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

列表

法藏《华严金师子章》简析(刘立夫)

华严“法藏《华严金师子章》简析(刘立夫)”。法藏《华严金师子章》简析刘立夫(博士)210093中国南京大学哲学系【提要】《华严金师子章》是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法藏为女皇武则天阐述华严宗义理的讲经记录,它文约义丰,言简意赅,集中反映了华严宗的哲学思想、判教观念和思辨意向,是研究华严宗义理的代表性和权威性的论着。本文主要围绕其“无碍缘起”、“十玄无...

别教中的圆教--华严宗(林炳文)

华严“别教中的圆教--华严宗(林炳文)”。别教中的圆教--华严宗林炳文“华严宗”是依“大方广佛华严经”而立敌,以其一乘别三乘,只言佛不可思议之境界,不立三乘之说,别立三乘之外而为一乘圆教;又其不同于“天台宗”之“法华经”之一乘同三乘,一乘通三乘,因此称为“别敌一乘圆敌”。此圆敌的境界是大觉大悟的世界,印“莲花藏庄严世界”,也是“一真法界”、...

《华严经》十地品概说(业露华)

华严“《华严经》十地品概说(业露华)”。《华严经》十地品概说内容提要:《十地品》是《华严经》中重要一品。此品主要叙述佛陀在他化自在天宫摩尼宝殿说法,金刚藏菩萨为与会大众说十地法门之行相。大乘佛教将菩萨修行过程分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阶段,其中十地即自四十一至五十位。《华严经?十地品》中详细地叙述了大乘佛教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于...

《华严经》在中国流传概述(高振农)

华严“《华严经》在中国流传概述(高振农)”。《华严经》在中国流传概述高振农《华严经》是印度初期大乘佛教流行时出现的佛教经典之一。它是在最早的大乘经典《大般若经》流行后,差不多与《宝积》一类经典同时出现的。关于此经的梵本在印度流传的情况,有种种不同之说。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说:“《华严经》有百千偈,故名《百千经》”。而法藏的《华严经传记》卷...

读《华严经》记(刘峰)

华严“读《华严经》记(刘峰)”。读《华严经》记刘峰内容提要:《华严经》为历代佛教徒阅读之佛典。作者通过阅读此经,认为有三个问题应当注意。一是观佛三身功德,此为修证之问题;二是观法界缘起,此为法义的问题;三是菩萨修行十地和普贤行愿,此为修行的问题。作者刘峰,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一、传译及弘传《华严经》是佛教一部大乘经典,相传是...

《华严经》思想略探(业露华)

华严“《华严经》思想略探(业露华)”。《华严经》思想略探业露华《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或称《杂华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一般认为,此经成于公元2—4世纪中叶,最初流行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中印度和西北印度。《华严经》是一部大丛书,它的形成不是一时而成。在整部大丛书问世之前,它的一些单品曾经作为单本的经典流行于世。从汉文佛...

《华严法海微波》读后感(释觉华)

华严“《华严法海微波》读后感(释觉华)”。《华严法海微波》读后感释觉华摘∵∵要释尊所说“法”广大无边,二千五百多年来,经历不同时、空背景,而有南传、北传、显、密之分,时下学者各榜其是,异说纷纭,从文献学、语言学、历史学、哲学……等等的研究进路而说,将高深的佛法套入世间学问中,法之内涵囿于世学,虽说得头头是道,却道道与法相违。令人振奋的是,日...

华严宗形成的思想渊源与社会背景(杜继文)

华严“华严宗形成的思想渊源与社会背景(杜继文)”。华严宗形成的思想渊源与社会背景杜继文《华严经》是华严宗藉以立宗的经典依据,也是它创造理论体系和信仰体系的原始出发点。60卷《华严经》译出于晋宋之际(418—421)。创宗中思想上贡献最大的人物是智俨(602—608);使其发扬于朝野,最终得到社会承认的乃是法藏(643—712)。法藏号贤首,所以华严...

从宗密《注华严法界观门》论华严真空观思想之正义(黄连忠)

华严“从宗密《注华严法界观门》论华严真空观思想之正义(黄连忠)”。从宗密《注华严法界观门》论华严真空观思想之正义黄连忠一、前言“一心法界”是华严经的中心思想,同时也是华严宗哲学的原理所在,同时因此建立华严学的庞大体系,当然也是杜顺华严思想的根本立场。杜顺的法界观是颇负盛名的,其《法界观门》,典籍虽简,但其思想体系的独创及其精华,终于使此一小册成为华严宗最根本的圣典...

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评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李利安)

华严“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评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李利安)”。华严宗是盛唐时代创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国佛教宗派,是唯识宗之外又一个具有完整的逻辑体系的佛教宗派,无论对中国佛教思想史,还是中国哲学史都发生了重要影响。它的主要理论渗透到整体佛学的各个方面,并且构成影响儒学演变的最重要的佛学一支。对这样一个宗派,中国学术界的研究还十分薄弱。过去,学术界曾相继有一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