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苑寺茶“节节清”

邹全荣

在世界遗产地武夷山,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慧苑寺。它座落在幽静的慧苑坑里,寺院内青灯古佛,香火旺盛,寺院外,岩茶飘香。武夷岩茶名丛最多的地方,就数慧苑坑了。清朝初年,慧能是慧苑寺里最年长的住持,他鹤发童颜,身骨硬朗。他的养生方法是在深山古寺中专心礼佛参禅,同时还十分钟爱茶书茶画,他结交的茶友画友很多,慧苑寺有830多种名丛的名称,相传就是他收集整理的。

慧苑寺有一种名叫节节清的岩茶,如你不太注意,还以为节节清是竹名呢!节节清岩茶,与善于修身养性的慧能缔结了不解之缘。

慧苑寺偏于一隅,来的香客却很多,但能投慧能住持所喜好者并不多。一天,来了一位貌似香客的施主,他先是在佛殿前供了香烛,鞠完了躬,然后便随意坐在寺院门外的草地上,取出了一只小壶,正要往小杯中注酒,想不到壶中酒早已饮尽,只是空壶随身带着罢了,那香客便随手将壶一扔,正巧扔到了岩石上,碎裂声惊动了正在用斋的慧能。

慧能问:“施主怎舍得将好端端一只壶碎了?”施主答到:“看来,此地恐怕让我结不了酒缘。”慧能说:“酒乃乱性之物,不结缘才好。世间还有比酒更好的饮品,不知施主喜欢否?”施主问:“酒乃乱性之物,何以见得?师父不妨说说。”于是慧能用出家人的价值观,说了一大堆酒能乱性的危害,并推荐了武夷岩茶。

施主笑了笑,不当一回事。顺便从布袋上取了一卷画,交于慧能,慧能一看,差点惊叹得叫出了声。原来这卷画里画的是摇曳的丛丛翠竹,数节劲竹,立竿见影。茶亭旁一只小石桌上,摆着孟臣壶一把,若琛杯两只。此画实属画谜一则,蕴涵典雅。看来这施主非一般香客,乃是才艺高人,于是慧能与他作了揖,笑迎他到殿里用斋。施主不依,说将此画典于他,希望他帮忙在附近农舍换杯酒喝。

慧能慧眼识货,这样高雅墨宝,岂肯换了酒?施主见慧能不肯收受,并放出言语来:只好待明日下得山去,必将此画卷换酒无疑。施主试探道:师父见我携墨纸一张,请我用斋,莫不是向我试探禅趣“怀素”否?

施主一句话激动了慧能,慧能哈哈大笑:“施主果然心智聪慧,干嘛隐晦得如此怪哉?你换酒是假,换墨才是真。”原来,施主乃九华山一书僧,平生钟爱怀素大师草书。每到一处寺院,都要以画卷讨取住持手书,常巧借换酒之故以试主人文德文才。施主禅趣被识破,也乐开了怀,连忙表白:“名川亦潜龙,幽寺得知音。此画不换酒了,留给师父指教吧。”

慧能令小沙弥将他早晨写的一副对联取来,在石凳上铺展开,轻声念给施主听:“客至莫嫌茶当酒,山居偏与竹为邻。”施主听后诧异,赞叹道:“师父,如此好句,让我等茅塞顿开。慧苑山门虽远,古寺虽幽,有此联映日照月,表其心意,抒其情怀,也算励志,不失高雅了!于是两人情投意合,来到殿堂品茶。”施主道:“果然武夷岩茶名不虚传,真是臻山川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茶香之胜那!”

慧能问:“敢问施主贵姓大名?”施主笑道:“姓名就免提了,如今放浪形骸于江湖,在画中感悟生涯,平生爱画,喜竹,尚茶,自号尚茶居士。”慧能欣赏着尚茶居士的画,问道:“作为尚茶之人,本应画茶为主才对,何以画竹为主呢?画翁之意,在茶还是在竹?”尚茶居士笑了笑说:“二者兼有之。茶,因润神养心,滋长人品;竹,因劲节修明,感染人格。如武夷岩茶,杯杯清雅,涤心醒目,若再受竹之劲节励志,那才是茶如人品节节清呀!”

春去冬来,尚茶居士在武夷山一边作画,一边收集岩茶名称典故。一直住在慧苑寺一带。十年后,尚茶居士在慧苑寺病故,临终前他把观察和整理到的数百种武夷名丛录,交给了一生中的知己慧能住持。

慧能住持极推崇尚茶居士的人品,于是念念不忘尚茶居士对竹之品格与茶之品格的评价。他把岩茶中茎叶酷似竹子的奇种,命名为“节节清”,每日闲暇,都要来到茶竹之旁,仰望修竹之劲节,俯闻岩茶之芳香。慧能因而心旷神怡,鹤发童颜。如今,茶客们来武夷山品饮岩茶“节节清”时,总是爱不释杯呢!个中原因,除茶之品性优异外,浸泡着它的,还有深厚的宗教文化与养生内涵呢!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