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列表

净苑诗萃序

诗词对联“净苑诗萃序”。∵净苑诗萃序崔玉波(选注)净苑诗萃序∵序一“步入崎岖石径高,山风六月透征袍。岩前久坐无人到,静听松风拂海涛。”这是明朝诗人王三聘登临白人岩后写下的诗篇。据《雁门关地理总考》、《代州志》等史书记载,白人岩是佛教净土宗祖师慧远大师最早讲经说法的道场之一。慧远大师是我国佛教史上一位杰出的佛教领袖,与佛图澄...

弥勒佛对联拾趣

诗词对联“弥勒佛对联拾趣”。∵弥勒佛对联拾趣作者:秦居士弥勒佛,他坦胸露肚,笑口常开,既慈祥又有趣,深得民间喜爱。关于他的传说佳话,车装船载,既令人捧腹,又叫人深思。他那千年不变的肖像,塑成或泥或铁或铜或大或小的造型,供奉在寺庙里、人家中。历代文人雅士更在它面前留下了不少妙联佳对,其中不仅具有高超的书法艺术杰作,而且包蕴着极为...

岭南诗僧:以诗寓禅∵禅诗融通

诗词对联“岭南诗僧:以诗寓禅∵禅诗融通”。∵岭南诗僧:以诗寓禅∵禅诗融通在岭南禅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许许多多岭南诗僧,留下了众多的诗作。岭南最早以诗闻名的诗僧当为唐大历年间的惠照禅师。惠照是当时一个有修养有学问的僧人,是禅宗六祖慧能的大弟子怀让的弟子。现存清朝编修的《潮州府志》称其“博通词翰”。北宋着名文人余靖亦曾题其遗照,赞曰:“士林...

试论张祜涉佛诗歌

诗词对联“试论张祜涉佛诗歌”。试论张祜涉佛诗歌张福清中晚唐着名诗人张祜,《全唐诗》等收录补遗其诗500余首。在张祜诗集中,题赠酬答僧人的诗作有23首,主要涉及灵澈、志凝、契衡、法镜、高闲、齐安等一批高僧;寺庙题咏诗35首,主要描写苏州、杭州、镇江一带的寺庙及高僧影堂。另外有关僧人佛寺的诗歌17首,后期隐居江南丹阳所涉尤多。这些有...

佛教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

诗词对联“佛教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佛教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缪君芳摘要:谢灵运是刘宋时期山水诗创作的代表人物。他与佛教之间渊源颇深,他的山水诗在一定程度上是他佛教思想的具体体现。以一种审美的情思来表现佛理。把山水审美与宗教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人在山水审美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受和体悟到佛理。关键词:谢灵运山水诗般若学弥陀净土信仰[中图分类...

佛教背景下的王梵志诗歌

诗词对联“佛教背景下的王梵志诗歌”。∵佛教背景下的王梵志诗歌马晓妮[内容摘要]唐代诗僧王梵志所创作的诗歌,深受佛教影响。从诗歌内容上看,大量使用佛教名相,表达苦空、因果、平等等佛教义理。从诗歌艺术形式来看,通过开拓诗歌领域、选用恰当比喻、使诗歌自由化口语化等方式,造成通俗质朴的独特风格。[关键词]唐代;王梵志;佛教;诗歌。[作者简介]...

浅议佛教之境向诗论之境的转化

诗词对联“浅议佛教之境向诗论之境的转化”。∵浅议佛教之境向诗论之境的转化付秋会【摘要】在诗境理论的热点研究中,却很少有人对“境”的语义流变及在诗论中的不同意义等进行比较清晰地梳理和辨析,而这一点,恰恰应该是诗境理论研究和争论的起点。因此,本篇论文就从“境”的语义流变这一角度研究佛教之“境”是怎样被引入诗论之“境”的并分析两者的区别。【关键词...

唐代诗人孙逖与他的《宿云门寺阁》

诗词对联“唐代诗人孙逖与他的《宿云门寺阁》”。∵唐代诗人孙逖与他的《宿云门寺阁》欧阳明亮郑莉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孙逖《宿云门寺阁》开元二年(714),在崔日用的延誉下,19岁的孙逖制举及第,授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尉,并于当年秋天南下赴任。会稽山阴一带,钟灵毓美,为...

房山(南郭)唐诗人贾公祠记

诗词对联“房山(南郭)唐诗人贾公祠记”。∵房山(南郭)唐诗人贾公祠记李北岳祠在邑南郭半里许,北向,明永乐(成祖朱棣)十年,邑人锦衣百户镇国将军李祥(字吉甫)出资创建。规模宏敞。松柏蓊郁。前殿祀韩愈,匾额文曰:“千古孙阳”。殿柱联曰:“贵贱一朝看遇合,推敲百世抚风流。”大殿中祀贾岛,左右祀孟郊、姚合。匾额文曰:“同气同声”。殿柱联曰:“普郡...

三教寺西山门的题壁诗

诗词对联“三教寺西山门的题壁诗”。∵三教寺西山门的题壁诗三教寺西山门与钟亭∵瑞良∵摄在兴城西北部山区的药王庙乡三教寺西侧山门内壁上,有一首韩晋侯写的题壁诗,全文如下:这皮囊,多罣碍,与我灵台为祸害。随行逐步设机谋,左右叫我不自在。筋一团,肉一块,纠合形骸成四大。有饥有寒有贫穷,有病有灾有败坏。要饭吃,要衣盖,又要荣华贪世态。为你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