伏的时候,很容易会发现有种种觉受产生。譬如坐在这里会觉得痛、酸痛,这时要觉察到疼痛的出现,不必去改变疼痛,也可以在心中默念“腿在酸”、“腿在痛”,或是哪里在酸、哪里在痛,所以这时很容易觉察到身上任何觉受。此外,还会觉察到有妄念产生,忽然想到某件事情、某个人物。因此对于自己的觉受与妄念要有所觉知,换言之,我们观的最主要对象是腹部起伏,但当身体的觉受或心中的妄念产生时,会把我们的心拉走,这时要能觉察到酸痛或是妄念。

内观的禅修,不阻止妄念的生起,不压制妄念。内观是禅修与妄念一如,妄念起来就让它来,妄念去了就让它去,只要了知就可以。我们了知觉受的生灭来去,了知妄念的生灭来去,了知就可以,不作任何抵抗压抑。在了知之后,默念之后,觉察之后,把注意力拉回到第一个主要观的对象上,就是腹部的起伏。所以简单来说,观的主要对象是腹部起伏,但当身体的任何觉受或心的妄念产生,这时身动与心动会变得很显着,显着到比腹部的起伏更容易引起我们注意。此时我们要觉察身体的任何觉受或心上的任何妄念,当觉察之后不要有任何懊恼,不要作任何判断,立刻把注意力拉回到腹部的起伏上,这是禅修的要领。

在我们的禅修传统中,并不强调坐,这与日本的禅修只管打坐是不一样的。坐禅强调坐的功夫,内观禅不强调坐,当坐下时不必采取双盘或是单盘,可以用散盘,或任何姿势,最重要的要觉得舒服。躯干自然挺直,舒服就可以。你若觉得哪里太紧,就移动身体,让自己的身体很舒服的坐下来。之后,就要创造一些空间,观察自己腹部的起伏,观察身体上的觉受或心中所产生的妄念。最后,观察妄念的内容或外在的环境。

身念处禅修:当我们坐在这地方,身体接触蒲团、椅子、地板时,会觉得硬,会觉得软,这种触的感觉就是地大,直接去经验地大的真实面目。观察腹部的起伏,就是直接去经验因为风大的呼吸所引起的移动。∵∵

现在开始练习,首先身体自然放松,让身安住下来;然后,觉察到触的感觉,即坐下触到拜垫、地板或椅子的感觉,在心中要默念触、触、触。当觉察到触的感觉后,就把手放在腹部这里,腹部很自然会有起伏,不要去干预,只要如实的了知腹部的起伏,不作任何干预。练习十分钟。

首先,身体放轻松,安住下来。

再来,觉察身体触到地板、坐垫、椅子的感觉,了了分明。心中默念触、触、触。

之后,手放在腹部,去觉知腹部的起伏。不要作任何干预,真理就是自然现象,禅修就是去了知现象的真实面目。

非反应式的觉醒

诸位大德!你们应该都可以察觉到腹部的活动、起伏。万一没有很清晰地察觉到,也不必沮丧,觉得自己的修行功夫不好。所谓修行,必须反覆的做,必须长时期、几个月、几年时间,一直练习这种禅修方法。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当坐下时最容易觉察自己的无意识动作,譬如会去摸摸脸颊、抓抓痒或是其他无意识的动作,这没什么大碍,最重要的是要察觉而不作任何反应,只要觉察发生在身上的现象即可。坐在这儿也许有痒的感觉产生,就有动机想去搔痒,想把痒的不舒服感觉去除。这是我们没有了知,不要尝试去改变身上的任何现象;若想改变身上的任何现象,譬如有痒就要去搔痒时,在那当下,就是一种欲望的产生、贪欲的产生。想去搔痒就是要除去痒的感觉,这种欲望就是苦的来源。

佛陀告诉我们,任何贪欲都是苦的来源。因此,我们会觉得某个地方痒,就要了知痒、痒、痒,这样就好,而不要生起任何欲望想要去搔痒。如果有痒产生,就无意识的、不由自主的要去搔痒,这表示正念不够。如此,在生活上就经常会有很多无意识的动作,这些欲望就是苦的来源。

我们练习禅修,就是如实观照身心两方面的任何现象。这就是非反应式的觉醒,要觉知身上的一切现象,可是不要作反应。因为一作反应,即是无意识的贪欲。若要作反应,也要清楚自己在作反应,不要作无意识的反应。当要作反应时,清楚知道自己在作反应,这种反应才不是无明的反应,而是清楚很有智慧的反应。

毗婆舍那的修行,需要反覆练习,去觉察身上的一切现象,不作无意识的反应,我们称之为非反应式的觉醒。

我们练习,就是要觉知腹部的起伏;可是我敢保证,在座的朋友,即使只坐了五分钟,就会发现除了腹部的起伏外,还有其他次要的现象产生。在座诸位,刚才打坐时,没有打妄念的请举手!没有人没打妄念?所以妄想、妄念或身上的任何觉受就变成次要观的所缘。首先要观的是腹部的起伏,但是会有身上、心上的一切现象跑出来,此时要觉知身上、心上的一切现象。内观禅是包容性的禅修,不是排斥性的禅修。

