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文海

列表

既然诸佛依法成佛,那么第一位佛依什么法成佛?

修学指导“既然诸佛依法成佛,那么第一位佛依什么法成佛?”。依法成佛,佛又说法,无法众生成不了佛,无佛众生也说不了法,佛从众生中出。佛生于法,因此,将般若法称作“佛母”。诸佛出世,第一大事是说法,因此,法生于佛。ldquo;佛法”虽然是佛说,但不是某一个佛的发明创造,而是三世一切如来之法。佛法从本质上说,是万法本具法性的揭露显现,因此在《金刚能断般若经》中说...

佛教如何看待社会福利事业?

修学指导“佛教如何看待社会福利事业?”。社会福利事业正是大乘佛教所要做的事情!按照佛经的说法,如果你给穷人、老年人、鳏、寡、孤、独等需要钱的人给上1元钱,比给佛供养了100元、1000元还重要。因为佛不需要你的供养,佛关心的是众生。把你的钱、物拿去关心那些可怜的众生,佛更高兴,比供养佛有更大的功德,这是佛经中讲的。若无这种利众精神,即使修...

有人说:“佛只有法身说法,报身、应身、化身说不了法。”这话有道理吗?

修学指导“有人说:“佛只有法身说法,报身、应身、化身说不了法。”这话有道理吗?”。这是违背大乘教理的说法,说这种话的人肯定对佛法教理一窍不通。若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法身”指什么?报身、应身、化身指什么?在弥勒《般若现观庄严论》和《般若现观庄严论》中对佛的四身的定义、性质、作用和形成因缘都有详细的解说。《大乘经庄严论》也是法相唯识的最主要经论,讲唯识的恐怕也难以超出这个“...

有人说:“大乘佛经属后人伪造。”此话有道理吗?

修学指导“有人说:“大乘佛经属后人伪造。”此话有道理吗?”。这是顺世外道及其追随者想极力贬低大乘佛教的一种毫无根据的说法。(1)正如弥勒《大乘经庄严论》中所说那样,大乘经和小乘经是同一时期说的。如佛祖示现成佛后不久,就在灵鹫山对众菩萨和大迦叶等声闻弟子宣讲了《般若十万颂》等般若部经典,临终前讲了《大涅盘经》。《般若经》是大乘佛法的核心,也是大乘佛教的总纲,可...

有人说:“阅经不应深究经义。”此说有道理吗?

修学指导“有人说:“阅经不应深究经义。”此说有道理吗?”。诵经阅经最主要的作用是为了从经典中获得智慧,受到教益,这也是佛经要起到的作用。因此,诵阅经典时,必须全神贯注,思想集中,字字句句,领略思考,拨亮慧灯,驱散无明。思想集中,全神贯注经义是修定,领略思考经义是修慧,通过阅读经典,获得定慧成就,这才是诵经的真正利益。佛经中说了解一句经义,胜诵十万经卷,怎能...

有人说“学佛不需要学佛经”,“佛经过时了”。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

修学指导“有人说“学佛不需要学佛经”,“佛经过时了”。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所谓“学佛”就是指“学习佛法”,“学习佛陀为人处世的思想行为”。佛经包括佛陀演讲的教理和大菩萨解说的疏论两个部分。佛教经论是一切学人研究佛陀思想的根据,是佛门弟子学习佛法教义的教科书。不学佛便罢,倘若学佛,必须从拜师求法,学习佛教经论开始,因为修得慧生于思得意,思得慧生于闻得慧,所谓闻得慧,就是学习...

如何分享同行善友的功德与经验

修学指导“如何分享同行善友的功德与经验”。各位法师、各位同学:上一讲我们谈到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我们要很好地来认识这个主题,才能够对无限生命有极其重大的帮助。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我们对无限生命的概念,不容易真正建立起来,自然而然对终极信仰也就会若有若无,不会那么明确。无限生命对一般的人来讲,没有那么深的智慧去认识,去觉悟。生命本身就是很深奥的...

有人说:“佛经是文字般若,对开悟没有作用。”这种说法对吗?

修学指导“有人说:“佛经是文字般若,对开悟没有作用。”这种说法对吗?”。文字般若是指佛经和一切讲解般若义理的佛法论着和说教言论;道般若是指修证般若的实践过程、五道、十地等;实相般若是指佛陀独有的遍及一切的最高智慧。文字般若如地图和地理知识,既不是行走的实践,也不是达到目的地的真景实物的感受。但如果不掌握地理知识,没有地图,怎么确定方向、距离、路线?怎能保证不入歧途而顺畅...

诵经都有一定的音调,我想念诵一些佛经和祈愿文,但不知道音调,应该怎么办?

修学指导“诵经都有一定的音调,我想念诵一些佛经和祈愿文,但不知道音调,应该怎么办?”。念诵的音调没有统一的规定,各民族、各教派都有各自的唱诵习惯,那只是一种传统文化习俗的延续现象。寺庙僧众集体诵经需要一定的节奏曲调,只是为了协调统一,没有别的意思。佛教经典也和其他经书一样,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一种道理,表达一种思想,重在理解,不在念诵的形式。因此,默念唱诵可以各随其便...

是否可以安排一份功课日程表让大家修习佛法?

修学指导“是否可以安排一份功课日程表让大家修习佛法?”。佛教教导人们一要戒恶行善,做有贤德的人,二要开发自心本有的智慧,做彻悟真理的人。佛教的一切修行都不能离开这个总目标。至于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就要看每个人的自身条件,如职业、生活环境、年龄、健康状况、可用时间多少、悟性层次等等,不能一概而论。因此不能用一种模式,一种固定的方式去修,而要采取适合每个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