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

列表

净土答疑

净土宗“净土答疑”。一.问:请教法师,我皈依佛已经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常想这是逆增上缘,可是我的处境常让我对念佛感到灰心,请开示。答: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皈依三宝,持戒念佛的目的是圆成本具的正觉佛性。并不是为了人天福报,妄想一皈依学佛,就得钱比别人赚得多,官比别人当得大,身体比别人键康等,用这些来能证明学佛的...

如何才能往生

净土宗“如何才能往生”。修行人在一生当中的修学,若不能出三界就不算是有成就,但要真正超越三界,实在是桩难事。净土虽说是易行道(跟其他法门比起来是容易),事实上也并不容易,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往生的人,实在说,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上根利智的人,他对于事实真相能通达明了,所以他不怀疑、不夹杂,净念相继而往生。另一种是愚人...

我的第一次送往生经历——原来参加送往生助念是一件令自己十分法喜充满的事

净土宗“我的第一次送往生经历——原来参加送往生助念是一件令自己十分法喜充满的事”。我的好同事、好朋友后又相继皈依三宝、现同在念佛的好莲友洪钰突然辞世了--余得知消息后打过去了电话,时洪钰妻正惶惶不知所措:“洪钰走了--半夜我还听见他在他屋子里放佛法音带,可早晨过来时却发现他早已咽气了--”“你打算怎么处理后事?”我问:“想不想按佛家的办法办?”“想,可我不懂!”“我马上就来--一...

佛使比丘:人类手册(一)

净土宗“佛使比丘:人类手册(一)”。第一章佛教的精神特色∵佛教是为了明了“什么是什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程序。明了后便能如实地修行,直到不再为任何事件痛苦。∵各位法律系的同学:今天,我接受委托来负责这次的训练课程,主题相信大家都已知道,即是“佛教的原则,修习方法和道德”。我们可以把这主题再区分为佛教与道德两方面来谈,这是每个国家和每个人...

佛使比丘:人类手册(二)

净土宗“佛使比丘:人类手册(二)”。前面说过了佛教的教理,以及佛教的重要内容在“依据真理”去明了“什么是什么”,并以这些知识拔除烦恼欲望。当我们“依据真理”去观察,将会看出戒只不过是一个基础,让我们可以处于那种不受干扰,不混乱的社会,和平安乐的环境中。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它不会产生任何智慧,也不能绝对断除习气烦恼的执着,但却是必备的,使...

佛使比丘:人类手册(三)

净土宗“佛使比丘:人类手册(三)”。(七)审察随观智这种充实而有强烈的欲解脱感,正在挣扎着找寻解脱的道路,他已忍耐不住一定要寻找到那条出路,所以就产生这种强烈的挣扎,欲找寻解脱之道。巴利文称这种感受为“审察随观智”(审察着解脱的道路)。这种智见就是无时无刻的照见出每一个界∵(有)∵都是这样的,很想解脱,它是有道路的。如此的观照,就会发...

尊者雷迪:三十七道品导引手册(一)

净土宗“尊者雷迪:三十七道品导引手册(一)”。中译音序言∵《阿罗汉的足迹》:《三十七道品导引手册》(Bodhipakkhiya∵Dipani),系译自缅甸雷迪大师(Ledi∵Sayadaw∵1846—1923)《佛教手册》第八部份。雷迪大师是南传佛教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最具影响力的僧人,论理与修持同时具足;《阿罗汉的足迹》这本书由于论述清...

尊者雷迪:三十七道品导引手册(二)

净土宗“尊者雷迪:三十七道品导引手册(二)”。“修习信”则是准备了种子发育的温床,换言之,就是在修习当中,例如吸入、呼出的“业处”练习功课上,来吸取巨大的能量。在“三十七道品”中,这种“修习信”才称为“信根”。在“业处”的修习中,它代表了心灵摇摆不定的力量消失,以及清明、稳定心的生起。当心的专注力清明、不迷惑的时候,才有能力稳定地固着在这些对象...

念佛指南

净土宗“念佛指南”。唐善导大师净业专杂二修说节要问: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号?答:众生业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杂缘故,得正念故,与佛本愿相应故,不违教故,顺佛语故。若舍专念修杂业者,百中希得一二,千...

放生(修福),念佛(修慧)是一体

净土宗“放生(修福),念佛(修慧)是一体”。如何舍弃财物放生:∵∵银行里的帐号虽然在,你不一定能有福分使用,不要说水火盗贼,冤家债主.就说如果福分不够,肯定是用了一部分,剩下的就当药费和棺材本了.∵∵不如在佛国极乐多开帐户,多注资,多积累福分."存钱不如存福."∵∵根本不用全看,就看那句:舍一得万报"就够了,然后力行.如同当年六祖也是听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