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经

列表

注维摩诘经∵第三卷

大藏经“注维摩诘经∵第三卷”。  注维摩诘经∵第三卷∵(弟子品)  后秦释僧肇选  佛告须菩提  什曰。秦言善业。解空第一。善业所以造居士乃致失者。有以而往亦有由而失。请以喻明之。譬善射之人发无遗物。虽轻翼迅逝不能翔其舍。犹维摩诘辩慧深入言不失会故五百应真莫敢窥其门。善业自谓智能深入辩足应时。故直造不疑。此往之意也。然当其入观则心顺法相。及其出定则情随事转。致失招屈良由此也。维摩以善业自谓深入而乖于平等故。此章言切而旨深者也。...

注维摩诘经∵第二卷

大藏经“注维摩诘经∵第二卷”。  注维摩诘经∵第二卷  后秦释僧肇选  方便品第二  什曰。此品序净名德者。非集经者之意。其方便辩才世尊常所称叹。故集经者承其所闻以序德耳  尔时毗耶离大城中有长者名维摩诘已曾供养无量诸佛  什曰。将序其德先明修德之所由也  深植善本  什曰。功德业也。肇曰。树德先圣故善本深殖也。此经之作起于净名。其微言幽唱亦备之后文。出经者欲远存其人以弘其道教。故此一品全序其德也  得无生忍  什曰。慧明业也...

注维摩诘经∵第一卷

大藏经“注维摩诘经∵第一卷”。  注维摩诘经∵第一卷∵并序  后秦释僧肇选  维摩诘不思议经者。盖是穷微尽化。绝妙之称也。其旨渊玄。非言象所测。道越三空。非二乘所议。超群数之表。绝有心之境。眇莾无为而无不为。罔知所以然而能然者不思议也。何则夫圣智无知而万品俱照。法身无象而殊形并应。至韵无言而玄籍弥布。冥权无谋而动与事会。故能统济群方。开物成务。利见天下于我无为。而惑者睹感照。因谓之智。观应形则谓之身。觌玄籍便谓之言。见变动而谓...

大般涅槃经疏∵第十一卷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疏∵第十一卷”。  大般涅槃经疏∵第十一卷  隋章安顶法师撰  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  邪正品  邪者魔也。正者圣也。邪魔多种。谓邪恶邪俗邪偏邪渐。邪恶者阐提谤法四重五逆十恶四趣等果是也。文云。听畜八种不净即谤佛。执九部经谓无方等即谤法。若欲行淫应脱法服。即犯四重。此等名为邪恶。邪俗者通谓二十五有。因缘烦恼业阴天魔等是。文云。依因父母爱欲和合生育是身。爱即烦恼是身即阴。以有漏形作无漏身即是天魔。往昔苦行即是业等即其...

大般涅槃经疏∵第三十二卷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疏∵第三十二卷”。  大般涅槃经疏∵第三十二卷  隋章安顶法师撰  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  憍陈如品之一  憍陈如翻火器。姓也。阿若翻无知。名也。其义甚多。且出四意。在先得道是最初上座。左面右面前佛灭度。持法领法于今未来。耆年长德为最后座首。佛欲善始令终故对其人。二初转***最先对之布衍甘露。后转***复更对之以开秘藏。三本行理外最初翻邪。今因其人最后破外。四初对之令五人见谛。后对之令十仙见理以是义故从人得名。若作付...

大般涅槃经疏∵第三十一卷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疏∵第三十一卷”。  大般涅槃经疏∵第三十一卷  隋章安顶法师撰  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  迦叶品之四  迦叶白下。第二明异虚空义。又两番问答。此初番问者。正言佛性涅槃虚空等并非三世。虚空非三世而名为无。涅槃非三世而名为常。同无三世何不同有。佛答为三。一章门。二解释。三结酬。先唱章门如文。云何名下次释三门皆有所以。涅槃等三为利益故相待而说。空无利益故无相待。但得是无不名为常。私谓言利益者。只为将护末代权机者。不宜闻于...

大般涅槃经疏∵第三十卷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疏∵第三十卷”。  大般涅槃经疏∵第三十卷  隋章安顶法师撰  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  迦叶品之三  起卷是第四辨行法又五。一修行。二通别。三名体。四人数。五结住。初文又四。一不净观。二念处观。三因缘观。四煗法观。然得住人但具二方便。何用四耶。不净因缘是念煗前方便。开则列四合只是念煗。初又二。先明缘起中。云智不具足有五事者。即前信戒施闻慧。次正明四法。而以不净当名。若依杂心三度门。此中剩有着我多者说十八界依。地持五...

大般涅槃经疏∵第二十九卷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疏∵第二十九卷”。  大般涅槃经疏∵第二十九卷  隋章安顶法师撰  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  迦叶品之二  起卷詶其第三结问。如来善知根性。何故作不定说使其争论。文为二。初叹理深。次简疑执。初叹又二。初明不定之说。是佛境界故是理深。非佛故作不定相违之说。令其争论。由其不达所以执争。若人于是下。次诫劝又二。先劝生疑。次诫勿执。闻不定说而生疑者必牵于解。是故有劝。若闻不定执之为是必成惑本。是故有诫。初文者。夫疑是解津复是惑...

大般涅槃经疏∵第二十八卷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疏∵第二十八卷”。  大般涅槃经疏∵第二十八卷  隋章安顶法师撰  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  迦叶品之一  此是善始发问。今欲令终是故更请。前随义题品。今从人立名。故云迦叶。迦叶如前说。开善用此答安乐性问。地师为慈光善巧住持分。河西兴皇同为佛性门。今明。第五涅槃用此经初后通论佛性。此品与前有何同异。异略为五。一义用异。前品明中道佛性义。为菩提种子。今品明佛性胜用。能摄极恶阐提偏邪外道。二因果异。前品明因性在因不在果。果...

大般涅槃经疏∵第二十七卷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疏∵第二十七卷”。  大般涅槃经疏∵第二十七卷  隋章安顶法师撰  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  师子吼品之五  起卷是第二明定慧相资。亦是相即亦应言舍。但是略耳。又舍无别法。定慧均平即名为舍。文中先问后答。问意云。慧能断惑何须用定。举偏别之难。以祈圆融之说。初师子吼引佛经为难。果知不破外人。亦非破问者。只是破佛为缘之经。佛经不出四教。观此义意。正用圆破别。别既被破余例可知。次佛答中初文为两。初总破。次别破。初总中总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