内心净化的过程

前面说过,当我们身上有任何现象,心中有任何妄念产生时,千万不要去阻止它,压抑它,让它呈现就好。心中有妄念产生时,表示内心深处的东西跑出来,跑出来就让它跑出来,千万不要压抑它,否则它就永远存在内心深处。让过去的记忆、伤痛、任何生活经验自然地由内心深处浮现出来,千万不要作任何抗拒。只是知道、知道、知道,不要去分析或作价值判断,不要创造故事,被妄念牵着走,这就是心的净化。何谓心的净化?心的净化就是让压抑在内心深处的一切过去经验、记忆浮现出来,因而使得内心深处所贮藏的过去经验越来越减少。如果我们压抑心中所生起的任何妄念,也就是将心的污染、烦恼,又压入心的深处,修行难有成就。

佛陀告诉我们,了知身心的一切现象,是净化内心的过程,其方法有二:第一种方法,当有思想、妄念跑出来时,心中就默念:想、想、想,就够了;千万不要对妄念去认同、去排斥、去分析、去反应。只是单纯的在心中默念:想、想、想,也就是有妄念就让妄念存在,知有妄念就好;不要认同妄念、不要排拒妄念,不要追逐妄念,当然也不要逃避妄念。等到如此做完之后,就又回到观的主要对象││腹部的起伏。在有妄念起来干扰时,要了知想、想、想,如此不去追逐它,不去贪着妄念,妄念自然就平息了。赶快回到腹部的起伏,因为这是观的主要对象。

第二种方法,是把妄念当作银幕上的情节故事来观察。好像在银幕上,一个影像出现,又一个影像过去了。在呈现过去的影像中,必然会有很多过去的生活经验、观念和故事一直冒出来。这时要当作银幕上的影像来观它,影像自然出现、自然过去,千万不要对影像执着认同。

所有的事情及现象似乎都是连续不断,似乎都是实存的。但是经过这两种观的方法以后,会发现在那似乎不间断的妄念之流当中,很有趣的,偶尔会没有妄念。那时刻,在那偶尔没有妄念、妄想的时候,就是一种空。空呈现,心就清净。所谓修行,就是扩大两个妄念之间的空隙。本来妄念似乎没有空隙、空间,现在透过这种禅修的方式,不对身心现象起任何执着反应,只观它的生灭,了知其生灭,我们就会发现妄念之间会有空间产生。这种空间产生越来越多的时候,就表示我们的心越来越净化。假以时日,越来越清净,越来越能觉知自己的起心动念。

知道能知者是谁

虽然时间到了,但是还想耽误大家一点时间,因为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刚刚说过,内观禅只观念头的生灭,不阻止念头。现在请问诸位:“当没有念头时,是怎样的状态?”这是一个吊诡的问题,很多禅修者很喜欢没有妄念的空间。诸位朋友,有没有“没有妄念”的时候?诸位是否想说说看“没有妄念”是什么状况?“是不是一片空白?”

学员答:“没有妄念的时候其实不是一片空白。”当我们没妄念时,其实心、意识仍然在动,也就是心识知道我们没有妄念,并不是毫无所有,一片空白。换言之,心识、意识的作用仍然存在。

禅修者在修行过程中,首先要知道有一个所观和一个能观。“所观”是被观的对象,“能观”是观所观的能力。一般人把肉体认为就是我、自我;等到进入比较细腻的层次,我们又会把心识认同为我。身似乎是恒常不变,心似乎也是恒常不变。身容易发现并非恒常不变,因身体的变化容易觉察到;但是心却一直在打妄想,故心很难觉察到它不是恒常不变的。《阿毗达磨》中所说,无常、无我,在心的层次是很难观察到的。当我们禅修到比较高深的层次,就没有妄念产生。虽然没有妄念产生,其实心识仍然在作用。心识知道没有妄念,仍然是“想”的作用,只不过是认知没有妄念产生而已,这已经是很细微了。所以禅修者必须了知“没有妄念”是“所观”,很细微的“能观”就是“知道现在没有妄念”。禅修者一定要深入到这个地步,知道没有妄念的心识其真面目是什么,这又更细微了。

现在又有一个问题想请问诸位:“知道能知者的是谁?”到底是什么人知道有一个能知者?那能知者是什么?知道没有妄念是能知者,没有妄念就是所知者。若到更细腻的层次时,就知道现在没有妄念。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知道有一个能知者去知道现在没有妄念?给诸位一个功课:“谁知道能知者?”让大家去“参”、去“观”!

“是谁知道能知者?”“知道能知者是谁?”大家好好用功!时间太快了!如果大家很乐意学习的话,很愿意再来***指导。大家回去要坐,要练习才有用,否则只是一个概念,不是经验。学佛修行就是直接经验身心的现象,从而发现身心现象的真面目,如此而已!v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