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史

列表

空与无我(八)——佛教的言语观

佛教史“空与无我(八)——佛教的言语观”。空与无我(八)——佛教的言语观定方晟着∵美国佛教弘法中心译九、唯识思想的谬误唯识学派的标语—“唯识无境”有些人对于空的探讨与中观派的否定论,觉得很不称心满意,其中包括唯识学派。他们跟自性论证派一样,有意要从诸位前辈的论法里,铲除否定性的色彩。他们想把有关认识的概念实体化,企图肯定地解说世界。如果说中...

空与无我(九)—佛教的言语观

佛教史“空与无我(九)—佛教的言语观”。空与无我(九)—佛教的言语观定方∵晟∵着美国佛教弘法中心中译十、空的思想不是神秘主义禅、空、中观哲学是神秘主义吗?我将在本章指出空的思想不是神秘主义。许多读者也许会怀疑,既然懂得了空的思想,为何还有必要再提出这项主张呢?原因是,有不少学者认为禅、空的思想,和中观哲学都属于神秘主义。尤其有部份的外国学...

江苏佛教界著名人士简介

佛教史“江苏佛教界著名人士简介”。江苏佛教界着名人士简介∵历史上,江苏曾是佛教译经、讲经和学术研究的中心,其翻译和研究成果,在中国乃至世界佛教史上都有一定的影响。许多人在立说创派的同时,∵建造了一大批规模宏大的寺院,为中国的古老文化作出过重要贡献。他们当中,有国外和国内的高僧,也有在家的居士。康僧会(?-280年)祖籍康居,世居天堂...

呂澄論玄奘大師在佛學史上的地位

佛教史“呂澄論玄奘大師在佛學史上的地位”。吕澄论玄奘大师在佛学史上的地位张春波早在30年代,吕澄先生对玄奘和唯识学的研究即已蜚声中外。60年代初,先生受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现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委托,举办了一个为期五年的佛学班,由先生一人专门讲授佛学。这时先生对玄奘和唯识学的理解自然更加成熟,其知识之广,理解之深,令人惊讶!可以...

大乘佛教中的三部经典

佛教史“大乘佛教中的三部经典”。大乘佛教中的三部经典∵振∵冠∵当大乘佛教沿着中亚之路传入中国,它的重要、现实价值,由完整、谨慎、而引人注目的译本体现出来。建立在对原始佛教核心教义:四圣谛、十二因缘观、万法无常的理念基础上,无疑地,大乘佛教耕耘在更为重要,和为人称道的佛性论、中道观、空观、及佛国净土理论。这些理论在《妙法莲华经》、《...

佛教八面观体会

佛教史“佛教八面观体会”。佛教八面观体会愿弘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把它分为三个部分,那就是:体、相、用。体就是本体;相是相貌、形象;用就是作用、功能。世上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有体一定会显相,显出形象;只要显出形象一定会起作用。体又分为二个部分,性体和质体。性体是空寂的,纯真无妄,是真空。虽是真空确能生万法,就是说真空之中能变...

佛教命运观浅析

佛教史“佛教命运观浅析”。佛教命运观浅析王大伟人类自从有思考能力起就开始关注自己为何来,从何来等问题,这些问题汇集到一起,也就成了人类关注自己命运的问题。在许多对宗教有所认识和思索的人看来,宗教关注的或者说宗教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的解脱与如何在先世生活和死后的归宿等问题。而这些归根结蒂就是人的命运的问题。的确,世界上各主要...

原始佛教与现代生活

佛教史“原始佛教与现代生活”。原始佛教与现代生活——朱纪忠近来,随着许多文化思潮的冲击,愈来愈多人士倡导回归原始佛教,但为什么原始佛教会受到不少人士的重视与倡导?而要如何才能将原始佛教的许多理念与现代生活相互结合、运用?以下我们就来看看几位专家学者的见解。∵古老佛教延展迄今已近三千年,并随各时地因缘而有北传、南传等两大支流,然其...

原始佛教哲学的业与轮回

佛教史“原始佛教哲学的业与轮回”。原始佛教哲学的业与轮回Kalupahana∵原着陈跳鸿译稿霍韬晦校订佛陀以神通经验亲身体证生命的两面——业与再生。据说,具有这种能力的人,可以:“以其天眼看到众生的生死轮回,不论贵贱、美丑或善恶,皆由其业力所使。”讲业力与轮回的佛教学者,往往忽略了佛陀及其弟子在这方面的实际体验。印度学者论述佛教,亦...

原始佛教的义理与实践(下)

佛教史“原始佛教的义理与实践(下)”。原始佛教的义理与实践(下)吴汝钧讲∵梁万如记录五、四圣谛谛(satva)就是真理的意思;圣(arya)是尊贵的意思。圣谛就是神圣的真理(Sacred∵truth)。由於真理有绝对的性质,所以此处的四圣谛并非代表四种真理,而是指实现真理的四个阶段。在此有一点值得强调,释迦的教化虽说是义理,但他的目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