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生活的平衡点——净慧老和尚在三字禅茶院的开示

时间:2004年9月3日∵∵录音整理:刘东亮∵明淳

我们非常高兴能在“三字禅茶院”里和各位见面,在这样一个与大家相聚的场合,来做一个禅的交流、佛法的交流。我们每天都在讲什么是禅,都在接触“禅”这个字,禅究竟是什么?今天晚上我给大家讲一个题目,这个题目是什么呢?——“找到生活的平衡点”。

找到生活的平衡点,大家先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题目的含义是什么?怎么样来点这个题?能不能够听得进去,能不能和这个题目保持一个平衡?我们生活的平衡点是什么呢?

说的高一点,生活的平衡点就是真理,只有见到了真理的人,或者说接近真理的人,我们就有了生活的平衡点。找不到真理,我想这个生活的平衡点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们的生活就不可能出现一种平衡的状态。那么生活的平衡点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我说,生活的平衡点就是“禅”。

我们生活当中究竟有什么不平衡,我们每个人可以反思一下自己、观照一下自己,我们的内心、我们的情感、我们的心态,究竟是平衡的,还是有无数的盲点。这种状态只有每个人对自己的观照才会得出一个符合自己心态的结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于那个没有真正接触佛法和禅的训练的人来说,我们的心、我们的内心世界充满着盲点,充满着此起彼伏的波澜。我们的心态不能平衡,那么表现在我们的生活方面也不能平衡,我们人生的种种不娱快、种种困惑、种种烦恼,从哪里来?就是找不到我们生活中的平衡点,从不平衡而来。∵

所以佛教的修养方法,最主要的有三条,一个就是关于道德生活的养成;一个就是关于我们情绪的稳定;再一个就是关于我们智慧的开发,用佛教的词语讲就是叫“戒、定、慧”。戒,就是让我们过一种如何自他利益的生活;定,就是让我们达到一种身心平衡的情绪稳定;慧,就是让我们对一切的事物,有理性、有理智、有智慧去对待。佛教整个的修养,就是这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戒,就是养成一种道德的生活方式,这是基础,只要我们生活是按照道德原则来落实,我们的情绪才能稳定,我们的情绪稳定了,才能开智慧。当我们每一个人把自己内心的智慧开发出来了,我们生活的平衡点就找到了。

所以说佛教讲了很多的道理,有许多的经典,每天都有法师在这个地方、在那个地方讲经说法,无非就是讲这三件事。讲戒、讲定、讲慧,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找到生活的平衡点。要找到生活的平衡点就是要觉悟,佛教说要“开悟”,没有觉悟不能开悟,那生活的平衡点依然是一个知性的问题,不是一个实践的落实。当然佛教也强调知性,因为只有理论上的落实、认识,才能够引导实践上的正确,理论上的不正确就可能引导实践上走向误区。所以佛教又把我们如何获得智慧,分别三个途径叫作:听闻正法,那就是叫“闻”,包括看书,从看书学习当中获得智慧。第二个法方叫“思”,如理思维,就是从符合真理的思想思考来获得智慧,第三个叫法随法形,就是“修”,从实践来证得真理,认识一切事物的真实状况。

那么这三种途径,用佛教的词语来讲,第一个途径就是从文字中获得智慧,叫“文字般若”。第二种途径就是从思维、思考当中获得智慧。叫做“观照般若”。第三种途径就是从理论的落实、理论联系实践去获得般若,叫做“实相般若”,般若就是智慧。那也就是说,通过这三个途径,掌握了真理,就能够找到我们生活的平衡点。那么我们的生活究竟有什么不平衡呢?比如从我们的身和心来讲,不平衡,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这个心,老静不下来,我们的身体,老得不到休息,得不到安定,因为心静不下来。心老了,我们身体的疲劳,不能很快的得到真正的休息。只有把心静下来,使心安静下来,既使我们的身体有些疲劳,也能够使身体不是太难受。再比如说,我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不能平衡,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往往是某方面过多了,关心了物质生活,而有意无意的忽视了精神生活方面。世俗的和超世俗的也不能平衡,比如说我们要过一种文化生活,对于粗俗的文化生活我们容易进入、容易接受,对于那些高雅的、能够使我们心里净化的文化生活,有意无意的总是排斥。因为,人类要进入到一个认识上、精神上的高层次,往往都要有一定的付出。往往都要克服我们人性当中的很多惰性,叫做惰性它肯定是向下的,人要超脱这个惰性往往要费力气。要往上走,但是那些惰性的东西又把我们往下拽。我们要超脱、我们要超越、我们要提升往往很困难,因为那些惰性的东西习以为常,或者说世俗和那些过份世俗的东西也是习以为常,要超越它们很困难,不付出一定的努力做不到。

