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方等陀罗尼经并诸经内四众忏悔发愿文整理研究

林世田

(一)前言

最近在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中,发现一种颇具典范性质的长篇忏悔发愿文,其全称为《大乘方等陀罗尼经并诸经内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忏悔发愿文》(千字文编号姜58,新编号BD06158),4纸,115行,正反面接抄,全文完具,长达五千多字,其在敦煌文献同类忏愿文中可谓绝无仅有,弥足珍贵,藉此可窥见修忏的一般程序。《敦煌劫余录》、《敦煌学大辞典》虽有所着录,但未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1]∵。我们认为这是一篇由唐末五代比丘睿则撰写的、并在为善男信女主持忏愿仪式上所宣讲的的忏愿文文本,有别于敦煌所出绝大多数简单的忏悔发愿词、礼忏文。本文即试图分析研究其特点。

所谓忏悔似源出于初期佛教举行自恣的布萨制度[2],所谓发愿则为后世僧俗为求佛果或救度众生所发弘愿[3]。不过要着重指出的是,初期佛教自恣只是由犯戒比丘自举己过,当众表示忏悔,并未利用文字形式表达。其有忏悔文、发愿文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所特创。这当然是结合中国旧俗产生的行法,因有助于佛教在中国扎根,易为佛教信众所接受[4]。故后世又由忏悔发愿文发展为多种简短忏悔发愿文式,中国***学者汪娟先生将其分为个人修行时念诵的短文、群体共修时所用的模板、高僧撰述的礼忏文等三类[5]。简短文式的忏悔发愿文多为已故父母夫妻等亲属祈求冥福,不但如此,且无需如法举行忏仪。

所谓忏仪,又称忏法,指依诸经之说而忏悔罪过之仪则。依照此类忏仪修习,称为修忏。整个忏悔仪式包含礼忏仪与忏愿仪两部分,在佛前举行忏悔仪式前,需先行礼赞,称为礼忏仪;忏悔后再行发愿回向,称为忏愿仪。如上所述,早期佛教原无所谓忏法,此法实乃中国僧侣引进戒律之后依中国旧俗特别是道教所制订。

据信中国佛教之有忏法,乃起于晋代,南北朝时渐盛,唐宋时广为流行。据《广弘明集》卷28,有《摩诃波若忏文》(梁高祖)、《金刚波若忏文》(梁武帝)、《胜天王般若忏文》(陈宣帝)、《妙法莲华经忏文》(陈文帝)、《金光明忏文》(陈文帝)、《大通方广忏文》(陈文帝)、《虚空藏菩萨忏文》(陈文帝)、《方等陀罗尼斋忏文》(陈文帝)、《药师斋忏文》(陈文帝)等多种,所依经典有《涅盘经》、《般若经》、《法华经》、《金光明经》《药师经》、《圆觉经》、《地藏经》等。隋朝时代,宗派林立,各派佛教悉依所遵佛经制订本派行法。如天台智者大师撰《∵法华三昧忏仪》、《请观世音忏法》、《金光明忏法》、《方等三昧行法》等,宋代天台宗僧人遵式(964—1032)更遵智者之法,专务忏仪,又有《大弥陀忏仪》、《小弥陀忏仪》、《往生净土忏愿仪》、《金光明三昧仪》等多种法式传世。

本文所研究的《大乘方等陀罗尼经并诸经内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忏悔发愿文》,据其所引《法苑珠林》看来,上限应在《法苑珠林》成书的年代,即唐高宗总章元年(668),根据卷子纸质判断,当为唐末五代时期,即公元10世纪左右[6]。

顾名思义,方等陀罗尼经忏愿文即依法众所译《方等陀罗尼经》制订。此经原为杂密经典,可见密教在南北朝时代已有相当信众。至隋代天台智者大师又据此经创《方等三昧行法》[7]。唐懿宗曾敕两街四寺行方等忏法,戒坛度僧各三七日[8]。可见此经尤为当时人所重,亦为密教渗入显宗之一证。

忏法之行必设道场,请名僧主持。宋代天台宗僧人遵式曾撰多种忏仪,号称百本忏主。此种设置皆见于本文所研究的《大乘方等陀罗尼经并诸经内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忏悔发愿文》。道场必设佛像,故此文前称“中心本师释迦牟尼佛,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菩萨护福足惠足,戒神与无数善神常随拥护”之句,可见道场中心佛像即释迦牟尼佛,本文所分析的忏愿文道场主持者为“比丘睿则”,其行迹无考。

