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文海

列表

实叉难陀译师(西元652~710年)

修学指导“实叉难陀译师(西元652~710年)”。实叉难陀译师(华言学喜),唐于田(今***和田)人,以通大小乘学和外论着名。武周时,则天后听说于田有完备的「华严经」梵本,即遣使访求并聘请译人,实叉难陀便以此因缘,带着「华严」梵本来华。他於证圣元年(六九五年)到达洛阳,住在内廷大遍空寺,重译「华严」。武后很重视,开始还亲自参加。难陀後来又在洛阳三阳...

行思法师(西元660~740年)

修学指导“行思法师(西元660~740年)”。青原行思和尚,江西人,俗姓刘,「弘济」。廿岁到广东,随从六祖(惠能法师)十年,初相见时,行思就问∶『怎样不堕阶级?』(禅门本来没有阶级)六祖∶『你曾作什麽来?』行思∶『圣谛亦不为。』(真俗圆融不二的圣谛,佛法最上位,不堕於凡圣的阶级。)六祖∶『落何阶级?』行思∶『圣谛不为,有何阶级?』六祖给他当首座...

张说居士(西元667~730年)

修学指导“张说居士(西元667~730年)”。张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弱冠登进士第,历任国史修撰(掌撰写国史)、兵部尚书(掌管全国武将及军队)、中书令(皇帝身边的顾问兼机要秘书),官拜相位。张说一生内助王治,外御四夷,为唐朝中兴作出了贡献。初入朝时,武后则天当政。她每年要远离长安,避璁至秋。张说上疏以古人「安乐必戒,无行所悔」的话谏...

李通玄长者(西元635~730年)

修学指导“李通玄长者(西元635~730年)”。李通玄长者,世称李长者,又称枣柏大士,是唐代的华严学者,沧州(今河北省沧县东南)人。青年时钻研易理,到四十馀岁时,专攻佛典,潜心「华严」。当时正值八十「华严」译成。於开元七年(七一九年)春,他携带新译「华严经」到太原孟县西南同颖乡大贤村高山(一作仙)奴家,造论阐明经义。三年足不出户,据说每天早晨只食...

智周大师(西元668~723年)

修学指导“智周大师(西元668~723年)”。智周大师,俗姓徐,濮阳人,十九岁受戒,二十三岁入慧沼门下,得慈恩宗嫡传。学成後,行化诸郡。但据唐昙旷「入道次第开决」说,他未尝至长安,而声闻遐被。在玄奘门下的慈恩、西明两系的论争中,慧沼着「成唯识论了义灯」等书,驳破圆测等异说,而阐发了窥基所传的微言奥义。智周即继承慧沼的事业,继续着述。专宏基师一系...

菩提流志译师(西元6??~727年)

修学指导“菩提流志译师(西元6??~727年)”。菩提流志译师,原名达摩流支(意译法希),南印度人。出身婆罗门,姓迦叶。十二岁从外道出家,熟悉数论学说,并通晓声明、术数等。直到六十岁,遇着大乘上座部三藏耶舍瞿沙(称音),辩论屈服,才改信佛教,注意实践,五年间就通达了三藏教典,名称远闻。唐高宗於永淳二年(六八三年)派人去印度邀请,十年之後即武周长寿二...

辛替否居士(约6世纪)

修学指导“辛替否居士(约6世纪)”。辛替否,字协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中宗景龙年间,官为左拾遗(负责对皇帝进行规劝,并举荐人员)。时值中宗倡兴佛教,盛营佛寺,国家、百姓皆为之疲乏。替否上疏首先陈言了自己对佛教的理解,认为目前的大兴土木工程违背了佛教的宗旨,谏言应立即停止营造佛寺。他说∶「所谓佛者,清净慈悲,体道以济物,不利己...

智俨大师(西元602~668年)

修学指导“智俨大师(西元602~668年)”。智俨大师,俗姓赵,天水人,生於隋文帝仁寿二年(六○二年)。他的父亲赵景,任申州(今河南信阳市)录事参军。炀帝大业九年(六一三年)即智俨十二岁时,法顺到他家里,请求把智俨给他作弟子,赵景夫妇欣然应允,法顺就把智俨交高足弟子达法师教诲。後来有两位梵僧来游,智俨从学梵文。十四岁时,出家为沙弥。那时正是隋末...

李师政居士(约西元6世纪)

修学指导“李师政居士(约西元6世纪)”。李师政,山西上党人,早年并不信佛教,後因阅读佛书,信随闻起;拜着名僧人法琳为师,深达佛理,成为在家居士,唐高祖武德年间,供职於门下省。时有太史令傅奕上书请求灭佛,虽然引起不少朝臣的异议,但高祖仍下达了淘汰僧人的命令。僧人法琳挺身而出,还击傅奕,维护佛教。李师政站在法琳的一边,积极地参加了批判傅奕反佛...

神秀法师(西元606~706年)

修学指导“神秀法师(西元606~706年)”。神秀法师,是中国禅宗北派的开创者。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早年博览经史,唐武德八年(六二五年)在洛阳天宫寺受具足戒。五十岁时,至蕲州黄梅县双峰东山寺(在湖北黄梅县东北三十里)参谒五祖弘忍(西元六○二~六七四年),从事打柴汲水等劳役以求法。如此六年,深为弘忍法师所器重。弘忍法师有一天令门弟子各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