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答疑

列表

大乘法最究竟,佛陀为何说其他几乘?

佛学答疑“大乘法最究竟,佛陀为何说其他几乘?”。任何一个法门的弘扬,都有其特定的针对性。《法华经》说,佛陀出世的目的,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成就佛道。所以,《法华经》的思想是会三归一,开权显实。但佛陀一生说法,并不都是针对菩萨根机而说。有时是针对人天乘根机者而说,有时是针对声闻乘根机者而说,有时又是针对缘觉乘根机者而说。虽然佛陀想把最高的法直接告诉众...

什么是转依?

佛学答疑“什么是转依?”。修行,就是转依的过程。这也是佛法和哲学的根本区别所在。所谓转依,就是一种实践,是对生命的转变!我们了解生命,目的是为了改善生命,将充满缺陷的生命改造为解脱、圆满的生命。我们认识世界,目的是为了改善世界,将充满污浊的世界改变成清净、祥和的乐土。在唯识宗的修行中,转依就是转识成智,转染成净,将有漏、杂染...

当五欲六尘现前时,怎样调整?

佛学答疑“当五欲六尘现前时,怎样调整?”。关键在于,平时就努力培养觉照力,而不是等敌人上阵时,临时再找武器。当五欲六尘的境界现前时,我们往往会生起与之相关的妄想,然后就“心随境转”。根本的对治之道,是以智慧进行观照。但对修行刚刚入门的人来说,观照力非常弱。妄念现起时,可能很快就失去正念,对付不了情绪波动。不过,也不必沮丧,只要我们依法修行,...

器官移植是否会妨碍往生?

佛学答疑“器官移植是否会妨碍往生?”。我们的生命体,由寿、暖、识三部分构成。寿,是一期生命的期限;暖,是色身的温度;识,是精神系统。当色身败坏,寿终正寝后,识会离开色身,体温也会随着识的离去而降低。所以,死亡后身体很快会变凉,就说明识已离开。那时的色身,不过是我们废弃的一间屋子而已。而在识尚未完全离开时,对亡者进行解剖,确实会对他造成伤...

念念分明的观照有必要吗?

佛学答疑“念念分明的观照有必要吗?”。修行要念念分明,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观照有必要吗?我们说活在当下,保持清明的心境,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在做每件事的时候,包括工作、学习,乃至吃饭、走路时,都能念念分明。禅宗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搬柴及运水,神通并妙用”。活在当下、念念分明的禅修,能使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心不会粘着其上,从而培养“...

如何利用零碎时间静坐?

佛学答疑“如何利用零碎时间静坐?”。观念:现在工商业社会大家都很忙碌,如何在百忙中抽空静坐,就是最有效率的利用时间。静坐本身是属于累积的效果,就是一般人所说的愚公移山的精神,一点一滴的累积,一定可以达到。方法:1.短时间的静坐,5分钟左右,也可坐在椅子上,可以直接结束。2.较长时间的静坐,15分钟以上,宜稍微缓冲一下再结束。3.长时间...

称呼出家法师,为何特加“上下”两字?

佛学答疑“称呼出家法师,为何特加“上下”两字?”。割爱辞亲,识心达本,解无为法,是名沙门(梵语sramana)。出家人为了自度,必须上乞如来正法,以滋润法身慧命,故法名加个“上”字;自度亦不够,看众生沉沦苦海,六道往返不休,受尽无量逼迫,对下发起悲愍救度之心,普令大地一切众生远离苦海,度脱三界(梵语trayo∵dhatavah),故法名加个“下”字...

清净大海众菩萨是什么菩萨呢?

佛学答疑“清净大海众菩萨是什么菩萨呢?”。清净大海众菩萨是其他众位菩萨的总称,“清净”是说极乐世界的一切菩萨都是很清净的。“大海众”是说菩萨的众多就和大海一样。我们早晚就要和这些菩萨做伴侣,所以预先要念他们,拜他们。相关图书推荐:∵《佛教基本知识》《溯流徂源(上下册)∵》∵《现代学佛者修正对话》∵∵《学佛者的信念》《赵朴初文集∵》《星云大师...

请了佛像、经书,存放在哪里最合适?

佛学答疑“请了佛像、经书,存放在哪里最合适?”。放在你觉得最恭敬的地方就合适。一方面,我们对佛像、经书要有恭敬心;一方面,也要根据各人的不同条件来安排。很多信徒家中没有专门的佛堂,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在客厅或书房安置一个佛龛供奉佛像、法宝。虽然佛菩萨并不要求我们的恭敬,但我们要知道,恭敬心对自身修行意义重大,这就需要从每个细节上加以重视。相关图书...

为什么学佛的人相遇,要合掌说:阿弥陀佛

佛学答疑“为什么学佛的人相遇,要合掌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为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称阿弥陀佛。有两层含意:一者、礼貌用语。既已学佛,就以佛教的称谓呼应,比方说:早上见到同参道友,就来一句:阿弥陀佛,表示某某大德,早安!晚上见到同参道友就开口道出:阿隬陀佛,表示某某大德,晚安!在公共场所或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