智者大师所撰《方等三昧行法》,全一卷,门人灌顶笔受。系行方等三昧之仪轨作法。又称大方等行法、方等三昧仪、方等忏仪、方等行法等。方等三昧与法华三昧同属摩诃止观四种三昧中之半行半坐三昧,乃基于《大方等陀罗尼经》之行法,为诵持陀罗尼,忏悔行道,期以延年益寿,得现世利益之单纯行法,但与本文所研究的《大乘方等陀罗尼经并诸经内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忏悔发愿文》颇有不同,则可推断依据此经制订忏法者不止智者一家,此文或即比丘睿则依据当时奉行的方等陀罗尼经忏愿文所宣讲的。全文分为四部分:即首先领众发弘愿,次以名僧(忏主)讲经,阐发发愿忏悔功德,其次为请佛仪、三皈依,最后领众齐诵回向文。兹将发愿与讲经、请佛与皈依及回向等内容分述如下。本文力求探求其所依据。有与今本佛经文句相异者,则注明“未查明出处”,或“出处不详”。所引僧名有不知者则注明“行迹无考”。笔者学浅,见闻有限,敬希不吝指正。

(二)发愿与讲经

一、本篇忏愿文首列11大弘愿:

“第一愿,无边众生誓愿度,能灭煞一切物命重罪。

第二愿,无边烦恼誓愿断,能灭偷盗诸般物色一切重罪。

第三愿,无边法门誓愿学,能灭邪行染业一切重罪。

第四愿,无上菩提誓愿成,能灭妄言、绮语、恶口、两舌重罪。

第五愿,供养恭敬佛法僧三宝,持如来戒,护如眼睛,能灭一切重罪,感德慈悲喜舍。

第六愿,孝顺父母、六亲、骨肉、善友、知识,如护手足,感德十善清净眷属,直至成佛。

第七愿,每日礼佛法僧戒,四拜,表心无间断,不流转六道四生,得见诸佛。

第八愿,幡灯供养功德,施与一切众生,同生弥勒佛前受记,能令众生身心柔和,得具律仪。

第九愿,常念观音菩萨,灭三障重罪,不逢灾难,出离生死。

第十愿,常念释迦牟尼佛,能与一切众生功德圆满,能灭八万四千烦恼,成就八万四千法门。

第十一愿者,常念慈氏菩萨,得生兜率陀天,莲花化生,闻深妙法,所发行愿一毫之善,回施无上菩提,法界众生同生兜率内院,亲见慈氏如来,闻深妙法,龙花菩提树下三会同得阿罗汉果”。

前四愿为四弘誓愿,乃佛菩萨等于发心之初,志求无上菩提,度脱一切众生所发的总愿。有关四弘誓愿的内容散见于诸经论,而以《六祖坛经》“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最为流行。此即据之而稍加改变。后七愿则出处不明,或为作者据弥陀四十八愿、药师十二愿等,并根据当时社会普遍的愿望而总结的。如第五愿与弥陀四十八愿之二十三愿相近,第八愿与弥陀四十八愿之二十四愿相近,第十愿与弥陀四十八愿之十八愿相近。

二、讲经部分是本文重点,作者大量引用《涅盘(盘)经》、《法花经》、《璎络(珞)经》、《大悲经》、《优婆塞戒经》、《较量功德经》、《华严经》、《菩萨六度经》等八种经及圣光法师偈宣讲持戒、忏悔功德。从所引经文看来颇欠条理,显见此比丘虽旁征博引,多与现存经文不同,皆随心所欲,恣意发挥。

例如其引“《涅盘(盘)经》云:过去无边诸佛诸大菩萨一切圣众,无不因持戒而得正果位”,接着发挥说“三教之中,天子如同菩萨,行化有仁义礼智信;老君是迦叶菩萨,劝人奉修善行,莫造众恶。于此二教,不欲广说。世尊化人,断生盗、邪行、妄言、绮语,一切将虚。”显然此与道宣《广弘明集∵》卷3∵“内外两教本为一体,渐极为异,深浅不同。内典初门设五种之禁,与外书(仁义礼智信)五常符同。仁者不杀之禁也,义者不盗之禁也,礼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9]、及同书卷9所引《化胡经》云:“周庄本初三年太岁丙辰,白净王子既得正觉,号佛释迦。老子见其去世,恐人懈怠,复下多罗聚落,号曰迦叶,亲近于佛”∵[10]有某种联系。

所引“《法花经》云:后五百岁,四众弟子,五浊恶世,烦恼增多,身心间杂,信心薄少,三灾似劫,渐渐增盛。如来告语阿难,未得圣果,比丘实难教化。末法众生,世尊因中愿力劝请十方诸佛,敕普贤菩萨为忏悔主,文殊菩萨为阿阇梨,弥勒菩萨为教受师,十方士[11]佛为灭罪师,十方诸佛为证明师。”则未查明出处。

