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深入了解不熟悉的生活,写作的人叫体验生活,搞理论的人叫下基层实践,演影视戏剧的人叫下生活,而佛家僧人们却叫体证。有幸认识了宝华山隆昌寺住持心平大和尚,他让我着实体证了一下佛家寺院的生活。

步入窄窄却高高的山门,一个身材高大、宝相庄严、肩着袈裟、合什行礼的大和尚迎面而至,他就是住持心平大和尚。他虔诚施礼,引我三人前行入堂,一幅书写着“以戒为师”的匾额吸住眼球,遂意请教。住持微笑释说:戒就是师,师就是戒。语简词妙,禅意深长。夕阳从无梁殿、铜殿泻下,打在古旧的青石板上,暖洋洋的,穿过一段暗暗的走廊就到了戒坛堂。戒坛堂高四丈,深三丈六尺。前设照壁,上有“佛制戒坛”匾额。此戒坛原为木结构,1663年,见月律师改为石戒坛。住持不紧不慢地释说着戒坛和受戒的情形:佛教律宗奉行三坛大戒,即:沙弥戒、比丘戒和菩萨戒。其受戒是一种皈依佛门的仪式,戒台上端坐高僧,受戒者要穿过一个黑色的通道,经历佛与魔的心理考验,若此僧心生魔念或施以恶道便不能通过,更上不了戒坛,有的甚至昏死在通道之中,谓之“头上三尺有神明”,你的心灵与行为同样受到佛戒的监审。住持继续释说道:这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受戒过程,僧尼受到菩萨戒时,就要在头顶香烙戒疤,到那时才算作真正的皈依佛门,为僧悟佛。不过,现今从以人为本考虑,已经不用香烙戒疤,只要僧尼潜心修行,登上戒坛,层层受戒之后授予戒牒,可谓完成了“三坛大戒”的学业,便可怀揣戒牒行之天下,传佛悟道去了。这一番释说,让我们感到隆昌寺“三坛大戒”的严规与威仪,真乃是道有道门,佛有佛规,入哪一扇门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都要经受磨砺,都要付出努力与心血,甚至皮肉与精神。

入夜,古刹安谧。月光照在“见月望月”的石碑上迫人思古。住持介绍说:见月师律,为隆昌寺第二代律祖。可以说,隆昌寺以“律宗第一名山”而蜚声佛界,几百年久隆不衰,就是见月律师夯下的立宗律戒的坚实基础。尤是他修定的隆昌寺律宗“十约”,风闻四方,佛誉隆起,人咸赞仰。心平大和尚对见月律师住持隆昌寺30多年,常住物不曾寸丝着身,一文归己的“清廉贤愚”的风范敬佩至深,他感触颇深地感慨:正因见月之风延续至今,才有隆昌寺的长久鼎盛。此番感悟之语,如同“灌顶”,让我等三人通体舒畅,禅思开悟。天未泛白,已传来寺中僧人早课的经诵。隆昌寺平日僧尼不足百人,只有到了开坛受戒之时,才会云集各地僧尼,因此早课的气势少了些恢宏,却多了几分丛林寺院的清宁与神秘。体证僧众生活,用斋饭也算作一道功课。斋堂排满了条桌条椅,可供千人用斋。我不解地看着桌前这三只空空的蓝边大碗。斋前,住持曾告知,斋堂用斋不能言语,不能出声,更不能浪费一粟一菜一汤。若要添饭加菜,只作手式,一切均在身形语言表示。僧厨提桶打斋,一碗素菜,一碗米饭,一碗素汤。这时候,我们才知道僧人用斋为何要放三只碗了。随僧众用斋,遵循寺规,埋头用斋。不一会儿,就有僧人示手加斋,而我们寺外俗人连这三碗饭菜素汤一半都难以咽下,由于寺规,我等只好咬牙吞咽,到了僧人们斋完走尽,我等还未用完。住持宽仁地劝我等放下斋碗,并说:你等乃入世之人,不必勉强。我等听后如芒刺在背,一狠心将碗中残斋用完。住持笑了,我等也笑了。真可谓一餐斋饭的体证,让我们真正体味到皈衣佛门,修性悟道的艰辛了。

俯瞰宝华山,我问住持隆昌寺鼎盛时为何要用九百九十九间半的建筑以示宏伟辉煌?住持笑而不答,却带我们来到大殿。他让我点燃一炷香,并示意看烛台下那浅浅的一箱净水。他告诉说:那就是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的含义所在。九字除了代表长久,代表最大和吉祥,九五之尊,以及所有数字里最大的数字外,九百九十九间半还代表了永远地接近圆满,却始终没有圆满。因为圆满了就到了尽头,所谓满则溢、盈则亏,任何事物一旦到达巅峰就一定会开始走向它的背向。所以永远地接近圆满,不达圆满,才是真正持久的圆满。这一番禅语如同棒喝,让我通目放光。是啊,永远不停地向巅峰攀沿,却永远不到达巅峰,永远地接近和永远地努力的本身就是最好的圆满。最好的圆满就是,一切都只是过程,一切都还在继续,一切均在奋进,谓之生命不息,追求不止。这才是真正的悟佛之人,才是真正追求思想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生命的人。

在没有体证佛寺生活之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进寺体证之中,有所感悟,大有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感觉;而当我离寺开悟之后,却又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了。体证佛家一日,如同雨过心田,润润甜甜的,这雨,也许就是佛家常说的法雨吧。

柯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