比如说今天我们在这个公园,有很多人在活动,我们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反省一下自己,观照自己的心态,象这样的人是微乎几微的。因为要观照自己,要静下心来看看自己在想什么,这件事不说要有多大的付出,至少要耐得住寂寞,外边跳舞的音乐在引诱我们,我们的身体虽然没有去,但是有的人的那个心已经过去了。有那个外在的引诱对我们的内在来说具有强大的诱惑力,这种诱惑力当然有正常、有积极的,但是也不能否认有消极的,那些消极的对我们人生的修养带来很大的副面的作用。所以说我们要在生活当中找到平衡点,如果不能抵御外在的、外部的诱惑力,那是很难做到的。当然,要讲我们生活当中的不平衡,可以指出千万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一本难念的经。这些是什么呢?这些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不平衡,如何使它平衡,就一定要用一个方法,这个方法也是“禅”。

禅为什么能够使我们把不平衡的东西,让它平衡呢?实际上只要我们当下就智慧来观照,一切的不平衡,并不在心外,都在我们的心内。一切的不平衡可以说是完全不存在,只是我们每一个人在设计、在创造、在制作长城,来架构种种的虚妄分别,把本来是平衡的,把本来是平平安安的这个外在世界平地起风波。自己架构了许多的虚妄分别,因为有这些虚妄分别,所以才出现不平衡,才有种种的苦恼。所以佛教告诉我们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我们“看破、放下、自在”。看破什么呢?不是说教你不干活,看破,不是说叫你把家庭放弃、不是说叫你把事业放弃,而是说看破你自己实际的种种虚妄、分别,种种莫虚有的对立情绪。放下什么呢?既然看破了,就能放得下。放下的观念当中的种种不实在的东西,“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比如说我们朋友之间,因为一句话而产生了一些误会,那个豁达大度的人就放下了,那些鸡肠小度的人总在计较那一点误会,那就使那一点误会本来是很小很小的,由于你总在计较、总在分别,那一点点的误会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本来原有的一点点的分歧,由于你总在计较、总放不下,就变得越来越大,实际上,这个问题存在还是不存在呢?可能另外一方早以没有那回事了,因为他豁达大度,而这一方永远放不下,如果有一天两个人握手言欢的时候,把这个误会消除了,这个鸡肠小肚的人会觉得后悔莫及。

这里有个故事:就是说有一天,师徒二人出门,走到一个河边,古时候的交通不方便,桥梁很少,有时候一个木头桥,发一次大水就把这个桥冲垮了。师徒二人走到河边的时候,前边有一个姑娘要下河,但是她又不能下水,就希望这两个和尚把她背过去。这个时候这个徒弟就想,她是一个女人、一个女孩子,我是一个和尚,我怎么能够去碰她呢?碰都不能碰,我怎么能背她过河呢?这是徒弟的想法。师父不是这样想,师父想到是一个人有了困难需要马上去帮助,他二话不说就把她背了过去,背着这个姑娘就过了河。但是他的徒弟就在计较、就在分别,我的师父本来是很守戒的人,今天怎么能背着这个姑娘过了河呢?他怎么想怎么都不对。他的师父把这个姑娘背过了河,放在那里就马上往前走,这个徒弟就没有放下,他没有想到那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而是想到男女相之间这种虚妄分别。一直到晚上睡觉的时候,这个徒弟就是睡不着,辗转反侧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就想着师父今天做错了一件事,睡到半夜还是没有入睡。师父感觉到有点奇怪,就问:“徒弟啊,今天你怎么异常了,睡觉怎么不好好的睡啊?总在辗转反侧呢?”徒弟这个时候就把内心的想法告诉师父,他说:“师父啊,今天你犯一个大戒,你怎么能背一个小姑娘过河呢?”师父反问一句:“我背这个小姑娘过河老早放下了,你没有背他过河,你却一直都在背着,你一直没有放下。”

