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经

列表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第六卷

大藏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第六卷”。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第六卷  经智慧明了甚深观察  解此名者。所修诸行福慧无量皆等真实成此回向。智慧明了者。谓观理事悟解明了。甚深观察者。所行合理名曰甚深。不住有无即善观察。从此第九明无缚无著解脱回向  经。一切行愿普皆修习  解此名者。不为相缚不着诸见所作自在成此回向。一切行者施等诸行。一切愿者广大愿故。此二相资起必俱故。普皆修习者。由无缚着解脱自在。无量行愿皆修习矣。从此第十明等法界...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第四卷

大藏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第四卷”。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第四卷  经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铁轮王  解曰。十善如下。此十善位经十千劫方入伏忍。忍方便故。发大心者。所度所断所修所趣悉皆大故名发大心。长别三界者。前发大心总有二类。一者直往二者回心。若前顿发心必坚猛。惑虽未断定当超。故若后渐悟。二乘有学及无学果圣道断障云长别故。苦轮海者。苦通三界谓三苦也。依苦乐舍立为苦故。往返不息回转如轮。升沉出没深...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第三卷

大藏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第三卷”。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第三卷  青龙寺翻经讲论沙门  良贲奉 诏述  观如来品第二明观照般若  从此第二明观照中文分为二。且初第一波斯匿王问  经。波斯匿王白佛言诸法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智云何照  解曰。举前法性以问智也。诸法实性者即诸法性也。清净者非尘染也。言平等者无高下也。非有非无者举如问智也。法若是有称有而知。法若是无称无而解。既非有无智云何照。从此第二如来正答于中分三。一明诸法空。...

国清百录∵第三卷

大藏经“国清百录∵第三卷”。  国清百录∵第三卷  隋沙门灌顶纂  王谢义疏书第五十一  弟子总持和南。逮旨送初卷义疏。跪承法宝。粗览纲宗。悉檀内外耳未曾闻。故知龙树代佛不可思议。今所著述肉眼未睹明闇。谨复研寻迟此觐接。谨和南  王论荆州诸寺书第五十二  弟子总持和南。荆州玉泉十住两寺。近既赐令检校。今须书及江陵总管。当勒所由终听僧使。奢促弟子仰蒙净戒。宿世因缘稍希义理。智波罗蜜爰降开许。始制义疏。方凭启沃向入慧门。昔年仰请...

国清百录∵第二卷

大藏经“国清百录∵第二卷”。  国清百录∵第二卷  随沙门灌顶纂  少主后沈手令书第十三  妙觉和南。今遣内师许大梵往。稽首乞传香火。愿赐菩萨名。庶藉熏修菩提眷属。谨和南答令名海慧菩萨  沈后扶月供。熏陆沉檀各十斤。黄屑一斗。细纸五百张。烛十挺。赤松涧米五石。钱一千文  右件月月供光宅寺。三月十二日  少主皇太子请戒疏第十四  渊和南。仰惟化道无方。随机济物。卫护国土。汲引天人。昭触。光辉托迹朋友。比丘入梦符契之像久彰。和尚...

国清百录∵第一卷

大藏经“国清百录∵第一卷”。  国清百录∵第一卷  国清百录序  隋沙门灌顶撰  先师以陈太建七年岁次乙未。初隐天台。所止之峰旧名佛陇。询访土人云。游其山者多见佛像。故相传因而成称。至太建十年岁在戊戌。降陈宣帝敕名修禅寺。吏部尚书毛喜题篆牓送安寺门。到太隋开皇十八年其岁戊午。太尉晋王于山下。为先师创寺。因山为称是曰天台。王登尊极。以大业元年龙集乙丑。敕江阳名僧云。昔为智者创寺。权因山称。今须立名。经论之内有何胜目。可各述所怀...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第二卷

大藏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第二卷”。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第二卷  经工巧妓艺超诸世间  解曰。赞方便行。此地菩萨修诸谛观。为利有情作工巧等。俱舍论云。起工巧心唯是意识。作工巧处有其二种。一身工巧四尘为体。二语工巧五尘为体。言技艺者谓业艺也。工巧技艺超过世间。皆为引摄诸众生故。如华严云。此地菩萨为欲利益诸众生故。世间妓艺靡不该习。所谓善解文字算数图画印玺地水火风种种诸论。成悉通达乃至不为世间善根所倾动故。次第六地其义者何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第一卷

大藏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第一卷”。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第一卷  青龙寺翻经讲论沙门  良贲奉 诏述  稽首无上觉  体遍相圆明  应现尘沙身  大悲无与等  所说甘露法  清净修多罗  巧济诸群生  甚深不可测  住果胜果道  麟喻部行尊  五忍诸圣凡  我今尽敬礼  三宝悲智力  加护见无遗  今欲赞真文  愿久利含识  粤真理湛寂逈出有无之表。智镜澄照洞鉴性相之源。德海扬波汨清流于尘刹。牟尼大圣故现迹于王宫。从无生而...

四教义∵第十二卷

大藏经“四教义∵第十二卷”。  四教义∵第十二卷  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撰  第三引众经论证诚明圆教位者。大涅槃经明月爱三昧。从初一日至十五日。光明渐渐增长。又从十六日至三十日。光明渐渐灭尽。月光渐渐增长。譬智德十五摩诃般若光明。渐渐灭尽。譬十五断德。无累解脱无明渐渐灭尽也。十五种智断者。三十心为三智断。十地为十智断。等觉为一智断。合为十五智断。故从初一日至十五日。故以月为譬也。月体即譬法身。法身是一光明渐增譬般若智德不生而...

四教义∵第十一卷

大藏经“四教义∵第十一卷”。  四教义∵第十一卷  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撰  第四约圆教明位。释净无垢称义者。圆教诠因缘即中道不思议。佛性涅槃之理。菩萨禀此教门。理虽非浅非深。而证者不无浅深之位。今明圆教入道。亦具有四门。一有门。二空门。三空有门。四非空非有门。圆教虽有四门而诸大乘经意。多用非空非有门以明位也。正如此经。诸菩萨各说入不二法门。一往虽同细捡不无四门之别。而多用非空非有门。入不思议解脱也。此义在下自当可见。若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