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

列表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24.复袁孝谷曹崧乔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净土宗“《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24.复袁孝谷曹崧乔居士书(民国二十年)”。所寄手书.不忍卒读.何我同人.遭此大劫。水灾即退.圩堤不修.再一发水.更加惨酷。况且匪祸未伏.兵灾又兴.直使黎民.将无孑遗。近闻赈款衣服.相继输送.然而人谁肯弃浮饰而作功德乎。近有女众来.有带指环金钏者.诃其不宜.令作赈款.视其情形.尚不肯舍。昨日灵岩当家妙真师来.合寺大众.减省衣单之费.共凑二百二...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9.复觉明居士书(民国二十三年)

净土宗“《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9.复觉明居士书(民国二十三年)”。昨接汝.及范古农之书.知汝宿世固有善根。然犹以文人习气未除.几致不得实益。今则实行其事.犹不知自利利他之相关甚钜。且勿论外人.即自己丈夫、儿女、媳妇、孙等.均当教以常念佛号。一则令彼等同种善根.当此大乱之世.若不以佛为怙恃.则危险可虑。二则不於平时令彼等操练熟习.一旦汝欲谢世.彼等以世俗知见.预为瞎...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16.复杨德观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净土宗“《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16.复杨德观居士书(民国二十年)”。黄後觉之现象.颇与学佛之人有大利益。无论彼之究竟是往生.是堕落.且不必论。果念佛人.知彼临终之现象.决不敢浮游从事於了生死一法也。观彼之行迹.似乎至诚。观彼临终所现之景象.盖平日未曾认真从心地上用功.并从前或有悭於财.而致人丧命.或悭於言.而致人丧命等业之所致也。(悭於言.致人丧命者.如自知有寇.并...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3.印光文钞续编发刊序

净土宗“《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3.印光文钞续编发刊序”。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如天普盖.似地均擎。无一法不从此法建立.无一人不受此法钧陶。以如来一代所说一切大小乘法.皆随众生根性而说。或契理而不能遍契群机。或契机而不能彻契至理。因兹如来出世度生之本怀.郁而不畅。众生即生了脱之大法.卷而未舒。华严虽已导归西方.而人天权乘未闻。诸经亦多略示端倪.而法门纲要未着...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8.与明本师书(民国十六年)

净土宗“《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8.与明本师书(民国十六年)”。现今举世通病.皆是假公济私.以致民困国危.兵灾联绵。吾人出家为佛弟子.固当以佛之平等大慈大悲为志事.不可仍带在家一种骄慢自大.藐视一切.任意作为.不依旧章等派头。须念吾人受天地之覆载.受父母之教育.若不效天地父母之心.则便为逆天悖理.深忝所生矣。灵岩.乃千百年古道场.乱後遂成焦土。虽小有建筑.卒以无...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15.复广妙和尚书(民国二十年)

净土宗“《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15.复广妙和尚书(民国二十年)”。冕堂所画三圣相.妙极。惜系指爪所画.故有细不能画之憾.若用笔.当更加庄严矣。所云赞颂.拟撰百余字.以一向不习字.写不来.故只录英稿.祈座下书之。或用座下名.或用印光名.均无不可。云山远隔.幸得晤语。今寄文钞、嘉言录、安士全书、观音颂、增修历史统纪、各二分。一祈自存.一转张公。光老矣.精神不给.以後勿...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2.阿弥陀佛百颂

净土宗“《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2.阿弥陀佛百颂”。普陀三圣禅院逸人述∵∵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功德莫名.聊为辑缀。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作金轮王.仁育黎黔。阿弥陀佛.藐视世荣.弃国捐王.冀证大雄。阿弥陀佛.礼世自在.舍俗出家.法界永赖。阿弥陀佛.法号法藏.用表一法.含摄无量。阿弥陀佛.对佛发愿.宏慈大悲.恩德普遍。阿弥陀佛.第一大愿.愿我国中.无三恶道...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7.诫吾乡初发心学佛者书

净土宗“《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7.诫吾乡初发心学佛者书”。吾常曰.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毫无恭敬.虽诵经念佛.亦非毫无利益。而亵渎之罪.当先受之.堕落三途.经若干劫。其罪毕已.当承此善因.又复闻法修道.吃素念佛.求生西方.了生脱死。若现生竭诚尽敬.则现生即可仗佛慈力.带业往...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14.复许熙唐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净土宗“《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14.复许熙唐居士书(民国二十年)”。乐慧斌来.持汝书.并其他求皈依名单。知居士年已六十有五.一子一孙.均已夭殇。约世间人情论.极为可痛心者。若约了生死之净土法门论.则实为超凡入圣之最胜因缘。世间人生不知来.死不知去.实为人生一大要事。但以为子孙计之念重.於自己生死大事.反漠然置之。使居士儿孙长寿仕进.或被富贵福禄所迷.恐难以发此皈依三...

净土宗的特点

净土宗“净土宗的特点”。净土宗,佛教宗派之一。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念佛法门,故名。该法门以信愿念佛为正行,净业三福、五戒十善为辅助资粮。净土信仰是佛教的基本信仰,大乘各宗多以净土为归。佛法西来,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建立莲社,提倡专修该往生净土的念佛法门,又称莲宗。唐代善导大师也是净宗重要倡导与推动者,被奉为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