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文海

列表

太虚自传

修学指导“太虚自传”。弁言五十岁的时候,尝试写过五十以前自传,序云:『文友、学生、信徒要我写自传,早已是多年多人的事了。或因法务鲜暇,或有经书可看,而每一回顾生平,又觉千疮百瘢,已强半模糊不能了了,所以、终鼓不起兴致来写。到得昆明后,移寓碧鸡山栖云寺匝月,徜徉山水而外,心境闲甚,偶然高兴写了几天日记。事怕起头,一起头便想...

佛门基本礼仪∵第十三节、打七

修学指导“佛门基本礼仪∵第十三节、打七”。佛弟子修学佛法之本目的,在于解脱生死轮回,开智慧,证法身。而众生轮回之根本,即是久为无明烦恼所障之第七识——又称末那识,执此色身苦报、血肉屎尿之躯为自身。执贪欲、嗔害、骄慢等妄想瀑流为自心,而安于此斗争、杀害、邪淫、欺诈之恶世。今众生得闻佛法,应知此皆虚妄非真,若欲脱免之而得以出离此身心之牢狱,唯有...

佛门基本礼仪∵第十一节、法供养

修学指导“佛门基本礼仪∵第十一节、法供养”。吾等佛弟子于菩提道中,应常修供养法以积福慧,以与众生广结善缘。而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因供养财物仅养其色身,而供养法教成就法身。色身有苦,尽时而销。法身安乐,虽无尽藏。故我等应常以佛法供养于人。又须知,一人信受佛法,地狱三途门前即少一苦难众生,人天圣道乐法中;则多一妙乐之人。故若能度一人信佛学佛,则...

佛门基本礼仪∵第九节、印经

修学指导“佛门基本礼仪∵第九节、印经”。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印经亦是法供养之一法。大乘经、律、论是佛陀无量阿僧只劫修行所得的妙法,由佛陀清净无边智海中流露出的语言教法,经由菩萨、罗汉结集及历代祖师、护法居士代代相传至今。其中不知有多少人在传递经法中丧生?不知付出多少血汗、财力、物力的代价?如玄奘、义净大师,仅是千万人中得以全身而返的三五...

菩萨的分工

修学指导“菩萨的分工”。菩萨众多,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或称“观音大士”。也许有人会问:“佛门以慈悲为怀,为什么偏偏观音菩萨人称‘大慈大悲’,而其他菩萨却没有这个冠词呢?&rdquo原来菩萨是有分工的。中国佛教有四大菩萨;一个是驾狮子站在释迦牟尼佛左面的文殊,一个是乘白象站在释迦...

向往成佛是否也是一种执着

修学指导“向往成佛是否也是一种执着”。我们开始学佛时,需要制订一个目标,然后沿着这个目标前进。但修行的最终目的,是打破各种执着,包括对成佛的执着。所以,修行达到相当程度时,就不再觉得我在修行,觉得我已达到什么果位。如果有这种想法,还是典型的凡夫,而非佛菩萨的境界。佛陀在《金刚经》中告诉我们:“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临终备览

修学指导“临终备览”。序文养生送死,人伦纲常。世间孝子,勉力事亲,晨昏定省,显扬父母,膝下承欢,穷毕生力,孝仅一世。六道扰攘,轮回是苦,虚生浪死,何日方休?所谓大孝,必当令亲,超尘出浊,永离垢染,始乃究竟。非唯奉亲,至若己身,亦当虑及,腊月三十,忽焉将至。古人尝云:浪花淘尽,风流人物;玉环飞燕,尽皆尘土。生者必灭,世所当...

山门小知识

修学指导“山门小知识”。佛门有谓:“财入山门,福归施主。”山门即指寺院正面的楼门。古来因为寺院多筑于山林之间,因此称”山门”,后世寺院虽已渐渐移往平地,也泛称山门,因此成为寺院的别称。ldquo;山门”是由凡入圣、由迷到悟、由暗到明,是世俗进入佛门的象征,为免入宝山空手回,因此学佛者应将习气留在山门外。山门又作“三门”,代...

(九)王法政道

修学指导“(九)王法政道”。佛告阿难:“汝闻跋抵国人数相集会讲论正事;……君臣和顺,上下相敬;……奉法晓忌,不违礼度;……孝事父母,敬顺师长;……恭于宗庙,致敬鬼神;……闺门真正,洁净无秽;……宗事沙门,敬持戒者,瞻视护养,未尝懈倦不?”答曰:“闻之。““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长阿含经》卷...

云门禅师遇陈操尚书

修学指导“云门禅师遇陈操尚书”。云门禅师在睦州陈尊宿那里开悟以后,就出外游方。在江州遇到官员陈操尚书,陈尚书亦禅门学者,初见面时便带着考试的口气问道:ldquo;什么才是衲僧的行脚事?&rdquo云门不答,反问道:“你这话问过几个人了?&rdquo尚书:“不管我问过几个人,我今天只问你。&rdquo云门:“这事且慢谈,我先问你,什...