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

列表

龟川教信:华严学(一)

华严“龟川教信:华严学(一)”。成一法师序∵《华严经》,它的全名应该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部经是一部比较大部头的经,不过并不因为它的部头大,人们就不去读它,相反地,它是所有佛经当中流传最广,最为大众所喜爱读诵的一部经。在我国流传的《华严经》,计有三种译本。一是晋代佛陀跋陀罗***译的《六十华严》,习惯上称它为《晋经》,或《旧经》...

龟川教信:华严学(三)

华严“龟川教信:华严学(三)”。4二起之课题缘起与性起作为华严教学基本的理论,理解了各个所包含之意义及相互关系,当然吾人要想由此而所引导出诸多相关课题,必须予以解决。为何如此者,因为当在展开教学上,对其基本的理论不许有丝毫缺点残留之原因。第一先说缘起、性起是否通于染、净两法问题。既然说「性起是一乘法界缘起之际」,以法体显现成为缘起...

《宗镜录》的根本思想在五台山系华严思想

华严“《宗镜录》的根本思想在五台山系华严思想”。――渊源于李通玄的一真法界思想∵文学博士∵∵小岛岱山∵∵(翻译∵∵殷勤)∵一.∵∵真实的中国华严思想史∵中国华严思想有两大系统,一个是五台山系华严思想,一个是终南山系华严思想。宋代以来(净源以来)的五祖说(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完全是伪学说,希望今后不要用它,也不要依据它五台山系华严思想始于...

《华严五教止观》略释——乘达

华严“《华严五教止观》略释——乘达”。《华严五教止观》据传系华严初祖杜顺大师所造,是一部彰显华严义理玄旨,阐述止观禅修方法的论着,运用华严义学来阐***严行者悟入法界的实践观门法则,充分体现了华严法界观的无尽缘起思想,其影响极为深远。本论整体上开为五门:一、法有我无门;二、生即无生门;三、事理圆融门;四、语观双绝门;五、华严三昧门。很明...

佛教经典常谈六、华严经

华严“佛教经典常谈六、华严经”。世间有很多快乐,但是没有如神圣的静寂那样的乐。绝对的真理才是佛陀的住处,有卓越的观察力者才能正确了知。《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的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汉译有三本,依卷数分别称为《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和《四十华严》,其中第三本只相当于前二本的最后一大章∵。《华严经》中,现存有梵文原典的只有...

以《易》解《华严经》——李通玄对《华严经》的新诠释

华严“以《易》解《华严经》——李通玄对《华严经》的新诠释”。《易》,又称《易经》、《周易》,中国儒家经典之一。《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之一,也是我国隋唐时期的佛教宗派华严宗所依据的宗经。《易》与《华严经》分别作为儒佛两家的经典,实际上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由印度传入的佛教之间的差别,而这种差别正是佛教被攻击的一个方面,严于华夷之防...

见理见性与穷理尽性——传统儒学、佛学(华严禅)与理学

华严“见理见性与穷理尽性——传统儒学、佛学(华严禅)与理学”。世陵佛教从汉代传入以来,到隋唐时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其中尤以华严宗和禅宗最为引人注目。但华严禅的概念不是华严宗与禅宗的简单凑合,而是宗密对二宗、实际上也是对当时整个佛教宗派的理论加以融合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华严禅在中唐以后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趋势,这一趋势突出地表明了佛教哲学在理论上的强盛和相对于其他...

束景南:华严禅的“即事而真”与程朱理学的“即物穷理

华严“束景南:华严禅的“即事而真”与程朱理学的“即物穷理”。晚唐五代以后,禅教合流,华严宗与禅宗交融渗透,华严宗的理事圆融、理事***被禅宗所吸收,在青原行思一系列的南宗禅下遂有“即事而真”的华严禅兴起,影响深远,流风所被,由唐入宋,由禅及儒,直接开启了程朱理学的“即物穷理”。吕曾独具慧眼指出,理学之受华严佛说影响乃“通过禅学特别是所谓华严禅而间接受到的影响...

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评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

华严“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评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华严宗是盛唐时代创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国佛教宗派,是唯识宗之外又一个具有完整的逻辑体系的佛教宗派,无论对中国佛教思想史,还是中国哲学史都发生了重要影响。它的主要理论渗透到整体佛学的各个方面,并且构成影响儒学演变的最重要的佛学一支。对这样一个宗派,中国学术界的研究还十分薄弱。过去,学术界曾相继有一些成...

龙树与华严哲学

华严“龙树与华严哲学”。龙树与华严哲学吴汝钧关于华严思想,一般认为是沿‘华严经’、唯识与‘起信论’发展而来。其实它与龙树思想有一定的理论关连。在思考方法上,华严的论典便常引用龙树的四句法。华严的开祖法藏更明言四句为入法的方便。本文郎要从理论着手,看龙树与华严的关连。我们亦会论及华严有过于龙树之处。关于华严,我们以法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