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形态】硕博文库

【文献属性】山东大学,文艺学专业,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禅宗思想的美学解读

【文章作者】孙民

【指导教师】仪平策

【中文关键词】心性本体;∵禅悟;∵本源主体性;∵意境;

【英文关键词】nature∵reality∵theory;∵Zen;∵acquaintanceship∵methodology;∵true∵principle∵yijing;

【中文摘要】禅宗不仅仅是一门宗教,更是一种文化智慧。禅宗思想里潜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从而使我们从美学的角度解读这一文化智慧成为可能。本文试图从禅宗的心性本体论、禅宗的认识方法论、意境美学范畴论三个角度来全面系统的解读禅宗思想的美学意蕴。全文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即心即佛”——禅宗思想的美学本体论,在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禅宗心性本体论的内涵及其美学意义。禅宗心性本体论的立足点在“自心”,从而在根本上规定了中国美学向审美心理的深层掘进,导致中国“写意”美学理论的逐渐形成,也进一步的导致审美理想向空灵境界掘进。从而影响了整个中唐时代的审美意趣。所以,禅宗的心性本体论是中国美学偏于内向化、心灵化、偏于神韵、境界的追求的根因所在。此外,心性本体论中关于的“我心即佛”的规定赋予了禅宗思想以超越性,但禅宗的超越是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它总是不离世俗生活的超越,是从关怀人自身本真生活出发的超越,这种超越是饱含人本精神的超越,具体表现在它使人的“本源主体性”得以确立,具有丰富的生命美学意蕴。∵

∵第二部分、“直指人心”——禅宗思想的美学认识论,在这里主要探讨了禅宗思想的认识方法论的特征及其美学意义...

【英文摘要】Zen∵is∵not∵only∵a∵religion∵but∵also∵a∵kind∵of∵culture∵wisdom∵.∵zen∵ideaology∵implys∵abundance∵aesthetics∵ideal∵.thereby∵we∵can∵explain∵this∵culture∵wisdom∵from∵aesthetic∵point∵of∵view.∵We∵try∵to∵systemic∵explain∵aesthetic∵ideal∵from∵nature∵reality∵theory∵acquaintanceship∵methodology∵and∵artistic∵conception∵category∵theory∵three∵points∵of∵view∵at∵this∵article.∵The∵whole∵article∵is∵composed∵of∵three∵sectionsThe∵first∵section∵:your∵own∵nature∵is∵the∵Buddha∵nature—the∵reality∵theory∵of∵Zen∵thought∵,at∵this∵sect...

中文摘要∵4-6∵

ABSTRACT∵6-8∵

引言∵8-15∵

∵一、禅宗思想美学解读的可能性∵9-11∵

∵二、禅宗美学研究现状∵11-12∵

∵三、禅宗美学研究的意义∵12-15∵

第一章、“即心即佛”——禅宗思想的美学本体论∵15-30∵

∵一、禅宗心性本体论内涵∵15-18∵

∵(一)∵“心”、“自心”、“本心”∵16-17∵

∵(二)∵“心”与“性”∵17∵

∵(三)∵“众生即佛”∵17-18∵

∵二、禅宗心性本体论的美学价值∵18-30∵

∵(一)∵审美心理的深层掘进—写意美学的逐渐形成∵18-22∵

∵(二)∵超越性的审美体验—空灵境界的美学追求∵22-25∵

∵(三)∵生命美学的建构—追求超越的人本精神∵25-30∵

第二章、“直指人心”—禅宗思想的美学认识论∵30-39∵

∵一、“悟”的内涵∵30-31∵

∵二、“悟”的特征与美学意义∵31-39∵

∵(一)∵禅悟的整体性特征与审美思维∵31-33∵

∵(二)∵禅悟的非逻辑性与审美直观∵33-36∵

∵(三)∵“性本自悟”与美的创造性∵36-37∵

∵(四)∵“无念之悟”与审美“静照”∵37-39∵

第三章、“心”、“境”互依—意境的审美范畴论∵39-55∵

∵一、历史上意境内涵的解读与缺失∵39-40∵

∵二、禅宗美学视域中的意境理论∵40-55∵

∵(一)∵“境”的缘起—从辞源学视角解读意境∵40-42∵

∵(二)∵“心”、“境”一体—从禅宗心性本体论视角解读意境∵42-46∵

∵(三)∵“境”由“心”悟—从禅悟认识论视角解读意境∵46-50∵

∵(四)∵“体有味无”、“空灵静远”—意境的美学特征∵50-55∵

参考文献∵55-57∵

致谢∵57-58∵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