所引“《璎络(珞)经》中佛说三皈戒功德,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竟,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念三遍戒,得已圆,感得二十五护。三归依戒,菩萨尽未来劫,戒种不断。释迦牟尼佛为授戒和尚。”,此段可能采自《∵菩萨璎珞本业经∵》卷2∵“佛告诸佛子:今正说正戒。善男子善女人当受戒时,先礼过去世尽过去际一切佛,礼未来世尽未来际一切佛,礼现在世尽现在际一切佛。如是三礼已,法僧亦然。佛子!复敬受四不坏信,依止四依法。从今时尽未来际身归依佛,归依法,归依贤圣僧,归依法戒。如是三说已。佛子!次当教悔过三世罪。”∵[12]。所谓“二十五护”即∵守护受持五戒者之二十五种善神,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分别各有五种善神守护。

所引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所译“∵《大悲经》云:十方圣众亲自降临,世尊愿力加护,忏悔受戒,依圣众为同学伴侣,非后代比丘所说。”未查明出处。

后面所接“睿则恭闻从痴有爱,生此苦身,循环于三界之中,轮回于四生之内,可为(谓)生死如水,去来同流,何时则六道休停,早晚则四流路绝。睿则劝愿一切人依教起行,观身四大千变,如霜露电光,风中之烛,出息不保入息;九孔常流,亦如行厕世[13]六物,一攒攒发毛、指爪、薄皮。曼[14]子细近前观,一似蜣螂推粪团。生老病死,四山来逼,亦如山水不得久停,又如奔马。眷属、亲友在八苦中日夜胶煎,六道四生如蚁巡环,梵王帝释福尽,五衰相现,转轮圣王有罪,尚作牛岭中虫,岂况凡夫败坏之身,六根门中日夜无非是罪!义文长不欲广说。”这一段的发挥似与上下文脱节。

所引“《涅盘经》云:阿阇世王煞父王频婆娑罗,现受熨蒸疮痛,第七日入阿鼻地狱。大王急速舍国内一切珍宝,不免受苦。王才于三宝前五体头地,诚心忏悔受戒,世尊与灭重罪,便得受成佛之记。诸佛舌遍三千界内,实无妄语。一切众生总得成佛,被三毒所或(惑),不得出离生死。人身难得,中国难生,时以难遇,诸佛难值,妙法难闻。今既得遇佛法僧三宝,不求忏悔,受如来净戒,可谓一生虚弃。此身到无为宝山而两手空回。持戒修福,如车有双轮”。这一段似据《涅盘经》卷20略加改造而发挥的。

所引“又圣光法师偈云:三界犹如旋火轮,百生千劫历微尘。世世不向今生度,更代何时度此身。愿一切人清旦佛前烧香,看寻圣意,常作此观,速求出离生死。依而行之,不失成佛之本,到涅盘岸。”圣光法师行迹无考,宋王日休(?—1173)在《龙舒增广净土文∵》卷6所引“∵古语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15]及明代莲池大师袾宏所辑《禅关策进》∵卷1∵“诸上座,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16]均应来源圣光法师偈。

所引“《菩萨六度经》云:在家出家弟子供养恭敬,礼拜佛法僧三宝,布施饮食、衣药、屋宇、田地,乃至一针一草。报施须发上愿。某甲所施供养功德,回施无上菩提,法界众生同见诸佛。愿某甲尽未来劫,施心无尽。”此段出处不详。

所引“故《优婆塞戒经》云:年三场,月正月、五月、九月,每月有六日受斋戒。日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此六日恶鬼邪神行日,须是学诸佛行。又据平等慈悲而行报施者,十方诸佛法僧是尊敬田,城中贫穷困苦病乞人是慈悲因,报施得福弘广,福田无二。”此段出处不详。

所引“《法华经》云:顶带(戴)两肩,贺(荷)负佛像,戒愿功德,菩萨肩上,带(戴)金教行愿,岂况凡夫优婆塞未易则舍净财,雕劝一切人速求出离生死,同见诸佛。”此段不可卒读,似出自《妙法莲华经》卷2∵“若以顶戴,两肩荷负。”∵[17]

又据《法苑珠林》一百卷,大加发挥说:“窃揽经意,因究要门,不过断恶修善。法界[18]心图,随人善恶。

若诸佛子,从劫发心,图观一心具十法界,达三谛理[19],不纵不横,举一即知三,故云寂而常照,举三即知一,故云照而常寂。寂照不二,俱缘实相。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治生产业,而与实相不相违背。毗卢遮那遍一切处,无非法性,即如来观,是名佛界。

若心念念常与弘誓相应,以巧缘度而化众生,拔苦与乐,恒观众生,无有自性,而度人无倦,常行六波罗密,回施群生,观诸有情,皆如子想,慈悲喜舍,愍念含识,是名菩萨界。

若其内心自能发悟,观十二因缘即空,断诸步取,求自然慧,乐独善寂,但修己利,不慕化人。或一生修果,极证果位,或千劫沉空而在寂灭,心常传法,神不畏人,是名缘觉界。

若从发心,始从出空,专持戒律,修诸道品,折法空观,断其见或(惑),证须陀洹果,更复前进,爱见俱尽,亲证无生,成阿罗汉道,多修自利,不求益人,但欲出离,取证涅盘,是名声闻界。

