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

列表

语言的困境和美学的使命——庄、禅语言观的现代观照

禅宗“语言的困境和美学的使命——庄、禅语言观的现代观照”。一不言而喻,庄、禅关于语言文字的讨论最终根源于它们各自的“道”,并在各自“道”的范围内得以说明。庄子以老子“道”的宇宙论和本体论为基础,进一步将道论发展成为一种有关人的现实存在以及进入精神绝对自由境界可能性的生命存在论,如陈鼓应先生所指出的:庄子的“道”,“和人的关系扣得紧紧的”,“从主体透升上去成...

从“即心即佛”到“非心非佛”:南禅美学思想嬗变轨迹

禅宗“从“即心即佛”到“非心非佛”:南禅美学思想嬗变轨迹”。自马祖道一开创洪州宗后,中国禅宗便进入了由早期禅宗过渡到中国式禅宗的新时期,南宗禅学也由前期(慧能—神会时代)转入了后期,马祖禅成了中唐之后的南宗禅学的正脉。正如胡适所指出的:“至唐之慧能、道一,才可说是中国禅。中国禅之中,道家自然主义成分最多,道一是最好代表。”“神会一派不久便衰败。道一门下不久成...

《禅林宝训》研究

禅宗“《禅林宝训》研究”。《禅林宝训》四卷,由宋临济宗妙喜(宗杲)和竹庵(士圭)两禅师共集。此书不久散失过半,南宋东吴(今苏州)僧人净善于南宋淳熙年间,游历江西云居山时,从老僧岳山祖安处得到散失过半的《禅林宝训》。由于年代长久,书已被虫蛀,破损严重。自得此书以后,净善用了十年时间在诸多《语录》、《传记》中仅寻得五十余篇。因此...

禅宗“佛法在世间”思想的理论渊源

禅宗“禅宗“佛法在世间”思想的理论渊源”。禅宗是中国佛教中影响较大的一个宗派,也是中国特色较突出的一个佛教宗派。但这一宗派中的不少观念仍不能说纯粹是中国的思想,有些成分在形成时不仅受到中国原有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与印度佛教及该国其他一些文化思想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禅宗的“佛法在世间”思想即属这一类。以下就这一思想的理论来源问题简要地提一些看...

语言的困境和美学的使命—庄、禅语言观的现代观照

禅宗“语言的困境和美学的使命—庄、禅语言观的现代观照”。不言而喻,庄、禅关于语言文字的讨论最终根源于它们各自的“道”,并在各自“道”的范围内得以说明。庄子以老子“道”的宇宙论和本体论为基础,进一步将道论发展成为一种有关人的现实存在以及进入精神绝对自由境界可能性的生命存在论,如陈鼓应先生所指出的:庄子的“道”,“和人的关系扣得紧紧的”,“从主体透升上去成为...

略论禅宗对儒家伦理的会通——以礼、孝、忠为个案的考察——以礼、孝、忠为个案的考察

禅宗“略论禅宗对儒家伦理的会通——以礼、孝、忠为个案的考察——以礼、孝、忠为个案的考察”。禅宗的建立,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以惠能为代表的禅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或本土文化有着广泛的回应和吸收,特别是融入了儒学的伦理观,甚至禅宗的自力原则也和墨家的自力精神有相近之处,这里站在禅宗伦理的角度,以礼、孝、忠三个观念为个案,简要叙述并分析禅宗对儒学的吸收,以突显禅宗的社会伦理的特色。一、礼的观念...

禅宗的审美意义及其历史内涵

禅宗“禅宗的审美意义及其历史内涵”。∵宗教的所谓审美意义,往往是为宗教的神学-教义阐释所排斥的,佛教就是一个显例。因此,我们很难像对待其他哲学思想(如儒家思想)那样,正面讨论佛教禅宗的审美观,而只能从它的思想和实践形式中耐心发掘与人类世俗审美活动有关的内容并总结其意义。在探讨禅宗的审美意义时,我们应始终注意两个维度:其一是意识形态维度...

东方坐标:儒、道、禅及其审美意识追求

禅宗“东方坐标:儒、道、禅及其审美意识追求”。一整个东方世界,以中国、印度的文化为代表,显示着与西方不同的特色。由于印度的佛学具有独自的古老思辨形态,并且印度的美学学科基本上统驭在佛教的影响之下,其思维方式就与西方基督教及西方的推理方式甚为接近。而真正体现东方意识的审美追求和思维特色的,是在中国保存下来的儒、道、禅学传统及其融聚生成的新学。儒、...

心物冥一中的庄、禅精神-陶潜王维比较论

禅宗“心物冥一中的庄、禅精神-陶潜王维比较论”。读王维的诗,很容易让人联系到陶潜。其实,陶王间虽见师承之血脉,而却情趣大异。古人以为,陶潜为平淡之宗,∵∵王维乃神韵之祖〔1〕,这也只是给我们以比较的暗示和比较的视角。而读解陶王二人的生命星空,见其异同及异同的缘源,使我们很自然地对他们各自的哲学、美学思想的基质表现出热切的关心。中国古典美学,是儒释...

禅净合流与明代禅宗美学思想的走向

禅宗“禅净合流与明代禅宗美学思想的走向”。中国禅宗和禅学思想在明代发生了重要的转向,它沿着宋元以来所出现的禅净合流的基本趋势向前发展,而且越演越烈,始由楚石梵琦发端提倡禅净合一与禅净***,中经临济宗禅师笑岩德宝和曹洞宗禅师博山元来、永觉元贤的推衍弘场,终由晚明“四大高僧”集其大成而形成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有明一代的禅僧,几乎都有禅净合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