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

列表

宋明诸儒之出禅归儒

禅宗“宋明诸儒之出禅归儒”。宋明诸儒之出禅归儒陈∵兵以简要直捷的瑜伽实践法门总摄了佛教禅学乃至全部佛学精髓的南禅,因适合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理,自中唐以来,风靡于社会,成为中土佛教的主流、代表。一时间,上至皇帝公卿,下至农夫村妇,谈禅说悟,蔚然成风。儒门人士,更纷纷被禅宗所网罗,或参叩禅师,或钻研禅语佛经,甚或如丹霞天然之削发去...

当下的解脱--禅修入门散谈

禅宗“当下的解脱--禅修入门散谈”。世界悄无声息时刻变化着,人们沉溺在其中失去了往昔的平衡,变得烦躁不安感到人生的迷茫,始终觅不到“回家”的归途。人生的道路很长,岔路口也很多,不知道如何去选择。像飘零在大海中的小舟惶恐地寻找避风的港湾,小舟是需要罗盘的指引才能到达安全的陆地。而人生则需要佛陀的指引才能到涅盘彼岸。∵笔者只是刚涉入佛门不...

禅宗研究的历史和方法——据葛兆光先生的演讲而整理

禅宗“禅宗研究的历史和方法——据葛兆光先生的演讲而整理”。今天我想从我的一段旧事讲起。八十年代我在荷兰莱顿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时候,高行健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们就一定要我去给讲一讲,我临阵磨枪,就去讲了。高行健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作家,我当然很高兴。高行健的《灵山》其实有三个核心要素,一是故事发生在偏远的西南一隅,贵州,在地理上它远离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

身与言之辨——从禅宗说起

禅宗“身与言之辨——从禅宗说起”。身与言之辨——从禅宗说起∵佛教不只着重心灵开悟,也着重行履修持,讲究身体力行,成佛即是觉悟,觉悟通过身体的修炼完成,所谓道要通过具体的行为彰显。因此,世尊亲身经历多重苦境,方才在菩提树下证悟;佛教的三藏之一“律藏”不仅有对佛教徒心性的约束,也有对佛教徒身体的约束,日常生活方式,一言一行,一思一念,必...

禅定功夫的实践

禅宗“禅定功夫的实践”。禅定功夫的实践禅定一词,系梵语“禅那”和我们汉语“静定”两种词意的混合。“禅那”过去翻译为“思维修”,现在译成“定”或者“静虑”。何谓定,制心一处不动,即名“定”。我曾经写过一首偈子,云:“佛法八万四千门,舍定不能得成就”,说明定学的重要。佛法讲“戒、定、慧”三学,在这三学中,由戒能生定,由定始生慧...

禅籍里的俗谚

禅宗“禅籍里的俗谚”。许多禅师无论上堂说法、应机接人,还是着书立说、吟诗作偈,都喜欢使用俗谚。这也与禅宗的基本宗教观念和生存方式有关:其一,禅宗主张“不立文字”,主要是反对书面文字以及名相概念,对口头语言以及非教理的熟语俗谚不妨“放一线道”;其二,禅宗于机锋酬酢之际,反对拟议,提倡随机应变,而熟语俗谚稔习于口,自可信手拈...

坐禅不能成佛

禅宗“坐禅不能成佛”。坐禅不能成佛禅一样讲究成佛,因为佛是一种真谛,是大彻大悟后的心境。很多和尚为了这可能会花上数十年,甚至一生的功夫。他们并不知道成佛只是一种心境,不可妄求,否则只会越修离佛越远。青年时候的马祖就是如此,幸好,他还有一个得道的师父怀让。那时,马祖整天呆呆地坐在那里参禅。佛堂前的花儿开了,他看不到;天上的...

浅谈佛教的认识方式——禅∵式∵思∵维

禅宗“浅谈佛教的认识方式——禅∵式∵思∵维”。浅谈佛教的认识方式——禅∵式∵思∵维∵贾∵钊∵着名的“拈花微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是不少人都会问道:“为什么迦叶要开怀地笑?”“佛陀讲了什么内容?我怎么看不懂?没说话怎么讲的?”这里有玄机?知者不玄,玄者不知。为什么迦叶能领会而我们不明白?∵因为佛教认识世界的方式与我们日常习惯的思维方式有差异。思...

日本茶道草创与中日禅宗流派关系

禅宗“日本茶道草创与中日禅宗流派关系”。日本茶道草创与中日禅宗流派关系丁以寿[南昌]农业考古,1997年第2期278-282页--------------------------------------------------------------------------------日本茶道的思想背景是禅门思想,其礼法来源于禅门寺院清规...

禅宗在中国:它的历史和方法

禅宗“禅宗在中国:它的历史和方法”。禅宗在中国:它的历史和方法胡适我的学者朋友——前日本京都大谷大学教授铃木大拙博士,最近30年来,一直都在做着向西方人士解说和介绍禅的工作。经过他不倦的努力,加上许多谈禅的着作,他已成功地赢得了一批听众和许多信徒,尤其是在英国。作为他的一个朋友和中国思想的历史学者,我一直以热烈的兴趣注视着铃木的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