从这件事我们就可能观察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态,有些事情事过境迁就完了,但是有的人放不下。甚至于有一点点不娯快的事情、朋友之间、夫妻之间、父母之间,有一点点不娱快的事情,就耿耿于怀,几天、几个月、几年、甚至于一辈子,都不能释怀。像这种放不下,实际上不是那事情真正有多么重要,而是我们的这个观念,在以“我”为主,以自我为中心,在制造障碍,在自找烦恼,在虚妄嫉妒。所以说,要经常来训练我们的情绪,训练我们的思维,对于一切的烦恼、虚妄、分别,要看得破、要放得下。看破、放下之后,才有自由自在,因为心里没有负担了,精神没有枷锁了,我们才会自在。心里有一点点疙瘩在,你就会坐卧不安,你不得自在。所以说,我们要找到生活的平衡点,找到对治虚妄、分别的方法,就只有看破、放下,平衡点才会出现。看破是什么?要有智慧,放下是什么?要有勇气,有智慧能够看破,有勇气能够放下。勇气是从哪里来?从对事物的真实的认识,才会有勇气,看到事物的真相,才会有勇气,事物的真相是什么?就是真理,什么东西是事物的真理?世间的一切学问,有世间学问的说法,那么佛教讲到世间一切事物的根本是什么?佛教认为世间一切的万事万物都是有条件的存在,凡是有条件的、存在的事物,都没有个体性,都没有实在性,都没有永恒性,这就是事物的真理,佛教把这种理论、认识叫做“缘起而性空”。一切事物都是由缘生起,由缘生起的事物都没有独立性、没有永恒性、没有自在性,所以说是空。空不是没有,我们一说到空的时候就往往讲“四大皆空”,实际上那样的理解不全面,空是讲性空,就是它性质是空的,不等于没有这个物体,这个物体的存在它是有条件的存在,把物体的存在的条件全部都剥离开了,它还怎么存在?改变了它存在的环境,它就不存在了。

佛教讲的“空”,还不仅仅是说把一切条件排除了它是空,就是说,它的存在本身——这个杯子的本身就是空,为什么说是空呢?它有相对性,没有绝对性,这个杯子是相对的,不是杯子打破了它空掉,杯子打破了它还有玻璃渣,这个玻璃渣它的存在也是有条件的,它也空不了。所以说,佛教的真理就是一切事物因缘生起,因缘而灭。比如说我们今天晚上这一会,也不是无缘无故,也是有因有缘,那么今天晚上的这一会是不是永恒的呢?不是的,也是有条件的存在,光有净慧某人,这一会不存在,光有各位呢?这一会是有,但是没有这一事实的出现。所以说,佛教认为:“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法就是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只有明白了这样的一个道理,随缘做一切事情,不去执着,我们生活的平衡点就会出现,我们一有执着了,生活的平衡点就失去了。所以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时时刻刻,看到一切事物的相对性、缘起性,用这样的一种方法来指导我们的思想生活,我们就会获得生活的平衡点。

下面我们大家留一点时间跟大家来进行勾通和交流,谢谢各位!

主持人:现在请老和尚给我们大家回答一些问题。(递给老和尚一张提问的纸条)

老和尚:这位居士提了问题,这个问题呢,我觉得对于一个居士来说很难做到,他说:“一、《楞严经》上讲修行必断淫欲,否则如蒸沙成饭,永无成就,弟子看很多书中介绍断淫最好修白骨观和不净观,但白骨观和不净观如无明师指点,又很容易走火入魔,请问师父能否自己无明师指点下修白骨观和不净观,如不能,那修何更好?”

要知道《楞严经》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是针对阿难***,在那样的情况下,出现摩登伽女,将要毁阿难***的戒体。阿难***是一个比丘,做为一个比丘,是要断绝家庭生活的,也就是说要断绝淫欲。那么做为我们居士修行就没有这个要求,只断“邪淫”,永远可以有正当的夫妻关系。那么从小乘佛教来说,在家人修行能够证到三果,就是证到“有学位”,证不到“无学位”,“无学位”就是四果阿罗汉。从大乘佛教,特别是在禅宗来说,在家居士不要求你过独身生活,在家修行同样也可以开悟,你的思想见地和出家人,如果说在开悟的这个水平上,它应该是平等,在见法见真理的这件事上,在家出家是平等的,只是在修行的实践上、证悟上可能有差别。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家室之累的人和没有家室之累的人,完全断淫欲和没有完全断淫欲的人,在证上有差别,也就是说,在功夫上有差别,在见地上应该不会有差别。历代的祖师有这个例证,比如在佛陀时代,有维摩诘居士、在中国的历代都有非常有名的、修行很好的、坐脱立亡的这些居士典范,比如说唐朝的庞居士,他有他的妻子,有他的女儿,有他自己,这三个人都是坐脱立亡。即有很圆满的见地,也有很真实的功夫,所以希望你们在家居士们,在修行的时候,要结合我们中国佛教的实际情况,不要超越我们在家修行里的现实,不要修“白骨观”和“不净观”,你就修那个“念佛观”、“数息观”最好了。散乱心重的修“数息观”,业障重的修“念佛观”,这两个观最稳妥。

第二个问题是问:“从修证而非见地上讲如何做意观空,禅那中的空,心里感觉如何?应依照哪些经论来校验自己的修行?”

