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史

列表

佛教中,一个获得幸福的秘密……

佛教史“佛教中,一个获得幸福的秘密……”。无所求的布施,才是真正的布施。真正的布施,是不要求任何回报的。如果企望有所回报,就不是布施而是交易了。一个人布施后,而荫起控制受施者或受施团体,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布施,不要企望别人的感激。人类是善忘的,但他们也一定会感激你的布施。真正的布施,是不企望任何物质的回报:布施者和受施者,同样的不需要为布...

惠能的佛教革新在中国佛教史的意义

佛教史“惠能的佛教革新在中国佛教史的意义”。内容提要:佛教发端于印土,而传播及中国、日本与东南亚一些国家。佛教约于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大约公元67年左右。但直至七世纪末惠能的佛教革新运动才使佛教真正中国化,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它以后一直是中国佛教的主流,并渗透进中国思想的内核,成了人们深层心理结构的一部分。我们从惠能的思想上看,不难看出...

从佛教的角度如何理解“情与理”?

佛教史“从佛教的角度如何理解“情与理”?”。首先谈“情”,从佛教教理而论,“情”乃无明而起,属烦恼范畴,是烦恼在不同因缘中的具体体现。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情”的种类细分无量,笼统则二:苦与乐。世间所谓亲情、爱情、友情、同情、温情、悲情、激情、冤情、怨情、无情、绝情等演绎着世间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芸芸众生无一幸免,皆置...

当前佛教界最大的弊病

佛教史“当前佛教界最大的弊病”。今天我写这个题目,是本着利益众生的心而写,并不是依∵当前佛教界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闻思修的次第混乱,乃至于很多佛教徒根本就没有具足对佛教基础的认识和理解,更甚者,很多出家人也是一种迷信式的信佛。从而使当今的佛教呈现出外强中干的局面,各地寺院林立,庙宇富丽堂皇,但这些所谓的‘兴盛’皆是一种商业性的炒作,...

佛教丛林清规

佛教史“佛教丛林清规”。清规是中国禅宗寺院(丛林)组织的规程和寺众(清众)日常行事的章则,也可说是中世以来禅林创行的僧制。本来中国佛教从东晋道安首创僧尼规范三例以后,即随时有在戒律之外别立禁约之举,如支遁立众僧集仪度,慧远立法社节度,乃至梁武帝造光宅寺于金陵,命法云为寺主,创立僧制,用为后范,皆是其例(见《大宋僧史略》卷中...

佛教丛林八大执事

佛教史“佛教丛林八大执事”。八大执事,就是指五大堂口的主要负责人及其他寺院重要执事僧,包括:监院(库房负责人)、知客(客堂负责人)、僧值(又名纠察)、维那(寺院监察)、典座(斋堂负责人)、寮元(云水堂负责人)、衣钵(方丈堂负责人)及书记等。各丛林根据自身的特点,所设的八大执事不尽相同。例如,当代有些丛林,接待云水僧人很少,云水...

考证佛教世界观真理性系列之三

佛教史“考证佛教世界观真理性系列之三”。佛有法眼人不信,肉眼凡胎如何识。信愿行果弘正法,考证法眼有此篇。作为考证佛教世界观系列文章,本文将用自然科学中常用的逻辑实证和经验实证的方法,验证释迦佛真的具有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不具有的法眼——该法眼具有见空识无的能力。佛教经典中有这样一段关于释迦佛的故事:释迦佛从宽大的衣袍中取出一颗珍珠示向他的弟子...

佛教中为什么不把吃植物当作“杀生”

佛教史“佛教中为什么不把吃植物当作“杀生””。前两天有个网友给我留言:植物不是生命吗?你们佛教徒口口声声说不杀生,吃植物难道不是杀生吗?你们真虚伪!和这个网友有类似疑惑的肯定大有人在,而且我认为有这样的问题并不奇怪,因为对于佛教的教育体系不了解的人,可以说对佛教充满了问题,又岂止吃素这么一个问题呢。现代科学把生命的形式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种,因此受...

人间佛教实践与中国公民社会

佛教史“人间佛教实践与中国公民社会”。一、“公民社会”在中国的讨论关于“公民社会”的讨论,曾经有共和主义的或自由主义等方面的公民社会定义,或者是民间社会对抗国家的关系架构,甚至是作为政治哲学的规范概念、社会学的概念工具等等。一方面,这说明来自西方的公民社会概念,定义方法并不一致,具有经济、社团与文化等若干层面。经济层面的公民社会概念来自...

莲花宣扬佛教教义精神

佛教史“莲花宣扬佛教教义精神”。莲花宣扬佛教教义精神---汪祖民莲花宣扬佛教教义精神---汪祖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花”就是莲花,这“叶”就是荷叶。在佛教中借用了印度教的象征意义,莲花代表漂浮在欲望的污水上,身体、言语和心灵的纯洁。佛通常被描写坐在巨大的莲花和莲叶上。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主张废除古印度等级森严的制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