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一)禅,为梵语dhya^na之音译;定,为梵语sama^dhi∵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或谓禅为dhya^na∵之音译,定为其意译,梵汉并称作禅定。又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定,合称四禅八定。[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参阅‘定’3171、‘禅’6451)
(二)与坐禅同义。五家参详要路门附录(大八一·六一五上):‘夫修禅定者,先须厚敷蒲团,结跏趺坐。’‘坐禅’指端身正坐而入禅定。禅系禅那(梵dhya^na∵)之略称,意译静虑。结跏趺坐,不起思虑分别,系心于某一对象,称为坐禅。坐禅原系印度宗教家自古以来所行之内省法,佛教亦采用之。释尊成道时,于菩提树下端坐静思,其后又在阿踰波罗树(梵ajapa^la∵)下七天、目真邻陀树(梵mucilinda∵)下七天、罗阇耶恒那树(梵ra^ja^vatana∵)下七天端坐思惟,是乃佛教坐禅之始。据三卷本大般涅盘经卷中载,出家法系以坐禅为第一。佛教大小二乘皆修习坐禅,其类别有作数息、不净、慈心、因缘、念佛、四无量等种种之禅法,因而产生般舟三昧、首楞严三昧等多种三昧。
我国自菩提达摩东渡之后,禅宗渐兴,专以修禅为悟道之要法,将禅与三昧,广称为禅法。僧睿、慧远、智顗等禅师皆劝人坐禅。根据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所载,坐禅之规仪有当随时、当得安床、当得端坐、当得闲处、当得善知识、当得好善檀越、当有善意、当有善药、当能服药、当得善助等诸事。智顗之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特立具缘、呵欲、弃盖、调和、方便、正修、善发、觉魔、治病、证果等十科,以阐说修习止观之法则。其中,具缘指持戒清净、衣食具足、得闲居静处、息诸缘务、近善知识;呵欲指呵责世间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弃盖指弃绝贪欲盖、嗔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等五盖;调和指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方便指欲、精进、念、巧慧、一心等五法。关于坐禅之方法,禅宗诸清规中多有详细之规定,例如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坐禅仪条,谓坐禅应息心静虑,节制饮食,于闲静处结跏趺坐,或半结跏,以左掌置于右掌上,二大拇指相拄,正身端坐,使耳与肩、鼻与脐相对,舌抵上齶,唇齿相着,两目微微张开,并说坐禅而致疾病者,乃不得其要之故。又智顗于六妙法门一书中,谓坐禅时可能生起报障、烦恼障及业障等三种障,并说明对治各障之法。日本永平清规之辨道法提示出黄昏(日没后)、后夜(午前二时)、早晨(早餐后)、晡时(昼食后)之四时坐禅法。或省略后夜坐禅,而称三时坐禅。盖坐禅,从精神、身体、医学等方面观之,皆甚受重视;高僧在坐禅中之脑波与熟睡者相同,然却不等于睡眠,是其特征。