若心念念专修十善,集有为功德,厌世间苦,断贪嗔痴,而于财物无诤竞。常行慧爱,退己进人,恒修福业,广施阴骘,心常柔软,礼乐谦和,厌世荣枯,欣天上乐,是名天界。

若心念念爱慕善法,修诸福业,专持五戒,傍行十善,人义深厚,言行正直,常好自守,不慕他事,敬上念下,无欺负心,崇重三宝,孝顺父母,不厌其身,贪求世乐,是名人界。

若心念念好慕众善,修布施业,常持斋戒,所作狐疑,不生正信,见他修福,遂起嫉心,常欲胜他,不耐谦逊,如(丝+)鸟高飞,其自下视,专行斗诤,我慢贡高,执以为是,行兹福业,是名修罗界。

若心运运常缘五欲,求多眷属,日起月增,更无厌足,偏于非道,曲求财帛,无惭无愧,负财负命,闻人说善心不顾缘,不受教诲,罔知礼节,如聋如痴,便如畜类,是名畜生界。

若心念念无惭无愧,贪求无足,破斋犯戒,恣意食噉,不避罪福,不识因果,不信佛法,心多谄曲,常行邪见,睹他供施,傍生不伏,闻人获利,内生嗔恚,多许(虚)少实,矫诈欺诳,是名饿鬼界。

若心念念造作上品贪嗔痴等十恶五逆,拨无因果,不识贤良,罔知高下,心常刚猛,横杀无辜,不孝于家,不忠于国,恒习恶业,断灭善根,俱纵凶顽,不知罪福,是名地狱界。

夫善恶由心,祁正在我,心净即圣,心染即凡。心能天堂,心能地狱。今集成十法界,此皆从一心。”

十法界之名,出《华严经》,即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及地狱,分为四圣与六凡,四圣是指佛、菩萨、缘觉、声闻四种圣者的果位,乃圣者之悟界;六凡则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及地狱等六界,为凡夫之迷界,亦即六道轮回的世界。天台宗认为一心能造十界之因果,人心具足十界。十法界不离当前一念,悟者为圣,迷者为凡。宋代天台宗僧人遵式所着《***观心十法界图》,图文并茂,即于大圆轮内画十个小圆轮,并于各个小圆轮内绘上佛、菩萨等十界之上,另外在大圆轮之中心画一圆轮,轮内书“心”字,表示十界乃一心所作。于圆轮中图绘诸界之相,则源起于《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34。

又引“经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出自《∵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1[20]。

又引“论云:三界无别法,俱是一心作。”出自《摩诃止观∵》卷20,《大正新修大藏经》本作:“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21]

“又云:一切境界,唯心妄动。心若不起,一切境界相灭。唯一真心,遍一切处。”∵“一切境界,唯心妄动”,出自《大乘起信论∵》[22]。“心若不起,一切境界相灭。唯一真心,遍一切处”,亦应出自《大乘起信论》,但《大正新修大藏经》本作“若心离于妄动,则一切境界灭。唯一真心,无所不遍。”∵[23],宋代僧人永明延寿(904—975)所着《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即作:“故《起信论》云:一切境界,唯心妄动。心若不起,一切境界相灭。唯一真心,遍一切处。”∵[24]。与之完全相同。

“是以普劝一切后贤,同入此心地法门,念念自成正觉。一切众生自心犹若莲华不着于水,沉此心,虽处烦恼焱(加“火”),泥亦不染着。若悟而成佛,心亦不增。若迷作众生,而心亦不灭矣。”

“谨按《大方广佛华严经》破地狱灵验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当出于《华严经》卷19∵[25]。

以下又引经讲述素食、戒杀功德。

“经云:

禀性虽千种,含灵物一般。

从头皆觅悟,那个不求安。

兔走缘防箭,禽飞怕弹丸。

那堪鹰犬逐,更被网罗慢。

猪叫哀离倦,羊牵怖出栏。

将刀咽下刺,取肉口中食。

苦痛交地死,哀哉几许难。

劝君食肉者,自割试尝看。”

此段实乃出自《上皇劝善断肉文》,而不是所谓佛经。今录上博48(41379)34号、S5541号《上皇劝善断肉文》可做比较,两者关系一目了然:

凛性虽千种,贪生共一般。

从头皆觅活,若个不求安。

怕急缘防箭,高飞恐被弹。

炬堪鹰犬逐,谁忍网罗缦。

猪伏哀离圈,羊牵恶出栏。

苦痛知何说,忙迷如许难。

持刀咽不刺,将肉口中食。

己言食肉者,自割始尝看。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