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文海

列表

六道轮回真的存在吗?

修学指导“六道轮回真的存在吗?”。关于六道,佛经中有两种说法:一是地界说,认为人天和三恶道都有固定的地界,如《俱舍论》中所说。二是心态说,从人的心理感受和心智分为六道,苦大难重者为地狱心众;受饥饿之苦者为饿鬼心众;愚昧无知者为畜生心众;生活苦乐参半者为人心众;有乐无苦者为天心众;残暴好斗者为阿修罗心众。此说出自大乘般若部。虽然是人,...

“八万四千法”的“法”指什么?

修学指导““八万四千法”的“法”指什么?”。“法”是dharma(达摩)的译名。佛教中对“法”的含义有许多种解释,但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含义:①存在、事物、所知对象②道路、悟境③文化、生活习俗、生活方式④慈善行为,纯洁高尚的德性⑤教义、教言、修道行为,等等。对佛经中出现的“法”这个词,要根据具体情境具体地理解,不能光凭辞典的解释。辞典中的词是死...

佛的遍智有什么特点?

修学指导“佛的遍智有什么特点?”。(1)现观直觉。如镜中显影,无名相思维活动。(2)无二见。即主体意识和客体对象融为一体,如梦中境。梦中吃苹果,并无苹果,吃的人和所吃的苹果都是主体意识,实际上这是“主客无二”的最好例子。但由于虚妄意识的习惯性作用,在梦中仍然现出主客观对立,似乎自己是自己,苹果是苹果。这种主客观对立的消失,就叫“无二...

能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来解释一下“十二因缘”?

修学指导“能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来解释一下“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生命在六道中轮回的因果连锁关系轮。三世为一轮,因果相连,流转不息。其顺序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ldquo;无明”指愚昧ldquo;行”指因无明而产生的善恶行为ldquo;识”指受善恶行为染色的投生的识ldquo;名色”指胎儿的肉体和意识ldquo;六入...

能否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解释一下“五蕴”?

修学指导“能否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解释一下“五蕴”?”。“五蕴”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蕴”是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总的概括。“蕴”指同类事物和元素的集合体。ldquo;色”指有形状、有颜色、占据一定空间的物质实体,是物质世界的总称,在人则指肉体ldquo;受蕴”指人的感觉功能ldquo;想蕴”指产生表象,认识事物的功能,分为直觉型和思维型两种ld...

佛教徒向佛菩萨做水供有什么意义?

修学指导“佛教徒向佛菩萨做水供有什么意义?”。过去藏区献水、水供是特殊的,每年5月份大概有半个月的时间,要整天念***供和药师八佛供,每天敬献净水,一般经堂里有几百个净水碗。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有水喝,为了环境中有干净的水,将来死了以后能够生到一个有水喝的地方,不要生在没有水的饿鬼道和干旱的沙漠。现在青藏高原到处都不缺水,这都是我们的前辈们上千年...

心目中的老师,怎么样亲近才可以得到他的摄受?

修学指导“心目中的老师,怎么样亲近才可以得到他的摄受?”。求法要拜师,拜师要选师,选师需要有慧眼。不但弟子要选择***,而且良师传法也会选择弟子。因此,拜师求法,不但师徒相互之间要有缘分,也要看有无机遇。...

大乘佛教如何定义“善恶”?

修学指导“大乘佛教如何定义“善恶”?”。一切有利于众生的事都叫善。凡是为自己小圈子利益的事都是恶,凡是有损于人、有害于人的事都叫恶。这是大乘佛教定义的“善恶”。在小乘佛教中,只要不损害他人就属于善。...

你知道吗?夏天如何避暑?

修学指导“你知道吗?夏天如何避暑?”。∵话说心境自然凉,但是如果处于工作中如何达到“心静”得状态?下面有一些避暑窍门可供参阅1.在炎热的情况下,应多喝水和流食。如果你在高温下从事重体力劳动尤其要注意补水。避免过凉的饮料,它会使胃痉挛。不要饮酒,它将使你失去更多的体液。2.补充因出汗而排出的盐和矿物质,最好的办法是饮用果汁和运动饮料。如果...

喝酸奶的三要三不要

修学指导“喝酸奶的三要三不要”。∵三要:1.要鉴别品种。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由牛奶或奶粉、糖、乳酸或柠檬酸、苹果酸、香料和防腐剂等加工配制而成的“乳酸奶”,其不具备酸牛奶的保健作用,购买时要仔细识别。2.要饭后2小时左右饮用。适宜乳酸菌生长的PH值酸碱度为5.4以上,空腹胃液pH值在2以下,如饮酸奶,乳酸菌易被杀死,保健作用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