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经

列表

金光明经文句∵第一卷

大藏经“金光明经文句∵第一卷”。  金光明经文句∵第一卷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录  此四卷文。总有十八品。旧来分割盈缩不同。江北诸师以初品为序。寿量下讫舍身为正。赞佛为流通。正文又三。寿量下是正说。四王下大誓护经。除病下大悲接物。江南诸师以初品为序。寿量下为正。四王下十三品为流通。真谛三藏分新文二十二品。初品为序。寿量下至舍身十九品为正。后两品为流通。真谛释云。寿量明师果。忏叹两品明弟子因。授记是弟子果。除病是师因。四...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第六卷

大藏经“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第六卷”。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第六卷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二明十法摄位。谓下摄于上上摄于下。中摄上下。故一一三法皆摄六位。三障覆六位者。斯由三障从迷说。六即从解说耳。若即三障之非道。通达三障之佛道。即此佛道须论六位。此之六位摄一切位。理即摄博地位。名字摄一切学习位。观行摄五品位。相似摄十信位。分真摄四十一位。究竟摄妙觉位。乃至三德等者。解于三障有六即位。解九三法各论六即。然性德中十种三法。皆须即障照之...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第五卷

大藏经“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第五卷”。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第五卷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四观三般若三。初标。二释三。初约圆总举。总举一心空假中三。是三般若。何者下略示三相。以即一而多示假相。即多而一示空相。非一非多示中相。于一念心而论三相。不前不后亦不一时。二寄次别释三。初假次空后中。初一心一切心别示假也。假在初者。假有二种。若在空后即建立假。若在空前即生死假。欲明凡夫从心生过。警于初学。有漏之心念念常造六道三障。令知其过动习空中...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第四卷

大藏经“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第四卷”。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第四卷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次释中三。初设二问答示观心所以二。初明解须行成故于心作观二。初问起者。前已广约譬喻附文当体。释金光明。足显法性深广圆融。今何更立观心释耶。二释出二。初正释。此一段文须得心佛高下之意。方免疑情。妙玄云。佛法太高。众生法太广。初心为难。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观心则易。今从上来至不能开发自身宝藏。是论佛法太高也。从今欲下明观心则易也。上来等者。即前...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第三卷

大藏经“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第三卷”。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第三卷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三简十法十。初简三德三。初标。二正料简二。初斥偏三。初三藏。太子五阴久修五分虽未无漏得名法身。在二德前。树下真明方有般若。三十四心者。十六心破见十八心断爱。若顿证罗汉及辟支佛。此之二人皆一时得三十四心。罗汉但断正使。支佛分侵习气。若树王下用三十四。顿断正习一时俱尽。是故此心独在菩萨。解脱在后其相可见。此之三法。以漏无漏存亡不同。故异而且纵。此教...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第二卷

大藏经“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第二卷”。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第二卷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三真谛亲译此经。名金光明帝王经。而自约譬释兹题目。文分二。初叙三。初标列。诸师之中真谛稍胜。能以一譬。譬三法门。三法皆三。二释三。初释三身。彼经三身与法报应。二三名异其义是同。第二应(平声)身。此是妙智与法相应。与报义同。第三化身应(去声)机而化。与应义同。二释三德。金有四义。以譬法身具足四德。一一法譬其相显然。光明各二义。譬般若解脱各具二德。...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第一卷

大藏经“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第一卷”。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第一卷∵(并序)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问曰。昔者宝云法师。尝有撰集赞释玄辩。近岁孤山阇梨。又以章记表明微旨。今复纂述其故何哉。答曰。宝云。讲次学徒随录义或阙如。未及补治不幸归寂。孤山之制多事消文。复于中间毁除观心。斯实不忍。今故秉笔拾先师遗余之义。拾后人遗弃之文。使教行二涂不至壅蔽。但谕新学达者。无诮吾之烦辞也。时天圣元年岁次癸亥四月望日序  题有六字。上四所释。下二能释...

维摩经义疏∵第六卷

大藏经“维摩经义疏∵第六卷”。  维摩经义疏∵第六卷  胡吉藏撰  香积品第十  此品来意。有十种因缘。一者三时利益。从经初至不二法门。谓食前利益。此之一品。谓食时利益。菩萨行品。食后利益。二者。至人住于三事。说十二部经。一知他心。二者说法。三现神通。上已明说法。今次现神通。知他心。总贯斯二。三者佛事有二。一以此土法门。二用他土法门。上明此土法门。今辨他土法门。四者室内说法。明二种因果。一法身因果。二净土因果。上多明法身因果。...

维摩经义疏∵第五卷

大藏经“维摩经义疏∵第五卷”。  维摩经义疏∵第五卷  胡吉藏撰  观众生品第七  大明经意。凡有二门。一者能化。二者所化。不思议品。辨能化教门。观众生品。次明所化。又不思议品。多明推慧。故有无方妙用。观众生品。多明实慧。谓众生毕竟空。二智是经之大宗。故诸品盛谈斯法。又上问疾品云。从痴有爱。则我病生。此明能化所化义之根本也。若不识众生。则不识众生病。若不识众生病。亦未达菩萨病。是故须善识众生。则具了二义。释曳前品意也。所言观众...

维摩经义疏∵第四卷

大藏经“维摩经义疏∵第四卷”。  维摩经义疏∵第四卷  胡吉藏撰  菩萨品第四  具足梵音。应言菩提萨埵。菩提云道。萨埵名众生。道谓所求之法。众生为能求之人。上弟子之称。敬让合论。今则菩萨之名。人法双举。此品来意。有五因缘。一者命之次第。前则命小乘。今次命大士。二者破病前后。上破小迷。今呵大执。三者欲具显净名之德。小乘不堪。未足彰其道高。今大士辞让。始显其德远。四者欲彰文殊之德。声闻不堪。菩萨惮往。而文殊独能击场者。则知位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