此外,在禅林中,上堂前暂时于僧堂坐禅,称为坐堂;小参及每日晚参前于僧堂坐禅,称之坐参。又定式坐禅之后再行禅坐,称为再请禅;得法之住持陪伴大众坐禅,称为伴禅,或称陪禅;用以报知坐禅之时刻,而挂于众寮前之板,称为坐禅板。[达摩多罗禅经卷上、坐禅三昧经、分别功德论卷二、大乘起信论、摩诃止观卷八下、五门禅经要用法、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起信论义记卷下、敕修百丈清规卷七月分须知条、景德传灯录卷三十、禅林象器笺丛轨门]
(请参阅《∵佛学大词典∵》)
附:【禅定】《∵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术语)禅为梵语禅那之略,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思惟修者思惟所对之境,而研习之义,静虑者心体寂静。能审虑之义。定者,为梵语三昧之译,心定止一境而离散动之义。即一心考物为禅,一境静念为定也。故定之名宽,一切之息虑凝心名之,禅之名狭,定之一分也。盖禅那之思惟审虑,自有定止寂静之义,故得名为定,而三昧无思惟审虑之义,故得名为禅也。今总别合称而谓之禅定。然禅定虽皆为心之德,而欲界所属之心非有此德,属于色界,无色界之界之心德也。若色无色相对,则禅为色界之法,定为无色界之法,其中各有四等之浅深,故谓之四禅四定。此四禅四定为世间法,佛法外道凡夫圣者共通也,其他佛菩萨阿罗汉证得之诸无漏诸定为出世间法,非三界所属之心体所具,故欲得禅,则必离欲界之烦恼。欲得定,则必断欲界之烦恼,欲得无漏之诸定,则必绝无色界之烦恼。而此中禅在最初,不惟为诸定之根本,而发天眼天耳等之通力,亦依此禅。且禅有审虑之用,观念真理,必依于禅,故以禅为学道之最要者。大乘义章十三曰:‘禅者是中国之言,此翻为思惟修习。(中略)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定如前释,离邪乱故说为正。’智度论二十八曰:‘四禅亦名禅,亦名定,亦名三昧。除四禅诸余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为禅。’次第禅门一上曰:‘禅是外国之言,此间翻则不定。今略出三翻:一摩诃衍论中,翻禅,秦言思惟修。二举例往翻,如檀波罗蜜,此言布施度、禅波罗蜜,此言定度,故知用定以翻禅。三阿毗昙中,以功德丛林以翻禅。’法华经安乐行品曰:‘深入禅定见十方佛。’无量寿经上曰:‘得深禅定。’同净影疏曰:‘禅谓四禅,定所谓四空定等。’六度集经曰:‘复有四种禅定,具足智慧:一常乐独处,二常乐一心,三求禅及通,四求无碍佛智。’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云何为禅?云何为定?答: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名八风。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
【禅定】《∵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即禅那,华译为静虑,即是止观不二或定慧不二的境界。
【坐禅】《∵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术语)坐而修禅也。禅者梵语禅那Dhyana之略,译曰思惟、静虑,以息虑凝心究明心性之术也。达磨来,此道始盛于支那。天台出,此法方见,与教相应。而以此为唯一之法,规矩最备者,无过于禅宗。增一阿含经十二曰:‘坐禅思惟,莫有懈怠。’大阿弥陀经上曰:‘念经者,思道者;坐禅者,经行者。’天台之四种三昧中,其常坐三昧,即坐禅也。止观二曰:‘居一静室或空闲地,离诸喧闹,安一绳床,傍无余座。九十日为一期,结跏正坐,顶脊端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以坐自誓。胁不拄床,况复尸卧,游戏住立。’
