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经

列表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三卷

大藏经“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三卷”。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三卷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弟子法慎记  弟子灌顶再治  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第六之一(释此一段有三卷。今之一卷  正释外方便。是中明调伏欲界粗心中。浅近方便寻者。想不便疑一向涉事浅近说易行难。岂得即论理诸深方便  也。至下释第七大段修证中有十二卷。乃当随禅事理深浅约证位之前。节节明行行慧行二种善巧用心之相。此  文并未流传故记以知之)  行人若能通达。如前所辩五种。明诸禅...

佛祖统纪∵第二十五卷

大藏经“佛祖统纪∵第二十五卷”。  佛祖统纪∵第二十五卷  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  山家教典志第十一  智者高座以纵辩。章安直笔以载书。所谓以文字广第一义谛。是犹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荆溪有云。文即门也。即文以通其理。岂非门乎。至若后世发挥祖道粲然有述。虽各出义章互形废立。所以归宗之诚。则无乎不同也。今故并陈篇目。以贻好古者之求。述山家教典志  南岳  大乘止观(二卷)  唐末教典流散海外。本朝咸平三年。日本国...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二卷

大藏经“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二卷”。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二卷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弟子法慎记  弟子灌顶再治  辨禅波罗蜜诠次第四  行者既知禅门之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佛果。修习禅定。从浅至深。次第阶级。是义应知。今略取经论教意。撰于次第。故大品经云。菩萨摩诃萨。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辨禅定次第。即为二意。一者正明诸禅次第。二者简非次第。一正释诸禅次第义者。行人从初持戒清净。厌患欲界。系念修习阿那波那入欲界定。依欲界定得未到地...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一卷

大藏经“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一卷”。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一卷  禅波罗蜜序  禅波罗蜜者。辅行云。次第禅门目录云。大师于瓦官寺说也。大庄严寺。法慎私记。章安顶禅师。治定为十卷。开十大章。一大意。二释名。三明门。四诠次。五法心。六方便。七修证。八果报。九起教。十归趣。但至修证。余三略无。于修证中。又开四别。一世间禅。二亦世间亦出世间。三出世间。四非世间非出世间。四中唯至第三出世。复为二。一对治无漏。二缘理无漏。但至对治。又为九。...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第二卷

大藏经“仁王护国般若经疏∵第二卷”。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第二卷  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法假虚实观下。次叹三假观门。法假者。色阴法是也。受假者。四阴是也。取此二名是名名假。自实无体籍他方有是名为假。又色阴是法。受等是名。一切世间中但有名与色。而今有三别说也云云。言虚实者。一虚二实。相形得称。阴法是虚凡夫谓实。智欲了知求不可得。只实而虚名为虚实。此通意也。若说别义者。三假之中各有三观。法假即虚。是空观。空即假实。一色一香无非...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第一卷

大藏经“仁王护国般若经疏∵第一卷”。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第一卷∵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序  朝请郎飞骑尉赐绯鱼袋晁说之撰  陈隋间天台智者。远禀龙树。立一大教。九传而至荆溪。荆溪后又九传。而至新罗法融。法融传理应。应传瑛纯。皆新罗人。以故此教播于日本。而海外盛矣属中原丧乱。典籍荡灭。维此教是为不可亡者。亦难乎其存也。然杲日将出而晓霞先升。真人应运。而文明自见。我有宋之初此教乃渐航海入吴越。今世所传三大部之类是也。然尚有留而不至。与夫...

止观辅行传弘决∵第四十卷

大藏经“止观辅行传弘决∵第四十卷”。  止观辅行传弘决∵第四十卷  唐毗陵沙门湛然述  次明见发中有标。有双释两因。有开释两缘。有譬有合。初双譬两因。决却下双譬两缘。浚者深也。暗障下合。不合两因但合两缘。如是下明见发之由。次明见发之势举譬。次明见成不。从此下正明见发。外等六人并三藏四门及结。并如文。骏者马之美称。亦速疾也。何但下衍门中。初生起引同。今于下正释。初通教见真四门。初释。次结。次若于下明入中四门。正门既有利根见中。今明发见...

佛祖统纪∵第二十四卷

大藏经“佛祖统纪∵第二十四卷”。  佛祖统纪∵第二十四卷  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  佛祖世系表第十  传道以心不以迹固也。至论祖祖授受之际。必使循迹而后可知心。苟能知心何必去迹。然则何为其迹邪。岂不曰有教以为之说。有观以为之行。行必顾说。说必顾行。说与行如其迹始妙。故曰说己心中所行。此传道之迹也。知迹必知心。知心必知道。由知道故然后可以论祖祖授受之际。作佛祖世系表  西土佛祖教主释迦牟尼佛初祖摩诃迦叶***二祖阿难陀***三...

佛祖统纪∵第二十三卷

大藏经“佛祖统纪∵第二十三卷”。  佛祖统纪∵第二十三卷  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盘撰  历代传教表第九  北齐悟一心三智之旨。以授南岳。南岳修之以授智者。智者始以五时八教开张一化。而归宗于法华本迹之妙。既发其解必立之行。于是说己心中所行。以示一心三智之证。载之文字。用以印心。以教后世。自北齐上法龙猛。下逮法智。为十七世。作历代传教表  梁  武帝(萧衍受齐禅都建康称南朝)天监元年(壬辰尽十八年)普通元年(庚子尽七年)大通元年(丁...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第七卷

大藏经“金刚经纂要刊定记∵第七卷”。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第七卷  长水沙门子璇录  一切菩萨皆安住此心。行菩萨行。有大智故不住生死。有大悲故不住涅槃。今令离于断常二见。即是不住生死涅槃。故云如所住法。即七最胜中依止最胜。不断等者。意云。生死本空犹如影像。影像不有复何断焉。今言不断者。非谓固留但了性不有了相不无。随顺俗谛故云不断。此即通达之义。于涅槃等者。若被寂所缚即不自在。今寂而常用用而常寂。是自在义。此中下显偏说之意。然据不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