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答疑

列表

如果观音菩萨及释迦牟尼佛能常示现,直接救化众生,众生不就更容易救化吗?为什么要众

佛学答疑“如果观音菩萨及释迦牟尼佛能常示现,直接救化众生,众生不就更容易救化吗?为什么要众”。问:如果观音菩萨及释迦牟尼佛能常示现,直接救化众生,众生不就更容易救化吗?为什么要众生看不见佛,而常沈苦海,而猜疑?(赖银波)答:佛与菩萨,皆多化身,落叶飞花,皆可悟道,是落叶飞花,皆佛化身,在自己之器利钝,悟不悟耳。昔释尊在舍卫国,分明佛身现世,而舍卫城中之人,仅有三分之一信者,又有何说?佛菩萨之...

学佛当军人的上前线杀敌,保国安民,不但无罪,而且有功。为什么害人的虫类,如蚊子苍

佛学答疑“学佛当军人的上前线杀敌,保国安民,不但无罪,而且有功。为什么害人的虫类,如蚊子苍”。问:学佛当军人的上前线杀敌,保国安民,不但无罪,而且有功。为什么害人的虫类,如蚊子苍蝇是传染病菌的媒介,甚至使人生病至死,消灭此类害虫适合卫生,增进身体的健康,相反的不但不要扑灭它们,还要供养它们,前后事实岂不相矛盾?(衡钰)答:国设军队,义在防卫,非为侵略,倘有犯我者,能抵抗而驱之,使不得逞,屈服...

佛为什么不自己亲手写佛经,或者在亲口说法时使他徒弟记载,传于后世?(施好学)

佛学答疑“佛为什么不自己亲手写佛经,或者在亲口说法时使他徒弟记载,传于后世?(施好学)”。问:佛为什么不自己亲手写佛经,或者在亲口说法时使他徒弟记载,传于后世?(施好学)答:一人讲说,众人听之,何等普及。阿难多闻强记,结集时一人述之,众人证之,何等确实。若必世尊闭门着书,时间所限,又岂能谈经三百余会之多,而当时又无印刷,亦不能普及群弟。...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为什么做了菩萨还要有畏呢?(慧妙)

佛学答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为什么做了菩萨还要有畏呢?(慧妙)”。问:‘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为什么做了菩萨还要有畏呢?(慧妙)答:菩萨等级甚多,不到无为无缘境界,还有造作。自必仍加体察,此体察即是畏,如俗谨慎之意,此其一。菩萨泛指觉者,见果知因,见因知果,了福祸之果皆从因来,故于造因慎重,是名曰畏。非同凡夫受果后而始畏,造因时而希徼幸得免焉,此其二。...

观世音菩萨乃是劫前古佛,名正法明如来,并非娑婆世界的凡人,为什么还有生日、出家日

佛学答疑“观世音菩萨乃是劫前古佛,名正法明如来,并非娑婆世界的凡人,为什么还有生日、出家日”。问:观世音菩萨乃是劫前古佛,名正法明如来,并非娑婆世界的凡人,为什么还有生日、出家日、成道日?(孙正修)答:古今中外历法,本各不同,本国古人之生辰,尚不准确,何况有史以前,以及其他世界乎?此不过后人纪念菩萨,假定之一日耳。再以出家成道论,亦欲多亲近几次而已。...

释尊以前诸佛为什么没经典?(白张文适)

佛学答疑“释尊以前诸佛为什么没经典?(白张文适)”。问:释尊以前诸佛为什么没经典?(白张文适)答:世间有成住坏空,佛法有正像末灭,前佛非无经典,但法至灭期,世至坏时,经典即不存矣。试看我国有史记载之事,最古者,为伏羲神农,才不过五千年耳,其书安在,况前佛与释尊相距若干劫数,经典焉得留至现在。更要知佛佛道同,今日释尊所说,亦即前佛之经也。...

世尊自证,无上正等正觉,为什么缘因要创立教呢?(黄米田)

佛学答疑“世尊自证,无上正等正觉,为什么缘因要创立教呢?(黄米田)”。问:世尊自证,无上正等正觉,为什么缘因要创立教呢?(黄米田)答:世尊成佛,亦非为自乐涅盘,仍是希望众生脱离二死,同证佛果。故立教法,将自所修所证,公诸大众,期同成就。若专为自己得利,仅证一阿罗汉足矣,又何必三只劳劳,苦修万行哉。...

世尊为什么令诸弟子诸方弘法乞食呢?(黄米田)

佛学答疑“世尊为什么令诸弟子诸方弘法乞食呢?(黄米田)”。问:世尊为什么令诸弟子诸方弘法乞食呢?(黄米田)答:令弟子诸方弘法,仍为利众,乞食为不蓄私财,恐心染六尘,不能专一办道救众耳。...

世间为什么这样苦、业这样多,尤其是拜佛之后,愈拜愈苦,业愈多?(赵丽亮)

佛学答疑“世间为什么这样苦、业这样多,尤其是拜佛之后,愈拜愈苦,业愈多?(赵丽亮)”。问:世间为什么这样苦、业这样多,尤其是拜佛之后,愈拜愈苦,业愈多?(赵丽亮)答:世间之苦,乃众生业力造成,造业之多,又众生惑妄所致。惑妄念念不停,身口时时造作,故苦重重加多,此无可疑处。拜佛以后,苦觉多者,乃少清醒所得,在未拜佛前,处成习惯,视为当然,虽苦亦不觉也。惟苦果自有其前因,拜佛是善因,不能...

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为什么不在天竺传道下去,何以要转到东土来传法?(林良柱)

佛学答疑“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为什么不在天竺传道下去,何以要转到东土来传法?(林良柱)”。问: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为什么不在天竺传道下去,何以要转到东土来传法?(林良柱)答:彼土众生,福报已薄,邪见渐增,外道繁起,佛缘殆尽。此土自汉晋以来,朝野崇信,根多大乘,不避艰险,往求法者举踵相接,是知佛法之弘广,机在震旦,故东来也。然此只就世相说,若如宗门问祖师西来意,即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