【坐禅】《∵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静坐修禅。禅者,梵语禅那的简称,华译为静虑,即止息妄念以便明心见性的行法。
【坐禅】《∵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以打坐来修习禅定的方法。略称‘打坐’。禅,具云禅那,本是梵语dhya^na的音译。意译静虑。本来,行、住、坐、卧皆可修禅,但在四者之中,以坐姿最为适宜,故多云坐禅。在印度,无论是外道或佛教,都非常重视禅定的修习。例如佛教的修行纲要,是戒定慧三学。戒清净,始得禅定寂静;禅定功夫到达一定水准,始得智慧明朗。因此,欲行佛道,不能不修禅定。佛经中,常可见佛陀及其弟子们重视修禅的记载,如《大般涅盘经》卷中云(大正1·197c)︰‘尔时有一满罗仙人之子,(中略)忽于中路,而见如来坐息树下,合掌问讯,却坐一面,而白佛言︰夫出家法,坐禅之业最为第一。’
《分别功德论》卷二云(大正25·34a)︰‘阿难便般涅盘时,诸比丘各习坐禅,不复诵习。云佛有三业,坐禅第一。遂各废讽诵,经十二年。’
印度佛教的禅法,种类甚多,有数息、不净、慈心、因缘、念佛、四无量心、般舟三昧、首楞严三昧等,大体可分为大小乘二大部类。
禅法流传入中国之后,也颇为盛行。隋代的天台智顗大事弘扬止观法门,是为中国禅师对印度禅法的集大成。其后禅宗兴盛,中国式的独特禅法乃告广行于世。
关于坐禅的方法,《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云(大正24·917a)︰
‘欲坐禅复有五事︰一者当随时,二者当得安床,三者当得软座,四者当得闲处,五者当得善知识。复有五事︰一者当得好善檀越,二者当有善意,三者当有善药,四者当能服药,五者当得善助。尔乃得猗。随时者,谓四时。安床者,谓绳床。软座者,谓毛座。闲处者,谓山中树下;亦谓私寺中不与人共。善知识者,谓同居。善檀越者,谓令人无所求。善意者,谓能观善。善药者,谓能伏意。能服药者,谓不念万物。善助者,谓禅带。’
此外,智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等书中,对坐禅方法也颇多论述。日本、朝鲜佛教界,对于坐禅也都甚为弘扬。
在禅宗史乘中可以发现,禅宗对于坐禅方法与时间等相关事项,也有甚多规定。如《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大众章〉坐禅仪条即对坐禅方法记载甚详。在坐禅时间方面,依《永平清规》〈辨道法〉所载,有‘四时坐禅’之说。此四时是黄昏、后夜、早晨、晡时。此中,黄昏坐禅是日没后二刻半,闻昏钟,撘袈裟,入云堂坐禅。后夜坐禅是四更三点的坐禅,此时不撘袈裟。早晨坐禅,是晨朝粥座终后小顷,维那于僧堂前撘坐禅牌。其次,鸣板,首座大众即撘袈裟入堂,面壁坐禅。晡时坐禅,是大众午斋终了时,收蒲团出堂,在众寮歇息至晡时,再入云堂坐禅。
又,禅林中,上堂以前于僧堂坐禅少时,称之为坐堂。小参之前及每日晚参之前,于僧堂坐禅少时,称之为坐参。定式坐禅之后再坐者,称之为再请禅。得法之住持,为勉励大众而伴随大众的坐禅,称之为伴禅或陪禅。
◎附一︰关田一喜着·曾桂美译《坐禅的理论与实践》第一篇第一章(摘录)
(一)用具
预备一大一小两个垫子。大垫,一般家庭所用者即可,小垫是圆形的,需厚五、六公分,直径约四十公分。打坐时,垫在臀下,避免大腿根(译按,即‘股骨沟’)受压迫。
