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禅茶与无相禅师

释大恩

新罗国王子出家的金和尚即无相禅师,唐开元十六年(728年)来到唐朝的京城长安,受到唐玄宗的礼遇。其后周游入蜀,到资州德纯寺,拜禅宗五祖弘忍的再传弟子处寂为师。无相在处寂身边学禅两年,又到寺外的金谷山中苦修头陀行。他除创立了引声念佛和无忆、无念、莫妄的“三句法门”之外,还创立了“无相禅茶”。

一、无相禅茶的形成

无相禅师在金谷山石崖静坐、参禅悟道的过程中,为了提神醒脑,解困除乏,逐渐养成了饮茶习惯,开创了禅茶之法。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蜀地茶树的种植、制作、饮用,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并具有鲜明的佛教文化特色。四川蒙山茶,自汉代以来即享有盛名。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蒙山茶开始入贡朝廷,制作贡茶者均为蒙山佛寺僧人。资州、蒙山相距仅几百里,两地佛寺僧人常有来往,禅茶活动交流频繁。

无相禅师饮用禅茶的来源有两种:一是当地采摘焙制之茶,一是他人奉送的蒙山等地之茶。据《历代法宝记》载:无相离开资州后,其弟子无住禅师,曾派董璇居士专程到成都净众寺,为无相禅师奉献茶芽半斤,无相得到茶芽后非常欢喜。茶芽乃采摘茶树嫩芽焙制,当属茶之上品。

无住禅师习禅时也爱饮茶。《历代法宝记》中曾多次提到他品味禅茶的情景和所咏《茶偈》。据载,一日无住禅师正在静坐品茶,西川节度使的幕府郎官、侍卿等三十人前来拜谒。客人坐定后问禅师:“您最爱茶吗?”禅师答:“是的”。随及口占茶偈一首:

幽谷生灵草,堪为入道媒。樵人采其叶,美味入流杯。

静虑成虚识,明心照会台。不劳人气力,直耸法门开。

无相禅茶在参禅品茶的长期实践中,经过师徒代代传承,形成了世俗人饮茶之外的自身禅茶特色,对世界茶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大慈禅茶源于无相禅茶

安史之乱,唐玄宗入蜀,因见大慈寺僧人英干在成都施粥济贫并为国家祈福,感动之余,敕书(大圣慈寺)匾额,赐田千亩,并请无相禅师(新罗国王子)重建大圣慈寺,建九十六院,八千五百间。无相在大慈寺提倡禅茶之法,故大慈禅茶沿袭无相禅茶而发展起来。

无相在资州时,处寂禅师的披剃弟子、什邡僧马祖道一又师从无相,尽得其禅法。后来他和弟子百丈怀海为佛教建丛林、制清规,成为禅宗的第八祖和第九祖。大慈寺作为蜀中着名的禅宗丛林,大慈禅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魅力,茶在寺院中的地位日渐提高。据《百丈清规》所载,寺院建有专供僧俗品茶的茶堂,设有茶鼓,配有茶头。接待客人,如何上茶,别有讲究,形成了严格的礼仪和固定的程式。

大慈禅茶还具有融洽寺内僧众关系的妙用。在一年一度的“大请职”期间,方丈和尚要分别设茶会,请新旧两序班首职事饮茶,对卸任的以示感谢,对新任的以示鼓励,其仪式名“鸣鼓讲茶礼”。在古大慈寺中,有礼仪就必有茶事。如供奉佛、菩萨、祖师时要献“奠茶”,结夏时要按照僧人戒腊先后饮“戒腊茶”,平时方丈议事请僧众吃茶,称为“普茶”等等。

三、无相禅茶的传播

无相禅茶的传播分为三条路线:一是经过1200多年,从唐代的成都大慈寺直接传承到现代的“大慈禅茶”;二是通过无相禅师在古新罗国的崇高地位和影响,由其信徒和茶人传播到韩国的“无相禅茶茶艺”;三是由其再传弟子直接或间接传播到日本的“无相茶道”。

在大慈寺参学和讲经的宋代佛果克勤禅师(即圆悟国师),间接把禅茶文化传到日本。据《新选昭觉寺志》记载:有日本僧珠光来华,参礼佛果克勤禅师,师受以《正法眼藏》,并书赠“茶禅一味”的墨宝。珠光回国时,所乘海船遭台风袭击而沉没。内放“茶禅一味”墨宝、外用生漆密封的竹筒,飘流于日本本州岸边,为一休和尚所得,珍藏于京都大德寺。日本僧人见此墨宝而省悟,发挥祖师奥旨,而后阐扬禅茶之道,盛传至今不绝。

十三岁在大慈寺出家的宋代高僧道隆禅师,更直接把禅茶文化传到日本。宋淳佑六年(1246年),三十三岁的道隆禅师带着几位弟子,不顾生命危险,冒着惊涛骇浪,东渡日本,创修建长禅寺,建立了日本禅宗体系。同时,他使禅茶成为日本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弘扬世界茶文化,促进各国茶文化交流,大慈寺将继承无相禅茶的精髓,每年举办无相禅茶学术研讨会,经常进行禅茶茶艺表演,使大慈禅茶更加完美地走向世界,使内涵丰富的禅茶学术为当代社会服务。

四、大慈禅茶的发展

2004年4月,大慈寺重新开放,为大慈禅茶的发展垫定了坚实的基础,铺设了美好的前景。大慈寺为了继承大慈禅茶的优良传统,挖掘大慈禅茶的丰厚资源,推广大慈禅茶的精美茶艺。经上级批准,2005年初成立了“成都大慈寺禅茶研究会”。目前已主持研制出以蒙山种植的绿茶为原料的“大慈佛珠茶”、“大慈普济茶”、“碧海莲花茶”等大慈禅茶系列品牌。把饮茶从日常生活提升到精神高度,使佛教促进茶文化的发展,使茶文化的发展推动佛教的兴盛。

大慈寺的禅茶茶艺,有十二道表演程序,即静禅心、入禅堂、焚香祈愿、圣水涤凡、佛祖拈花、菩萨入狱、漫天法雨、圣僧点化、普渡众生、禅茶一味、即心即佛、畅叙禅机。每道表演程序的茶艺都融入禅机、昭示佛理。也从观赏禅茶茶艺表演中品味人生,悟出“禅茶一味”的真谛。

今天,大慈寺的两序大众,已用“大慈禅茶”供养佛、法、僧三宝,并奉献给广大佛教信众和社会各界人士,旨在弘扬中华茶文化,让大慈禅茶得以世代相传,发扬光大。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阿弥陀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