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列表

中日佛教入世精神的比较研究

佛教史“中日佛教入世精神的比较研究”。中日佛教入世精神的比较研究郭青生[杭州]浙江学刊,1998年第4期93-96页--------------------------------------------------------------------------------【作者简介】郭青生,男,1956年生,上海大学东亚佛教文化研究...

佛教成人教育的意涵

佛教史“佛教成人教育的意涵”。佛教团体长期以来一直扮演成人教育提供者的角色,什么是佛教成人教育?如何界定?其基本内涵、理念及施设原则为何?前言成人教育是现今教育领域的新趋势,不论是各级学校、社教机构、工商团体、非营利组织等,都在积极整合运用其教育资源,企图提供社会大众更多元学习的机会。∵佛教团体长期以来一直扮演成人教育“提供者”...

永明延寿与中国佛教新趋向的形成

佛教史“永明延寿与中国佛教新趋向的形成”。永明延寿与中国佛教新趋向的形成陈荣富佛教自东汉末年传人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而立足和发展;经隋唐而进入兴盛期,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八大宗派并立的局面,禅宗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至唐末和五代,佛教的经典翻译、教理探索、宗派分化等重大任务已经完成;至宋代,禅宗的独立性已经逐步丧失,佛教诸宗并立,争妍斗艳的...

什么是佛教的佛?

佛教史“什么是佛教的佛?”。佛是佛陀简称,佛陀是古代印度梵文的汉语音译。∵佛陀,含有自己觉悟、觉悟他人、觉悟一切而无所不知无时不觉的意思,所以,又被称为一切智人或正偏知觉。∵佛陀,简译为佛是在我们这个世界,距今约二千五百八十九年(西元前六二三年),生于印度迦□罗卫城的释迦太子,成道之后,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是族姓,意为能仁,牟尼...

佛教如何看待死亡?

佛教史“佛教如何看待死亡?”。"死"是分段生命的死亡。有生就有死,这是无法改变的生命规律,既然有生,也就有死。佛教对待生死,抱有一种正确的积极的态度,既不是知生命短而悲观失望,消极等待,也不像其他宗教那样把死亡看作解脱苦难的机会和进入天堂的机会而盲目乐观,或采取愚蠢的自杀行动。"死"是人的生命结束,离别家庭亲人,放弃一生所有东西...

中国佛教孝亲观初探

佛教史“中国佛教孝亲观初探”。中国佛教孝亲观初探王月清[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27-32--------------------------------------------------------------------------------摘要:中国佛教孝亲观是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的重要方面。∵本文从介绍中土佛...

佛光教科书:《佛教与世学》(1)

佛教史“佛光教科书:《佛教与世学》(1)”。佛光教科书:《佛教与世学》第一课佛教与宇宙∵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佛教的“宇宙”包含四维上下,过现未来,同时含盖无量无数的有情世间,与无边无际的器世间。自古以来,人们不断地探讨宇宙存在的奥秘,从远古的神话至太阳系、银河系的渐次发现;科技的日新月异,使人类了解到宇宙的时空、有情、物质都是...

佛教的人生欲望观

佛教史“佛教的人生欲望观”。欲望,通常指驱使人想望、追求某种东西的内在动力。西方心理学的欲望一词,直接来自拉丁语appetite,“指一种渴望。心理学中的大多用法承继此意。”这种意义上的欲望,与佛学所说心所法中“于所乐境希望为性”、能发起精勤作用的“欲”(梵语chanda)含义相近。《界身足论》卷二对欲的解释颇为详悉:“谓欲、...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2)

佛教史“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2)”。第九课持戒与犯戒∵戒,梵语“尸罗”,《大智度论》卷十三说:“尸罗,此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无受戒行善,皆名尸罗。”由此可知,戒是善法的初基,善法的依止处。受持戒法是信仰的实践,佛陀于遗教中告诫弟子们当以戒为师□,经典中也常以各种譬喻□来说明“戒”的重要性。∵佛教的戒律讲...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3)

佛教史“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3)”。第十六课密行百事∵密行是密而不宣的善行义举,以中国俗语来说,就是积阴德。譬如佛陀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每日托钵乞食、洗足敷坐、行化说法,令众生入佛知见等,就是密行;又如罗□罗忏悔改过,坚持清净戒行等,是为佛弟子中密行第一;大迦叶住兰若处,寂静少欲,灵山会上□妙契真如法性,亦是密行;须菩提观空迎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