使用小垫的目的是︰提高腰部位置,使两膝着地,下肢前倾,并使体重集中于此。藉它使膝盖两点和臀部呈坚牢的梯形,使身体处于安定的状态。
(二)姿势
[结跏趺坐]坐在座垫之上,左右双腿搁置在反方向的大腿上。一般是先将右脚放在左腿之上,再将左脚放在右腿之上。顺序相反也无妨。双腿膝盖要确实落于地面(或落于铺在地面的垫子上)。下腹往前挺伸,身体重心集中至下腹。脐下数公分之处称为丹田。广义而言,可将下腹部全体视为丹田。
使上身保持笔直,笔直得如由额头中央(即眉间)引一垂直线贯穿鼻、口、脐而下的姿势;此垂直线称为正中线。读者不妨坐在镜前,将绳子由镜框中央下垂,对齐本身的正中线。可能的话,以裸露上身进行试验。绳子上也可附一轻铅墬。依此可测出姿势的左右平衡程度。(中略)
其次,使‘臀部往后,腹部朝前’。将下腹往前倾同时使臀部朝后挺。只要将骨盆上端朝前倾,臀部自然会往后挺。请注意!这并不是指让身体往前倾。如此,力量会集中于下腹部。
如此一来,下腹往前挺伸,上身会如反射作用般的呈笔直状。力量集中于下腹时,躯体的基础部会处于更加安定的状态,上身不会往前倾后缩,可形成轻松、笔直的姿势。
‘臀部往后’──换言之,将骨盆上端往腹部倾斜。如此促使腰部肌肉紧张,不得不往前挺伸。将腰部往前挺伸以及使臀部往后挺出,是同一肌肉群的同一运动。大人常会告诫小孩要保持︰挺腹姿势。照此法将腹部挺伸,依上面的要领使臀部朝后挺出,能更进一步体验到力量集中于下腹部的感觉。
有些人们安心于采用类似盘腿的坐法,让他们试做‘臀部往后’,他们会顿悟此种坐法的要领。
右手手掌朝上放在膝盖上,左手手掌也向上,重叠于右手掌之上,双手大拇指彼此互相支撑,做出宝珠形状。大拇指尖端应沿着正中线靠近肚脐附近。注意需使双手手腕保持水平。如此一来,肩膀也呈水平并下垂,胸廓也会因而下垂。(中略)
其次,避免全身产生微动。首先,收下巴,使颈子笔直保持固定不动。避免全身产生任何微动时,全身会出现同等的肌肉收缩。(中略)
如同前述,肌肉收缩分为等张力收缩和等尺性收缩。同时也谈及蚊子停驻于手腕时赋予等尺性收缩,致使蚊子飞不走的情况。坐禅时虽然不致于产生如此强烈的收缩,但是致力于避免身体产生微动时,全身会产生一适度的收缩。如同下述,这跟禅定有密切的关系。(中略)
进入禅定时,上臂、前臂、脸部、颈子、肩、胸等,会产生异于寻常的感受──一种深入的寂静感。这种感觉与中庸度的等尺性收缩逐渐遍及全身同时产生。
肌肉随时都处于某种程度的紧张状态或者局部性的紧张,将这种紧张化为中庸度的全身均等程度时,如同前述,全身会产生平常无法体验得到,一种寂静的感觉。
感觉是依刺激的变化发生,因此避免让身体产生微动,将此变化化为无,会产生一种寂静。此时,渗透而入的寂静感,即是入禅定的开端。
[半跏趺坐]将一边的脚(左右均可)搁在地面。另一只脚放在反方向的大腿或腿肚上。这比上一种坐法的坐姿轻松。长时间打坐膝盖疼痛时可换脚。
这种坐法的缺点是︰一边的膝盖负荷过重,另一边过于闲散。另一方面,位于下方的脚为了不重叠于另一只腿之下,得搁在前方或往内缩。但是即使这么小心,要将二边的膝盖以同等压力搁在地面,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以膝盖两点和臀部构成的基础,其一角会处于不安定状态,上身不能达到左右均衡。为了补助这种缺失,腰部、腹部、肩、背等的肌肉不知不觉产生偏颇的紧张,甚至连身体上意想不到的局部,都容易产生弯曲,进而颈部、肩、背部产生僵硬。诸如连续七日的接心会等,是造成坐禅者疲劳困惫的原因之一,许多人为求方便采取此半跏趺坐,但这只能暂时采用,最好尽早回到第一种的姿势。
[第三种坐法]肥胖的人,或者是无法做到第一种姿势的人,可以采取第三种坐法。即将左或右脚放在反方向的腿肚上。此时任何一边都可往下垂,左右脚的高度可以保持大约同等的平衡。
