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

列表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第五→88.复唐陶熔居士书

净土宗“《印光大师文钞》三编第五→88.复唐陶熔居士书”。汝夫肺病而死,又复失明,恐系病中不肯断房事所致。无论何病,均以断房事为根本治法。否则神医亦难奏效。汝既行医,当以病未十分复原,万不可行房事,为第一切要之极重事。肺病宜静养,尤宜常念观世音圣号,便能速愈。汝夫业医而病中不以念佛为事,亦泛泛悠悠之人,无真实信心。故致一家数口,非汝无可为生矣。彼盖未遇真知...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第六→7.复王悟尘居士书一

净土宗“《印光大师文钞》三编第六→7.复王悟尘居士书一”。接手书,知阁下与妻妾二女全家念佛,信愿行三字,铭诸肺腑。何得又叹年逾半百,膝下犹虚,不孝之罪,永劫莫赎。夫子之有无,乃属於命。有妻有妾,非如不娶,以致无後者比。何引为恨,谓为不孝。夫不孝者,不能居仁由义,以辱乎亲之谓也。及有儿女不教训,以致或成庸愚,或成顽鄙。纵有多子,其不孝也更甚。既有二女,当善教...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第五→79.复叶聘臣居士书

净土宗“《印光大师文钞》三编第五→79.复叶聘臣居士书”。佛念众生,比众生念佛,当切百千万倍。若肯依佛言教,念佛求生西方,决不至仍留娑婆,何特於光乎哉。所言寂照不二,真俗圆融之义,下文极为发挥显示,何不体认以求了解乎。今先将此四字之义说明,则自势如破竹,一了俱了矣。上说吾心本具之道,与吾心固有之法,原是寂照不二,真俗圆融。何名为寂,即吾不生不灭之心体。有生...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第五→87.复唐瑞岩居士书三

净土宗“《印光大师文钞》三编第五→87.复唐瑞岩居士书三”。庄子云,夏虫不可以语於冰者,笃於时也。井蛙不可以语於海者,拘於墟也。曲士不可以语於道者,束於教也。儒道耶回,皆世间人天乘教。唯佛包摄各教,而为出世间了生脱死,识心达本,究竟成佛之大教,儒教最易化,故佛法入中国二千年来,通人达士依佛法修持者,不知凡几。而道教则每每偷窃佛经之文,改头换面,伪造道经,且多...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第五→78.复叶福备居士书二

净土宗“《印光大师文钞》三编第五→78.复叶福备居士书二”。昨日当家师以汝书交光,光阅之,知强盗来抢汝物,一无所失。对房老太婆,抢去一箱及诸衣物。此即三宝加被之明证。但当勉力念佛及念观世音菩萨,何可妄生布畏,欲移他处。你看那里是安乐处。幸此处淡薄,尚无大祸。若在富庵,恐更危险。苏州景德路合发纸店郭振声,民十九年陪彼本家一老头来皈依。光为彼说,现在是一个患难世...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第五→86.复唐瑞岩居士书二

净土宗“《印光大师文钞》三编第五→86.复唐瑞岩居士书二”。写信当用姓名。不可只用法名。光老矣,何能记忆是谁乎。汝行医肯发心利人,实为便利。人当病苦临身,一闻有得安乐法,无不生信心者。大危险证,令彼念佛,并念观音,必可有效。即命尽当死,亦有效。乃转危为安,始命终也。吾常谓世间有二种人,最易劝人为善念佛。第一看相者。见好相,令极力修持,保全好相。否则相或变矣。...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第五→77.复叶福备居士书一

净土宗“《印光大师文钞》三编第五→77.复叶福备居士书一”。汝父已许汝出家,当发至诚恳切心,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六道中无业不造。若无心修行,反不觉得有此种希奇古怪之恶念。若发心修行,则此种念头更加多些此。(此系真妄相形而显、非从前无有、但不显耳、)此时当想阿弥陀佛在我面前,不敢有一杂念妄想,至诚恳切念佛圣号。(或小声念、或默念、...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第六→5.复永业居士书

净土宗“《印光大师文钞》三编第六→5.复永业居士书”。近世少年,多由情欲过重,或纵心冶游,或昵情妻妾,或意淫而暗伤精神,或手淫而泄弃至宝。由是体弱心怯,未老先衰。学问事业,皆无成就。甚至所生子女,旨属孱弱,或难成立。而自己寿命,亦不能如命长存,可不衰哉。汝恐亦犯如上诸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既长持念菩萨名号,必须恳切至诚,自可所愿皆遂。倘仍悠悠忽忽,则...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第五→85.复唐瑞岩居士书一

净土宗“《印光大师文钞》三编第五→85.复唐瑞岩居士书一”。念佛念字,万万不可加口。许多人皆作念,则失义之至。持名念佛一法,普利三根。观像观想,唯心地法门明白之人则可。否则或致起诸魔事。持名念佛,加以摄耳谛听,最为稳当。任凭上中下根,皆有利益,皆无弊病。汝喜念金刚经,当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即为净土助行。然净土五经,其功德亦不亚於金刚经。所寄之经书,宜详阅光所作...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第五→76.复王子立居士书三

净土宗“《印光大师文钞》三编第五→76.复王子立居士书三”。无量寿经中,有三辈。观无量寿佛经,有九品。下三品,皆造恶业之人,临终遇善知识开示念佛,而得往生者。王龙舒死执三辈即是九品,此是错误根本。故以下辈作下三品,其错大矣。故上辈不说发菩提心,中辈则有发菩提心,下辈则云不发菩提心。无量寿经三辈,通有发菩提心。在王居士意谓下辈罪业深重,何能发菩提心。不思下辈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