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

列表

虚云和尚与南华禅寺

禅宗“虚云和尚与南华禅寺”。∵坐落在广东省曲江县马坝7公里外的南华禅寺,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由西域高僧智药三藏***肇建,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期间有中国佛教禅宗南宗始祖之尊的慧能和尚在此弘法达数十年之久,此后南华禅寺有“中国禅宗洙泗”之誉,香火兴盛。宋以后,南华禅寺逐渐衰弱。到明代,憨山德清和尚主持法席,南华禅寺一度...

元音老人:参禅随笔

禅宗“元音老人:参禅随笔”。∵当一切都没有,而了了分明的这个灵知是什么?在这上面猛着精彩,就是开悟。开悟后,绵密保任,一切境界都无令着,无丝毫影响,就是大彻大悟。反过来,假如心有所着,有丝毫粘着,就是凡夫。悟了心不动,时时刻刻都是妙用。丝毫不着相,神通就显现。大彻大悟了,见酒肉就不吃了。尽管显一切境相,不动心,不着相。∵时时心...

目中有人,心中无人——职场禅

禅宗“目中有人,心中无人——职场禅”。∵“每个人都想活得快乐、自由,但是许多人活得其实并不快乐,就是没有把握住当下,只要把当下的基础打结实了,以后的结果自然就会好的。”这是《禅》杂志主编明尧参禅后得出的人生感悟。∵正是这些禅悟带给了他人生的智慧,使得他从迷茫中解脱,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坐标,并致力于修禅的文献工作。∵在禅的带领下走出了人生的...

禅修——不必然要“知其所以然”

禅宗“禅修——不必然要“知其所以然””。落叶归根或是苹果掉下来打到头,都是果叶老熟掉下来的自然现象。在西方科学认知下,牛顿发现了地心引力、万有引力,而中国文化产生了游子长期在外奔波,终老归乡的情怀。有人说逻辑的知性主要发生在左大半球,感性在右大半球,左右统一才是大圆满。地心引力的牵引人类四百万年前就从丛林中走出来,从出生到死亡都在地心引力...

禅学的科学实证过程

禅宗“禅学的科学实证过程”。禅学是从佛学中升华出来的,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儒道之学融合的精华。它实际上是一门人类认识自心,发现自性进而探索宇宙与人生真理的科学。我们说禅学是一门科学,绝不是用科学来粉饰宗教,正是禅学从传统佛教中超越出来,还其科学的本来面目。正象西方人把科学和哲学从神学中分离出来一样(传统的佛学已经被宗...

行脚禅参大自然

禅宗“行脚禅参大自然”。禅修,简单的讲就是自我洗脑:从观念的建构到不断地联系,最后内化变成习惯都是脑的重塑。俚语或成语透露了国人在变与不变之间的抉择,像“船到桥头自然直”是以不变应万变;“穷则变,变则通”、“危机就是转机”,是感觉到了困境或危机,所以要变。变了,就有机会。“知耻近于勇”,是感觉到耻辱,所以要改变来洗刷,改变...

天地禅院

禅宗“天地禅院”。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满地都是写了字的废纸。“怎么啦?”老和尚问。∵“写不好。”老和尚捡起几张看“写得不错嘛,为什么要扔掉?又为什么哭?”“我就是觉得不好。”小和尚继续哭:“我是完美主义者,一点都不能错。”“问题是,这世界上有谁能一点都不错呢?”老和尚拍拍小和尚:“你什么都要完美,一点不满意,就生气,就...

论《坛经》禅学思想对般若与佛性的会通

禅宗“论《坛经》禅学思想对般若与佛性的会通”。佛性与般若是贯穿整部《坛经》的两个重要概念,∵惠能对它们作了相互贯通的阐释。佛性本合中道般若,∵佛性不二,∵心性不二,∵自心不二;∵般若之非有非无也在于显现佛性,∵般若与佛性体用一如相辅相成而为《坛经》顿悟解脱论的理论基础。《坛经》是唯一由中国僧人撰写并称之为经的佛教典籍,它既是佛教中国化的逻辑结论...

禅定的身心效应:禅悦

禅宗“禅定的身心效应:禅悦”。令修习者享受到常人无法享受到的“禅悦”或“三昧乐”,是佛教所说定心的一大功用。《增一阿含经》以“禅悦食”(禅食)为五种出世间食之一,《维摩经》卷一云:“禅悦以为食。”意谓由禅定所得的喜乐能提供滋养人的食粮,使人身心健康幸福,是一种高级精神营养品。《杂阿含经》中佛将初获禅悦名为‘现法乐住’(《杂阿含经...

《平常禅》选读1——工作与修行

禅宗“《平常禅》选读1——工作与修行”。如果处在一个令人不舒服的工作环境里,我们通常的反应是必须另寻出路。但在实修生活里,我们并不是以快乐或舒服与否来衡量一件事的价值。从修行的角度来看,坏事最后往往都变成了好事。二十五岁左右我所从事的是一般白领阶级的工作,起先当老师,后来又当起电脑程序设计师。但我并不快乐。我厌恶自己的工作,而且花了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