这种坐法,在左右脚将膝盖往下压的压力这一点,虽然不及第一种坐法,但可视为次一等的坐法。
[第四种坐法]是将两足平置于坐垫上,类似盘坐的姿势。但是须注意︰进行此坐法时,要充分做到‘臀部往后’,才不会产生像盘坐那样腰部呈圆形、下腹凹进的现象。要充分做到‘臀部往后’,需将臀部置于较厚的坐垫上,腰部位置高过膝盖;否则,如果坐垫较低,腰部下垂,需加上另一份力量使臀部往后挺伸,长坐时,一旦松弛就形成类似盘坐姿势。
这种坐法比第一种来得缓和、轻松,笔者有一段时间相当偏好这种坐法。笔者曾听说有一位可以说是天生即适合修禅的禅师,亦使用此种坐法。据称该禅师属于肥胖型,也许因为如此,此种坐法才为他所接纳。年轻时的坐禅必须相当严谨。笔者目前已不采用此种坐法。
◎附二︰日种让山着·芝峰译《禅学讲话》〈前编〉第三章第四节(摘录)
坐禅的使命
坐禅与公案,是禅门修行的根本两轮,缺其一,就不能见性成佛;故坐禅是直透佛心的三昧。道元禅师称之为︰‘诸佛所证三昧,保持佛法之根本行持。’又谓︰‘表佛印于三业,三昧端坐时,诸佛法界皆证。’圣一国师示云︰‘夫云坐禅宗门者,大解脱之道也。诸法皆依此门流出,万行皆依此道通达;智慧神通妙用,亦皆依此中生,人天性命,亦皆依此中发。’
这样看来,一切功德,都包含在坐禅中。盖禅之可***,以得法之要道,全在实修、实证、真参、真究故也。所以古来称之为‘坐禅办道’,以坐禅为究尽诸佛无上妙道的方法。
中国禅宗分五家七派,日本则有曹洞与临济两派,对于坐禅的见解,不无多少相异,但以坐禅为佛道修行的要道,自无不同。现在举出一二则古人对于坐禅的说法︰‘夫截断生死大事,无过坐禅要径。’(大智《假名法语》)‘若欲免生死轮回之苦,应尽情识;欲尽情识,则应悟心;若欲悟心,则应坐禅。’(拔队《假名法语》)
因此,也得知坐禅重要之所以。然坐,是四威仪之一;禅,是所修之法。四威仪中,坐是最为稳健中正,姿势亦最正,于修禅是最适当的方法;所以古来称坐为修禅,这是一般的见解。然六祖大师说︰‘外于一切善恶之境不起心念名坐;内见自性不动为禅。’这是即以三昧的当下直名之为坐禅。然而永嘉大师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也有人说‘岂拘坐卧乎’的话。这样来看;在自性现前的当体,行住坐卧动静,莫非是禅,不一定要坐才是禅;可是这是照理想方面说的,至于实修的方法,还是以坐为第一要道。
坐禅三法
坐禅,是有调身、调息、调心的三法。三法不备,真禅不会现前,所以这三法是必要的。
第一所谓调身法者︰是关于坐禅身体的调整。先于坐处厚敷坐具,坐法有两种︰一结跏趺坐,就是将右足安于左■上,将左足安于右■上。另一种坐法,叫半跏趺坐,就是只将左足安右■上。古来别此为‘降魔坐’与‘吉祥坐’;禅宗没有这种区别,唯以坐久疲劳时,左右上下随便的坐着都可,但总得半跏趺坐为宜。关于手掌、身体、嘴、眼方面、也有如下的方法︰右手安于左足上,左掌安于右掌上,两手的大拇指互相拄着,照印相上说,这是名叫‘法界定相’。身体,须正身端坐,不可侧左倾右俯前仰后,耳与肩并,鼻脐相对。舌顶上颚,唇齿相着,目须细开。次说到衣食住方面︰坐宜静室,在修业已纯熟的人虽不必静室,但未纯熟者须选静室,避开闹市或喧扰的地方。光线亦须选适当,过明过暗,都非所宜。又不可坐在极寒或极热或迎风的地点。饮食,须守节度,饱食催睡,饥生困态,尤宜注意卫生。坐禅时,亦应取适度的饮食。次则衣带勿使过紧。过紧,身体窄逼,气息亦不易调;过松时,易生颓惰,以松紧适度为要。衣食住似乎和坐禅无关,实则不然︰住处影响于心,饮食影响于身,衣带疏忽,影响于调息;所以这三种事不宜轻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