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识

列表

《孝经》白话注解

佛教知识“《孝经》白话注解”。∵∵  孝经白话注解  关中严协和居士  《孝经白话注解》出版的因缘  于凌波  孝经这部书,据说是曾子问孝于孔子,退而和学生们讨论研究,由学生们记载而成的一部书。吕维祺《孝经或问》中称:“孝经为何而作也?曰,以阐发明王以孝冶天下之大经大法而作也。”汉书艺文志上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社会上奉为圭皋,人人所应遵守的德目。  孝经一书,全文共为十...

没有钱的人如何布施以获得大福报?

佛教知识“没有钱的人如何布施以获得大福报?”。∵∵    《杂宝藏经》的“无财七施”:  一者,眼施: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恶眼看人。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清净眼,未来成佛,得天眼佛眼,名第一大福报。  二,和颜悦色施:于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凶眉恶色。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妙色相,未来成佛,得金色身,是名第二大福报。  三,佳言施:于父母师长及一切人,出柔轻语,无粗恶语。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妙辩才,所出之言,人皆欢喜,信受奉行。未来...

人为何忘记前世?并非喝了孟婆汤

佛教知识“人为何忘记前世?并非喝了孟婆汤”。∵∵  一天,佛陀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正在琢磨一个问题:佛陀说人有前世,为什么人都不记得?若有后世,为何又不见有人回来报告呢?我要问一下佛陀。还没开口佛陀已知道,世尊就先说道:弟子们,你们看这棵树,本来只是一颗种子,现在已长成茂密的大树,起初是种子时,还没有树根、树干、树叶和果实,在地、水、火、风四大的因缘作用下,种子才发芽,芽再生茎,茎再生叶,叶...

佛说3种人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教知识“佛说3种人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经典介绍】《观无量寿佛经》,为佛在摩羯陀国王舍城东北方耆阇崛山(别名灵鹫山),为韦提希等所说,主要通过修十六观等观想法,以此而求生净土,后世列为净土宗五经之一。    佛说3种人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观无量寿佛经》  【经文解释】《阿弥陀经》中说,求生极乐世界,不可以...

佛陀的三十二相是怎么修出来的?

佛教知识“佛陀的三十二相是怎么修出来的?”。∵∵释迦牟尼佛文:善缘一,依三十二业因缘修行,得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若持戒不动、施心不移、安住实语,如须弥山.以是业缘得足下平满,如奁底相。若于父母所、和尚师长、乃至畜生,以如法财,供养供给.以是业缘,得成足下千辐轮相。若不杀不盗,于父母师长常生欢喜.以是业缘得成三相︰一者手指纤长、二足跟修长、三其身方直。若修四摄法摄取众生,以是业缘得网缦指,如白鹅王。若父母师长若病苦时,以手洗拭捉持案摩。以是业...

今天腊月二十二:文殊菩萨成道日

佛教知识“今天腊月二十二:文殊菩萨成道日”。∵∵  农历腊月二十二是文殊菩萨的成道日,这一天是佛教界重要的节日之一。这一天佛信徒们纷纷以鲜花灯、烛茶、果珍肴供养文殊菩萨像,并用各种非常名贵的香料浸泡文殊菩萨像,以示对文殊菩萨的尊重和敬仰。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它的慈悲心都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文殊菩萨并不提倡感情用事。所以,这一天,佛教人士都坚守文殊菩萨的作风,整个纪念仪式隆重而又低调,显现出文殊菩萨大智大慧的一面。因此,腊月二十二是文殊...

佛教里一位功德极不可思议的大菩萨

佛教知识“佛教里一位功德极不可思议的大菩萨”。∵∵    佛教里有一位功德无量的菩萨,称念这尊菩萨的名号和称念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的名号所获得的功德是无二无别的,这尊菩萨就是虚空藏菩萨!  一个人如果造了极重的罪业,当堕地狱,要想不堕三恶道,只有虚空藏菩萨能够救度他,详细讲述虚空藏菩萨无上功德的经典《虚空藏菩萨经》上讲: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  世尊,云何名为犯根本罪波罗夷耶?若有众生犯斯罪者,善根烧然堕于恶趣离安隐处,永失一切天...

佛说修菩萨道做到4种事就能不着魔

佛教知识“佛说修菩萨道做到4种事就能不着魔”。∵∵  【经典介绍】《楞严经》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大经,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也是一部著名的破魔宝典,祖师盛赞为“开悟的楞严”。  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  【经典原文】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是四事若不遗失,心尚不...

佛说调伏自己的心就能无事不办

佛教知识“佛说调伏自己的心就能无事不办”。∵∵  【经典介绍】《楞严经》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大经,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也是一部著名的破魔宝典,祖师盛赞为“开悟的楞严”。    佛说调伏了自己的心就能无事不办  【经典原文】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经文解释】佛告诉阿难,汝...

五种忍辱

佛教知识“五种忍辱”。∵∵  忍辱度嗔恨:菩萨修忍辱行,能度脱嗔恨之心。古人说:‘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因为嗔恨心是无明业火。我人嗔心一发,马上怒火冲天,焚烧起来,就不顾一切。什么罪恶言行,都可随之发生。即把许多业障之门,大开特开。因此犯下了弥天大罪,违反了国法人情,造诸恶业。所以佛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心中只图报复、雪怨恨,不顾伤人害己,把过去所做的一切功德,善事好事,一笔勾销,统统烧光,付之东流。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