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

列表

中观无自性之研究(黄国达)

中观“中观无自性之研究(黄国达)”。中观"无自性"之研究无自性是事物的真实状态,犹如行云流水般的畅通,形相不断地转换,鲜活而丰富,不是任何东西可以局限的;可是当自性见生起时,犹如水结成冰,一块一块地相互碰撞、不相融合。黄国达中∵观对于诸法实相的探讨,乃综合了般若经与阿含经的空义,阐发缘起性空的中道正见。如中论所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

中观般若的特色(黄国达)

中观“中观般若的特色(黄国达)”。中观般若的特色黄国达龙树菩萨的中观学,在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一般人谈到修行,却不知中观如何修,以为中观只是高明的理论而已。其实中观的真义是中道的正观,是佛法的精髓。至于中观成为一个宗派思想,这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在当时龙树菩萨依据般若等经典,阐发深义,贯通阿含,并抉择部派思想,以「缘起...

龙树菩萨“中观”简介(赵朴初)

中观“龙树菩萨“中观”简介(赵朴初)”。龙树菩萨“中观”简介赵朴初摘自《河北佛教》2006年第1期龙树主张的是“诸法实相论”。在对于事物的认识问题上,有部认为,一切法的自体是永恒存在的,只是它的作用的生起,要依借于因缘。龙树则与此相反,认为一切有为法只是因缘和合所生的现象。没有常住不变、单独存在的自体。譬如众木聚生而为林,林只是个假名,除...

“中道”的超越之路——对佛教般若中观超越模式的诠释(唐忠毛)

中观““中道”的超越之路——对佛教般若中观超越模式的诠释(唐忠毛)”。“中道”的超越之路———对佛教般若中观超越模式的诠释唐忠毛内容提要普遍存在于中西文化中的“中道”思想,由于其诞生的背景不同,有着各自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佛教般若中观的中道超越模式在“缘起性空”的基础上提出“真谛”与“俗谛”的“不一不二”关系,从早期佛教追求离欲、脱苦的“出离”,而迈向追求万法实相的“真...

《坛经》心性说对佛教中观思想方法的应用(曾传辉)

中观“《坛经》心性说对佛教中观思想方法的应用(曾传辉)”。《坛经》心性说对佛教中观思想方法的应用曾传辉内容提要:本文指出非有非无的中观思想方法是《坛经》的基本思想方法,并历史地分析了惠能对这一思想方法的彻底贯彻而产生的思想在中国心性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文章从《坛经》佛性论、本心论及心性关系三方面进行了条分缕析。作者曾传辉,1965年生,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

佛家的缘起终极观与龙树的中观(张祥龙)

中观“佛家的缘起终极观与龙树的中观(张祥龙)”。佛家的缘起终极观与龙树的中观张祥龙(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副所长)一、佛家与印度正宗的不同表达方式在古代印度,所谓“非正统”或“非正宗”者,是指不承认吠陀经典的权威的那些流派,其中最突出的有三派:顺世论(Ca^rva^kism∵或Loka^yata)∵∵、耆那教(Jainism)和佛教(Buddhi...

般若中观和佛教的自我否定(冯学成)

中观“般若中观和佛教的自我否定(冯学成)”。般若中观和佛教的自我否定冯学成佛教教理分有为法和无为法两大组成部分,有为法表现了世俗人生的精神形态,而无为法则体现了出世间的佛菩萨们的精神状态,般若中观的学说,则是架通有为法和无为法的桥梁。《心经》中讲到了苦、挂碍、颠倒梦想、十二缘起这些四圣谛的苦集二谛,当然也讲到了解脱于苦的“灭、道”二谛,其方法...

“中观”互发互尽(理净)

中观““中观”互发互尽(理净)”。“中观”互发互尽(作者∵理净)这是讲“中观”互相成就,互相于缘,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四种关系:即中观互发、中观互尽、缘观互发、缘观互尽。所言中观互发者,即是“中发观,观发中”,“中”谓中正之理,“观”是观心之智慧,“发”是发生或发现之义。中观互发即是说: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才能引发正确的知见(观点),...

中观与空(池田大作)

中观“中观与空(池田大作)”。中观与空池田大作王雷泉译本文节译自日本着名佛教学各池田大作‘我的佛教观’∵∵一书第十章。据伯顿·瓦特松的英译本:Buddhism,∵theFirst∵Minnennium”(1977)译出。——译者日本佛教学者三枝充德在论述龙树最重要的哲学着作时,将它们划分为五大类。第一类包括‘中论’,‘十二门论’...

略论中观思想本性(胡晓光)

中观“略论中观思想本性(胡晓光)”。略论中观思想本性胡晓光用现代哲学维度看龙树中观佛学,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观佛学思想是关于辩证逻辑思维的学理。从佛学自身的维度看龙树中观佛学,中观佛学是关于中道实相的教理。我们知道佛学本身不是哲学,但佛学中包含哲学思想,作为印度大乘佛学的一个宗派的中观宗的教理中观学,它自然在其理论中包括一定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