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列表

北宗禅与大历诗歌创作

诗词对联“北宗禅与大历诗歌创作”。北宗禅与大历诗歌创作郜林涛(华东理工大学文化艺术学院,上海∵200237)摘∵要:北宗禅“看心看净”的主张受到神会等人的批评,但在盛中唐却颇为流行。王孟诗派及大历诗人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渲染寂静深幽的境界,表现了北宗凝心入定的禅观。当然,他们也有不少反映南宗禅观的作品。这说明南宗禅和北宗禅对他们的诗歌创...

苏轼诗与《维摩经》

诗词对联“苏轼诗与《维摩经》”。苏轼诗与《维摩经》【作者】梁银林∵【内容提要】本文从苏诗最初涉及的《维摩经》入手,论述苏轼不同时期诗作与《维摩经》的关系,分析《维摩经》在苏诗中的反映和表现,并对其采摄佛经语汇、点化佛学义理为诗进行探讨,以期对苏轼及其诗歌创作多一些认识和了解。∵【关键词】∵苏轼∵诗歌∵《维摩经》∵关系∵王十朋《百家...

唐代庞蕴居士及其禅诗

诗词对联“唐代庞蕴居士及其禅诗”。唐代庞蕴居士及其禅诗杨曾文内容提要:庞蕴(?-807或808),人称庞居士,是唐代禅宗南宗马祖的弟子。原是儒者,从马祖受法后,过着清贫的生活,到处访师参禅,并将自己参禅和修行的心得写为诗偈,现存190多首。这些诗偈语言通俗易懂,形式活泼,注重表达佛教义理,按内容来看,有阐述参悟般若空义的,有论佛与众...

佛教与宫体诗

诗词对联“佛教与宫体诗”。佛教与宫体诗士人的心态影响着文学创作的方向,而佛、释、道三教合流的趋势在六朝曾深深地影响着士人的思想乃至行为,尤其是佛教西来对于文化的影响更是如此。佛教出于印度,东汉初传入中国,至南朝尤昌,统治者出于治乱的需要,对之多有倚仗,如梁武帝曾做《净业赋》以佛教的观点猛烈批判、否定现实享受,其中指出人们以眼...

佛教与晚唐咏史诗

诗词对联“佛教与晚唐咏史诗”。佛教与晚唐咏史诗作者:胡遂文学史界一般认为,以“安史之乱”为界,中国封建社会可分为前后两期。与这种时代的日趋衰微同步,士大夫文人的心态也变得愈益萧瑟。由于世局在一夜之间由盛世变为乱世,文人们普遍产生了惶惑与迷惘。“岂料为文日,翻成用武年”(曹松《言怀》),因为生不逢时而无法实现自己“修齐治平”的人生...

诗僧支遁与早期佛理诗的创作

诗词对联“诗僧支遁与早期佛理诗的创作”。诗僧支遁与早期佛理诗的创作-∵-内容摘要:本文立足于两晋之际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着眼于其对中华文化在思想领域和文学创作上的影响,以早期的诗僧支遁的佛理诗创作为例,分析佛理诗在题材和艺术上的特点。主题词:东晋∵诗僧∵支遁∵佛理诗两晋南北朝自公元三世纪初到七世纪初,持续了四百多年的分裂,战乱频仍,社会动荡...

权德舆诗歌创作与马祖洪州禅

诗词对联“权德舆诗歌创作与马祖洪州禅”。权德舆诗歌创作与马祖洪州禅[摘∵要]∵在中唐不稳定的政治局势下,多病的权德舆思想成份比较复杂,便很自然地接受了当时声势渐大的马祖洪州禅。在其诗集中,权德舆通过其“一曲酣歌还自乐,儿女嬉笑挽衣裳”的日用境,“静看云起灭,闲望鸟飞翻”的旷达境,“圆月初出海,澄辉来满湖”的审美境,“心源暂澄寂”的天然境,...

宣城观察使与诗僧

诗词对联“宣城观察使与诗僧”。宣城观察使与诗僧宣城作为“京畿之区州府地”、“山明水秀揽胜地”和“江东食货集散地”,∵历代“风流朝贵,皆求守此郡”。南齐谢朓以来,宣城郡守中能诗善文、推兴文教者众,为宣城成为文风郁茂之地起了重要作用。唐中宗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地方设道巡察使(后名按察使、采访处置使、黜陟使、观察处置使等),察举...

夏日午后读禅诗

诗词对联“夏日午后读禅诗”。夏日午后读禅诗文/王心丽雷默送我一册新禅诗集《东壁打西壁》。这诗本来六月出版的,却拖到了七月。读诗如同散步,读诗如同品茗,世间恐怕只有禅诗可以这么心静如水地读。或许因为禅诗就是这么写的。诗中没有功名欲求、没有装饰、掩饰、雕琢,有的仅是一种真如心境。之前,我有一本古代的禅门故事。那本小册子是2001...

佛国茗香—九华山茶诗掇英

诗词对联“佛国茗香—九华山茶诗掇英”。佛国茗香—九华山茶诗掇英去岁春,见笑首度进香九华山,在神光岭头之月身宝殿有幸谒得“开光”佛茶,却无缘一品。今春,青阳女史见怜,惠寄九华佛茶和黄石毛峰若干,舌本留香之余,“痴”佛茶之“苦厄”日盛。遂于月前二度前往九华山礼佛问茶,终于一偿夙愿,不仅觅得九华毛峰、佛山银针、地藏云雾、东崖雀舌和天台云雾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