真正的证到了空理,他没有什么感觉,不会在去感觉一个空,他就完全生活在空性当中,不会做意,做意观空那已经不是证悟的境界。证悟的境界是当体即空,不去做意,这一点呢一定要很肯定的来认识它,否则对佛法,对修证不会有个真正的见地,也不会有真正的功夫。还有什么问题?

主持人:这里有一个关于《心经》的问题——《心经》里为什么前面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了,后面却又说“是故空中无色”呢?

答:所以不异呢,就是不二,色和空是不二的,既是不二的,色不在空中,空不在色中,它是平等的,是一回事。当然这色和空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色就是物质世界,空呢不是精神世界,也不是物质世界,空是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统一。因为空性,精神世界有空性,物质世界也有空性,空性就是真理。具体来讲,这个“色即是空”,就是智慧观照的结果,“空即是色”,就是慈悲摄受的结果,所以“色即是空”,就是讲的大智慧,“空即是色”,就是讲的大慈悲。一切都空掉了,我们这个世间一切法无法建立,既要建立世间一切法,又要空掉他的执着,世间一切法都要建立起来,但是如果把建立世间一切法变成困难,变成包袱,那就是执着。所以《金刚经》上边讲道:行布施就是要做到“能施之人”这个相不存在,“所施之物”的相也不存在,“受施的人”更不存在。如果你把这三种相都去掉,你的精神上就没有负担。如果你的这三种相都存在:我是能施,你是受施,中间我给了你多少钱——那你永远都在计较这件事。一是就觉得有很大的功德。二是我布施他了,他是不是要感因给我?那么佛教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就叫做:施恩不图报,在施恩不图报这样的观念的落实之下,我们每个人当下就获得了一种清凉自在的感觉。如果觉得我舍了一万块钱,他得到了一万块钱,念兹在兹,你心里就会有了负担,而且还会有什么呢?——某一天你遇以了一些困难的事情,你会觉得我做的布施一点效果也没有,倒霉的事情还是让我给遇到了。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种承担的精神,不希望那种不娱快的事情临到别人头上,总希望那些不娱快的事情我去承担。有很多人都提这个问题:“哎呀,师父啊,我也做了很多的好事,怎么我总是倒霉啊?”我说:“你觉得谁去倒霉比较好呢?”这是承担精神,很难。每个人都怕倒霉,都怕自己倒霉,不怕别人倒霉,这不是菩萨精神。菩萨精神是希望每个人都不倒霉,就是我自己倒霉,这样每个人都不倒霉,我自己也就不倒霉。即使我自己倒了霉,可能大家都会来抻出援助之手,所以大家一定要在这个思想上透脱,这个透脱就是要看得破,放得下,那么我们生活当中就不会出现那种“没虚有”的烦恼。还有什么呢?

佛教里有许多的道理、有许多修行的法门,白骨观也好,不净观也好,仅仅是佛教里修行法门当中的一法,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基本的。我觉得我现在的提倡“生活禅”,“生活禅”是最契理契机的,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你们的一切都不要改变,只把观念改变了就行了,执着放下,自己精神上、思想上,实际上架构的种种虚妄分别放下来就可以了,一切事情不要改变。因为佛法不坏世间相,佛法如果说它要坏世间相的话,那么社会就不会需要佛法,因为那它只有破坏性,没有建设性,佛法是建设的,佛法是净化佛世间,不是要来破坏世间否定世间,所以希望我们多从积极的方面来学习佛法,多从我们现在所提出的一些能够契理契机的观念来理解佛法,使佛法能够跟今天的社会、今天众生的根基保持一种默契关系,所以我们提倡:“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善用其心,善代一切”、“不断优化自身的素质,不断和谐自他关系”。这个都是我们今天最需要的,也是一切佛法的理念。

听众提问:什么是心?什么是性?两者的关系?相互之间的作用?

