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答疑

列表

立地成佛是真的吗?

佛学答疑“立地成佛是真的吗?”。是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佛教的教训,正像世俗所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教训一样。不过,浪子回头的可贵,是在能够改邪归正,既然改邪归正之后,必须要积极地重建他的人生,才能达到“回头”的目的,才有“金不换”的价值可言。因此,佛教所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只是从正面的自性──佛性上作的肯定,不...

是先修六度,还是先修三福?

佛学答疑“是先修六度,还是先修三福?”。我们学佛,从何开始,是先修六度,还是先修三福?最适合的顺序,要按着次第,一定是从净业三福做起。而净业三福第一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落实在《弟子规》,我怎样孝亲、怎样尊师,你学弟子规就对了。“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在《十善业道经》,所以你《弟子规》学完之后,就学《十善业道经》。学完是讲落实,你...

念佛老不专心怎样对治?

佛学答疑“念佛老不专心怎样对治?”。我最近念佛老不专心,念着念着就被杂念打消了,很努力的念努力的克制自己不去打妄想还是不行,是不是业障太重业障现前扰乱?请问法师要怎样对治呢?理净法师答:对于初学者来说,念佛不能专心是正常事。正因为我们妄念多才要念佛,用佛号来替代妄念,这样慢慢的就能专心一念了。当然业障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最好的消业障方...

为什么要注重皈依与发心?

佛学答疑“为什么要注重皈依与发心?”。通常问一位道友,你皈依了吗?回答,皈依了。但那只是个形式,要做到真正地皈依,须要我们内心不断地修习。有人说怎么知道,是否真正具足皈依?我们怎么知道心力是否达到?很简单,当你遇到问题、病苦时,你是否首先想到的是三宝?对三宝有无比的信心,那么,你皈依的量,就具足了。否则,你就会疑悔,信佛有用吗?你看我这...

什么是“因果相续”?

佛学答疑“什么是“因果相续”?”。因缘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的方面看,因果的品类有种种无量的差别。种种品类差别的因果关系固然错综复杂,但其间又有井然的法则,一丝不乱。一类的因产生一类的果,如善因得善果,因与果相符,果与因相顺;一...

对身心障碍的小孩子,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佛学答疑“对身心障碍的小孩子,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如果家中有身心特别的小孩,父母确实会比较费心,但如果能想着,这是作父母的本身因为在过去世中作了恶业,所以现世要受折磨、受罪报,却连累着也让小孩子于现今受折磨,这是我们对不起小孩子,因此,更应该将小孩子当成佛菩萨看。能作如此想,慈悲心就会生起,就会更愿意照顾他。如果相反的,总是想:哎呀!家里来个讨债鬼...

如何在修行中不失菩提心?

佛学答疑“如何在修行中不失菩提心?”。问题补充:在修行中时,常有知众生的业苦,心想它这是自作自受,若不让其受些苦怎能明理,视而不见,后发现心里对世间生出烦不愿意理了,如此修下去,又怎能大爱众生,这不就远离菩提心了吗?(提问者:露尘)答:初发心容易,持久难,要真正行菩萨道更难,正因为这个难行能行,方可成就我们的菩萨道业,所以应当感恩众生,...

有些行善之为何一贫如洗?

佛学答疑“有些行善之为何一贫如洗?”。有者所造诸罪业,纵未即时如刀砍,然死降临头上时,罪业之果必现前。这个颂词对当今时代的人来讲,非常非常的重要。有些人作恶多端、罪大恶极,但所造的罪业并不是马上成熟,不像用刀割身体即刻会出血一样,立竿见影。有些人到寺院里供养1000块钱,就希望生意立刻有所好转;有些人一辈子行持善法,但重病缠身,做什么都...

佛教中的七众还有哪些称谓?

佛学答疑“佛教中的七众还有哪些称谓?”。沙门:亦称桑门,意为息心修道。为古印度对一切出家修行者的泛称,在我国则专指佛教僧侣。∵和尚:亦称和上、力生等,意为“亲教师”或师傅之义。原指僧人对寺院方丈等长老的称呼或受戒者对授戒师的称呼。后来俗化,泛指男性出家人。∵尼姑:为汉地对女性出家人之俗称。∵僧伽:简称僧,意为和合众,本指三人以上的僧团。后...

行香时喊“起”字的意思?

佛学答疑“行香时喊“起”字的意思?”。少林禅七是喊“起”字的。行香喊“起”字源于《华严经》善财童子第五十三章,说的是善财童子去弥勒处见弥勒佛。因为弥勒佛在弥勒楼阁,既无门无缝所在按现在人的说法是在另一多维世界里,善财童子是见不到的。善财童子很着急,在这个时候,弥勒佛为了点化他,就起了一个方便,喊了一句“善男子‘起’!”,为了让其进入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