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

列表

禅与园林风格的演变(2)

禅宗“禅与园林风格的演变(2)”。二、禅文化与审美意识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包含着对人生的审美态度(自然它本身毕竟是宗教体验而非纯粹的审美感知)。禅悟所求与审美境界相似:要人摆脱千般计较、万种索求这些外在束缚与迷乱,于活泼泼的万象中直觉体悟那生命的本来面目,从而达到精神的圆满自足、自由与永恒。这与超功利、超知解的审美体验十分接近。就这...

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

禅宗“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陈寅恪神秀、慧能传法偈,《坛经》诸本及《传灯录》等书所载,其字句虽间有歧异之处,而意旨则皆相符会。兹依敦煌本《坛经》之文,分析说明之。神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惠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又偈曰: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陈寅恪《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证补

禅宗“陈寅恪《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证补”。陈寅恪《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证补邓文宽六十余年前,国学大师陈寅恪曾撰《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独具只眼,指出禅宗六祖惠(慧)能传法第二偈之不足:“一是此偈之譬喻不适当”,二是“此偈之意义未完备”。对于陈先生的这两条结论,做为后学,笔者才疏学浅,置词末由。陈先生文中又指出:“至慧能第二偈中‘心’、‘...

《大智度论》:禅前方便解说

禅宗“《大智度论》:禅前方便解说”。《大智度论》:禅前方便解说T25n1509_p0180b∵《大智度论·释初品中禅波罗蜜∵∵第二十八》(卷第十七)问曰:行何方便得禅波罗蜜?答曰:却五事(五尘)、除五法(五盖)、行五行。云何却五事?当呵责五欲。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五欲无益如狗咬骨。五欲增诤如...

《坛经》中的不二思想及其在慧能禅法中的意义

禅宗“《坛经》中的不二思想及其在慧能禅法中的意义”。《坛经》中的不二思想及其在慧能禅法中的意义法∵∵缘通过对《坛经》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慧能在《坛经》中大量引用《金刚经》、《维摩诘经》、《菩萨戒经》、《观无量寿经》等大乘经典。这说明慧能的禅学思想,虽然有其独创性,但与传统大乘佛教的思想仍然有割不断的联系,以《维摩诘经》来说,慧能就十分重视此经,在《...

禅宗六祖与故乡风情

禅宗“禅宗六祖与故乡风情”。禅宗六祖与故乡风情麦友安广州至云浮的324国道,在通新兴路道的拐弯处,竖立着一块醒目的大招牌:“禅宗六祖故乡一新兴县”。进入新兴县境内,“六祖惠能的故乡一新兴人民欢迎您”等字样随处可见。新兴县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故里。这块与珠江一脉相联的土地,千百年来蕴含着深厚的珠江水系文化因子,聚合了多样性的...

禅宗六祖自由观刍议

禅宗“禅宗六祖自由观刍议”。禅宗六祖自由观刍议陈洁(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禅宗六祖慧能的禅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坛经》中。“佛说为经,僧说为论”,中国僧人的着述得以称“经”,《坛经》是绝无仅有的,足见其重要性和特殊地位。后世誉曰“伟乎,《坛经》之作也!其本正,其迹效,其因真,其果不谬。前圣也,后圣也,如此起之,如此示之,如此复之...

禅宗美学论纲

禅宗“禅宗美学论纲”。禅宗美学论纲皮朝纲内容提要∵∵系统地揭示、阐明禅宗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诸如它的研究对象、独特性质、思想体系等等),乃是进一步深入开展禅宗美学研究必须做的基础工作。禅宗美学以禅宗门人独特的审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禅宗美学是对人的生命存在、意义、价值的诗性之思,是对于人生存在的本体论层面的审美之思,因而它...

禅宗对阳明心学影响初探

禅宗“禅宗对阳明心学影响初探”。禅宗对阳明心学影响初探李豫川禅宗主张以心传心,故又称佛心宗。其荷泽宗的创始者神会(668—760年)曾明确地指出以知为心体。所谓知为心体,是说“知”乃心之本体,或云“知”是心体的本性。这“知一,禅宗称作灵知、本觉、本智:或者称为真如、佛性。禅宗认为:心体本身是以一种空寂的状态存在,即心体本身“犹如虚...

禅宗唯识解

禅宗“禅宗唯识解”。禅宗唯识解萧永明循本而论,禅宗是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根本宗旨的。分别考察,禅宗机用又是绪有多端,不一而足,可谓法门广大,方便万种。归略而言,有直指人“眼”,见色悟道的:有直指人“耳”,闻声悟道的:有直指人“鼻”,嗅香悟道的;有直指人“舌”,辨味悟道的;有直指人“身”,感触悟道的。当然,也有直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