老和尚:心这个概念可大,可小,如果说把心和性这两个概念结合来说的话,那可以说心是体,性是用,体不能离用,用也不能离体。杯子是体,比如说我们的心,能够装水,是他的用,一体一用,才能够把一件事物的性质和作用圆满的体现出来。我们说要明心、见性,就是明白心的用,见到心的体。明心见性,有时候,单讲这个心,它又包括体和用在内,比如说这个真心,这个真心就比刚才所讲的心和性的这个心的范围更大,他就包括体用两个方面在内,心包括肉团心,是这个物质,包括上一念、前一念、后一念,过去现在的这个观念的流转,这个叫集起心,“集起名心”嘛。因为前一念后一念如何联系,靠这个心来左右。再就是我们的真心,真心离不开集起的心,离不开肉团的心。离开了集起心、离开了肉团心,真心也无法体现出来。这就是说用不离体,体不离用,心不离性,性不离心,不能单独的讲某一件事、把某一个东西孤立起来了,那他一定就把那个法讲死掉,佛法说:“法无定法,是为佛法”,定法不是法,佛教讲一切的东西都是灵动的,都是活泼泼的。他不是死法,是死法就是教条,是活法就是随时可以落实,随时用得上。

听众提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佛经上说众生的自性本身是与佛没有什么区别的,佛能够解脱,他本身是破除了无明的,而我们在六道轮回里跳不出来的原因就是说被无明障蔽了,有烦恼也是因为一念无明,那我们众生是怎么样堕落的?原来与佛是一样的怎么就堕落到这个程度?那佛菩萨会不会有一天也堕落到我们这个境界里边来?

老和尚:佛经上讲众生的心,或者说众生的性,与佛的心与佛的性,是平等的。这就是就其可能性而言,不是说众生过去已经成过佛了,现在又变成这样的,不是这样的,比如说一个大学生,一个小学还没有读,这个小孩子,他将来也一定会是大学生,那现在还不是,一定要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要经过一个学习、实践的过程,要经过一个修的过程。他才能够具备一个大学生的资粮。如果说只是一个小孩子,他根本没有成为大学生的机会,那是不对的,因为只要是小孩子他都有受教育的机会,那么所有的众生通过修行,通过改变自己,把无明变成了明,他都可能成佛,无明变成了明,不会再退化,比如说黄金从金矿里提炼出来了,它不会在变成金矿,既使它掉到粪坑里去了,黄金的本质不会改变。那就叫:“出污泥而不染”,虽然他成佛以后还要来渡众生,还要示现普通凡夫的形相,但是他心地不会迷惑。

听众提问:我问一个有关“明心见性”的问题,我看书上讲,说明心见性一定要求证,就是说,要坐在那里参禅啊、念佛啊,桶底脱落那才叫明心见性。但是我有一个不理解,如果说换一个理解,假如说一个人有了很长的生活经历,已经对事物的很多的看法,在似懂非懂之间,或者说比较接近于懂的一种状态,又在佛经当中,把这个人生的真理和事物的真理,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学习和提练的过程,他要是没有那种坐在那里的那种求证,他也突然感悟到了这个世界的真理原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东西,但是也没有求证当中的大地平尘、桶底脱落的那种状态,也没有看到虚空粉碎的状态,但是只是觉得这个道理它是对的,而且是绝对的真理,这是不是也可以叫做明心见性?还是说我这个理解是错误的?

老和尚:所谓明心见性,就是叫做开悟,打开了我们心底的大门,叫开悟。开悟呢,有两种情况,一种叫做解悟,一种叫做证悟,向刚才这位刘总编说的,从看经书,从自己人生的阅历当中,感悟到人生的真理,感悟到一切事物的缘起性空的道理,这个叫做解悟。从禅定的修证而得到了那种境界,所谓大地平尘、虚空粉碎、桶底脱落等等,那个叫做证悟。两者讲起来,从修行的角度来说,不管是解悟也好还是证悟也好,都是修行的一个起点,还要继续往前走——有了见地,还要有功夫去落实。比如桶底脱落,我们这整个的佛法的真理,就像大海一样,大海是什么东西呢?大海是水,我们众生也有和大海一样的那一份清净、清凉的那份心量存在,只是被我们这个,就以水桶来比喻吧,这个水是装在木桶里边的,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这木桶里的水在整个的佛法的真理的大海之中,但是由于我们的无明、烦恼、障碍,我们这一桶水无法和大海中的水溶为一体,因为有桶的障碍。我们一旦经过努力,把这个桶打破了,我们这一桶水和大海的所有水溶为一体了,那就是明心见性,那就是见到真理了,那就是我们的心性和佛的心性溶为一体了,所以说叫桶底脱落。桶底脱落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把障碍排除了,见到了真理,见到了诸佛所证悟的那个真理。见到了这个真理,是不是万事大吉了呢?还不是,所以说开悟叫做“见道”,见到了修行应该的那条路,还要进一步在那条路上,不断的落实你的见地,这才是佛法修行的一个过程。

所以说佛法的修行,在没有开悟以前,用佛法高标准来要求,那都是盲修瞎炼。只有开悟以后的修行,才是叫做真修实证。好今天晚上我们就以这一点点浅见来供养大家,谢谢,阿弥陀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